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快眼看書5200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

兩儀殿。

李二陛下面色陰鬱的看著案頭的這封奏疏,久坐未語。

在他面前,太子李承乾、中書令岑文字、吏部尚書李道宗、尚書右僕射宋國公蕭瑀、兵部尚書英國公李績、御史中丞劉洎、京兆尹馬周、大理寺卿孫伏伽等朝廷重臣盡皆在座,紛紛面容嚴肅,默不出聲。

稍早一些時候,房玄齡將“乞休”的奏疏呈遞至門下。這並不是房玄齡第一次“乞休”,這兩年房玄齡身體每況愈下,時常臥病在床,尚書省的平常事務已經尚書左丞韋琮、裴熙載、張行成等人主持辦理,事實上已經是半退休的狀態。只是李二陛下深知就算房玄齡不能坐鎮尚書省,可是其治理國家之能力經驗皆非韋琮等人可以比擬,故而盡數駁回房玄齡的請辭奏疏。

然而這一次,大家都知道房玄齡要來真的了……

“老臣於渭北投奔明主,幸得不棄,委以重任,綢繆軍務,典管書記,倏忽之間,已三十載矣……老臣夙夜優思,唯恐有負重託,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未敢有一時懈怠……《禮記》有言:大夫七十而致仕。老臣未然未曾年邁古稀,然形容衰老精力不濟,諸病纏身神思恍惚,再無力以供陛下驅策……陛下數次挽留,老臣感念於心,然而教子無方,致使家門蒙羞、有負皇恩,尚有何顏面立於朝堂之上統御百官、整肅朝綱……伏請致仕,以安天年……”

李二陛下命內侍將房玄齡的這本奏疏遞給諸位大臣,一起傳閱。

眾臣看過之後,緘默無言。

房玄齡一向為人清雅,不爭權、不奪利、不結黨、不營私,平素寬和謙遜溫潤如玉,是真正的君子,更是老實人。

然而現在,老實人發脾氣了……

御史臺彈劾房俊一案,並無確鑿之證據,然而監察御史樂彥瑋一口咬定房俊強搶民女乃是事實,死不鬆口,導致朝野上下輿論洶湧,固然有些人不以為然,但更多的人卻將此事口口傳揚。

百姓是無知的,當輿論潮起,極易受到影響,人云亦云……致使房俊之名聲處於波濤漩渦之中,連帶著房玄齡的名譽也跟著受損。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這件事情明擺著就是有人針對房俊。

房玄齡如何不怒?

老實人發起火來,也能已這等看似溫和實則激烈之言辭向皇帝表達不滿,而且這封奏疏的字裡行間,可見房玄齡盛怒之下致使之心已然堅決。

這既是表達自己的憤怒,更是以此來給皇帝施壓……

我房玄齡給皇帝你賣命了一輩子,臨了,還得讓人迫害得家門清譽不保,兒孫遭受冤屈?

皇帝您自己個兒看著辦吧……

李二陛下心中怒火升騰。

他虎目環視,森然道:“這件事,大理寺可有決斷?”

大理寺卿孫伏伽趕緊起身,恭聲道:“啟稟陛下,事實已然查明,監察御史樂彥瑋彈劾房俊之證據皆不足信。然而樂彥瑋堅持認為房俊確為強搶民女,只是聽聞彈劾之訊息過後反應快速,將商賈之女送給麾下親兵,並且威逼女方之父母,以此脫身。”

眾人一聽,盡皆對這個樂彥瑋很是讚歎,狠人吶……

按照律例來說,沒有證據,那就說明房俊無罪。樂彥瑋一口咬定強搶民女是真,只是房俊彌補的快,致使證據無效,如此一來,樂彥瑋必定要遭受重罰,沒有證據而將彈劾案件運作至大理寺,這簡直就是藐視王法,若是人人都這麼幹,豈不是亂了套?

然而樂彥瑋狠就狠在哪怕證明不了房俊強搶民女,卻死死咬著不鬆口。

看似愚蠢至極,實則不然。

輿論是不講道理的,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特質,人們往往相信自己最先聽到了……

沒有證據,並不能說明你沒幹過,只能說明你隱藏得好。

所以,現在樂彥瑋拼上前途亦要將房俊咬住不放,越是對樂彥瑋的處罰嚴重,輿論就越是同情,對於房俊的名譽就越是損害。

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居然敢在沒有證據的情況死咬著一個侯爵不鬆口,若是說他身後無人撐腰,誰信?

