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此刻。
已經進入了狀態的大於並沒有注意到徐雲的失態,而是自顧自的說著話:
“徐雲同志,根據我們瞭解到的資訊,在T-U構型中,初級產生的X射線會迅速充滿輻射通道。”
“這樣情況下輻射通道會形成近似的溫度均勻的黑體輻射空腔,輻射通道中的低原子序數材料被X射線熱化為高溫等離子體。”
“但輕元素材料同X射線的作用截面極小,幾乎完全透明,很難與X射線相互作用。”
“我們輕核組之前在這部分卡殼了很久,前前後後想過近十種辦法,但都沒法解決這個問題。”
“可眼下看看如果我們改變匯聚角而考慮量子隧穿,這似乎就有一定的可行性了。”
“不行,我得算算!”
說罷。
大於便重新拿起了自己的小本本,開始旁若無人的書寫了起來。
他對面的徐雲則發呆了好一會兒,方才緩緩回過了神。
順子女神在上,我TMD聽、到、了、啥?
眾所周知。
在徐雲穿越來的2023年,氫彈這種武器其實一直存在著不少爭議。
可以這樣說。
除了點火方式之外,其他有關氫彈的一切資訊都是捕風捉影.或者說沒有任何切實證據作證的猜測。
所有人可以找到的氫彈相關資料——就是那種參加過氫彈研發的人所寫的論文,最近的一篇都在1971年。
其中結構更是各方爭論的重點。
例如有不少人認為氫彈其實壓根並不存在於敏構型,兔子們和海對面其實都是T-U構型。
為了證明這個說法,甚至還出現了一種所謂的科普:
【網傳的于敏構型雖然厲害,但是它並不能減少氫彈的維護成本和延長使用壽命,兔子們和海對面的氫彈原理基本相同,核裝藥也都是採用的氘化鋰6。氘化鋰6是一種化合物,並不存在所謂的衰變期,無論什麼構型都沒法改變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學屬性,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延長壽命一說。】
【實際上氫彈的壽命主要取決於其電子、塑膠、橡膠等易老化零部件,而這些零部件的壽命主要取決於自身材料以及加工工藝,海對面在這方面優勢相當明顯,其熱核彈頭的平均壽命接近30年,而包括華夏和大毛在內的其他國家平均只有約15年,和海對面差得遠呢。】
這種其實是最噁心、也是最惡毒的一類科普。
它從頭到尾都充斥著不少專業術語,讓你聽起來不明覺厲,為它的“權威性”提供佐證。
同時更多的內容聽起來簡單明瞭,似乎讓人一看就能明白所謂的真相,帶著極大的誤導性。
但事實上呢。
這類科普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核心的細節:
氣體助爆,也就是引爆機制。
這其實才是氫彈的命脈!
研發過氫彈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氫彈的邏輯結構呢,其實就是在反應裝置的內部裝上小型原子彈,原子彈經過核裂變爆炸後會釋放出大量熱量和中子。
隨後氘化鋰6迅速分解成氘和鋰,鋰又和中子結合產生氚。
最後氚和氘在極高溫下發生聚變反應,氫彈爆炸。
但如果你真的按這個方法搞是搞不出來氫彈的,隔壁的三個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為這個步驟最關鍵的地方不在於氚和氘的生成,而在於氘化鋰6怎麼分解成氘和鋰——這一步就要用到氣體助爆了。
初級的氣體助爆就是將高壓氚氣體裝在核彈頭裡面的一個小氣罐裡,只有在需要啟動核彈頭的時候,才由人工將其匯入核球內部。
一般情況下。
1.5克氚參與反應,可以在4.5千克鈽製成的典型小型裂變扳機裡放出直接讓120克鈽裂變的中子,第二代中子就會讓660克鈽裂變——這是普通原子彈的氣體助爆。
想要聚變的話也簡單,直接加量就行了。
這一步就要用到高壓氚氣體,而氚的半衰期是12.5年。
也就是成品過了12.5年,氚只有以前一半,另一半衰變出氦-3,內部的一箇中子會變為質子加電子又結合成氕。
最後就是氚一半,氘和氕各25%。
氚密度一半,反應速度變為1/4,加上一半的中子會被氕氘吸收掉,中子密度變為1/2。
最終反應速度和威力會變為1/8以下,而且很可能炸不響。
但如果平時不注入等需要的時候再注入氚的話,需要的時間和操作就很複雜了——這才是海對面無法長期儲存氫彈說法的由來。
而大於構型則直接不需要這一步,自然維護起來就會簡單很多了,。
所以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應該就能明白了。
沒錯,無論是兔子們還是海對面還是大毛的氫彈,確實都要用到氘化鋰6。
但這玩意兒的概念只相當於CPU,大於構型和T-U構型的差別則是輔助CPU的散熱。
散熱你可以風冷也可以是水冷,水冷又分成240和360,這裡頭的說頭多了去了.
