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快眼看書5200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皇帝召見

每一次與房俊相見,長樂公主都能感受到對方那熾熱的眼神,似乎恨不得一口將自己連皮帶肉的吞下去。

所以長樂公主一直認為房俊對自己的慾望大於感情,即便自己對其心有好感,也死死的壓制著,她才不願自己成為一個男人的玩物,等到玩夠了便棄若敝履,毫不留情的離去。

即便這個男人是她所喜歡的也不行……

現在聽聞房俊居然能夠在那等情形之下依舊堅守底線,未曾被房陵公主的魅力傾倒成為其裙下之臣,這令長樂公主心裡喜滋滋的受用。

須知房陵公主雖然年紀大了一些,但千嬌百媚容顏殊麗,兼之養尊處優保養得宜,其柔美入骨之風韻較之青澀的處子更加愈發令男人神為之奪,不知多少勳貴顯爵趨之若鶩。

房俊能夠不被其美色所迷惑,這一點令長樂公主極為滿意。

雖然未必願意與房俊有任何進展,可是一個傾慕的自己的男子非是那等貪花好色之徒而是一個潔身自愛的俊彥,恐怕每一個女人都會為之自豪……

房陵公主則依舊忿忿不平,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她根本不曾在長樂公主面前掩飾對於房俊的覬覦,反正又不是長樂公主的丈夫,就算兩人互生情愫暗通款曲,也不過是一段見不得天日露水姻緣,豈會在意自己從中插一腳,分一杯羹?

說到底,這女人就是個性觀念極其單薄、倫理綱常從不放在心上的,哪怕是在後世,也絕對是一個驚世駭俗聲名狼藉的存在……

也難怪李二陛下在其與前夫竇奉節合離之後欲將其嫁給賀蘭僧伽,後者如喪考妣,差一點以死相迫,請求皇帝收回成命。只可惜這人缺了點男兒氣概,鬧了一場,終歸不敢太過分,只能忍氣吞聲準備嫁妝,待到明年開春,便將這一頂大大的綠帽子接回家去……

*****

麗正殿內。

想當年李二陛下曾與長孫皇后在此居住,只是那時候先是帝國初立百廢待興,各種物資皆要艱苦節省,後來李二陛下逆而篡位登基大寶,更需要勤儉樸素以示天下,長孫皇后的裙子遮不住腳面的事蹟早已哄傳天下,使得人人盡皆稱頌“一代賢后”……

長孫皇后的確稱得上是“賢后”,只是賢良還是不賢良,實際上跟裙子能否遮住腳面並無多大幹系,皇室再窮,難道當真捨不得那麼一點做裙子的布料?

說到底,不過是一種態度、一種姿態而已。

儒家就很是讚賞這種哪怕做戲也得做全套的態度,他們認為哪怕一個人是虛偽的,若是能夠虛偽一生也就成了坦誠,自然對長孫皇后以及李二陛下之間的感情不遺餘力的鼓吹宣揚。

李二陛下與長孫皇后的確是伉儷情深,只是原本或許只有八分,卻硬生生被鼓吹成了十分,成為千古頌揚之典範……

如今大唐國富民安,自然毋須當年那般勤儉艱苦。

當年每到深夜,麗正殿內螢火一般的幾盞油燈,現如今早已換上粗大的紅燭將整個大殿照耀得恍如白晝,地板光可鑑人,四周的青銅獸爐內燃著檀香。

房俊跟著李恪走進大殿,便見到燕王李貞和蔣王李惲這哥倆正跪在殿上一側,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聽見腳步聲,兩人偷偷抬頭看了一眼,見到是房俊,不約而同的嘴角抽搐一下,又齊齊的垂下頭去。

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房俊心中驚奇,跟在李恪身後悄聲問道:“這二位殿下又犯了何錯?”

這二位皇子年歲輕一些,最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加之李二陛下政務繁忙無暇管教,長孫皇后逝去之後後宮無主,一干年輕的皇子皆是活潑好動少了一些規矩,平素裡惹是生非,風評不怎麼好,時不時的就被李二陛下拾掇一頓。

所以房俊用了一個“又”字,因為這二位皇子犯錯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屢教屢犯……

李恪眼角一跳,輕聲道:“還不是拜你所賜……”

房俊一頭霧水,不過是喝了一頓就而已,與我何干?

