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王朝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孤兒院的生存問題

此地距離拉薩還有1400多公里,即使一路暢通無阻,也需要1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好在第二天天亮過後,想象中的險情一次也沒出現過。因此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後,導致了每個人的心情都是大好,沒有了內心的那點忐忑感,這段旅途再一次變得令人期待起來。

這個時候的京拉公路還沒完全建設完成,他們一路走的還是G109國道。

實際上這也是後來的稱呼,是基於省道的基礎上延拓出來的。所以本身路況並不好,並且年久失修,時不時可看到坑窪之處。

好在進入了西域那曲市安多縣的時候,路況就明顯好了很多,也是整個青藏公路路況最好的一段。

這是由於同一條路來到這裡的車輛就在急劇減少了,受損的情況也就相對減輕了很多。

這裡已經很是超過了5000米的海拔了,是西域地區的北大門。此時時間也來到了上午九點多,還剩下450多公里的路程,按照眼下的路況應該下午兩點之前就能抵達。

抱著這樣的心理,劉清山讓人們在這裡下了車,安多縣的公路服務站的條件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這裡是青藏公路和安獅公路的會合處,縣城所在的帕那鎮坐落在河谷的出口,再向前就是開闊的草原,所以絕大部分的進出西域的車輛都會選擇在這裡停留修整補給。

更重要的是青藏公路從縣城穿城而過,源源不斷地將各種物資運進西域,因而這個服務站也位於現場當中。

還由於自這個北大門進入青藏公路之後,會首先經過那段著名的被稱為

“風雪倉庫”的唐古拉段。那個位置由於冰雹、降雪四季可見,一旦路面結冰很容易引發車輛擁堵。

因而很多進入西域的車輛,都需要停下來等候前方的通行公告的下發。

曾經有一年的一場暴雪,那裡的積雪厚度超過1.5米,最多時600多輛車滯留,1300多人被困。

最後還是安多縣交警大隊全員出動,一鍬一鍬地剷雪,再人工背來沙石鋪到路上,才算是把道路疏通,但時間卻用了足足兩天。

眼下雖然是入春天氣了,但那裡仍存在著暴雪可能。幸好打前站的車隊已經跟當地聯絡好了,也得到了可以通行的指命,不過在縣城裡事先準備下慰問品還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這裡的貨物品種比之拉薩還要齊全,自然價格上也會節省很多。於是上午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主要由劉華指揮著另僱了兩輛貨車。

至於貨物,服務站附近就是一大片大型的倉庫,進而也形成了一個批發市場,從那裡就地取材就是了。

甚至找到的貨車就停靠在倉庫門前,只需挑選好採購的物資直接搬上車,居然在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

雖然下午兩點是抵達不到了,但已經比原計劃提前了至少三個小時,本來的預算是天黑之前趕到。

下午四點,正式進入了拉薩城。這座世界知名的城市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卻只有3650米,遠遠低於來時路段所經過的區域。

這裡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一年日照時間更是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