那些所謂的科普則是指著氘化鋰6這個CPU大作文章,說什麼不管是13490還是12490都用了因特爾的處理框架——可誰tmd討論CPU了?
應該討論的明明是不同散熱對同款CPU的壓熱效果好不好?
當然了。
雖然那種科普屬於典型的偷換概念避重就輕,但只有兔子們有氫彈這種說法倒也確實是錯誤的。
如今無論是海對面還是隔壁的大毛都有氫彈,只不過氚桶不是滿配,10個鍋只有兩三個蓋子——除了執勤的戰略轟炸機和潛艇。
一般情況下不值班的氚桶外加原子彈的中子源都會常年放在倉庫,轟炸機部隊的氚桶其實也是誰上天誰滿配,不上天就卸下來。
只有兔子們有氫彈的說法很大部分要“歸功”於金燦榮教授,他曾經在一次講座中笑談:
【華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儲存有30枚可使用氫彈的國家】。
他所說的氫彈其實指的應該是三相彈,再往前則可以追溯到海對面銷燬最後一枚二相彈的新聞。
依舊是用顯示卡為例,三相彈是40系顯示卡,二相彈是10系顯示卡。
如今海對面把自己的10系顯示卡丟了換上了4080,雖然效能上和咱們的4090略有差距,但你顯然不能說海對面不用顯示卡了
奈何估摸著這位老爺子也不懂三相彈和二相彈的區別,光看到海對面說了句“俺們把10顯示卡丟了”就以為他們直此不再使用顯示卡,於是謠言就越傳越開了。
所以說搞金融和政治的沒必要太過摻和科技知識,尤其是那些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自己嘴巴大口嗨爽了,卻讓科技圈莫名其妙被拉了仇恨。
總而言之。
大於構型的存在從軍事領域看並不是什麼疑問句,爭議的地方主要在於它和海對面的那個T-U構型的具體差別在哪兒。
有人認為大於構型的特殊之處在於去掉了去掉次級彈的U238中子反射層。
有人認為T-U構型和大於構型的本質差別,其實在於如何引導初級裂變所產生的光壓源。
還有人則認為大於的特殊之處是在於設計出了多層巢狀結構,一次可以生七個葫蘆娃.
種種猜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歷來是軍事論壇的一大熱門話題。
但如今從大於的反應來看.
不出意外的話,大於的思路應該就是X射線鐳射核聚變了。
眾所周知。
裂變初級的輻射能量集中在X射線波段,所以所有的氫彈必須圍繞X射線輻射內爆來設計。
並且就目前來看,重元素推送層燒蝕是唯一的利用X射線的辦法。
根據當年泰勒二人最後那篇.同時也是封神的那篇論文來看。
他們預計的情況是初級產生的X射線迅速充滿輻射通道,形成近似的溫度均勻的黑體輻射空腔,輻射通道中的低原子序數材料被X射線熱化為高溫等離子體。
但大於的思維則是考慮到了柱狀次級間存在梯度壓縮,透過量子隧穿的情景將這些梯度形成了某種勢壘。
這可真是個天才的想法啊.
隨後徐雲便靜靜坐在了床上,安靜的等起了大於的計算。
我和大於真強.JPG。
這一次大於計算的時間要比之前長上很多,足足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他才略顯遲疑的放下了筆。
“徐雲同志。”
隨後大於將自己的算紙遞到了徐雲面前,對他說道:
“你看看我的思路對不對?”
