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南淵請安

飛鳥京南有飛鳥川,河流湍急水量充沛,每到夏季便會爆發山洪,將山谷間的良田與民舍沖毀,常常一日為深淵一日為淺灘,變異不定,猶如世之無常亦若是也……

不過時值深秋,淅淅瀝瀝的秋雨不足以使得飛鳥川之水位暴漲,故而川中景色秀致,河道兩側的棚田沿著起伏的山丘層層盤旋,盡是剛剛收割之後捆紮整齊的稻稈,入目一片金黃。

這是一片受到神祗祝福的土地,美麗而富饒。

卻是渡來人的聚居之處……

所謂“渡來人”,既是從不同時代自中原以及朝鮮諸國渡海來到倭國的人。

這些“渡來人”通常是因國內戰爭頻繁或隨文化交流傳播而移居倭國,擁有高度文明的渡來人傳入諸如農耕技術、土木建築技術,以及燒製陶器、鍛鐵、紡織等農業文明。來到倭國,這些人一般都會成為上層社會的人士,即便是傳統的倭國貴族,在面對“渡來人”的時候也要和善相待。

倭國朝廷曾經編寫了整個倭國統治階層的姓氏,一千一百八十二個統治階級姓氏宗族裡二百零五個來自中國,一百五十四個來自朝鮮半島,直至後世,倭人總人口當中據說有三分之一是渡來人的後代……

事實上,渡來人的數量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倭人自古以來便強調血統的重要性,一直認為純種人比雜交人更優秀,就像純種狗比雜交狗更優秀一樣。因此,想讓倭人必然希望自己朝著純種的方向靠攏,出於這種動機,他們很可能會故意把雜交的倭人少統計一點……

*****

南淵請安便是“渡來人”。

他的全名叫做“南淵漢人請安”,“南淵”兩個字是地名,代表居住地,“漢人”代表身份,最後兩個字才是名字,比如志賀漢人惠隱、高向漢人玄理……

天上下著小雨,淅淅瀝瀝的有若飛絲。

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坐著一根槓子抬著的小轎,晃晃悠悠出了飛鳥京的南門,在滿是泥濘的路上緩緩行走。

道路雖然泥濘,卻還算平整,飛鳥京附近雖然多山,卻甚少岩石,除去京內的道路鋪設了青石之外,京外只能用夯土平整。沒辦法,倭國的工匠技術實在太過低劣,從別處開山採石然後運來飛鳥京是不現實的,那需要龐大的人力和持久的時間,倭國既沒有那麼多人,更負擔不起那龐大的費用。

就連環繞飛鳥京的城牆,都因為缺少石料而修建的只有兩人高……

兩人一路南行,小雨綿綿,路邊景色清秀,兩側的山坡上是一塊一塊開墾出來種植水稻的棚田,這是一種自梯田發展而來的耕作方式,由“渡來人”中的漢人發明,很好的解決了飛鳥京的糧食產量問題,使得大部分舒緩的山坡得到利用。

就跟精細的種植水稻一樣,這都是漢人傳過來的,倭人根本不會……

所以現在的倭國貴族們很矛盾,很糾結。

一方面漢人、高句麗人、新羅人、百濟人的到來大大加速了倭國的社會生產力,尤其是漢人文化的傳入,使得倭國的文明程度快速提升,但是如此同時,勤勞聰慧、知識淵博的“渡來人”漸漸掌握社會話語權,地位上升,對倭國土著帶來極大的衝擊。

既離不了“渡來人”,又唯恐統治階層的權利被“渡來人”所攫取,最終使得倭國變成“渡來人”的天下……

這已經為社會衝突埋下了隱患。

兩個小轎晃晃悠悠,到了南淵,徑直來到一處精緻的木樓之前,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紛紛下了轎子,就這麼頂著小雨,恭恭敬敬的來到門前站好,葛城皇子恭聲道:“老師可在?學生葛城前來拜訪。”

中臣鐮足亦道:“學生中臣鐮足,前來拜訪老師。”

一個皇室最負聲望的皇子,一個足智多謀的俊彥,如此規規矩矩的頂著小雨立於門前,足見南淵請安之地位。

尊師重道,倭人早就從漢人那裡學了來,並且一直很好的延續下去……

樓內腳步聲響,未幾,木門“哎呀”一生從裡邊推開,一個眉清目秀的總角童子出現在門口,恭敬的對二人施禮,而後說道:“師傅正在烹茶,請皇子殿下與中臣師兄入內。”

葛城皇子點點頭,踏上門檻,褪去鞋子,這才踩在地板上入內。

中臣鐮足則上前笑吟吟的撫摸一下童子的頭頂,笑問道:“近日可曾進學?”

