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txt電子書免費下載未刪減

第73章 二子善謀

倭患,這個從宋末開始崛起的群體,起先是因為日本施行海禁政策,而日本商人銳意搜求中原貨物,違禁前往元朝的浙江、福建一帶經商而形成的團體。

當時日本的手工業已經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得以獨立發展,但尚不發達。

日本的許多生活必需品如絲、布、鍋、針及藥材等都靠中原市場供給。

當日本市場上的中原貨物缺乏時,價格便迅速大漲。

如生絲在中原江浙一帶不過每百斤值銀五、六兩,而在日本其價格是在江浙的十倍。

這種現象,極大刺激了日本封建領主、貴族、武士、商人,他們平日裡偽裝成商人,同時兼職海盜,船隻掛著八幡大菩薩的旗幟來中原沿海進行掠奪。

有貨時為商,無貨時為寇。

面對元朝圍剿,他們便藏匿於海中野島,待元軍撤退便劫掠航線之上的各國商船。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勾引沿海的漢人海商,僱傭當地漢人為其帶路,以此劫掠閩浙。

終元一世,始終無法徹底解決他們,只能忍受倭寇不斷在沿海劫掠。

大明建國後,他們也屢次不改,不斷入寇,以至於朱元璋頒佈了“禁海令”,要求除沿海漁民日常生活捕撈外的所有海商不得私自出海,陸地之上的商賈不得私自與大明朝貢體系外的各國商人進行貿易。

這樣的“禁海令”,本質上是為了斷絕倭寇的經濟來源,同時逼迫朝鮮、日本等國聯合圍剿倭寇。

從制度上來說,明代禁海是一種經濟戰。

你順從我,就允許你朝貢,你給我找麻煩,就減少你的朝貢甚至禁止你朝貢。

一旦該國被禁止朝貢,那麼官方和民間的貿易就會被掐斷,這對於大明來說的損失並不算嚴重,但是對於海外諸國的利益損害卻相當之大。

朱高煦不得不承認,從經濟和政治層面來講,自家爺爺的這套方法十分好用。

自從日本北朝統一日本後,為了得到朝貢的資格,足利幕府不斷出動人力物力來配合大明抓捕倭寇,但奈何他們剛剛結束戰亂,只能在本國近海抓捕一些小倭寇,對於大明沿海倭寇的亂局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朝鮮和琉球,但兩國對倭寇之事也根本沒有辦法插手。

隨著洪武二十五年足利幕府統一日本開始,南朝的武士、政客和浪人就開始面臨多國圍剿,不得不將大本營南移。

到眼下,他們大多都盤踞在南洋,時不時就北上大明沿海劫掠。

想要清理他們,只有像歷史上一樣組建一支巨大的艦隊南下,將整個南洋肅清才行。

在朱高煦前世看的一些解析影片裡,他依稀記得明代倭患一共七百八十餘次,其中嘉靖一朝六百餘次,洪武建文永樂三朝九十餘次。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後,所謂的倭患便開始越來越少,甚至在洪熙、宣德這十一年時間裡一次都沒有爆發。

直到正統五年舊港宣慰使司被滿者伯夷吞併,倭寇之亂才再度爆發。

朱祁鎮得知後,也在正統八年命郭琰督造下西洋海船,欲遣下西洋和番都指揮馬雲再下西洋。

然而這次的下西洋卻因為土木堡之變,與福建礦工起義而被擱置,造好的幾十艘寶船也在漫長的時間中變得腐朽。

不過好在朱祁鎮欲下西洋的舉動讓滿者伯夷惶恐,繼而承諾會維持南洋局面,不會讓倭寇長居於此,這樣才換得了大明沿海近百年的太平,直到嘉靖年間日本與南洋滿者伯夷各自內亂,沿海太平局面才被打破。

朱高煦清楚前因後果,因此他也知道,眼下的倭寇已經沒有了兵源,等於殺一批少一批。

只要大明派艦隊清剿南洋,那大明便會如歷史上一樣,保住沿海近百年的太平。

不過他知道是他知道,對於他的話,朱元璋卻不可置否。

“你的話雖然有道理,但南洋廣袤,想要清剿倭寇並不現實,哪怕派出數萬水師也只能解一時之難,不能永久杜絕,除非在南洋常駐衛所。”

