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txt電子書免費下載未刪減

第82章 擅寡而長

“你倒是變了許多……”

孝陵寶頂神道上,望著向自己走來的朱高煦,徐增壽表情複雜。

從他這次回南京,並在魏國公府見到朱高煦後,他就覺得自家這個外甥變化很大。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家的這個外甥,如今居然已經變化大到可以對皇帝提出一些政務上的見解了。

這樣的資格,滿朝文武也只有百來人能擁有,便是自己也只能低頭做事。

倒是自家這外甥……

徐增壽一時間居然有些不敢與朱高煦如曾經一般相處了,而向他走來的朱高煦也敏銳察覺到了自家這個小舅舅的情緒,因此在走上前後如前身的朱高煦一般,膽大的從徐增壽手中奪走了那長刀。

“舅舅這身份,居然也用兵部的刀。”

“你這廝!”在刀被奪走後,徐增壽下意識將它奪回,如曾經般瞪著眼睛準備教訓朱高煦。

只是當他準備動手,這才反應過來眼前人已經不是曾經的朱高煦了,只得尷尬將欲要舉起的手放下。

“呵呵……舅舅出去一趟,倒是變得多愁善感了。”

望著徐增壽放下的手,朱高煦沒心沒肺的笑著打趣,徐增壽對此也只能無奈將佩刀繫好。

這對舅甥的對話及舉動,都被旁邊的郭英收入眼中。

或許朱高煦的那番舉動能糊弄過去二十來歲的徐增壽,但卻是萬萬糊弄不過去郭英這個年近六旬的老人精。

“這小子……不簡單。”

郭英心中暗自評價,而此時一旁的朱高煦也對郭英抬手作揖:

“前番沒有時間,如今爺爺入了地宮,小子方能與武定侯親近。”

靖難之役還未爆發,在朱高煦看來,即便日後的郭英很有可能會和自己成為敵人,但這並不能限制他此刻與郭英交好。

對於郭英這種不結黨、不徇私的開國勳貴,朱高煦還是十分尊敬的。

“小子曾聽家父說過,武定侯一生大小五百餘戰,總計擒斬獲俘人馬一十七萬餘,身背七十餘傷。”

“不瞞您說,若是可以,小子也希望能如武定侯一般,為大明朝開疆拓土,保家衛國。”

朱高煦這話七分真、三分假,但聽得郭英十分受用。

儘管他還是十分注意與朱高煦的距離,可當著兵卒們的面,他還是作揖回禮道:

“這些不過是燕王殿下的謬讚罷了,老夫雖南征北戰,但要比起功勞,恐怕遠不如燕王殿下。”

“小子並不這麼認為……”朱高煦搖搖頭,否決了郭英那自謙的說法,同時也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父親雖迫降了乃兒不花的數萬部眾,收捕了番將阿失裡本部,但並未對北虜造成什麼致命的打擊。”

“反倒是武定侯與諸位將軍的捕魚兒海之戰將北虜打得人馬潰亂,絕了忽必烈這一脈的皇帝位,逼北虜去了帝位。”

來到大明朝的這半年多時間,朱高煦一直在瞭解如今大明四周的局勢,正因為了解,他反而對後世所謂的“北元未滅”、“南北割據”說法嗤之以鼻。

在他看來,北元都已經被大明打得自削帝號,只敢稱大汗,哪裡還有一個該有的國家樣貌。

可以說,僅捕魚兒海一役,明軍便已經將北元打回了部落制,西邊的瓦剌與韃靼都只能躲在遙遠的漠北和漠西,根本不敢靠近漠南。

在北平時,朱高煦記得自家老爹幾次出塞,都抱怨了蒙古人太能跑。

其逃跑速度,便是連北平的數千塘騎北逐千里都搜尋不到他們的蹤跡,不過這也並不奇怪。

自從大明立國北伐,蒙古人能拉出的軍隊數量便一直下降,披甲率也隨著兵力的下降而下降。

從洪武元年還能拉出四五十萬大軍和大明多線對峙,到洪武十年只有三十餘萬北逃殘軍,再到後來的洪武二十年,便是連十餘萬兵馬都難以拉出。

可以說,如今的東西蒙古加在一起,也頂多能拉出十萬左右的軍隊,披甲率不足一半。

如果不是蒙古人還可以透過歐亞草原通道,從中亞和東歐獲取部分支援和人口,恐怕現在他們連漠北都待不下去了。

只可惜,靖難及之後的十餘年時間,明軍沒有大規模北伐,因此給了蒙古人喘息的機會。

不然,以大明的國力和軍事實力,蒙古人的生存空間只會被不斷壓縮。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不願意靖難,而他不靖難的前提是朱允炆不會強勢削藩。

只要他不強勢削藩,而是採取自己的那套削藩手段,朱高煦相信沒有幾個藩王會站出來唱反調。

不管是自己,還是自家的便宜老爹,大家都會乖乖地守在邊疆,為大明朝戍邊。

朱高煦這段時間和朱允炆打關係,除了順應朱元璋的想法,其次還是為了讓朱允炆接受自己的削藩提議。

只是眼下看來,朱允炆雖然表面上對自己笑臉相迎,但暗地裡恐怕早就對自己不耐煩了。

這樣的局面,朱高煦想要不討厭朱允炆才困難。

但凡他聽了朱元璋的話,大明也不會錯過一個驅趕殘元勢力的最好時機。

“你這臉色這麼難看?莫不是受了風寒?”

朱高煦還在想著歷史上朱允炆的種種不是,徐增壽卻關心的摸了摸他的額頭,將他拉回了現實。

“沒有,就是想到了北邊的事情,一時間有些不知道怎麼與武定侯表達。”

朱高煦勉強回答,而郭英則是眼觀鼻、鼻觀心,對他所說的奉承話語,皆是左耳進,右耳出。

他可是見過太多與藩王交好後,自取滅亡的勳貴了,自然不可能步那些人的後塵。

朱高煦這人的身份,即便放在整個京城,也是極為敏感的那幾個人,更別提眼下的他還在武英殿理政了。

就目前來說,郭英很清楚皇帝在想什麼。

制衡秦晉燕周這四個強藩,是皇帝目前在做的一件事情。

如果這件事情的走向不能按照皇帝的想法去走,那眼下在家休養的馮勝及傅友德二人,恐怕難以保全性命。

這兩個已經沒有兵權的功臣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何況負責宮廷禁衛的自己?

因此,郭英眼下只想快點結束中元祭祀,不想再與朱高煦糾纏半點。

他那刻意保持距離的舉動不難看出,因此徐增壽也小聲在朱高煦耳邊提醒:

“武定侯是陛下的貼身人,你小子最好別與他親近,免得被廟堂上的人抓到把柄。”

“知道了……”朱高煦頷首,順帶瞥了一眼郭英,不由的在心底嘆了一口氣。

“看樣子我在這南京,恐怕是施展不出什麼手腳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轉頭看向了紫金山外,眺望著一眼看不到邊的南京城:

“想要施展手腳,還是得去一個距離南京足夠遠的地方。”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