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快眼看書5200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你想學魏徵?

房俊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他可以扶著老太太過馬路,也能給老大爺讓座,但他並不覺得自己可以當一個忠臣……

忠臣不是那麼好當的。

他之所以拼著捱揍亦要進諫李二陛下不因營建大慈恩寺而動用國庫,其實還是有私心的。

“陛下,自三皇五帝以降,但凡聖明之君主,無不是剋制隱忍心懷天下,而暴虐亡國之帝王,則各個貪婪虛浮不知收斂。聖主與昏君之間,往往只隔著一線,那便是對天下百姓的看法,是視百姓如子女,亦或是視臣民如奴役……視百姓如子女者,自然心懷憐愛,不忍因一己之私慾而殘害眾生;視臣民如奴役者,必然嚴施苛政,驅策百姓如豬狗……眼下大唐國勢蒸蒸日上,百姓富庶庫府豐盈,正該大力修築水利、道路、城池,推廣農學、醫學等等有利於百姓生計之大業,此乃百年大計,豈能因為一座寺院便靡費巨資、掏空國庫?更何況東征在即,陛下這般興師動眾營建大慈恩寺,固然彰顯陛下對文德皇后的思念之情,卻難免動搖軍心,殊為不智。”

一張口,房俊便是義正辭嚴正氣凜凜。

魏徵為何敢在李二陛下面前無視君王威儀屢屢毫不留情的諍諫,偏偏李二陛下氣得吐血還無可奈何?

那邊是因為魏徵固然強硬,但每一件事情都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

你想打倒魏徵可以,但與此同時就代表你站在了道德與正義的對立面,就成了大反派,愛惜羽毛的李二陛下如何肯這麼做?

所以他寧願被魏徵氣得內傷,也絕不願跟魏徵翻臉……

皇帝這個職業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只要能夠控制住內心的私慾,大差不差都是好皇帝。當然,諸如崇禎那般戰戰兢兢勵精圖治,最終卻致使神州陸沉大明絕嗣的亡國之君,千古僅此一例,不過即便大明江山斷送在他的手上,數百年來也沒幾個人往他的頭上潑髒水,只能感嘆一句時也命也。

房俊當真是因為這般高大上的理由才進諫麼?

當然不是……

他害怕李二陛下現在就飄起來。

敕建一座寺院不算什麼,即便再是奢華壯觀、靡費巨資,百姓也會說什麼,因為在這個佛道並舉的年代裡,這算是正事兒。

辦正事兒花費再多也沒關係,百姓還是很寬容的……

可問題是由於“東大唐商號”的生意越來越廣,利潤越來越大,李二陛下的內帑已經十分豐盈,這種情況下這位皇帝卻還不願意將內帑中的錢拿出來營建大慈恩寺,反而要打國庫的主意,這說明什麼問題?

說明李二陛下內帑的錢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他能有什麼打算呢?

無非跟普通人一樣,有錢了就可著勁兒的造,換著花樣兒的花……

這是房俊不願意見到的。

按理說皇帝內帑的錢,皇帝老子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誰能管得著?宋徽宗大抵也是這麼想的,我就喜歡石頭,身為皇帝收羅天下奇石放在院子裡觀賞,算得了什麼事兒?可正所謂上行下效,蔡京投皇帝所好,弄出一個“花石綱”來,算是掘了大宋王朝的半個根基。

事實上衣宋徽宗的糊塗勁兒,還真就不見得明瞭蔡京等人私底下做得那些事情,可誰叫你是皇帝呢?這個鍋你不背,誰背?

他怕李二陛下也學得有錢就任性,奢侈靡費搞得怨聲載道,文臣史官們不見得敢跟李二陛下叫板進諫,但是肯定會拿房俊這個一門心思給李二陛下搞錢的“狗腿子”說事兒,若不是他弄出一個“東大唐商號”給皇帝搞這麼多錢,皇帝就是想學壞也壞不了啊……

別以為李二陛下被吹噓成什麼千古明君,就不會幹出那些腦殘的事兒,這位極度自信加自負,認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沒什麼是不在他的掌控之內。只看他歷史上東征失敗之後弄一個天竺和尚在宮裡煉丹求仙就知道,所有皇帝容易犯的毛病,其實他身上都有……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進諫是不管用的,就算房俊再不要命,他也不是魏徵,皇帝不會忌憚他。

唯有現在就想辦法將皇帝內帑裡的錢都花掉,這才是穩妥之法。

沒錢了,你還怎麼玩兒?

