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足凹海
布林汗乘坐的潛艇經過近30天的航行,橫穿大洋,來到了足凹島外海200海里的計劃駐停點,潛航深度60米。
預定的收報時間已經到了,潛艇開始上浮至20米的潛望深度。
布林汗估計譯電員正在記錄,很快會將電文密封在信封中,交由他親譯。
給潛艇發報是軍事通訊中最為困難的,因為潛艇在水下,高頻的無線電波無法穿透海水。
電磁波是沿直線傳播的,遇到障礙物時,如果波長短於障礙物,電磁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入射障礙物,能量被吸收。
但當波長大於障礙物的結構尺寸(比如水分子團)時,電磁波將能夠繞過障礙物的結構,繼續向前傳播,這一現象就是光的繞射(也稱衍射)。
波長越長,頻率越低的電磁波穿透性越強。
甚低頻(VLF)3-30千赫茲,對應波長為100-10公里,是與潛艇通訊的主要頻段。
該頻段能夠穿透30米左右的海水,潛艇可以在約定時間在潛望深度接收訊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亮國和前雄聯國作為二次打擊力量的核潛艇隱匿性要求極高,位置也飄忽不定,常年藏於海面以下幾百米的大洋深處。
甚低頻穿透力就不夠了,亮國和前雄聯國競相發展極低頻(ELF)3-30赫茲,對應波長為10萬-1萬公里。
這是一項極為複雜的技術,因為理論上,一個波長的電磁波被接收到,接收天線至少要大於半波長。
極低頻的波長太長了,潛艇不具備配備那麼長天線的可能。
聰明的工程師們想起了舒曼共振,利用地球的四萬公里周長。
把地球電離層作為接收天線的一部分,加上電子延長等多種複雜的技術和裝置,終於克服了接收極低頻訊號的難題。
極低頻通訊的技術難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美中不足的還有,頻率越低的無線電波單位時間攜帶的資訊越少。
甚低頻每分鐘只能傳送幾個位元組,極低頻傳輸效率則更低。
除此之外,軍用密碼為了加密需要,同一個詞彙的位元組量遠超民用發報。
所以,海岸基地給潛艇發報時,惜字如金,一般只有一個詞彙,如攻擊、上浮、進港等。
布林汗焦急地等待著從玉汗國長波發射臺發來的那個詞彙。
按約定,穆斯塔法教授將緊盯足凹海的颱風和海浪預報。
如確有大浪,則預設的行動時間定為棕橡國時間11月9日凌晨1時,那麼電文就應該是“行動”,若是8日或10日有大浪,電文就是相應日期。
如果這三天均無大浪,為了確保行動保密,就取消計劃返航,電文則是“返航”。
哈米德最後囑咐布林汗時特別提到,潛艇收報並不是百分百可靠。
除非他收到的是“返航”或變更的具體日期,否則,其他任何短語的意思都是11月9日行動,隨便發一個詞彙的另一個好處是,等於多了一重加密。
譯電員終於敲響了布林汗的艙門,布林汗簽收之後,送走譯電員,鎖好艙門,迫不及待地開始譯電。電文果然很短,只有一個詞:
“海燕”。
布林汗急匆匆地走進指揮艙,對艦長說:
“計劃不變,行動開始,拜託您了!”
