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等人從德王府出來,天色已經有些晚了,便在濟南府城內找了處客棧住下,第二天一大早,眾人踏上歸程,一路疾行趕回了即墨營城。
就在劉衍回到即墨營城的第二天,盧象升派人送來了一份公文,對於劉衍在安東衛和大嵩衛的所有做法予以追認,並且公開表示,自己對劉衍整頓即墨營城的措施全都支援。
劉衍看著這份公文開懷大笑,隨即命人抄錄十幾份,張貼在即墨營城各衛所。
盧象升的態度讓即墨營上下大跌眼鏡,訊息傳開,就連登州營和文登營上下也是吃驚不小。
由此,劉衍在即墨營城的改革得以迅速推行下去,雖然此時各地的旱災還在持續,但是即墨營各地的百姓卻並不慌張,各衛所的賑濟措施也比較到位,與別處動盪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後劉衍便在苗紹率部的護衛下,前往大盤堡和鰲山衛,此番與德王定下大筆訂單,肥皂工坊、玻璃工坊和水泥工坊的產量必須大幅提升。
早在今年春節期間,劉衍便給各處工坊下令,命各工坊主事大力提高產量,以增加各工坊的收入,應對今年的旱情和蝗災。現在是檢驗成效的時候了。
大盤堡內,陳江氏和陳勳這兩口子滿臉春風的跟在劉衍身後,大盤堡的一眾軍戶也紛紛圍了上來,爭相一睹劉衍的風采。
劉衍也很高興,不斷向眾人揮手致意。大盤堡是自己起家的地方,這裡的百姓就好比“老區人民”,劉衍與這裡的軍戶百姓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隨後,劉衍等人來到肥皂工坊內,苗紹派部下將士圍住工坊,以免熱情的軍戶百姓衝進來,造成踩踏事故。陳勳和陳江氏一左一右陪同劉衍視察各處。
“大人,現在肥皂工坊的工人已經增加到七百多人,屬下按照大人的指示,最佳化了製造流程,增添了一些得手的器械,現在工坊每月可出產肥皂十六萬多塊,價錢依舊是六錢銀子,但是成本卻降到了兩錢左右,這還是算上了人工的。”m.
陳江氏如今掌管肥皂工坊,手中經過的銀子每月也有十幾、二十萬兩,算是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了,自然而然的也養出了幾分貴氣。
此時陳江氏面色紅潤、衣著華麗,面對劉衍款款而談,已經不再是當年大盤堡的那個墩軍婦人了。
劉衍心中一陣感慨,隨著自己勢力不斷膨脹,自己身邊的人也開始蛻變,這是好事,希望將來自己可以帶動天下人一起變好!
劉衍滿意的讚許了陳江氏一番,然後說道:“如此,肥皂工坊每月的純利有六萬多兩吧?”
“是。”
陳江氏笑著說道:“每月六萬七千多兩,差不多。”
劉衍說道:“弟妹做得很好,這個月就拿三份工錢,肥皂工坊的所有人拿雙份。”
“哎呦!”
陳江氏連忙說道:“那我就替工坊大傢伙謝過大人了!”
說話間,劉衍等人已經看過肥皂工坊的整個製作環節,相比於當初劉衍還在大盤堡的時候,已經完善、細化了許多,當然效率也高出許多。
隨後劉衍等人來到了陳江氏的署房內,眾人落座,劉衍便拿出德王下的訂單,說道:“這是德王給的生意,從下個月開始,工坊每個月要勻出六萬塊肥皂,定時送到青州府,那邊會有德王府的人接應運走。”
“六萬塊?”
陳江氏有些擔心,說道:“大人,現在這十六萬多塊肥皂完全不愁銷路,再勻出去六萬塊,其餘的商賈那邊就不夠賣了。”
“先緊著德王那邊。”
劉衍斬釘截鐵的說道:“德王掌握著對北直隸和南直隸等地的銷路,要先透過德王搭上線,以後才好繼續擴大規模。”
“至於其餘商賈,可以繼續擴大產量,慢慢彌補。”
陳江氏領命。
隨後劉衍又來到了玻璃工坊,這邊主事宋灌、主管史四升已經等候多時了。
陳勳和宋灌、史四升陪同劉衍巡視各處,宋灌邊走邊稟報:“大人,現在玻璃工坊的工匠已經擴充到五百人,坩堝也增加到四十座,每月可產出玻璃酒具六百套、茶具四百套、各類玻璃製品一千兩百套,每月純利九萬五千兩以上。”
劉衍站在一座坩堝前,炙熱的氣浪迎面撲來,劉衍微微眯著眼,問道:“現在玻璃器皿主要賣到何處?”
“主要是濟南府城和青州府、兗州府、萊州府的一些大戶人家採購,另外山東以外也有些生意,但是不多。”
劉衍說道:“現在玻璃工坊要全力疏通山東以外的銷售渠道,北直隸和南直隸是重點。”
說著,劉衍拿出德王的訂單,遞給宋灌說道:“從下個月起,拿出所有玻璃製品產量的三成供應給德王,定時送到青州府,那邊有德王府的人與你們交割。”
宋灌微微皺眉,說道:“大人,這個份額是不是太大了,要是被德王拿下這麼大的銷售份額,將來德王如果跟咱們壓價,怎麼辦?”
