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快眼看書5200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皇宮御宴

當皇極天皇自後殿緩緩步入正殿,滿殿群臣盡皆俯首施禮,口稱“陛下”。這種稱呼在以前是沒有的,倭國天皇照比中原王朝的皇帝就是一個十足的吊絲,平素也是“你你我我”的,只不過自從聖德太子之後開始全方位的學習漢人,漢人的文化、技藝、習俗等方方面面隨著一波一波的留學生、留學僧返回傳入倭國,幾任天皇都覺得還是人家漢人皇帝高大上啊,連自稱的“朕”都那麼威武霸氣,乾脆一股腦的都學了去……

這個時期的倭國,心甘情願給大唐當小弟,大唐的屎都是香的,文化、習俗、衣著、制度、建築、醫療……但凡是大唐有的而且又是留學僧們可以接觸得到的,全部照搬回來。

而且只要是從大唐傳回來的東西,立即就能形成風潮,從皇室到貴族再到平民,競相效仿,引以為豪。

但凡說漢話、寫漢字、行漢禮,皆能高人一等,受人尊敬。

而倭國形成獨特的民族文化漸漸有別於漢人,正是在皇極天皇讓位於孝德天皇,倭國舉國實施“大化革新”之後。故此,從歷史意義上來說,“大化革新”奠定了倭國的民族底蘊,與千年之後的“明治維新”一舉使得倭國成為世界列強不相上下。

而房俊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謀略倭國,就是意欲掐斷倭國的歷史程序。

就算有些事情因為歷史的慣性依舊會發生,但若是能夠攪亂倭國的皇位傳承、社會結構,那麼註定發生的事情也會晚上那麼一兩百年……

千萬別小看這一兩百年,歷史的河流一旦進入岔道,誰知道最終會奔騰向哪一個方向?

皇極天皇在御階之上落座,一身盛裝高貴威嚴,美豔的容貌清冷肅穆,少了幾分嫵媚,多了幾分端莊,任誰也看不出這位倭國至高無上的天皇陛下在床榻之間是那般的流冶蕩……

“三韓”使者分別上前覲見天皇。

高句麗的使者是寶藏王的寵臣先道解,百濟的使者是百濟王扶余璋的王子扶余豐,相比來說,新羅使者金法敏固然是王室子弟,但地位卻低了不止一個檔次,殿上倭國文武官員的臉色都不太好看,無論站在何種陣營,新羅這種明顯輕忽天皇的做法都令人不爽。

金法敏卻淡然自若,好似完全看不見倭國官員不滿的神色,低眉垂眼,覲見之後便束手立於一側,一言不發。

蘇我石川麻呂起身,宣讀天皇法旨……

無非就是一些居高臨下的話語,既表達了對於“三韓”臣服恭順的讚許,又字裡行間的隱隱一番威脅敲打,若有不臣之心,說不得倭國大軍就會渡海而至,兵戈相向。

其實說起來“三韓”的地方不比倭國小多少,人口還要更多一些,然則從古至今,但凡交戰,面對兇悍野蠻的倭人就從來沒有佔便宜的時候,打一次吃一次虧,打到後來見到倭人就叫爸爸,哪怕有宗主國給其撐腰,也不敢在倭人面前硬氣一回……

殿上歌舞昇平。

等到蘇我石川麻呂宣讀完詔書,皇極天皇擺擺手,命令開宴。

這是保留曲目,以示對於“三韓”之重視,只是今日皇極天皇俏臉清冷,顯然對於新羅只派來一個金法敏大為不爽,說不得此刻正在心裡琢磨著要不要事後言辭申飭一番,對新羅予以警告。

巴結上大唐,就敢不將倭國放在眼內了麼?

著實可惡……

金法敏卻沒什麼好怕的。

既然善德女王已經與大唐結盟,自然是要處處向大唐示好,縱然倭國因此而不滿,他們又能如何?金法敏親眼見證了大唐水師之強悍,可謂是睥睨七海縱橫不敗,就算倭國當真意欲對新羅出兵征伐,恐怕屆時在大唐水師封鎖之下,他們都未必敢出海……

雖然有些狐假虎威的小可恥,不過金法敏卻全不在意。

新羅弱小,周圍強敵環伺,那就必然要依附於強者才能生存,難道還能捨了大唐,去巴結倭國?

