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免費下載

第七百七十四章 儒學正統

藉著老夫的名頭招攬人才就罷了,居然將老夫的《五經正義》都給利用裡,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孔氣得鬍子亂翹想殺人!

這部《五經正義》孔穎達畢生心血之所在,就想著這輩子將這部書編撰成功,皆以名垂後世功成名就,受到後世儒學子弟敬仰。可房俊這麼一弄,必然天下學子云集,到時候這本書成了儒家一大盛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與老子何干?

可這話又有些說不出嘴,難道要說我編撰這本書就是為了名垂後世,至於什麼“相容百氏,融合南北”根本就是噱頭?

孔穎達的確有借書成名的心思,當然並不完全如此市儈!現在被房俊這麼一摻和,老頭髮現自己無話可說了!

這個氣啊!

眼看孔穎達氣得快到高血壓了,房俊趕緊解釋道:“此書規模浩大,絕非一人一力可以承擔。若是能將西漢以來的經學成果盡行儲存,使前師之說不致泯滅,後代學者有所鑽仰,豈不是儒家一大功德,作為主編的您來難道就不是備受後人敬仰的先賢聖哲?而且越是多的人參與,這本書的影響力就越大,說不定就可以讓《五經正義》被朝廷頒為經學的標準解釋,若是當真如此,就算是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經學史上從紛爭到統一的演變過程。到那時候,您就是一個對儒家經學具有總結和統一之功的大經學家。”

孔穎達仔細思索,覺得房俊的話倒也不是全無道理。

儒學從西漢開始便流派眾多,師說不一。

當時《詩》分齊、魯、韓三家,《書》分歐陽、大小夏侯,《禮》有《儀禮》、《禮記》,其中《禮記》分大小戴,《易》分施、孟、梁邱、京,《春秋》既分公、谷二傳,公羊又有顏、嚴之學。

經學史上稱這些分歧為“師法”。

後來經師又在師法的旗號下更生異說,於是又分出“家法”,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種專家之說。就像樹幹分枝,校又分枝,枝葉繁茂,漸失根本,經義難明。故有“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之嘆”。

後來古文暢興,糾葛更生。

《詩》有毛傳與齊魯韓爭雄,《易》有高費與施孟爭勝,《春秋》有左傳異軍突起,《禮》又出現《周禮》與分高低,《書》又得壁中古文十六篇……

文字今古,師說歧異,種種分歧,更擾得經學講壇迷霧重重。

在此之前,曾有三次全體學術界的大討論。

一是西漢宣帝有石渠閣大會,二是東漢章帝有白虎觀之議,三是東漢末鄭玄不講家法,遍注群經。

石渠閣之會,重點討論今文經內部師說繁粹的問題,討論結果,不僅沒有統一師說分歧,反而增立博士,加劇了經學內部異說的產生;白虎觀之議,重點討論今古文分歧問題,結果著為《白虎通義》,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加西漢讖緯迷信統一意識形態,對古文經說的優秀內容無所取正,並未達到學術統一的目的。

這種情況在政權分離之時,倒還可以容忍,但天下統一之後,特別是自隋王朝設立郡國之學以養士,開設明經、進士科取才以後,沒有一個統一的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勢必給教育和選舉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隋文帝下令考試國子監學生,準備擇優錄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訓紛給無所取正”,答案不能同意,眾博士無法評出考卷……

這就尷尬了。

而隨著本朝科舉考試興起,眾多儒門學子得到了晉升機會,偏偏由於儒家經學的答案不統一,給經學考試帶來極大的難度,因此房俊在領導科舉考試改革之時,便大量刪減經學的考題,反而增添了大量有關國學和算學的試題。若是經學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豈有淪落至如此境地?

嗯,不管房俊的本意是打壓經學還是什麼,反正儒家子弟就是這麼想的……

作為儒學領袖,孔穎達編撰《五經正義》的初衷,便源於此。

房俊對此倒是不反對。

儒家學說未必有後世一些極端分子所說的那般不堪,甚至認為是導致中華民族落後於世界的罪魁禍首,禁錮思想阻礙自然科學的發展什麼的更是扯蛋。

自漢而降,儒家學說便是統治階級全力扶持的唯一正統,為何隋朝的科技不落後?為何唐朝的科技不落後?為何兩宋的科技水平傲視全球?為何明朝前期照樣領先世界?

說到底,一切都是制度惹的禍,跟信奉什麼學說並沒有實質的關係。

儒學本就是一門哲學而已,講的是修身養性,宋代中期以前的科舉考試都是策論居多,甚少考到經義,而到了明清兩朝,且將經義典籍拔高至無限的高度,偏偏要去追捧“半部論語治天下”,你不亡國,誰亡國?

而且前期的儒家經學的主題思想是積極而且健康的,只是到了宋朝後期,程朱理學使其進入臼巢走向極端,而明清兩朝的八股文才是禁錮思想的罪魁禍首!

儒學經義對於一個人的自身修養、道德培育是極其有效的,因此房俊對於儒學絕對不反感。

見到孔穎達氣憤漸平,房俊趁熱打鐵說道:“您是主編,可以主導一切,您就是這部《五經正義》的靈魂!就是儒家學說的中興之士!就是後世儒學子弟的至聖先師!”

“至聖先師”這個名大概宋朝才會御賜給孔子的後人,房俊現在慷他人之慨,事先給了孔穎達,也不算過分,反正都是孔家人……

孔穎達這次意動了。

房俊所說的“主編”之位,的確是這部書的核心。

在註疏編纂過程中,義例的制定,是非的考論,皆由孔穎達定奪。作為主編,孔穎達有權在眾多的經書章句中,選擇一家優秀的註釋作為標準注本,然後對經文註文詳加疏通闡釋。

孔穎達也是個俗人,是俗人就有功名利祿的追求,而既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又能集中天下儒學傑出之士編撰此書,作為儒學傳世之經典,可樂而不為呢?

不過孔穎達歷經世事,自然沉得住氣,心中依然認同了房俊的提議,面上卻依舊是一幅“我很不爽,你欠我錢”的神情,淡淡說道:“便是當真能集中天下各家儒學子弟編撰成書,又能刊印幾本呢?就算刊印出來,無數窮苦儒學子弟,又有幾人買得起這樣的一本書呢?”

房俊差點衝著老頭豎起一根中指!

咱房二一向都是敲別人竹槓敲得當當響的人物,今日居然要被你這老敲一筆?

可是孔穎達的名頭確實好用,現如今天底下的文化人基本都是儒家子弟,有他這尊大神坐鎮,天下英雄還不得競相來投?

欲取之,必先予之……

房俊咬了咬牙,放血一般說道:“知識,是吾輩區分於禽獸的本質。弘揚知識、傳播知識,更是吾輩之重任,因此近期晚輩會成立一家書局,用以刊印即將開始編撰的《農書》。等到前輩這本書編撰成功,晚輩刊印一萬本,並且每本的售價絕對不高於二十文,前輩以為如何?”

孔穎達頓時眉花眼笑:“房二郎不愧是慷慨之士,這等傳播學識的好事,要多多益善。老夫這副名頭,便賣於你吧,隨你折騰。另外,老夫自會修書給一些老友,邀請他們前來華亭鎮,或許閒暇之時亦能在學堂中教授一二。”

老孔聞聽房俊會刊印五千本《五經正義》,並且售價只有區區二十兩,可是樂壞了。如此一來就會有更多的貧寒學子能夠接受最正統的儒學教育。

只是不知當老孔知道房俊正打算藉由晉陽公主的名義將《農書》免費刊行天下的時候,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心情……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