徐雲原本想說自己對於氫彈結構一個字兒都看不懂,但想到面前的算紙上大機率記載的是傳說中的那個東西,他便忍不住接過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大於也主動做起了介紹:
“徐雲同志,我按照沿軸線計算了一根壓力時間曲線,最後發現單單靠泡沫等離子體應該是無法保證腔體內均勻的X射線輻射場的——也就是內壁對X射線的漫反射是更主要的產生燒蝕效果的機制。”
“所以我設計出了一個特殊結構,可以延緩次級近端首先燒蝕同時利用了隧穿效應,我把它稱之為X射線透鏡。”
說罷。
大於用圓珠筆末端在徐雲面前的算紙上點了點,同時做了個畫圓的動作:
“根據我們原子彈的設計圖來看,從初級發出的X射線相對次級來說本身是放射狀的,為了讓次級儘量得到均勻的X射線輻射,需要將X射線變成匯聚的形態。”
“但X射線本身非常特殊,光子能量極大,對於大多數材料幾乎可以無損耗的穿透,並且折射率會略小於1。”
“所以如果想做成X射線透鏡,透鏡形狀應當接近於凹透鏡,並且想發生全反射只能利用掠入射。”
“當然這種設計會損失相當數量的X射線,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減少匯聚角,但在隧穿效應的梯度輔助下,剩下部分的X光線卻可以達到高精準的匯聚.”
大於的介紹非常的簡明,即便是徐雲這種對氫彈結構不太瞭解的外行人,此時的臉上也露出了些許明悟。
原來如此
大於的思路說白了其實就一句話;
選擇燒蝕速度以及燒蝕後反衝速度不同的材料來平衡遠端和近端的時間差。
一般來說,重元素的對X射線的不透明度較高,也就是更能吸收X射線的能量,那麼可以透過在次級的近端採用更多的輕元素材料解決這個問題:
將原本用重元素製成的燒蝕-推送層的一部分置換為輕元素材料,對應的燒蝕速率降低,從而達到次級均勻壓縮的目的。
如此一來。
裝置啟動的時候。
上百束的高強度鐳射會在1納秒內擊中球心部位的氘氚小球,使小球表層離子化同時壓縮球心使球心達到聚變反應的條件。
驀然。
徐雲又想到了後世兔子們的X射線鐳射核聚變專案,那個專案就是利用X射線鐳射加熱金屬鈹球體使之發出X射線,然後均勻的輻射到燃料球體上。
隨後徐雲又繼續翻開了一頁算紙,準備繼續看下去。
但令他有些意外的是。
後一頁算紙上卻出現了滿屏的馬賽克,面前大於說的話也只見口型卻聽不到內容。
又過了片刻。
算紙上冒出了一個鮮紅的404數字,還不停在徐雲面前飄啊飄的.
見此情形,徐雲瞬間便明白了什麼。
確實。
氫彈的具體構型在2023年都屬於絕對的機密,隔壁的三哥號稱掌握了聚變武器,但實際上也只是個增強彈罷了
如果自己在這方面接觸的太多,的確很容易遇到404的情況。
更別說自己的身上還帶著瞳叔、蕉姐、肘子和賣報的毒奶buff,此時確實應該謹慎為好。
於是在接下里的時間裡。
徐雲在大於面前表演了一場啞劇,一邊啥都聽不到,一邊卻要裝作恍然大悟的模樣。
這種情況讓徐雲莫名就想起了自己初中讀書的時候,當時自己聽那些不懂的課程的時候就是這樣應付老師的.
就這樣。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徐雲耳邊才響起了大於的聲音:
“徐雲同志,你覺得我的這個想法如何?”
徐雲聞言思索片刻,朝大於豎起了一根拇指:
“中!”
雖然完全不懂大於後半部分說了什麼,但從前半部分的內容來看,大於的思路顯然就是傳說中的
于敏構型!
這可是經歷過實戰考驗的方案,徐雲完全可以無腦allin的相信。
大於構型,至此.
現世!
接著很快,徐雲便又意識到了另一件事:
雖然大於構型和歷史上的那個掛壁結構看起來沒啥區別,但眼下它卻提前了整整兩年多快三年問世.
換而言之。
如果一切順利,說不定氫彈有機會
和“邱小姐”一起出嫁?
注:
大於構型這塊真的是不能多寫,所以至此結束啦,繼續寫下去別說書了,我人你們估摸著都見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