李二陛下瞥了一眼眼觀鼻、鼻觀心的蕭瑀,心中盛怒,卻又無可奈何。

一直以來,他都講究一個“善始善終”,那些跟他一同打天下的臣子們,就算是犯了錯他也儘量優容,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好結局、好歸宿,亦能成就一番“君臣相得”之佳話,流芳百世。

桀驁如丘行恭、陰險如長孫無忌……這些人他都能忍得了,只要不是如侯君集那般造反,他都願意給一個好下場。

何況是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的房玄齡?

李二陛下盛怒的瞪了劉洎一眼,這廝整日裡就知道經營名聲,領導能力實在匱乏,若非他的無能,豈能連御史臺的下屬都控制不住,使得樂彥瑋這等小人有恃無恐、恣意妄為?

劉洎感受到皇帝刀子一般的目光,嚇得縮縮脖子,不敢言語。

心裡卻將房玄齡埋怨了一通,你叫我幫你,可你也沒說這件事居然搞得這麼大啊……

李二陛下將目光看向蕭瑀,瞅了一會兒,方才問道:“宋國公對玄齡請辭一事,可有何看法?”

蕭瑀心中一沉。

宋國公……玄齡……只聽稱呼,便可見陛下此刻對他必定極為不滿。

他現在也有些騎虎難下,本意是打擊一下房俊的名譽,阻撓其快速的晉升之路,最好是能夠使得皇帝對房俊不滿,進而收回華亭鎮市舶司以及皇家水師的掌控權,另換他人上位,緩解房俊對於江南商業之控制。

可誰能料到樂彥瑋這個白痴居然將事情搞到這步田地……

皇帝問話,不能不答,蕭瑀斟酌少頃,便道:“玄齡身體不適,朝野皆知,雖然年歲尚可,然其對大唐勞苦功高,此時誠心乞休,還望陛下成全。玄齡大半生優思國策殫精竭慮,此時致仕,當可縱享天倫悠遊山林,未嘗不是一樁美談。”

他心裡自然是傾向於房玄齡致仕的,房玄齡是尚書左僕射,他是尚書右僕射,只要房玄齡致仕,他必然要晉升一級,成為宰輔之首。

一旁一直未曾發聲的馬周淡淡看了一眼蕭瑀,開口道:“房相乞休之心固然至誠,然則陛下若是在此際房俊一案未曾水落石出之時允其致仕,恐怕朝野上下更會有流言傳出,不僅於房相聲名有損,更會牽累陛下之英明。”

他是有些看不上蕭瑀的。

誠然,這人資格老、根基厚、聲望高,可是蠅營狗苟只為江南士族牟利,眼光短淺胸襟狹隘,非是首輔之氣象。

此人難道看不出房玄齡這封奏疏之中的憤懣與激烈麼?眼下首要之事非是房玄齡的致仕允准與否,而是如何儘快解決樂彥瑋彈劾一案,這一點不解決,難道讓房玄齡致仕的時候還忍受著兒子不清不白的名聲?

這就讓人心寒了。

蕭瑀淡然搖頭,反駁道:“某知曉賓王你與房俊相交莫逆、情誼深厚,可是樂彥瑋彈劾一案,卻著實不好處置。樂彥瑋敢冒著前途盡毀之風險一口咬定房俊強搶民女屬實,這其中難道就沒有文章可查麼?固然現在並無確鑿之證據指證房俊,卻並不代表房俊就當真未曾做過這等事。陛下若是強勢治樂彥瑋之罪,萬一將來又出現證據指明房俊確實有罪,陛下之名譽如何挽回?”

馬周不悅,反駁道:“宋國公此語簡直匪夷所思,依你之意,只要有人以死指證任何一個人,毋須證據,即可定下此人之罪了?那還要王法律例何用?要帝國三法司何用?”

兩人爭論不休,太子李承乾卻只是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一言不發,面容恬淡,只是眼睛裡微微閃爍著光芒……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