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筆趣閣線上閱讀全文

第58章 以鈔抵稅

“你這小子,若是出生早些,恐怕你爹就不會總是朝他老子要錢了。”

武英殿內,朱元璋給出了朱高煦很高的評價。

原本他以為朱高煦只是簡單學習了行軍打仗,卻不想朱高煦連怎麼減輕軍隊負擔都想的那麼透徹。

這一刻,朱元璋看著朱高煦的目光都慈祥了不少,但他還是沒有結束自己的考校,而是繼續問道:

“你的《削藩論》我和太孫看了,寫的很不錯,就是不知道除了削藩外,你對其它的事情看法是什麼樣的。”

“爺爺您的意思……”朱高煦見朱元璋口語漸漸白話,當即也跟上叫起了爺爺。

果然,他這稱呼一變,朱元璋撫須的動作都不由快了些,只是坐在一旁的朱允炆略微不喜,但他卻沒表現的明顯,而朱元璋和朱高煦的注意力也不在他身上。

“近來江南閩浙一帶的百姓抵制寶鈔,你覺得是為什麼?我又應該怎麼做?”

朱元璋的這個問題讓朱高煦瞳孔緊縮,旁邊的朱允炆也驚訝的轉頭看向朱元璋,那表情似乎在說“這種事情不應當告訴他”。

面對二人的反應,朱元璋什麼都沒說,只是帶著笑意等待朱高煦答案。

此刻的朱高煦很糾結,頂著朱元璋的目光,他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回答。

他當然知道江南閩浙的百姓為什麼抵制寶鈔,自洪武七年至眼下,寶鈔司印發寶鈔的數量平均在每年五百萬錠左右,也就是說過去二十年裡一共發行了八千五百萬錠寶鈔,摺合為八千五百萬貫。

這些寶鈔,被朱元璋以嘉獎大臣、勳貴、軍士、宗室來發行,同時又以國營的鹽鐵茶酒等手段流入市場,先後支出大約五千萬左右。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則是透過賞賜外國使臣而流向國外,但不管怎麼說,流入市場的寶鈔基本不低於五千萬。

與之相比,寶鈔的回收情況則是相當應付,僅有一千二百餘萬。

也就是說,眼下大明市場內流通的寶鈔起碼有接近四千萬未能回收。

如此數量的寶鈔,相比較大明的經濟市場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市場上流通貨幣氾濫,貶值就成為了必然的結果。

如今一貫寶鈔只能換到二百五十文,這還是大明去年已經回收四百萬寶鈔的局面,不然恐怕寶鈔會貶值的更快。

理清了思緒,朱高煦也就知道怎麼簡短的告訴朱元璋原因了。

他朝著朱元璋作揖,然後整理了一下語言,隨後才開口道:

“孫兒算過寶鈔司及六部對寶鈔的製造、支出、回收數目,朝廷大致製造寶鈔八千萬錠左右,支出五千萬左右,回收一千二百餘萬左右。”

“爺爺,容孫兒直說……”朱高煦深吸一口氣,繼續解釋:

“眼下在市面上流通的寶鈔數量應該還有四千萬左右,而國朝人口如今不過六千餘五十四萬,折一千二百萬戶。”

“也就是說,朝廷發下去的寶鈔,基本每戶百姓都持有最少三錠。”

“若是以國朝稅收推斷,去歲國朝從民間收上來的糧食金銀及布匹草束應當折色為兩千萬貫,若是反推三十稅一,三十倍後也不過六萬萬貫。

“如果把這四千萬貫寶鈔算上,那市面上就是突然增加了接近八分的錢。”

“近年來,國朝的人口雖有增長,但增長的速度並沒有寶鈔發行的速度快。”

“加上朝廷對於回收寶鈔並不重視,地方官員在徵稅也以實物為主,寶鈔不能得到朝廷的承認,那自然也就得不到百姓的承認,百姓既然不承認,又如何接受它呢?”