武英殿內的朱元璋分析著朱高煦的建議,卻還是搖搖頭:

“如今我大明朝需要做的是彌合南北,而不是遠赴重洋,去萬里海疆外駐紮一個衛所。”

朱元璋分析的很對,這讓朱高煦有幾分高興,但他最後的話卻讓朱高煦有些失望。

他清楚怎麼做能杜絕倭寇,但在他看來,大明現在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內部問題,至於海上的問題,完全可以利用朝貢體系來慢慢解決。

這樣的辦法有問題嗎?最少以當下來看,這樣的辦法是沒有問題的,是最便宜且最能擴大大明影響力的辦法之一。

朱高煦的辦法雖然能更大的擴大大明影響力,但太耗費錢糧了,這是朱元璋的看法。

對此,朱高煦也是硬著頭皮據理力爭:

“孫兒看過龍江船廠的造船通志,一艘四百料戰船造價不過七十五貫,每料價格不過一百八十餘文。”

“若是國朝願意出十萬貫造船,六個月後便能得到百餘艘三千料戰船。”

明代一千料為後世325噸,按照朱高煦的考察,大明只需要出十萬兩銀子,就能得到一百多艘排水量接近一千噸的戰船。

這樣的基建能力和生產能力,足以以一國艦隊對抗全世界的艦隊,這也是鄭和能成功下西洋的背景。

說白了,明初的明代生產力太強了,只要朝廷想,那完全可以成為海上日不落帝國,但問題在於……

“你的話雖然不錯,但如今國朝要做的不是這些。”

朱元璋仍舊駁回了朱高煦的建議,並繼而開口道:

“按照你所說的辦,建造船隻固然便宜,但駕馭他們的軍士呢?”

“百餘艘三千料戰船所需軍士為數萬之巨,這些人人吃馬嚼,每日便要吃去七八百貫。”

“此下南洋,若是一年,國朝便要花去二三十餘萬,更不談他們的軍餉、行糧等俸祿。”

“若是算下來,南下清剿南洋倭寇一年,便需花費六七十萬貫。”

老朱看著朱高煦,目光有幾分失望,似乎覺得朱高煦不能理解如今大明朝的方向而失望:

“這些錢,朝廷若是投入到移民實邊中,少不得能讓十餘萬百姓前往北邊,來年便能開墾二三十萬耕地,養活數千兵馬。”

“……”聽著朱元璋的話,朱高煦不知道說什麼。

他自然知道彌合南北很重要,但他認為南洋同樣重要。

他知道歷史走向,但朱元璋不知道,而他即便說了,朱元璋也不會相信,這就是朱高煦不知道說什麼的原因。

“呵呵……”笑聲傳來,看了爺孫爭執半天的朱允炆忽的笑著作揖道:

“皇爺爺勿要生氣,煦弟還小,自然不知道彌合南北的重要,但那些倭寇也確實該誅。”

“孫兒以為,南洋暫且不提,諸如煦弟所說的浙江雙嶼、福建漳州、廣東瓊州等港灣倭寇還是可以先行處理了,畢竟離國朝太近了。”

“嗯……”朱元璋應了一聲,隨後看向朱高煦:

“這事情雖然是你提出來的,但你並不會指揮水師,因此便讓魏國公指揮好了。”

“你稍許持著聖旨去找他,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也一併與他說了。”

說罷,他看向朱允炆:“告訴戶部撥兩萬貫給都督府造船平倭。”

“是……”朱高煦和朱允炆先後應下,而後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由於得了差事,朱高煦也沒有機會處理奏疏了,只得拿著剛剛起草好的聖旨出武英殿,前往魏國公府去了。

瞧著他的背影,朱元璋搖搖頭,而朱允炆則是瞥見了這一幕,臉上不禁掛起一抹笑意。

只是在他臉上露出這抹笑意的時候,旁邊拿起奏疏處理的朱元璋卻開口:

“之前這小子所說的那些礦山,派人去看看吧。”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允炆收起笑意,轉身作揖應下。

顯然,今日朱高煦對倭寇的這番話,不得不讓朱元璋對他之前所說礦山的事情上心了。

望著朱允炆去忙碌的背影,朱元璋心底倒是十分希望朱高煦所言都是真的。

如果雲南真的有大礦,那這地方就更穩固了。

“希望吧……”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