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酒

第一百一十七章 封官加爵

在過來之前,李鄴三人便已安排好退路,他們發現一條可以牽馬上山樑的小路,李鄴沒有向東走,而是直接牽馬進了山坳。

在山上,潘向英和羅金趕來碰頭了,他們當然也發揮了作用,他們找到兩棵同羅騎兵砍伐的大樹,正好用這兩棵大樹阻斷了追兵。

兩人看見了李適,忍不住喜極而泣,李適躬身向李鄴行禮道:“請問恩公尊姓大名,今蒙恩公救我,李適感激不盡!”

李鄴笑道:“我和你父親一起打馬球,他應該給你說過,”

李適頓時恍然,“原來恩公是.....”

對方當然不是獵鷹,獵鷹李適認識,那隻能是飛鯊了,父親給他說過,飛鯊是李林甫的孫子。

李鄴看了看天色笑道:“我們走吧!”

三人牽著馬匹穿過了山樑,進入了南面的茫茫森林之中。

.......

阿布思的親兵沒有追上廣平王李俶,就註定了他們的失敗。

一千八百名同羅騎兵距離大營還有十幾裡,便遭到了一萬龍武軍的迎頭痛擊,一千八百名同羅騎兵拼死搏殺,怎奈兵力相差懸殊,同羅騎兵寡不敵眾,死傷大半,小阿布思率領百餘人殺出重圍逃走。

御帳內,天子李隆基憤怒異常,負手在帳內來回踱步。

太子李亨、廣平王李俶、內侍監令高力士、右相李林甫、左相陳希烈,還有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都默然站在一旁。

“朕待他不薄,他就是這樣回報朕?他到底想做什麼?殺了朕,再來一次五胡亂華?”

大家都感受到了天子出奇的憤怒,或許是天子登基至今第一次遭遇死亡的危險,所以才難以接受。

高力士勸道:“陛下息怒,阿布思就算有異心,但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枉然,才兩千人,他們翻不了天!”

李隆基重重哼了一聲,“要不是皇孫偶然遭遇到他們,他們會晚上來偷襲,誰能想得到?朕不敢想象,那時傷亡會有多慘重?”

太子李亨連忙道:“啟稟父皇,這次廣平王也是僥倖逃脫,多虧得到救援,否則也難逃對方追擊!”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俶道:“你把當時的情況詳詳細細再說一遍!”

“孫兒遵命!”

廣平王李俶便詳細彙報了自己帶著兒子和侍衛前往北山行獵,遭遇到對方的襲擊,孫子被抓,侍衛死傷大半,自己眼看被追上,遇到程昌胤和李鄴救援,尤其李鄴武藝高強,射殺了追兵主將,追兵才停止追擊撤退。

李隆基知道程昌胤,程家的嫡長子,廣寧公主的意中郎,自己也在考慮把他招為駙馬。

但這個李鄴又是誰?

“這個李鄴是何人?”

李林甫心中一跳,連忙躬身道:“陛下,他是老臣的孫子!”

李隆基點點頭,“愛卿還有如此武藝高強的孫子?”

“回稟陛下,老臣的孫子基本上都是平庸之輩,只有他武藝高強,比較有出息。”

廣平王李俶又補充道:“回稟皇祖父,李鄴帶著兩名侍衛去救適兒,不知現在情況如何?孫兒心中著實擔憂!”

李隆基眉頭一皺,問陳玄禮道:“大將軍的意見呢?”

陳玄禮躬身道:“回稟陛下,李公子箭法超群,微臣很佩服,但畢竟單槍匹馬,微臣認為應該由龍武軍去救,會更可靠一些!”

高力士搖搖頭,“軍隊容易暴露,一旦這些草原胡人守不住,就怕他們會同歸於盡,人質處境就危險了。”

李俶嘆口氣,“孫兒也是擔心他們會狗急跳牆,才同意李鄴去營救!”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喊道:“奉節郡王回來了!”

奉節郡王就是李適,李俶聽說兒子被救回來了,激動萬分,他向皇祖父告罪一聲,連忙奔出大帳,眾人也紛紛跟了出去。

趁這個機會高力士低聲對天子道:“李林甫這個孫子和廣平王都在老奴的天鵬馬球隊打球,所以他們認識!”

高力士太瞭解李隆基,如果不解釋清楚,天子的心中會有刺,‘廣平王怎麼會認識李林甫的孫子?廣平王和李林甫又是什麼關係?’

李隆基點了點頭,“朕知道了!”

“其實陛下也見過他!”

李隆基一怔,“朕幾時見過他?”

“陛下,他就是飛龍真人葬禮上的那個少年!”

“原來是他!”

李隆基眼睛微微眯成一條縫,緩緩點頭,“朕倒是真想見見他了。”

.......

不多時,李適被父親李俶帶進御帳,李適跪下大哭,李隆基心疼地把重長孫摟進懷中,連聲安慰他。

“能回來就好,適兒不會再有危險了,”

太子李亨在一旁道:“適兒,你給皇曾祖說說,怎麼脫險的?”