艇長點了點頭,大聲宣佈命令:
“下潛深度60,航向45,航速10節。”
5小時後,暗夜中,潛艇上浮充電,同時,釋放了通訊浮標,將接收頻段調整至棕橡國之聲電臺的廣播訊號。
監聽員將廣播內容整理後,形成簡報,跑步送給布林汗。布林汗關注到其中的幾條:
一,彗星艾森(C/2012S1)將於11月9日穿越黃道面,亮度正在逐漸加強,於11月28日到達近日點。
該彗星距離太陽之近,百年罕見,如果它不被太陽引力撕碎,從近日點轉出後,將成為史上最明亮的彗星之一。
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正在翹首以待。
二,10月29日,太陽爆發X級耀斑,是一週之內的第四次X級耀斑,這是極其罕見的。
11月2日,太陽表面形成大的日冕洞,太陽風暴已經在4日起襲擊地球。
三,11月4日熱帶風暴在西太平洋海面聚集,扶升國氣象廳將其命名為“海燕”,隨後升格為超強颱風,11月7日晚達到強度巔峰,是1979年以來最強的颱風。
颱風“海燕”已於11月8日晨,登陸椒島國東大島,造成巨大破壞和人員傷亡,預計傷亡人數會過萬。
受此颱風影響,足凹島近海11月9日將有10級以上大風和巨浪,停止海上活動,船隻一律進港。
2013年11月9日,棕橡國時間凌晨零點,潛艇到達預定海域,不能靠得更近了,否則有被發現,甚至觸礁的風險。
潛艇上浮到潛望高度,即使在20米的水下,依然能感到巨大的湧浪。
布林汗穿好潛水服,檢查氧氣瓶,與另外一個同伴一起鑽進了狹小的潛航器的艙室。
1940年,地海國海軍開始使用人操魚雷攻擊地B國海軍。這種人操魚雷其實是人工操作的水下佈雷器。
幾次無功而返後,終於在1941年12月,將B國海軍的兩艘主力戰列艦炸沉在軍港中。
扶升國海軍隨後取得了地海國的技術資料,將人操魚雷徹頭徹尾地改造成自殺式攻擊武器。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給亮國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和心理影響。
玉汗國的人操魚雷是載人的微型水下工作平臺,命名為“鱘魚”。
布林汗乘坐的“鱘魚”,從潛艇特製的裝載容器中滑出,悄無聲息地朝著預測的沉船地點駛去。
火箭城號重巡洋艦的沉沒地點非常靠近足凹島的陸地,海底淺灘平緩,距海面不足20米,洋流對其影響極小,幾十年來位移也很小。
布林汗和同伴很快就找到了目標,操作員同伴將潛航器升至海面,布林汗開啟自己的安全艙頂蓋。
狂風和巨浪瞬間將布林汗的圓形艙室灌滿了海水,布林汗開啟氧氣罐閥門順勢向目標游去,潛航器一邊下潛,一邊緊緊地跟在他的身後。
布林汗的目標是位於沉船甲板下第三層的水兵休息艙,殘破的艦體裡一片黑暗,即使在潛水頭盔的強光照射下,視線依然模糊不清。
布林汗順著炸彈縱向撕裂的層層鋼板遊進游出,努力地尋找。萬噸排水量的火箭城號對於布林汗來說實在是太龐大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布林汗的體力明顯下降。
他又一次進入了殘骸深處,完全無法分辨這是第幾層以及什麼區域,布林汗在心中默唸著:
“在哪呀?氧氣不多了,快讓我找到那個節拍器吧。”
布林汗的頭盔燈無意間掃過一個半米長的裂縫,下面的一個物體引起了他的注意。
光束對準,仔細辨認,隱約看到那個物體上有金屬刻度。
“終於找到你了!”布林汗感到身體裡熱流瞬間湧向頭部,他冷靜下來發現裂縫太窄了,他無法游過去。
布林汗圍著這個區域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個40多公分的孔洞,他試了試,綁著氧氣瓶的臃腫的身體無法透過窄洞。
“一定要完成任務!”布林汗做出了一個瘋狂的舉動,他將氧氣瓶固定帶解開,將其拴在旁邊的柱子上。
他從腰包中取出一個機械式水下呼吸器,將氧氣頭盔取下,嘴裡咬住呼吸器,從小洞中游進去,一把抓住節拍器,將它放在腰包裡,艱難地游回洞口。
咬在嘴裡的呼吸器不是為如此大的水壓條件設計的,布林汗從洞口鑽回來的一瞬間,不由自主地吸入了一大口海水。
他拼命地抓住氧氣面罩,用最後一點力氣解開氧氣瓶,拖著它朝海面上升。
同伴把奄奄一息的布林汗拉回到潛艇上,醫生進行緊急搶救,粘液和血水不停地從布林汗的口鼻中湧出。
布林汗艱難地睜開眼,指著腰腹部對艦長示意,艦長說:“我已將腰包鎖進保險櫃,放心吧。”
布林汗欣慰地笑了,漸漸地沒有了聲息。
潛艇快速返航,途中,颱風“海燕”平息了,它的能量已歸於大海。
但它堅信,繼任者們將終有一天,會再次凝聚升騰。
在海天之間,在遼闊的大洋之上,像海燕一樣狂飆起舞。
11月28日,全世界的望遠鏡都未能觀測到彗星艾森從近日點轉回,成千上萬的天文愛好者沒能欣賞到“世紀彗星”的璀璨光芒。
因為它,定格在11月27日,已經和太陽融為一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