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

第四百四十四章 房俊監考(上)

這一夜,李二陛下輾轉反側,房玄齡徹夜難眠。

房俊卻睡得頗為香甜……

倒不是房俊沒心沒肺,而是他從李二陛下的態度中看出,這位天下至尊並未因這本堪稱“大逆不道”的奏疏而真正的惱火,或者說,惱火有一些,畢竟房俊此舉等同於質疑帝王權威,卻未達到非得將房俊繩之以法、剝皮煎骨的程度。

李二陛下好大喜功不假,卻不代表沒有容人的胸襟,恰恰相反,歷朝歷代的帝王之中,李二陛下的胸襟氣度的確堪稱翹楚,這從他善待前隋以及太子建成的舊部就可以看出。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後世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

古人其實也不傻,並非無人認識到這種社會最根源的頑疾,只是身處於這樣一個君權至上的社會,誰敢說?

帝王本身具有宏圖大略超卓才識者亦比比皆是,可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自然不肯將執掌乾坤手握天下臣民生殺的權力讓出去,哪怕是社稷傾頹,哪怕是帝國崩塌……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儘管明知無限制的君權極易導致制度的腐朽、朝綱的崩壞,卻沒有人可以放得下。

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李二陛下畢竟是千古一帝,有著廣闊的胸襟氣度,即便不接受房俊的奏疏,想來亦不會真的將房俊處以極刑。

當然,前提是房俊不能大嘴巴的滿世界嚷嚷……

*****

禮部的行文很快下發到天下各個州府,命當地按照名額舉薦有才之士參加科舉。科舉考試共分明經、進士、明法、明算四科,選其優者於清明之前趕赴京師長安,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

可以說,科舉制度改革之後的第一次考試,形式大大的簡略。

這既是由於房俊起草各位朝臣拍板制定的科舉制度實在是太過嚴密繁瑣,倉促之間需要籌備的事情太多,所以第一次考試不得不簡而化之,亦是對世家門閥的一次妥協,給這些世家子弟一個緩衝的時間。

科舉的推出既是用來壓制世家門閥的手段,但李二陛下也不可能搞一刀切,強制推行,能夠給雙方一個緩衝的時間,將彼此之間的牴觸減低到最小,這才是明君的做派……

天下各個州府舉行的考試相當於以後的鄉試,考生藉由當地官員賢達舉薦,不需說,必然大部分都是官宦之後世家子弟,寒門出身的學子只是很少一部分。

考試由當地州府衙門主持,與禮部無關。

但長安、萬年兩縣地處京畿,禮部為了掌握這一次改制後的科舉考試的第一手資料,將兩縣的考試合二為一,並下派官員到這考場監督考試。

禮部衙門裡,高階官員裡房俊最年輕,年輕官員裡房俊的官職最高,所以房俊悲催的成為最勞碌的那一個,被派遣到國子監主持考試,還沒地兒說理……

這天寒地凍的,誰願意風裡雪裡的四下晃盪?

可房俊也無奈,在推舉下派到國子監主持考試人選之時,所有的官員都投了房俊的票……

鬱悶個天!

少數服從多數,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房俊只得無奈赴任。

隋開皇初年,決定國子寺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開皇十三年國子寺不再隸屬太常,成為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複名國子學。大業三年改稱國子監,統領各官學。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唐設國子學,學額三百人,學生皆為貴族子弟。貞觀元年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同時成為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

國子監便建在太極宮的旁邊,屋宇連綿,紅牆黛瓦,很是氣派,盡顯大唐第一學府的氣度。

天尚未亮,嚴霜白雪,天邊孤月。

國子監門前的長街已然擠滿了赴考的考生,送考的僕從,叫賣的商販。人馬嘴裡都呵著白氣,鬧哄哄亂作一團,煞是熱鬧。

這些考生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自幼錦衣玉食,早早便上了師塾亦或延請西席,讀書識字,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有文化的一群人,一個個錦袍玉帶器宇軒昂。

間或有一兩個衣衫簡陋的寒門學子,卻早已是鄉里才名顯赫之輩,形容氣度亦是不凡。

國子監的大門緊閉。

眼看時辰已是不早,大門外的考生越聚越多,大家都擔心若是大門開得晚了,會不會耽擱考試的時間,便竊竊議論起來。

“這是搞什麼鬼,怎麼還不開門?”