童子答道:“正在習讀漢字,不過老師說我愚笨,還需精進,故而未曾進學。”

中臣鐮足頷首道:“基礎最為重要,夯實基礎,方能日進千里,穩下心來,不可輕佻貪進。”

與童子對答兩句,也脫了鞋子,跟在葛城皇子身後走進樓內。

木樓的一層是三開的廳堂,地板上整整齊齊擺放著二十餘蒲團,這是平素講學授課之時學生的座位,今日有雨,想必是南淵請安給學生放了假……

二人入內,便見到兩個老者正跪坐在窗前的案几兩側,品茗對坐。

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上前,跪在地板上,施禮道:“見過老師,見過僧旻大師。”

南淵請安是一個六旬左右的老者,鬚髮皆白,體格高大,一張紫膛國字臉不怒自威,微微頷首道:“不必多禮,起來喝茶。”

另一人乃是一個光頭和尚,面容瘦削慈眉善目,一襲月白色的僧袍不染塵埃,坐在那裡自有一股清寧渾然之氣度,只是微微一笑,頷首致意,並未開口。

此人叫做僧旻,乃是川原寺的主持,當年亦是與南淵請安一同奉推古天皇之詔書前往大隋求學的學子之一。

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謝過,起身跪坐到案几之前,那總角童子早已添上兩個白瓷的茶杯……

中臣鐮足提起案几上的茶壺,分別為幾人斟滿茶水。

窗戶開著一條縫隙,清冷溼潤的空氣透入,令人神情清明,滾燙的茶水入喉,順滑回甘,怡神愜意。

南淵請安也不問二人來意,只是略帶感慨說道:“此等茶葉,實乃巧奪天工,只是稍作烹炒,便能完全激發樹葉之中蘊藏之滋味,何其精妙也。眼下國內貴族競相追捧,儼然成為潮流,唯此一項,每年流入大唐之錢財便不可計數……偏偏世上無數人私下炒制意欲複製,卻始終不得其法,唐人之智慧,令人歎為觀止,心生敬佩。”

這話有些令人不解,他祖宗亦是從中原漂洋過海而來的漢人,這般說辭,也不知是為了倭國的財政擔心,亦或是以他漢人的血脈而自豪……

僧旻大師微微搖頭,指著面前的白瓷茶具,說道:“豈止是茶葉?大唐的燒瓷技藝越來越精進,瓷器越來越精美,只此一套茶具,價值便能抵得上一個中產之家的全部財產,更別說比這個更貴、更精美的玻璃器皿。這些東西漸漸受到追捧,各國之財富大量流入大唐,此消彼長,實在是令人憂慮。”

這人是個和尚,卻並非待在寺廟裡唸經打坐的那一種,自舒明天皇之時便成為皇族的座上賓客,為天皇出謀劃策。固然並無官職在身,但是地位比之朝中大多數官員都要高得多。

身在世外,心在紅塵……

大唐為何如此強盛?鼎盛的軍力保證了國內政局的穩定,政局的穩定促使了經濟的發展,繁榮的經濟又提供了龐大的軍費……如今之大唐,早已在國內形成了良性的迴圈,這些環節只要能夠相輔相成,大唐的強盛便會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

這是所有倭國有識之士最擔憂的地方,他們認為財富是固定的,大唐從各國掠奪財富強化自身,那麼各國大量損失財富,便會愈發孱弱,不堪一擊……

南淵請安挑了挑雪白的美貌,不怒自威的臉膛面向一聲不吭的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沉聲道:“所以,倭國已然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若是任由朝局動盪、吏治腐敗而不知改變,亡國之日不遠矣。改革,勢在必行……”

葛城皇子豁然抬頭,心中巨震。

南淵請安的身份實在是太過顯赫,留學中原三十載,歷經隋唐兩朝,知識淵博深謀遠慮,乃是倭國所有儒者的領袖,號召力和影響力無與倫比。

既然當著自己的面說出這樣的話,這是代表了國內最有知識的儒者階層決定全力支援自己了麼?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誘嬌
誘嬌
嘉柔有一個秘密,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嘗一次三皇子的血。 顏嘉柔久居宮中,卻並非皇親國戚。 只因顏父為救貴妃身亡,聖上恩恤,故將顏嘉柔封為公主,自小接入宮中撫養。 她與幾位皇子一起長大,青梅竹馬。 雖是寄人籬下,但聖上對她十分優待,幾個皇子也大多寵著她,因此也養成她驕縱任性的性子,宮中人人都順著她,只除了一人。 ——三皇子蕭徹,生了一副頂好的皮相,在眾位皇子中一騎絕塵,偏為人散漫不羈,總愛與她作對,
凌風起
天元冊
天元冊
流落荒島的第三個夜晚,容欺的耐心已經耗盡。 茫茫大海,一眼望不到盡頭。 每夜臨至,眼前便是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 除了刺骨冰冷,便什麼都沒有了。 顧雲行認真道:“天無絕人之路。” 天無絕人之路? 也就只有這些名門正派才會這般天真。 ——古代版死對頭荒島求生文學。
上靈
庶子兇猛
庶子兇猛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掃碼賣萌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