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青州諸事都安置妥當,已是十二月底,霸府軍攜臨淄數千俘虜返回長安。大軍屯霸陵後,劉備領諸將入城,特選軍中各部八千精銳,擁偽朝皇帝劉超一起入長安,行凱旋禮。
東漢思帝劉協與司隸校尉陳暢率文武升未央宮正東東闕受俘。大軍自北面廚城門入城,抵達冠后街後,忽然折向東行,繼而沿城中杜門大道、橫貫馳道、章臺街的順序繞城而行。長安幾乎傾城出動,圍觀凱旋將士和臨淄戰俘。沿途兩側士女如堵,競相一睹百戰鐵騎之風采。
在前引路的乃是劉備的白毦親衛,身著戎服,外披紅色錦袍,頭戴白羽圓頂鐵胄,高揚雲紋飛虎旗幟。軍旗迎風招展,馬蹄引領著身後的隆隆之聲,可見其後有無數帶刀武士踏步走來,他們步履劃一,千人彷彿一人,手中的刀刃抽出,在冬日下,可見一片鐵刃寒光閃閃,奪人眼目。在他們之後的便是大將軍劉備、河南尹關羽、度遼將軍張飛及中軍諸將,可謂氣勢如潮,便是在前面的天子車輿,在此情此景下也顯得有些遜色了。
而後臨淄朝俘虜百人,還有偽朝天子劉超,此刻全都身著素衣,站在幾駕駑馬挽車之上,被士卒們擁擠驅趕著透過馳道。見此情景,人群中發出由衷地歡呼鼓譟之聲,像是望著春風般目送其來往。
跟在最後的,便是四千霸府鐵騎。這些人幾乎都是百裡挑一的勇士,是大戰中的絕對主力,人們聽說後,都不由得睜大眼睛仔細觀瞧。
只見霸府騎兵呈縱隊,兩馬一行,緩轡而來。但他們只穿著平時戎服,身背弓矢馬上橫放著大刀,馬鞍後或有捲起的皮毯,以及糧袋、水囊等物。騎士和坐騎都有風塵之色,騎士的皮靴上還有斑斑雪泥,坐騎也沒有帶任何的裝飾。如同行軍於弘農的山谷之間一般,就這樣進入了萬人矚目的長安城中。
剛看過前面無數的錦繡親衛,如今一下子看到平常裝束的霸府騎兵,人們卻不敢有任何輕視。雖然馬兒都是雜色,著裝既不華麗也不統一,但極目所望,這些騎士們沉默肅穆,眼神剛硬如鐵石,騎行之間,雖不威風凜凜,但仍行動如一,自有一股駭人的殺氣。更何況其中還有面目猙獰的匈奴人或者鮮卑人一流,讓人不覺膽寒。
等這些騎兵路過的時候,人們不敢仰視,待他們漸漸走遠了,人們又議論贊嘆說:“所謂手段兇悍、殺人無數的精銳,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之前有傳聞說,當年段熲凱旋時,有人因軍士眼神而暈倒,我現在是相信了。”
再說獻俘已畢,劉備領諸將來朝覲天子。此番徵東大獲全勝,連除袁術、白波、齊漢三賊,無可指摘。天子縱使心中悶悶不樂,此刻卻也得露出笑容,下詔說,此番眾將辛苦,又功勳卓著,就不要先回家了,自己將在宮中設宴款待大家。
宴席剛開始的時候,劉備忽然走出席中,對天子與眾人說,他有一件寶物將送給天子。眾人不明所以,唯有陳沖極為了然。只見一人從宴席中緩緩走出,手捧一盒,當眾跪拜在地,對天子沉聲道:“臣朱治,受破虜將軍孫君之命,特封國璽於函中,還之於陛下。”
眾人聞聲不禁譁然,天子也不禁起身,直視朱治手中漆盒。而陳沖此時走至殿中,鄭重接過漆盒,而後平舉於胸,慢步走回天子身旁,將漆盒置於天子之前。
天子身形微微顫抖,一時想起十年前的遭遇,不覺眼眶泛紅,他開啟函蓋,將傳國璽捧於手中,向宴中百官左右示意,百官齊呼萬年,又再三叩首。
自雒陽大亂以來,國璽失蹤一事,一直是朝廷百官的心病。傳國璽象徵天命之所在,天子無有傳國璽,便意味著漢室氣數已盡,國祚難以長久。朝野上下雖然從不提及此事,但民間早已有傳言,說漢祚既衰,不可救。如今傳國璽重歸朝廷,想必這些流言也會隨之離散吧。
天子得見此璽也不禁感慨萬千,他對眾人落淚道:“朕上次得見此璽,還是身為陳留王時,皇兄以此璽對我說:‘若是我死了,這國家就只有交給你了。’隨後便是東都大亂,今日我看見此物,彷彿就看見皇兄了。”此情感人至深,百官也不覺動容。
這時,陳沖則勸說道:“這都是天下忠臣為漢室捨生忘死,才能有今日之局面,還望陛下牢記在心。”
天子輕挑雙眉,而後緩緩道:“先生的話,我一向不敢忘記。”說罷,便招朱治到身前,詢問他這十年來的經歷。百官注視下,朱治並不慌亂,而是沉著應對,談吐之間,字句都彷彿斧刻刀鑿一般。
