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漢軍還有十里的時候,前鋒的齊漢騎士開始草草進食。因為怕生火引起注意,他們吃的都是冷食乾糧。將士飲食的時候,從奴軍役們也急忙切穀草把馬餵了一次,並將馬蹄用牛皮捆紮,甲胃則包好了放在從馬上。
接連吃了兩日飽飯,齊人們吐出乳白的熱氣,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而他們的坐騎雖都已長滿秋膘,但士卒們還是愛惜馬力,一路上只給馬兒帶著轡頭,將鞍韉等物件都扔在從馬上,深一腳淺一腳地牽著韁繩,在山道中穿行。
等他們徹底走出了山道後,眼前是一片開闊的曠野,他們這才停下來,開始穿戴鎧甲和為戰馬披甲。慢慢的,最前面的軍官們開始緊張地點名列陣,那些知道大戰在即計程車卒們,也忍不住開始或興奮或惶恐地顫抖。經歷過戰陣的老兵們勸慰新兵們說:“刀柄握穩,打完這一仗,大仗就不多了。”
而在齊漢軍士剛剛出山的時候,漢軍的偵騎就已經知道了。
漢軍在張飛出擊之後,就在山腳的崖背處設定了十來個偵騎暗哨。這些偵騎攜帶了足夠七日食用的乾糧,裹著羊皮,又在羊皮上壓了一層枯草,在這秋冬之際的荒野中等待著。馬匹被系在距離他們不遠處的溪流裡。
結果就是齊人的馬蹄聲還在山野中迴盪的時候,有名偵騎就反應過來,他抬起頭仰望,遠遠地看見數條火龍在山林間搖晃,立刻從林野中翻滾而出,往馬匹處跑去。
只是僵臥在地上太久,偵騎活動不便,關節都彷佛凍住了,竟在上馬時不小心壓痛了馬,使得馬匹一聲長嘶,連山上的齊人也聽到了。有些人以為是幻覺,但負責前鋒的軍候宋平漢卻非常警惕,他親自帶人在山腳處搜尋,看到一堆散亂的枯草,心中暗叫不好,一邊催促各軍加速前進,一邊向兗州牧張方傳信。
未久,張方回信,言說他已催促後部,讓他們加速趕來,但現在已沒有時間等待,下令前鋒各部整頓佇列,徑直攻營。
宋平漢明白他的意思: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可能再打退堂鼓了。只能跑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在敵軍還沒有做好準備前,他們率先發起進攻,將敵軍驅入泗水之中,他們才能奪得那一線生機。
於是加速前進,在距離漢營三里處的地方,他們停住了。
夜色仍然濃重,大風愈加狂暴,所過之處,有黃土飛飈,揚起灰黃色的塵障,席捲進正成數條縱隊的齊漢馬隊。齊漢的人和馬都已然披甲,經此狂風衝擊,頓時都旗卷甲歪不復行列。風急處使人完全睜不開眼睛,只能不斷地安撫焦躁的馬匹,等待後隊跟上。
待風稍小,前鋒的兩萬騎士到齊後,張方下令列隊。他們是由黑山軍、白波軍、更蒼軍三軍混雜而成,來自天南地北,語言各不相同,但此時得令後,各人都肅然列隊。按照戰前佈置,騎軍很快分成六隊。
第一隊是四千輕騎,由黑山校尉楊鳳率領,李飛燕為副將。
第二隊是四千甲騎,由前將軍何儀率領,郭小賢為副將。
第三隊是一千鐵騎,由定遠將軍龔都率領,楊白雀為副將。
第四隊是張方本陣,自領六千快騎,以宋平漢為副將。
第五隊、第六隊各有三千人,分別由大單于獨孤去卑與其子獨孤蒙遜率領,都由匈奴戰法訓練,作為掩護。
這便是齊漢的全部精華所在。列陣完畢後,張方在黑夜的火把下眺望,只前後軍陣中茫茫的人群都在看向西方,他們懷有怎樣的心情?張方不知,他只知道自己的熱血在寒風中跳躍得更為激盪。腦海中只轉著一個念頭:該朝何處進攻?
這時候,前面的斥候傳回訊息說,敵軍正在營壘中來回撥動軍隊,顯然已有防備了。但他在往北邊二里的地方,看見有騰雲飛虎旗,有甚多甲士在周遭往來,可能那裡便是偽朝大將軍劉備的本陣!
