靖難攻略txt電子書免費下載未刪減

第83章 帝王心性

“你那馬不錯,比你大舅的那匹還好。”

寶頂神道上,徐增壽提起了赤驩,對此朱高煦也笑著和徐增壽解釋赤驩的來歷。

聽到赤驩的身份是汗血寶馬,徐增壽倒吸了一口涼氣,緊接著咋舌道:

“這馬,便是你那幾個叔叔都不曾有,你小子倒是有福享用了。”

徐增壽臉上出現了羨慕的表情,而此時也忽的颳起了風,吹的遠近樹木漱漱作響。

三人本能的抬頭看天,卻見南京城上空陰雲密佈,將陽光都遮蔽了。

“看樣子,稍許應該要下雨,就是不知道太孫什麼時候能趕來,算算時間,早朝應該已經結束兩刻鐘了。”

徐增壽說著時間,朱高煦則是將目光投向了寶頂地宮的門口。

在他的目光中,朱元璋緩緩從昏暗的地宮中走出,臉上的表情與進去前沒太大變化,但仔細算下時間,他也進去一刻鐘有餘。

這麼長的時間,僅他一個人在昏暗的地宮中,想來是有許多話要與馬皇后說。

見朱元璋走出,隨身太監及兵卒挑著各種祭祀用的冥器上前,開始燒焚燒黃紙及各類紙紮玩意。

朱元璋著一身黑衣站在神道上,看著眼前黃紙被焚燒,那火光搖曳在其臉上,古井無波。

不多時,風大了些,四周樹木漱響得厲害,便是朱高煦等人的衣襬都被吹動。

“恐怕要下雨了。”

朱高煦看了看天穹,得益於敏銳的五感,他能感受到空氣變得潮溼了許多。

“備傘”他轉頭對一名隨身太監招呼,隨身太監聞言先是作揖回禮,而後帶人從後方拿來了黃羅蓋傘及宮中的許多御傘。

在接過油紙傘的瞬間,朱高煦帶著隨身太監上前,來到朱元璋身旁作揖:

“爺爺,快下雨了,該去東陵了。”

“……”朱元璋沒有回應朱高煦,只是站在原地,愣愣的看著眼前火光,直到所有黃紙焚燒殆盡,他才轉過了身來。

他臉上無悲無喜,看似沒有什麼情緒波動,但朱高煦卻能感覺到他與往日不太一樣。

因此,朱高煦帶頭領著眾人紛紛站到神道兩側,讓出整條道供朱元璋行走。

待朱元璋走過朱高煦身前,他才拿著傘緊著跟了上去,隨後是郭英、徐增壽,最後才是隨身太監及豹韜衛兵卒。

按照流程,他們向著東陵走去,而那裡安葬的,則是先太子朱標。

眾人向著東陵神道走去,不過三百步,便見到了東陵的神道碑。

如孝陵一般,越過諸多神道建築後,東陵明樓也出現在了朱元璋及朱高煦等人眼前。

不過此時的東陵明樓前,卻站立著久等眾人的朱允炆。

待走近後,他上前對朱元璋作揖行禮,朱高煦也看到了他臉上的汗水,想來他應該是結束早朝後便馬不停蹄趕來的。

“走吧,進去看看你爹。”

朱元璋對朱允炆應了一聲後,便抬腿走入了東陵明樓內。

由於朱高煦和朱標感情不深,加上朱允炆已經到來,所以朱高煦站在了明樓門口,並未進去。

不過看朱允炆和朱元璋的架勢,恐怕他們也沒準備讓自己進去。

“老朱家基因果然強大……”

雖然站在門口,但朱高煦依然能看到十餘步外的朱標畫像。

畫像上的朱標與後世網傳的不同,他圓臉善目,留著老朱家前幾代人代表性的鬍鬚。

不過相較於朱棣的那一臉大鬍子,朱標的鬍鬚與朱元璋差不多。

就畫像上來看,朱標五官大氣,眉目透露著一股仁善的感覺。

當然,明初畫像雖然也比較追求寫實,但終究不如後世的素描,沒辦法活靈活現的展露出來。

“以後我要是留個畫像,肯定得留個素描,就是我不會畫畫,這有點難辦……”

