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無錯版

第68章 爺孫和睦

武英殿內,朱高煦僅是處理第一本奏疏,便讓朱元璋詢問起了他的看法,這讓朱允炆無心處理奏疏,只得看看他們能說出些什麼。

面對詢問,朱高煦則是不假思索的脫口說道:

“滋陽縣屬淮河水域,其境內有泗河、洸府河、白馬河、南泉河等河流,合計十八條。”

“孫兒以為,僅是賑災和蠲免百姓秋糧,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若是不徹底根治當地水患,那日後水患氾濫一次,朝廷就要蠲免一次,賑災一次,長此以往,府庫空虛。”

“因此,應當著當地官員以工代賑,同時工部派出水工,將滋陽縣境內河流徹底整治,避免當地日後水患再度爆發。”

朱高煦很輕鬆就想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他很清楚“授人魚不如授人予漁”的道理。

這樣的看法,但凡是個幹臣都能說出來,因此並不能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不過,那也僅限是幹臣說出,而不是被他人視作武夫的朱高煦。

因此,當他說出這番話後,朱元璋便滿意點頭,將奏疏遞給旁邊司禮監太監,同時交代:“按照這小子說的做。”

“奴婢領命……”司禮監太監接過奏疏回禮,隨後便當場派人去書寫回復。

只是,朱高煦的這番話,也僅限於此。

他的這番話,頂多為他爭取到了一個百里政才的印象,遠遠比不上朝中的那些大員。

因此在朱元璋交代完後,他便再度低頭處理起了奏疏,而旁邊的朱允炆見自家爺爺沒多說什麼,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同時笑著對朱高煦誇獎道:

“煦弟初次理政便有如此看法,假以時日,恐怕能將北平城治理的井井有條。”

朱允炆這話聽著是誇獎,但實際上是在說朱高煦只有治理一城的能力。

對此,朱高煦即便聽出來了也不能說什麼,只是笑著作揖回禮,好似受到了多大的鼓勵一般。

瞧著朱高煦的舉動,朱允炆也滿意的低頭,繼續處理起了奏疏。

見狀的朱高煦也跟著低頭,對著他剩下的十五本奏疏一一處理。

他先是簡單翻閱了十五本奏疏,這其中內容基本涉及五軍都督府、兵部、地方府縣。

總結來說,就是涉及軍事、後勤、地方政治和經濟。

不過,這些涉及的範圍並不大,軍事和後勤都保證在千戶及以下的事情,地方事宜也是在府及以下的事情。

這種待遇,不難看出,老朱是準備一點點的試探出自己眼下的能力極限到底在哪。

說實話,朱高煦在治理民生這塊,前世確實沒有太多經驗,但架不住這廝玩過的策略戰棋遊戲多。

他雖然不知道怎麼治理地方民生,但思前想後也就那幾樣。

古代畢竟是農業為主的社會,主要把農業搞好,就等同於將當地經濟搞好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只有農民手上有錢了,農民才會去消費。

有錢的農民多了,那地方上的消費力就上來了,消費力一旦上來,自然而然會有商賈慕名而來。

不過這其中包含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糧食如何轉運,如何儲存,如何……

總之有太多的問題,而且明初本質上並不缺糧食,甚至糧食多到了明初不斷進行大規模的基建。

後世能看到的所有城池,幾乎九成都是明代時期興建的,如此時朱高煦手中就有一本關於地方城池竣工和開建的奏疏。

瞧著這些奏疏,朱高煦放下了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轉頭開始研究以工代賑。

不過,他手上的奏疏僅有滋陽縣那一本受了災害的奏疏,其它奏疏基本是普通的軍事防備、城池修建等內容。

有前世的工作經驗在前,他很快處理完了所有奏疏。

“爺爺,我弄完了。”

朱高煦發現了一件事,他每每叫朱元璋爺爺,對方都會給自己好臉色,所以他這次試探性的喊著。

“嗯?”果然,聽到爺爺兩個字,朱元璋抬頭看了一眼朱高煦,然後擺擺手,示意太監將朱高煦批閱完的奏疏拿過來。

只是幾步路的距離,朱高煦所處理的奏疏便被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他處理政務的速度比朱高煦還要快,因此僅花費一刻鐘的時間便把十五本奏疏看了個遍。

“字寫的不錯,辦法還算中庸。”

朱元璋眼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很滿意的看著朱高煦的字,對他提出的辦法也點頭表示還算可以。

“以後把都督府千……衛指揮使及衛以下的奏疏交給燕府二子煦處理。”

朱元璋對身旁的太監交代,同時也對朱高煦教導:“你在指揮後勤排程和備邊的回覆還算可以,但政務就差了些。”

“你先好好學學如何排程後勤,回應地方武官奏疏,等過段日子再閱覽處理地方衙門的奏疏。”

“好”朱高煦點了點頭,而此刻朱允炆身側的太監也開始從他桌上那一堆奏疏中挑選出衛及以下的都督府、兵部奏疏。

瞧著太監們從自己桌上取走一本本奏疏,朱允炆波瀾不驚,似乎他並不在意這些備邊、排程之事。

不多時,朱高煦的桌上就擺上了六十餘本奏疏,可見洪武年間軍事之繁忙。

有了朱元璋的提醒,朱高煦變得更為謹慎了些。

他翻閱一本本奏疏,其中大部分都是衛所指揮使的奏疏,內容不是請求撥發棉花,就是請求賞賜過冬的布匹。

對於這些奏疏,朱高煦則是按照對方報上來的衛所人數來計算發放。

這樣做看上去有些無聊,但卻很有必要。

朱高煦一一計算後批覆,而他所批覆的奏疏也會被朱元璋閱覽一遍後批紅。

如此處理了三十餘本關於後勤排程這一塊的奏疏後,朱高煦才終於迎來了第一本事關備邊的奏疏。

西平侯沐春,這個名字朱高煦早早便聽說,只是他沒想到沐春不僅打仗厲害,治理軍隊後勤也那麼厲害。

不過對於沐春的奏疏,朱高煦還是發揮了自己前世去雲南所看過的一些東西回覆。

他先是建議沐春走訪滇南、滇西等地,參考當地人的梯田來吩咐一些地勢險要的衛所開墾,然後又交代了雲南當地容易出現的一些病蟲害,以及如何防護。

除此之外,朱高煦又提起了雲南的氣候,並列舉了諸如甘蔗、胡椒、核桃、半夏、雲木香、杜仲等實用的經濟作物,以此來讓當地百姓富裕。

這些東西,有的可以榨糖,有的可以曬乾運送,很容易儲存,十分適合雲南。

寫完這些東西,朱高煦讓太監將這本奏疏遞給了朱元璋。

期間,朱高煦一直等著朱元璋說自己,然而他僅僅是看了一眼內容,便滿意點頭:

“你這些建議還是不錯,不過你是怎麼知道雲南的氣候適合這些作物?”

“是王瑄告訴孫兒的。”朱高煦省去了很多敬語,讓他和朱元璋更像一戶普通老百姓的爺孫。

“嗯……”朱元璋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將奏疏遞給了太監,交代對方讓驛站的人給沐春提醒,顯然是讓沐春把朱高煦的這些建議重視起來。

做完這些事情後,朱元璋也與朱高煦先後低頭處理奏疏。

只是他們二人的這舉動在朱允炆眼裡,卻是怎麼都看不習慣。

他隱晦的看了一眼朱高煦,而後迅速低下頭,執筆之手不由攥的更緊了些……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