劉衍讚許的看著宋灌,說道:“你能想到這一點,足見是用心了。不過不必擔心,我許給德王的肥皂、玻璃、水泥這三樣貨物,哪一個都不是等閒之物,全天下只有我這裡才有貨,才有大量的出貨量,德王找不到下家,他就不敢跟咱們壓價!”
宋灌抱拳領命。
隨後劉衍巡視完各處,依舊給宋灌等玻璃工坊的工匠發下賞銀,眾人歡欣鼓舞自是不提。
劉衍在大盤堡內住下一晚,第二天辭別陳勳等人,在苗紹率部護送下,前往鰲山衛城。
此時鰲山衛城外的水泥工坊塵土喧囂,工坊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雖然在劉衍的大力推動下,各處商賈不少人都開辦的水泥工坊,但卻只是投資的性質,實際管理者依舊是主事韓峰。
位於鰲山衛城外的水泥工坊是劉衍所建,也算是所有水泥工坊的“總部”了,這裡產量最大,有什麼改良的技術,也是這裡最先應用,劉衍自然要到這裡來視察。
韓峰帶著劉衍四下巡視,說道:“大人,現在各處水泥工坊已經陸續投產,養活了不少百姓,另外還有一些商賈拉起人馬去建房賺銀子,也養活了不少人。眼下大災之年,也只有咱們靈山衛、鰲山衛能如此這般,即便是大災之年,也可以讓百姓吃上飯、賺到銀子。”
劉衍笑著說道:“所以本官要大興工坊、繁盛商事,這些都是可以富國強兵的。”
“大人高瞻遠矚,屬下佩服。”
“好了,說一說水泥的增產事宜吧。”
“是。”
韓峰說道:“如今加上各處新建的水泥工坊,水泥的產量可謂激增,所有水泥工坊的煅燒爐數量已經達到七十二座,再加上這段時間技術上的改良,每座煅燒爐每月的產量也從兩萬四千斤增加到兩萬六千斤,現在水泥的總產量在一百八十七萬斤以上。”
劉衍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一百八十七萬斤,六萬兩千多袋,算下來就是九百三十多噸,一個月的產量接近一千噸,在明末也算是高產了。
劉衍說道:“現在產量上來了,成本是否降低了?”
“大人明鑑,現在每袋水泥的成本也從八十文降到了七十五文。”
劉衍點了點頭,可見韓峰等人是用了心的:“算下來,水泥產業每月的收益在兩萬兩左右。”
韓峰說道:“兩萬多一點。雖然水泥產量看上去很多,但是算下來價錢卻很便宜,所以盈利不像別的工坊那般耀眼。不過屬下與所以的工匠都會繼續努力,不斷擴大產量、降低成本,為大人多賺銀子。”
劉衍笑著說道:“多賺銀子是好事,但是前提是要保證水泥的質量,否則就是本末倒置了。”
“是,大人教訓的是。”
“好了,大家都很辛苦,這個月所有人發雙倍工錢,你發三倍。”
“謝大人!”
從水泥工坊離開,劉衍便回到了即墨營城。
另外其餘幾個工坊劉衍並沒有時間去轉一轉,只是派王炆鎮代為視察了一番,幾天後王炆鎮也將資料包了過來。
曬鹽場的標準鹽池已經增加到四十個,每月平均產量在八萬斤左右,每月純利增加到了十萬兩銀子。
車輛工坊籌建時間不長,但是產量也增長了一些,從每月生產新式馬車兩百輛,增加到了兩百五十輛,成本也從二十八兩降低到二十五兩銀子。
車輛工坊每月收益為四萬兩左右。
燈具工坊的產量從每月三千個各式燈具,增加到四千個,成本從每個燈具平均二兩銀子降低到一兩五,按照平均每個燈具售價五兩銀子計算,每月可收益一萬四千兩銀子。
酒坊的產量也是激增,不但坊內工匠從三百五十人增加到了六百五十人,蒸鍋也從三十口增加到七十口,每口蒸鍋每月消耗的高粱從九十石增加到了一百石,每月可產燒鍋酒將近五十萬斤!
現在的行市,燒鍋酒每斤的價格從八十文漲到了九十文,可是高粱的價格卻從每石一百六十文降到了一百三十文。如此一漲一降,酒坊每月的收益便有四萬三千多兩銀子。
劉衍算了一下,現在這幾個工坊,每個月可以給自己帶來三十八萬兩銀子的收益,完全可以承擔養兵、打造兵備、鐵撅山鐵料場的所有開支。
“看來後世經營國企、央企的經驗,真的值得借鑑!”
劉衍心中感嘆一番,隨即便派人聯絡德王,約定具體的交割日期,並且派人在青州府城內盤下了一處鋪面,作為一處貨棧對外經營。但是這處貨棧的主要作用,卻是用來與德王府交割錢貨。
“此時就讓宋功明去辦好了。”
劉衍將此事交給宋功明後,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隨即將精力放到了新軍上面。
“錢糧暫時夠用,可以開始擴編兵馬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