望著朱標的畫像,朱高煦突發奇想的想要留下一幅寫實的畫像。

奈何他這人,自小就沒有什麼繪畫天賦,能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除了打遊戲敲鍵盤,恐怕就是大學時期學的那一手古箏、琵琶了。

只不過……

朱高煦低頭看了看自己這十五歲就五尺六寸的身高,腦海中不由想到自己成年後彈琵琶的模樣。

一個身高很有可能一米九到兩米的壯漢拿著一把琵琶……這是什麼東方持國天王。

搖晃著腦袋,朱高煦把這畫面驅趕出腦中,將注意力重新投到了朱元璋這對爺孫身上。

二人在明樓內燒香祭祀,雙手合十站了一會兒後,便由朱元璋的轉身結束了一切。

按照前面的流程,接下來朱元璋應該要去地宮看看朱標,畢竟眼下太子妃呂氏還未薨逝,地宮應該還沒有合上。

“走吧……”

和朱高煦預料的一樣,朱元璋出殿後便招呼著他前往地宮,朱允炆也緊接著跟上。

朱高煦見狀跟在兩人身後一步的距離,耳邊也響起了朱允炆對今日早朝的總結。

“爺爺,今日早朝無甚大事,只不過山西布政司上奏,去歲遷往甘肅的百姓,今歲逃亡回山西者已不下三萬。”

朱允炆的這番話一經說出,朱元璋便停下了腳步,朱高煦也是心裡一驚。

甘肅的人口如何,他早就已經透過傅友德和馮勝知道了,即便在朱元璋花費大力氣,持續移民十餘年的情況下,甘肅人口也不過十餘萬餘戶,八十萬餘口。

不過其中有近五十萬都是被俘後安置在河西的蒙古人、番人和色目人,漢人佔比不到當地四成。

這樣的人口基數下,一年逃回三萬餘漢人,如何不讓人驚訝。

當然,更讓朱高煦心情沉重的,還是百姓對待移民的態度。

大明對於漢人遷移河西的政策已經很不錯了,但即便如此還是留不下百姓。

朱高煦記得他之前處理政務時看過去年甘肅等鎮接收的百姓數量,好像是七萬人左右。

如今不過七月,去年的七萬移民已經逃回三萬,留存率不足六成。

按照這個速度,恐怕到年末時,最後能留下的移民應該不足三萬。

要知道,逃走的那些人,也是朝廷花了糧食才保障他們遷移到甘肅的,而如今他們逃走,朝廷的支出就打了水漂,數萬乃至十數萬糧食成了無用功。

想到這裡,朱高煦看了一眼朱元璋,想從他臉上看出一點屬於人的心情。

只是令他失望了,朱元璋似乎早有預料,他平靜的轉過頭來看了一眼朱允炆和朱高煦,而後交代道:

“逃回去的讓地方衙門以逃兵身份,送往山西都司處理,令山西都司將他們流放甘、肅等州。”

“是!”朱允炆作揖回禮,朱元璋也在說完後轉頭繼續趕路。

留下的,只有因為朱元璋這番話而語塞的朱高煦。

在這一刻,朱元璋為朱高煦展現了一個合格帝王的心態。

他並不受逃回百姓的悲喜影響,甚至想盡了辦法讓他們去河西。

如果不想以百姓的身份過去,那就以犯人的身份過去。

總之,不管以什麼身份,他們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去河西之地為大明朝戍邊,為甘肅等鎮的明軍種地繳稅。

他們可以逃,但不管怎麼逃,只要他們還活著,他們就會被送回河西,這就是他們的命……

瞭解了朱元璋的想法,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氣,隨後朝著他們的背影追了上去。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