李適點點頭,便將李鄴怎麼潛入大帳救他,用飛刀幹掉了十幾名看守士兵,他們二人又怎麼搶了戰馬,一路拼死殺出了山谷…….

李適說得繪聲繪色,眾人卻聽得驚心動魄,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孤身闖入敵穴,單槍匹馬乾掉數十人,救出了奉節郡王,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

這不光是武藝高強,而且極有智慧,比如點火燒馬帳把同羅士兵引過去。

李林甫更是緊張得心懸在嗓子上,這可是皇重長孫,萬一被箭矢射中,罪孽就深重了,這孩子太冒險了。

重孫被救回,李隆基心情大好,捋須道:“宣李鄴來見朕!”

片刻,侍衛帶著李鄴走進御帳,李鄴跪下行大禮參拜,“小民李鄴參見皇帝陛下!”

李隆基點點頭,“李少郎平身!”

李鄴站起身,眾人眼前一亮,才十四歲,長得這麼高大強壯,難怪能殺數十人突圍。

李鄴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近半年了,這半年間他又長高了五厘米,按照後世的標準,已經到一米七八了。

不僅身高,體格也強壯了不少,看起來和成人沒有區別。

“李少郎能救回朕的重長孫,不僅勇氣過人,武藝高強,智謀也可圈可點,更值得朕嘉獎,朕封你為宣節校尉,賜武功縣子爵,賞銀一萬兩!”

李鄴連忙躬身行禮,“謝陛下厚賞!”

李隆基又對太子李亨道:“李少郎救了皇兒的長孫,你也表示一下吧!”

“兒臣遵旨!”

李亨想了想對李鄴道:“我有一口名劍,名青龍,贈給少郎,感謝少郎對我長孫的救命之恩!”

“謝太子殿下賜劍!”

李鄴再次行一禮,退了下去。

這時,李隆基下旨道:“反賊未盡,取消春狩,明日返回長安!”

聽起來好像是因為有反賊騷擾,春狩不再安全,所以取消春狩回長安。

但李鄴卻心知肚明,這次春狩的真正目的是為飛龍安排後事,天子出巡必須要有一個藉口,那麼春狩就是最好的理由。

秘密送走飛龍,天子此行的意圖就達到了,安全問題就成了他提前結束春狩的最好藉口。

李鄴回到大帳,程家也在燒烤慶祝,程昌胤雖然沒有封官加爵,但他得了另一種獎賞,天子已正式表態,招程昌胤為廣寧公主的駙馬。

李鄴到來,立刻被程若冰請到了主位上,李鄴再三推遲不掉,只得坐下。

程若冰親自給李鄴倒了一杯酒,笑道:“李公子是有福之人,若不是李公子救下廣平王,聖上不會最後下決心招昌胤為駙馬!”

李鄴回頭望向程昌胤笑道:“胤哥成駙馬了?”

程昌胤抱著頭嘆息道:“我並不想!”

“這由不得伱!”

程若冰瞪了他一眼道:“事關家族利益,你必須服從。”

李鄴啞然失笑,這小子裝得很像,他獻小奶豹討好公主的時候,自己可是在旁邊看著,他哪裡不想?

程昌胤成為駙馬確實是程家向權力中樞靠攏的一件大事,唐朝開國的功勳世家底蘊不夠,幾代之後,子孫幾乎都遠離了權力中樞。

像秦瓊的後人、尉遲恭的後人基本上沒落了,而程咬金家族混得不錯,孫子程伯獻當上右衛大將軍,程伯獻的兒子程若冰和程若水都還是五品官員,到程昌胤這一代,如果沒有被招為駙馬,那麼最多也就當小武將或者縣官,程家也將走向沒落。

但程昌胤當上駙馬,那就意味著程家成為外戚,程家的上升空間又被開啟了,對整個家族的前途而言,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程若冰又笑問道:“聽說賢侄也封官了?”

李鄴笑著點點頭,“我也不知是什麼官,一個是宣節校尉,然後封武功縣子爵,世叔給我解釋一下。”

“不錯!居然是實職,宣節校尉是正八品上階的武散官,對應的官職應該是翊衛或者太子勳衛,就看兵部會不會給你補上這個缺。”

“那子爵呢?”

程若冰捋須笑道:“子爵可不簡單,它雖然只比男爵高一級,但它是正五品,代表著一種地位,這麼說吧!就算縣令見到賢侄,也要恭恭敬敬行禮。”

這時,一名家丁快步走來,在李鄴身邊低聲道:“四十八郎,相爺請你過去。”

……….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萬千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雙聖臨朝,楊易穿越而來,成為太平公主的家令。楊易:“殿下,身為皇室公主,豈可口出粗俗,動手傷人?”太平公主:“你管的著嗎?”楊易:“國有諍臣,不亡其國。這公主府裡,自然也要有一個敢於直諫的家令,公主殿下才能走的更遠。”太平冷笑:“這麼說來,你還是個忠臣?良臣?賢臣?”楊易:“微臣只是直臣......”太平:“威脅公主,忤逆主君的直臣?誰給你的膽子?誰讓你這麼行使職權的?”楊易:“微臣是調露元年
橙汁兒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