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羽信的速度極快,而且也是採用的驛站的階梯模式,力竭之後會停在驛站進食休息,而銅管會被取下來裝到另一隻飛羽上繼續。所以張硯這邊才剛啟程,甚至還沒有走出北江郡,飛羽的訊息就已經到了淵定皇城皇宮裡楊升的手中。
“要寶石?”楊升頗為詫異。他是沒有想到張硯會提如此要求的。想過對方要錢財,或者權柄。但自己花錢包圓“長命石”,這......
之前去信,是為了給足對方面子。一個神秘手段的強者有資格讓楊升尊重。當然他尊重的“強”不是說張硯表現出來的殺伐手段,而是煉製壯骨丹的本事,以及《藥煉皮肉之法》和青鈴公主所說的那種燒紙片然後吞服就能獲得強大增益的手段。
信是蕭恕親筆給楊升寫過來的。上面詳細的講了自己和張硯談條件的經過,幾乎就是複述原話。
“長命石對他的什麼手段來說很重要?”楊升自言自語的將信收了起來。
長命石雖然也不便宜,可以不是那種頂級或者一流的寶石。在南淵國甚至別的地方也多有產出。實際的運用卻只侷限在有限的幾類首飾上。存量很多,銷量卻一直平平無奇。
如今被張硯開口要走林下和玉門以及兩地之間礦脈裡的長命石產出,這對於楊升而言不算什麼大的代價,甚至只看價值的話,是不是代價都不好說。甚至官辦礦石的人以及那些私礦的東家還會很高興。因為長命石尋常可沒這麼大的量和穩定的買家。
“吩咐下去,皇室手裡的礦脈若是有長命石產出全部留中不賣。外面市面上的也可以適當的收一些。”楊升不在乎會不會把長命石的價格抬起來。他在乎的是長命石既然被張硯看重,那就必有其重要之處。皇室內務府裡不差錢,囤一些長命石而已,邊走邊看。
按照腳程,張硯最快都還需要半月才能抵達淵定。時間上應該能趕上與華嶽國那邊約定的期限。只要張硯真如青鈴公主說的那樣能出奇招。那之後的那三場比鬥就有不小的贏面。
至於說萬一輸了怎麼辦?楊升其實已經在考慮了。
“石軒那邊還沒有回信嗎?”
“是的陛下。”
“再去一道急羽催一催!讓他去坐鎮東軍可不是要他死守著銅虎關,而是要能往南給予越中一帶底氣的。一旦要他動起來,他必須要給我一個肯定的答覆!”
“是陛下,奴人這就去讓人再給石軍帥去一份急羽催促。”
下面人急急忙忙的去張羅去東軍大營的急羽命令。這已經是這半月來皇帝給東軍去的第三封急羽了。
東南面越水航道被掐斷了近九成,這對南淵國整個東面的各郡都有極大的影響。而且赤林的華嶽水師已經三番五次的朝著越中水寨抵近挑釁了。甚至其中有一次還是在深夜,若是一個疏忽沒有發現的話,誰也保不準華嶽過會不會只限於“挑釁”。因為在南淵國裡的華嶽重要人物就兩個。以郭玉瓏的實力護住一個寶文公主潛行離開,這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現在整個南淵國的東南部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味道。而東南部地勢也不存在雄關可守,一旦被突破防線那就有一潰千里的風險。到時候直插淵定的話那就是要命的事情。
所以楊升給石軒去信,詢問他在最近是否可以隨時南下填補東南空檔,幫越中一線做力量支撐。即便出現萬一,也可以阻斷華嶽國北上轉西直撲淵定的可能。
這才是楊升將石軒放在東軍軍帥位置上並且任東路軍道行總管的主要原因。不然北武雖然也是心腹大患,可畢竟有銅虎關擋著,想要突破南下何其艱難?用得著把南淵國近三成的主力都放在那邊嗎?
不過雖然沒有最快得到石軒的回覆,楊升也沒有懷疑過石軒的忠誠。沒有絕對的信任,楊升也不會把石軒放在那麼重要的位置上。他認為石軒沒能及時回覆,應該是另有打算。
楊升放下筆。右手邊的所有銅條都閱批完了。但前面桌案上還放著一卷他之前特意拿出來要再仔細琢磨的條子。
“哎......”
要說操持國事艱難呢?事情多不說,還總是發生各種意外。時局的變化更是考驗人的判斷和決斷。
這邊華嶽的厚顏無恥讓南淵國感受到了來自越水對岸的上國壓力。而在西面,同樣壓力十足。甚至已經殺得血流成河了。
南淵國東面越水對岸是華嶽上國,西面自然就是皓月妖國。
和華嶽不同,妖國跟南淵國對上從來沒有什麼小手段小花招,上來就是血肉橫飛。比的就是絕對的硬實力和戰場上的韌性。
西面重嵐郡因為宋青河的履任變得格外穩當。那種叫八卦陣的手段在魚背山的地勢裡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而這一次焦灼的不是重嵐郡而是西南的西原郡。
重嵐郡被妖族覬覦是為了山上的玉山果。而西原郡被妖族覬覦的就是廣袤的良田。它們不種地,但卻喜歡劫掠。每年都會來。但今年卻有橫掃西原郡的架勢。不但陣仗極大,而且一路殺過來絲毫沒有如以往那樣收攏糧食撤走,而是做出了繼續前進,直撲西原郡核心重鎮“白石”的態勢。
如今楊升桌面上擺著的就是西原郡郡守李覓和西面軍道行總管王無祁的聯名求援條子。他們希望儘快派遣至少兩萬的戰兵前往西原郡增援,而不是光靠各地馳援過去的罪兵,那是沒用的。根本解決不了西原郡此時的困頓。
可越是這種時候楊升越不敢輕易從別處抽調兵力馳援。東面同樣被華嶽牽扯精力的時候。更加不能亂的陣腳。
把那份銅條展開又從頭仔細的看了一遍之後。楊升身上突然多了一股狠辣的氣焰。最後拿起桌上的紅筆,在銅條上寫了八個字:等朕兩萬禁軍援你!
“擬旨,即刻起調皇城禁軍兩萬馳援西原郡。持兵符,報兵部衙門背書,令箭也下到皇城各門以及沿途知曉。各地糧草先行準備以供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