說到此處,朱高煦深吸一口氣:“但講造之之法,不講行之之法,官無本錢,民何以信?”

朱高煦的一番話,讓朱允炆和朱元璋都沉思了起來。

只是不等朱允炆想通,朱元璋便反問朱高煦:“依你的話說,只要朝廷回收寶鈔,就可以讓江南之民接受寶鈔?”

“不僅如此……”朱高煦搖搖頭:

“若是僅僅如此簡單那倒好了,眼下需要回收,但不能直接回收,而是應該將寶鈔在交稅中的比例提升。”

“如去年,戶部的夏稅錢鈔回收不足四萬錠,秋稅錢鈔回收不過六千錠,地方回收僅四百零七萬錠。”

“這個比例較之去年發行的一千五百萬錠相比過少了。”

“想要讓寶鈔穩定下來,就必須開放地方上的寶鈔交稅。”

“北方、西南受北虜之害銀錢不足,尚可以使用寶鈔,但江南之地銀錢甚足,甚至充足到以貿易將銀錢流向海外,因此必須開鈔稅法,對當地收以寶鈔作稅。”

“不僅如此,鈔當與錢繫結,而非又與錢綁、又與糧食綁。”

說到這裡,朱高煦都不免對朱元璋露出一點抱怨:“朝廷的想法是好的,規定寶鈔可以兌米來保證地方百姓最少能有糧食吃。”

“但這樣的規矩,只會讓寶鈔的價值不明。”

“如眼下南京城內一貫鈔僅值二三百文,而米一石也三百文,但朝廷規定的卻是鈔值一千文。”

“如今最好的就是堅持將鈔定為一貫錢,並准許江南之地的百姓可以用寶鈔來交稅。”

“……”聽著朱高煦的話,朱元璋只是略微皺眉,但朱允炆卻坐不住了,轉頭對朱元璋作揖:

“皇爺爺,若是放開江南之地的寶鈔來交稅,那以去歲南直隸、江西、浙江、福建等一京三省的田賦來看,國朝明歲田賦不會超過一千六百萬石。”

“況且,眼下地方錢荒,本就應該印刷寶鈔。”

“如高煦之前所說,只要百姓口數能跟上,那就能讓寶鈔價值漸漸回升,既然如此,那不如不管,等十幾年後百姓數量變多,寶鈔自然會被百姓所接受。”

朱允炆的話說出了朱元璋擔心的一點,儘管明初財政寬裕,但開放江南一京三省寶鈔抵稅這件事情,他還是有些下不定決心。

如今大明近二分之一人口在這一京三省,近四分之一的田地也在這一京三省。

若是徹底放開,雖然以朱高煦的話來分析,頂多兩年就能讓寶鈔恢復正常,但如果出了什麼差錯,那對於大明朝可是災難性的問題。

況且,不繼續印刷寶鈔,那朝廷的歲入也會降低數百萬,這樣的決定朱元璋必須得問過戶部才行。

不過……朱元璋忽的抬頭看向了朱高煦,四目相對間,彷彿要把朱高煦看穿。

面對這似乎能穿透人心的目光,朱高煦本能的挺起了胸膛,但朱元璋的下一句話卻讓他所有的想法都卡殼了。

“伱此前給宜良千戶之子王瑄畫了一份雲南金銀銅礦圖,你是怎麼知道的?又為何不告訴你大哥和太孫?”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萬千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雙聖臨朝,楊易穿越而來,成為太平公主的家令。楊易:“殿下,身為皇室公主,豈可口出粗俗,動手傷人?”太平公主:“你管的著嗎?”楊易:“國有諍臣,不亡其國。這公主府裡,自然也要有一個敢於直諫的家令,公主殿下才能走的更遠。”太平冷笑:“這麼說來,你還是個忠臣?良臣?賢臣?”楊易:“微臣只是直臣......”太平:“威脅公主,忤逆主君的直臣?誰給你的膽子?誰讓你這麼行使職權的?”楊易:“微臣是調露元年
橙汁兒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