“日光城”的美譽。剛剛抵達,劉清山就跟國視的節目組聯絡上了,只不過他們目前並不在就住的酒店附近,而是在位於城關區拉魯橋附近的一所孤兒院附近。

那個叫做曲珍孤兒院的地方位於雪新村,是一個叫尼瑪的藏族人自己開辦的慈善性質的小學校。

尼瑪院長起名曲珍孤兒院是為了紀念他去世的母親,曲珍老媽媽是一位充滿愛心的虔誠的藏傳佛教徒,在她教導下尼瑪開辦的這家孤兒院。

早在01年的時候,尼瑪還是一個英語導遊,當時看到很多藏族孩子都想學英語,他就租了納金路愛心幼兒園的一個場地開辦英語培訓班。

三個月不到就吸引了90多個孩子來上學,一月每人該收25元學費。

照理說應該收入不錯,但只有30多個孩子能交得起學費,其它的都沒交錢。

為什麼呢?尼瑪和老師到學生家家訪,發現有些家裡窮得連被子都沒有,更不要說交學費了。

於是尼瑪改變初衷,他只教交不起學費的孩子,沒曾想這時教育局出面了,說按規定尼瑪不能在幼兒園裡開辦這類學校。

沒有辦法的尼瑪帶著十幾個孤兒,重新租了個房子,開始了創辦曲珍孤兒院的漫漫長路。

在尼瑪和幾個義工老師的精心照料下,曲珍孤兒院的孩子們漸漸長大。

慢慢地,曲珍孤兒院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很多無家可歸的孩子都被介紹到這裡。

孤兒院收養孩子主要憑居委會和村委會的介紹信,孩子越來越多,開支越來越大。

於是乎孤兒院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是私人開辦的孤兒院,雖然多方求助,但始終得不到政府機關的認可,沒有一筆長期穩定的資助。

很快,尼瑪就把自己做導遊賺來的所有積蓄花光了。幾十個孩子要吃要穿要上學,沒錢怎麼辦?

尼瑪是個老實人,不太會做公關,實在沒錢交房租和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老師和孩子就會去拉薩的幾個大寺院的門口化緣,討點錢回來渡過難關。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過下去,孤兒院的工作卻越來越忙,尼瑪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這裡,也沒什麼時間再去當導遊帶團了。

已走過近6年風風雨雨的曲珍孤兒院現有孤兒62名,其中,年齡最小的孤兒僅有3歲,年齡最大的已滿18歲。

有些孩子已經走上社會,但目前更多的孩子還是在學校上學,現在有38個孩子在拉魯小學,3個孩子在區實幼兒園,12個在私人開辦的童嘎語言學校,還有19個今年8月份就要上學。

區政府和教育局對孤兒院還是很關心的,上公立學校的孩子的學費全免,可是每個孩子的學雜費還是需要院裡自己想辦法,校服什麼的有時候孩子上學的學校的老師會捐助一些。

現在,孤兒院基本不再收養孩子,因為孤兒院的現狀實在不能支撐更多孩子的生活了。

有些老奶奶帶了孩子過來,很難以拒絕,只能給他們看院裡的情況,常常老人家們只能坐在院子裡流淚,然後無奈地離開。

透過偶然的機會,國視方面的到了這個情況,於是就有了派出來的一隊拍攝團隊長期留在了這裡,一邊紀錄孤兒院的最真實生存現狀,一邊想方設法地幫尼瑪尋求各種幫助。

有了國視的關注,這家孤兒院自然被重視起來,但這裡面也存在著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那就是政府機關的認可只能提供一部分的財力物力的幫助,而不能公開敞開了大包大攬。

因為藏區的貧困情況是普遍性的,開了這道口子,就必須滿足更多的類似情況。

而由於高原地理原因和氣候影響,整個拉薩市的財政情況常年都處於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哪裡能騰出來更多的財物資源,來徹底改變周邊貧困的現狀。

這是個繞不開的重大發展和生存問題,而並非地方上的不支援。因而國視方面的態度也是無可奈何的,於是儘可能透過民間的辦法來解決,就等同於幫本就處境艱難的政府解決了一件大心事、但這裡幾乎很少有大型商務行為以及製造工廠之類的大商家出現,還是由於殘酷的地理位置緣故,把很多發展機會都擋在了高原之外。

至於曲珍孤兒院,為什麼至今仍未拿到民政部的

“註冊證”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國家近年來對民辦孤兒院轉正的工作嚴格、謹慎了許多。