他先談孫堅討董,攻破函谷的事蹟,又談到孫策在袁術麾下忍辱負重,思報朝廷,終在汝穎之戰時反正,為父報仇,為國盡忠。天子聞言,不由擊節道:“父子雙破虜,也是一則美談。”
而後,朱治說及現在揚州的情形。孫策在江東縱橫無匹,兩年內已掃平五郡亂賊,只剩豫章為劉表佔領,尚未奪下。天子再次感慨說:“孫侯少年征戰,英同其父,忠比戴侯啊!”所謂戴侯,指的是雲臺名將安豐侯竇融,新莽亂事時,竇融據河西自保,但仍心念漢室,光武在千秋亭稱帝,他便主動歸漢,從滅隗囂,被光武譽為“執志忠孝,扶微救危”,天子以此類比,足見其對孫策的喜愛了。
於是天子當場宣佈封賞,以孫策為徵東將軍,增邑六百戶,賜馬百匹,赤金五百,奴婢千餘口。又升朱治為百越中郎將,封安亭侯,領江東平山越事。恩寵如此,不可謂不罕見,宴中百官都在席間暗自心驚。
既賞孫策,對徵東諸將的論功也隨之進行。在劉備進京之前,此事在朝廷中議論已久,早有定論,剛好藉此公佈:
曹操在今年的戰事裡,連破堅城,縱橫濟南,無他不得平齊,故而功在第一。朝廷因此封他為左車騎將軍壽張縣侯,使持節,儀比三司。只是曹操仍留在兗州,不能親自長安,不可謂不是一件憾事。
而荀攸在青徐的戰事裡,連出奇策。騙駐臨朐,水淹臨淄,有定謀之功,故而功勞排在第二,在其餘將領之上。此次論功,他被拔擢為軍師將軍,巾車鄉侯,賜五百金。
關羽位列第三,在今年裡,關羽其實戰績並不亮眼。但他鎮守東都,修繕宮室,累歷大戰,且每戰必破,幾年下來,劉備為了示意無私,一直未對此進行封賞,故而在此次一併追賞,將其排在第三。加封為右車騎將軍,使持節開府儀比三司,上雒侯。
而後以張羨平淮南之功名列第四,魏延劉宣掃蕩淄水之功名列第五第六,其下的諸將雖然有功,但都不過是戰場斬級之功,並不如以上六人,雖有封賞,文中也不再贅述。
至於陳登陳珪那些陣前反正投誠之人,劉備已有安排,便不再加以封賞。在戰場上戰死陣亡的,則撫卹家屬,提拔家中子弟,享有其父爵位。
這些安排堪稱妥當,宮府朝野都無有異議。但其中卻有一個不小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擱置到至今,便是如何賞賜劉備。
劉備已經是大將軍祁縣侯,論官爵勳爵已為極致。但他主持霸府,六年來征戰關東,不僅從無大敗,而且屢戰屢捷,至今已平定中原,克復六州,江南賓服,名義上是大漢中興的第一功臣,如若不賞,則不足以服眾。但若賞賜,實際上已賞無可賞,賜無可賜。
故而在宴席上,當場就有人提出疑問,法正、太史慈等人問道:“莫非大將軍無功耶?”這令天子頗覺窘迫。
最終還是劉備答說道:“大司馬霍光輔佐孝昭皇帝、孝宣皇帝二十餘載,有廢立定策之功,其功為人臣之至,然官勳已極,不能賞之。我與霍大司馬何如?”故而推辭了此事。
如此一來,朝中上下俱是對劉備的稱頌之聲,將其類比為周公。
此事之後,劉備又安排張飛正式與夏侯家的三妹訂婚。這是曹操與劉備分別時,曹操主動對劉備提出的。他聽聞張飛至今尚未婚配,而濟北相夏侯淵又養有從女,此時年滿十一歲,也到了訂婚的年齡,故而向劉備請求聯姻。
劉備聞言頗為高興,這代表曹操願意與自己親近,自然也答應此事。為表兩家結親的誠意,此次訂婚聲勢浩大,關東關西人盡皆知,不止是朝中三公九卿前來道賀,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揚州孫策、交州張津等諸侯,也都送來豐厚賀禮。就連河北的袁紹得知後,也派荀諶前來道賀,送上一份極為珍貴的十丈錦繡屏風。
張飛雖然只是度遼將軍,地位與九卿相當,但天下皆知曉,他與劉備的親身兄弟無異。而曹操父親出自夏侯氏,夏侯氏又與曹氏世代聯姻,亦是一家之人。故而這次訂婚,可以說是目前大漢中最顯赫的兩大集團聯姻。以至於天子都親自過問此事,為張飛送了一對藍田玉璧。
至少從這個時刻看起來,晉陽霸府如日中天,天下無有其比。
大漢就這樣迎來了炎興六年(公元1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