“就是,這麼多考生全都進去估計也得一兩個時辰,聽聞還要搜身檢查,這得耽擱到什麼時候?”

“還要搜身?”便有事先備好了小抄的考生緊張兮兮的問道。

“那是自然,這等國家掄才大典,定要杜絕一切作弊行為,否則何以服眾?”

“若是有那在身上藏有小抄者,某奉勸還是儘早取出,聽聞若是一旦被搜出,便會立即上報吏部,永不敘用!”

有些人開始兩股戰戰,臉色發白……

自然也有不以為意者:“得了吧,吾等什麼樣的身份?且不說吏部的行文對於吾等有何效用,家裡老爺子一紙書信遞上去,便是吏部尚書也得給幾分面子!單說就算真的被搜出來,我就不信那監考的混蛋真的敢上報,休怪本公子大耳光扇他!”

“呵呵!”旁邊有人冷笑:“切莫風大閃了舌頭!汝可知此次監考者何人?”

“我管他是誰,敢搜我的身我就敢揍他!”

“那吾等可就等著開眼看,看看您這位韋家的嫡子如何拳打長安城第一大紈絝!”

“長安城第一大紈絝?誰呀,這麼大名頭?”

“新鄉侯房俊,可曾聽說?”

“娘咧,居然是那個棒槌?唉,韋公子留步,您這是去哪兒?”

……

人群中,韋章默默後退,來到自家等候在國子監大門外的馬車上,脫去貂裘,將藏在懷裡、腋下、襠中的一張張小紙條盡數取出,一臉無奈的丟在一邊,垂頭喪氣。

韋府的管家有些奇怪:“小郎,您這是為何?這些小抄您可是準備了好幾天,怎地全都扔了?”

“不扔又能如何?”韋章一臉沮喪:“不將這些東西扔掉,待會兒本郎君我就得被人從裡邊扔出來……”

管家勃然作色:“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敢將小郎您扔出來?您可是咱韋家的嫡子,是貴妃娘娘的親弟弟,他不要命了?”

韋章瞄了一眼老管家,閉嘴無言。

你個老糊塗還真當韋家就能橫行天下所向披靡了?

旁人或許尚可通融,但是今日監考的是那房俊,不用多想,一旦從自己身上搜出作弊的小抄,絕對會將自己樹立成典型,恨不得給自己掛到國子監門前的那根三丈高的旗杆上示眾!

可是沒了這些重金從禮部官員手中購買來的小抄,自己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還考個屁的試,不用烤都糊了!

論起吃喝玩樂,那放眼整個關中咱誰都不服!

可若是說起做學問,那可就抓瞎了……

從小到大,除了在學堂裡睡大覺躲避父親的責罵,何曾用心聽過一字半語?

有心乾脆不考了,可是想想父親的鞭子,又實在心裡發怵。那老不死的動不動就抬出家法,著實令人惱火,可是自己每一次忤逆父親,都會被那兩位皇妃娘娘罵得狗血淋頭。他可不傻,能夠在權貴多如狗的關中橫行無忌,靠的不是什麼“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家族名聲,而是兩位皇妃姐姐的寵愛……

他敢跟父親對著幹,但是在兩位皇妃姐姐的面前,卻乖得如同小貓。

瞅著國子監緊緊關閉的大門,韋章恨恨的想著:房俊你個神經病,這麼冷的天不在家裡摟著嬌妻美妾努力耕耘開枝散葉,跑來監什麼考?

真真是天亡我也……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陳燁穿越大乾,成為一方小縣令。原本只想稍微發展一下科技,讓自己過得奢靡一點,沒想到女帝竟然微服私訪來到他這裡。 “大人,這琉璃是如何造出來的?這水龍頭要怎麼用?” “這個種子真的能讓水稻產量翻倍麼?” “要不,你來做朕的帝師吧……不願意?那,夫君也行。”陳燁:“啊?”
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