前一個訊息讓張方稍有失望,但後面那個訊息則讓他頓時振奮起來,接連問了數遍,確認無誤後才興奮道:“好!好!”。如此一來,騎軍進攻的方向便徹底明瞭了:他們若能衝倒那面旗幟,便代表臨淄之亂後齊漢浴火重生。他們若是在此處敗亡,那齊漢的亡國就開始倒計時。
張方隨即將主攻方向通告各隊,各將得知後都無有異議。
在吹向號角前,第一隊的主將楊鳳傳令麾下騎士說:“有死之榮,無生之恥。”
而後一聲利響,軍號長鳴,似出鞘的利劍劃破寒風的怒吼,千軍萬馬一齊咆孝,第一隊脫離本陣,按計劃向大旗的方向賓士而去。
也不知是什麼時候,沙塵小了下去,耳邊肆虐的風聲也漸漸隱去。四周包裹的黑暗之中,開始慢慢出現了昏白。抬頭看天,晴朗藍色的底子澹澹可見。正值拂曉之際,楊鳳見西邊天穹尚黑,只有漢軍營壘中的火炬在眼中跳躍。但在漢軍眼中,這些蛾賊的身後,天際寬厚的雲層裡,卻映照出了血紅的顏色。
雅文吧
漸漸地,漢營越來越近了。前鋒的輕騎在馬上取出弓與箭,平靜地準備著。馬速慢了下來,等到一靠近箭程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搭箭遠射,而是微微頓足,對面的營壘中果然按捺不住,先丟擲一陣暴雨般的箭失。但在黑夜之中,多射在了空處。一波射罷,他們不得不有所停頓,而去取箭再射。
而在這個空隙裡,第一隊的後續輕騎闖入箭程內,對著漢營內還以拋射。漢營的火光與朦朧的人影成了最好的指引,他們多有命中。可惜此處的漢軍士卒都是晉陽霸府精銳,穿有最好的甲胃,箭雨雖然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但是卻不能造成多少傷亡。
但這就夠了,第一隊的輕騎搶得了這次先機,便趁勢分為兩波,輪流對漢營放箭前進。不過三刻鐘,漢營的鹿角與溝塹在楊鳳眼中已清晰可見。楊鳳往左右打量,不知是不是運氣的緣故,此處的敵軍稍顯稚嫩,工事也不甚仔細。鹿角前的溝塹深寬皆不過兩尺,而營壘間的望樓也相隔百丈,並不密集,真是絕好的拔營地點。
他這麼想著,下令麾下向前靠近,嘗試拔出鹿角,開啟營壘間的缺口。可漢軍士卒們在鹿角的縫隙間不斷用長矟攢刺,楊鳳一時難以突破。但他並不慌張,這一次攻營可謂準備萬全,只聽他高聲呼喊說:“飛燕!”,李飛燕隨即帶二十名勇士向前,只是這二十人與眾不同,虎背熊腰,身高皆為八尺,穿著蒙了兩層牛皮的厚甲的樣子,彷佛擇人而噬的巨獸,更讓人驚心的是他們手中的長柄大斧。
這二十人頂著長矟靠近漢營,大斧的寒光接連,隨即便是一陣木柵斷裂的霹靂響聲。這些鹿角壓根支撐不了斧頭的勢能,直直往漢營內倒下去,驚起了一地煙塵,即使漢軍士卒中有久經戰陣的,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聲勢,不由愕然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但楊鳳不會愣住,他高聲對將士們說道:“夥伴們!看到北邊那杆大旗了嗎?繼續向那前進,衝到大旗之下!將賊將本陣夷為平地!”
隨之響起的還有嘹亮的號聲,連漢軍營中的擂鼓聲都蓋了下去。四千輕騎如同怒濤排壑般,朝著這個缺口衝了進去,他們將在這個缺口處來回拍打,撕爛成漢軍的潰瘍。
而昂首直面這波怒濤之前的,正是太史慈所部。眼見對方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席捲而來,他知道此時仍不是力敵的時候,於是領軍微微後撤示弱。楊鳳見狀大喜,想趁勢把他們趕到泗水邊上,使其形成潰敗之勢。
混亂之中,騎兵們大多踏入漢營,鹿角與木柵在馬蹄的踐踏之下,已變得面目全非。
就在這個時候,前將軍何儀發覺出些許不對。他見楊鳳勢如破竹,當即率第二隊補上,可在追趕前鋒時,沒有任何事先的預兆,將士們發現南邊似乎有黑影在晃動,好像有馬隊從南側跑下來,故而大地也開始有了微微的抖動。
有經驗的騎士都明白,這是大隊馬蹄塔基地面的聲音。但仔細聽,南方既沒有號聲,也沒有鼓聲,更沒有舉旗的吶喊聲。舉目遠眺,在東西昏明交接之際,東邊彩霞漫天,地平線上敏感不辨。不過片刻之後,地面的抖動已極為強烈,像是巨神自大河升起,舉起雙手狂撼曠野,真有地動山搖之感;敵人鐵甲軍器撞擊的聲音響做一團,就像在跟前一樣。
何儀不由得大叫道:“轉向向南!側翼有襲!”但騎兵飛馳如風,轉向談何容易?次隊只是稍稍有轉向的苗頭,便聽見一聲脆響,隨後便是中段人仰馬翻,慌亂倒地的嘈雜叫喊聲。
這一下奇襲,讓何儀部被攔腰截斷,前後不能溝通,只能眼看漢軍騎士從中來回飛馳。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有人看到漢軍騎士的旗幟,旗幟上的字跡在朝霞中顯得昏冥莫辨,但到底還是被人認了出來。
是關羽的蒼底關字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