兩人低聲說話之間,已然到了殿上,李二陛下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反而將此間主人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蘇氏擠到了一側打橫相陪。

李二陛下身材高大,肩寬背厚,此刻繃著一張方臉坐在那裡,一股帝王威儀瀰漫開來,很是攝人心魄。

李恪上前施禮,道:“啟稟父皇,兒臣已將房俊帶來。”

房俊一顆心揪著,總覺得李二陛下一雙虎目之中寒芒閃爍,不停的在自己身上巡梭,穩了穩心神,上前道:“微臣見過陛下,未知陛下夤夜想召,有何吩咐?”

李二陛下端坐,面無表情,淡然道:“今日你那段曲子,唱得不錯,強調很好,比朕的《秦王破陣樂》還好。”

說著,眼神如電,在燕王李貞與蔣王李惲面上掃過。

兩位親王殿下渾身一個激靈,將頭埋得更低,儼然兩隻大號兒鵪鶉,瑟瑟發抖,後悔不迭。

真是嘴賤啊……

房俊不明其意,心裡卻有些忐忑,這分明不是什麼好話。

以李二陛下這麼一個驕傲自負的人,居然這麼承認別人隨口哼唱的曲兒比他親自編排的樂舞還好,有點反常……

“陛下謬讚,微臣只是酒興所至,興之所起,加之以前聽聞老腔之唱法,故而隨口哼唱幾句,鄉間俚曲,焉能與氣勢雄渾、感天動地之《秦王破陣樂》相提並論?微臣愧不敢當。”

《秦王破陣樂》他倒是有所聽聞,並不知乃是李二陛下親自編舞。

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貞觀初年,李二陛下詔魏徵等增撰歌詞七首,太常丞呂才等人協律度曲,訂為《秦王破陣樂》。貞觀七年﹐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對其進行編舞。

只是帝王至尊編排舞蹈難免有失身份,故而除去知情人之外,此事少有外傳,便是燕王李貞、蔣王李惲這等年輕的親王亦不曾聽聞。

不過剛剛已經知道了……

房俊只知道《霓裳羽衣舞》乃是唐玄宗所作之曲,卻不知《秦王破陣樂》乃是李二陛下親力參與編排,還以為只是太常寺那些傢伙歌功頌德呢。

不過雖然不明白什麼情況,但謙虛是美德,低調一點總是好的……

李二陛下容色稍霽。

雖然房俊哼唱的那一首老腔不如《秦王破陣樂》恢弘華美,但對於關中人來說,那等蒼茫豪邁之氣卻甚是對脾氣。

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兩個兒子說自己的《破陣樂》不如房俊隨口哼唱的曲子,李二陛下就氣不打一處來,冷冷瞥了李貞與李惲一眼,淡然道:“既然你倆如此認同房俊所哼唱的那首曲子,那明日便趕去太常寺,當著呂才等人的面多唱幾遍,讓其將曲譜記下,亦能讓更多的人聽聞。”

李貞一臉為難:“父皇明鑑,兒臣也只是聽了一遍,唱不全啊……”

李二陛下不見喜怒:“哦?你都唱不全,如何認定比《秦王破陣樂》還要好呢?”

李貞都快哭了:爹啊,《秦王破陣樂》跟您啥關係?你這麼護著幹嘛……

還是李惲激靈一些,連忙道:“兒臣遵旨,明朝便去太常寺請樂工記錄曲譜。”

李貞也反應過來,跟爹講道理,是不是傻?

有道理沒道理,最後吃虧捱打的不還是自己……

連忙附和。

李二陛下揮揮手,讓他們兩個退下。

兩位親王如蒙大赦,連滾帶爬的退走……

殿上只餘下太子與魏王、吳王。

李二陛下這才看著房俊問道:“何時啟程南下?”

房俊道:“明日即走。”

李二陛下頷首,道:“大軍東征,海路之統領非你莫屬,如今籌謀得當兵強馬壯,只需循序漸進,覆滅高句麗反掌之間耳,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功勞,切不可輕敵冒進,更不可貪功。”

倚強凌弱,自然不能兵行險著,穩紮穩打,一路平推過去就是了。

反而貪功冒進,極有可能陰溝翻船……

房俊笑道:“微臣謹遵聖諭……不過還請陛下放心,微臣此次出海,名義上是為了剿滅高句麗之水師,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倭奴也!”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