高句麗固然與漢人積怨甚深不可調和,可百濟卻也非是一心想要聯合高句麗對抗大唐,只是因為他們與倭國走得太近,實在是無法改弦易轍而已……

御宴瓊漿,但是在金法敏看來,卻實在有些寒酸。

不由想起與房俊一同前來的那一段時間,於戰船之上每日裡各式各樣的海鮮煎炒烹炸蒸煮,任意一樣都遠勝過眼前這一桌如同嚼蠟的所謂御宴……

不過來者是客,總得給倭人幾分顏面吧?

金法敏挑挑揀揀,隨意夾了幾樣看似不錯的菜餚,放在嘴裡嚐了嚐,味道一般,又端起肅立一旁的侍女斟滿的美酒,飲了一口,口感還不錯,卻是大唐傳來的葡萄釀……

倭國早在漢朝之時便從華夏引入了筷子,與華夏一樣稱其為“箸”,至於三韓,已然不可考據,實在是與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糾葛甚深,怕是自從有這個民族誕生起,便已經有筷子的存在。

筷子可以稱之為一種藝術品,不僅代表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更衍生出許多講究和規矩,死板的倭人更是偏執狂,據說使用筷子的禁忌多達二十幾項……

至於此時尚在茹毛飲血的歐洲人,還只是隨身帶著刀子,走到哪裡生一堆火將肉烤熟便割了來吃……叉子更是十五世紀之後才出現的東西,原因是因為烤熟的肉類用刀子割完之後依舊很熱,難免燙手。

沒錯,這些野人抓著燙手的肉吃了一千多年,然後終於發現可以用叉子解決這個難題,卻反過來要嘲笑筷子不如刀叉……

世界各國的菜餚各有優劣,單純的評價誰更好,其實是一件並不嚴謹的事情。公認的法國菜高檔,但是他高檔在哪裡呢?並不是味道獨步天下,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它原材料的貴重。可若是說起用最普通的材料做出來的菜餚,誰特麼能比中國菜更好吃?

中國人從來不在乎吃的是什麼,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有毒的沒毒的生的熟的軟的硬的,只要是能吃的,中國人都可以吃,乞丐可以吃,皇帝照樣吃,咱們從來不在乎吃的是什麼,只在乎怎麼吃。

動輒鵝肝松露魚子醬,選單上都是這些玩意,可誰聽說中國人吹噓只有象拔熊掌龍蝦鮑魚才能做出最好的菜?

“滿漢全席”一百零八道菜,有幾道菜是依靠食物的珍貴才能位列其中的?

用最普通的食材,透過不同的搭配用不同的烹製方法得到不同的口味,卻依然盡得食物之真味,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題,更是一個哲學題。

老外並不懂……

呃,扯遠了。

酒宴上雖然因為皇極天皇的冷臉使得氣氛有些稍稍凝肅,不過大臣們相互之間卻依舊時不時的低於幾句,還算是沒有冷場。

中臣鐮足出去一趟,不一會兒返回,他的位置距離蘇我入鹿不遠,頻頻舉杯向蘇我入鹿勸酒,蘇我入鹿酒量頗深且性情豪爽,縱然明知中臣鐮足乃是葛城皇子之心腹,極有可能對自己不利,卻依舊酒到杯乾。

金法敏胃口不太好,食物不是太合口味,便心不在焉的用膳,不停的打量宴席上的諸人。

然後不經意間,就見到一副有些奇怪的場景……

海犬養勝麻呂手裡捏著酒杯,不停的對坐在他對面的佐伯子麻呂與葛城稚犬養網田兩人使眼色,只可惜對面這兩人只是低著頭一個勁兒的吃飯,大概是吃得太急噎著了,不停的喝水,額頭甚至能夠看見明顯的汗漬。

海犬養勝麻呂不停的使眼色,神情甚是焦急,眼珠子都快撇出來了,那兩人卻依舊只是低著頭,面色難看,一臉冷汗……

這什麼情況?

金法敏一頭霧水。

--上拉載入下一章s-->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