另一方面在於曲珍的條件,離正規孤兒院的硬體指標還有很多差距,連最基本的一條

“有固定的活動場所”都無法達到要求。別說沒有自己的固定物業,就連基本的郵政地址都沒有,來各地的捐款捐物不得不透過

“驢窩”轉交,很不方便。再有一個原因是,國家的孤兒院一般只收養無父母、無親屬的孩子,而曲珍中的孩子有一些是有奶奶,或者叔叔等親屬的,還達不到上孤兒院的要求。

儘管他們的奶奶也許只能靠乞討為生,或者他們的叔叔從來就沒有過問過他們的冷暖病痛。

所以因為沒有註冊,曲珍得不到政府給孤兒的固定補貼,所有費用都靠自己籌集。

政府雖然免去了孤兒院孩子的學費,但雜費書費等孤兒院仍然要承擔。

因此學費,生活費,房租水電就成為了孤兒院最大的開支,也成為困擾尼瑪院長最大的難題。

即使是國視有足夠的社會影響力,具體解決起來也得符合當地政府的現實情況。

況且他們如同當地政府一樣面臨著同樣的解決難題,還是不能因此開啟一道口子,畢竟他們也是國屬單位。

進而也就形成了目前不得不透過民間籌資的窘境,過時在此逗留的目的,就是想透過製作一檔探索性的節目,讓這裡面臨的民間困境,找到更多願意提供幫助的企業或是個人。

如果問題解決了,就會有更多類似情況的孩子得到教育救助,這可是惠及後代的大好事。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農家長媳:我靠美食養未來首輔
農家長媳:我靠美食養未來首輔
【種田+美食+雙潔+寵妻+打臉爽文】 【護短堅韌大廚女主VS內斂寵妻首輔男主】 江貞穿越天崩開局,爛賭的爹、自私的娘,愚蠢的大哥和破碎的她。 睜眼即將被賣到尋歡樓,好在被未來婆婆救下帶回家。 夫家窮困潦倒,還有個小叔子要養。 為了報恩,江貞擼起袖子拿鍋鏟,道道美食掙大錢! 蓋大房,置田地,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她還供養夫君讀書,卻一不小心養出個首輔。 PS:農家長短,日常慢熱,無空間系統金手指,
九粟
懷揣小福星,流放路上帶飛反派
懷揣小福星,流放路上帶飛反派
白歲禾穿書了,穿成一本流放文裡反派的炮灰妻子。書裡,原主是兵部侍郎顧家的三少奶奶,女主是大伯家的嫡女,按照劇情,原主會在流放的途中,被女主牽連,一屍兩命。 原主的夫君為了給原主報仇,黑化和男女主作對,最後敵不過男女主,他們這一房徹底結局。 白歲禾摸著腹中的胎兒,正發愁這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遠離女主,保住反派夫君和自己的小命。 忽然聽到一聲清脆的奶音:“孃親,快到院子裡去,那裡有好東西。”話音剛落,院中
只打雷不下雪
花心贅婿
花心贅婿
“你一個廢婿敢找小三?” “小弟精武學,懂醫術,曉五行,通天道……” “你就是天王老子也得給我跪著!” “剛才沒看清,原來是老婆大人……”
陳桃
揉碎月光
揉碎月光
溫寧剛進入職場當牛做馬一年,就發現自己胸前長了個腫塊。 她去醫院就診,誤打誤撞遇上出國留學多年,進修乳腺外科的陸蔚然。 一場再普通不過的查體,他一見鍾情,她窘迫難當。 溫寧以為再也不會見面。 直到第二天帶著奶奶求醫,發現安排的主刀醫生竟又是他。 溫寧覺得自己很倒黴,每次最難堪最窘迫的時候都被他輕易看穿。 短短五天相處之中,溫寧悄然動心。 直到看清兩人差距猶如天壤,她果斷撤退,逃之夭夭。 本以為再無
朝辭
大嘴巴子扇自己,老婆別急我能行
大嘴巴子扇自己,老婆別急我能行
上一世,蘇皓是個混蛋。 他好吃懶做,還愛酗酒,動不動就打罵老婆,不給老婆和孩子飯吃。 對生活無望的老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借了半斤肉,混雜著農藥,和孩子吃完上了路。 幡然醒悟的蘇皓,帶著悲痛,一改所有壞習慣,給家鄉修路,扶貧助農,帶著鄉親們走出大山,可卻走不出心中‘遺憾’和‘愧疚’兩座大山,最終思念成疾,病死在床。 誰曾想,系統給了蘇皓一次重啟人生的機會。 這一世,他將徹底摒棄往昔的陋習,逆
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