想玩你也玩不出花樣兒來……

他一邊梗著脖子裝作忠臣義士冒死進諫的模樣,一邊給李承乾、李恪、李淳風等人連連使眼色。

李承乾看懂房俊求救的眼神,心裡差點把房俊埋怨死,你特麼有能耐在父皇面前進諫,倒是硬挺住別求救啊?

可畢竟對房俊器重親厚,李承乾只得奓著膽子道:“父皇,兒臣覺得房二郎之言甚有道理。這座寺院乃是兒臣為母后祈福所營建,若是用咱們自家的錢,豈不是更顯得心誠?想必佛祖亦會明曉父皇憐愛世人不忍加重賦稅之心意。”

此言一出,房俊微微側目。

這位殿下腦子蠻聰明,居然懂得曲線救國的手段……

李淳風也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所謂福報孽報,一報還一報,天家父子誠心實意,刻苦勤儉節約錢糧用以敕建大慈恩寺,必能感動上蒼,以慰文德皇后在天之靈。”

房俊暗喜,果然都是聰明人,文德皇后乃是李二陛下的命門,只要將文德皇后抬出來,那就無往而不利。

忽然覺得少了什麼,偷偷往後一瞧,頓時氣炸了肺!

太子和李淳風都給他說情,結果李恪這貨乖乖的站在兩人後頭一聲不吭……李老三果然奸詐!

李二陛下雖然暴怒,可現在太子給房俊說情,李淳風更抬出來文德皇后,也只能作罷,瞪著房俊怒叱道:“你不是說這寺院用石頭砌築更堅固、更耐用麼?既然如此,你便協助吳王修建這座寺院,限期兩年之內完工,若是屆時未能完工,朕唯你二人是問!”

皇帝反應也很快,既然自家掏錢,那就用石頭砌築好了,相比於各式珍貴木料的運輸以及繁複的雕琢、修飾,用石頭顯然成本更低。

能省就省一點好了……

房俊只得應諾:“微臣領旨。”

身後的李恪滿腹鬱悶:“兒臣遵旨。”

心裡腹誹,關我什麼事兒?我這一聲都沒吭,卻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整座寺院用石頭砌築?

且不說成本如何,單單只是石料的運輸問題就要了老命。關中雖然多山,可是可供開採石料的山卻不多,就算開採出來,以大慈恩寺的規模對於石料的用量,別說兩年了,五年之內都不見得能把所需石料統統運來長安……

李二陛下恨恨的一甩手,不理會眾人,轉身走出木塔。

只是走到門口,回首看著李承乾與李恪道:“你二人隨朕過來。”頓了一頓,又瞪了房俊一眼:“你也跟來!”

言罷,走出門去。

房俊一臉懵然,不過見到太子與吳王盡皆同往,想必不會再懲罰自己,趕緊跟在兩人身後走出去。

無漏寺乃是前隋所建,亦曾香火鼎盛一段時日,只是自隋末以來便漸漸冷落下去,事實上長安城內的寺院出去西明寺之外,都有些沒落,香客們愈發待見終南山上那些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建築宏偉的佛寺,對於城內這些狹窄逼仄的小寺廟看不上眼……

參天的樹木在秋風中搖曳,一片一片落葉時不時的葉脈斷裂飄然而下,將青磚地面鋪滿錯落的一層,寺內僧人很少,唯有一個年老佝僂的老和尚穿著一身破舊的僧衣,抄著一柄掃帚,有一下沒一下的掃著,不緊不慢……

經過老和尚身邊之時,老和尚姿勢不變,似乎對於身邊外物不聞不問。

房俊嘖嘖稱奇,心道這老和尚要麼是個聾子,要麼就是少林寺“掃地僧”那般隱藏的大佬……

走了不久,前方便出現一座精緻的禪院。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