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無忌翻開灶書第三頁,並沒有發現其他功能,直接就是菜譜兼食材圖鑑了。
就如同《山海經》,表面上,是一本地理書,但其實又名《山珍海味經》
但因為宋無忌沒有對應食材的緣故,一個菜譜都沒有解鎖。
倒是兩個被宋無忌燒死的“人皮倀”“食屍倀”,他們的影像,出現在了灶書圖譜中。
不過這兩個東西,明顯是不能吃的,畢竟灶神,也不是什麼奇奇怪怪的都會拿來做菜的。
人皮倀:西山有虎,好吃人,作鬼者甘為其奴,是為倀。受妖氣點化,穿皮如衣,性懼火、畏光明,夜行日藏。
掉落物:符紙
食屍倀:虎食一人不能止飢,食二人有餘,作鬼者不離殘軀,迫為奴,是為倀,受妖氣點化,食屍補形。性懼火、畏光明,夜行日藏。
掉落物:染血菜刀
“這背後,竟然是一頭虎妖!”
宋無忌心中一驚,正所謂“為虎作倀”,自己早就該意識到的。
虎乃百獸王者,成了妖魔,只怕也不會甘作普通妖魔,難怪他竟派出這麼多倀鬼混入災民之中,只怕意不在吃人,而是要驅鬼攻城。
宋無忌腦海裡面頓時浮現了一個虎頭人身模樣的大妖形象。
這逆天能力,都不需要煉製一杆萬魂幡,邪修煉這玩意,還擔心萬鬼反噬,而虎妖卻是天生純陽之體,剋制妖邪鬼祟,根本不怕倀鬼造反,甚至只需要一聲呼嘯山林,一些膽小的動物都能活活把自己嚇死。
……
城牆之上,縣令田承弼看著城外的災民,不由得長嘆一口氣。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吾生之多艱。
城下的災民越來越多,都是各處鬧妖災,逃出來的抱團到了縣城邊才停下。
田承弼並非庸碌之輩,每日必親自登城觀察情況,心中估算,看得明白,看得清楚。
這些百姓,分明是被妖魔刻意趕到了一起的,根本不是災民以為的,妖魔追到城池邊就不追了。
每日夜裡擄掠人口,估計也是為了防止災民逃跑,讓他們認為,荒郊野外更危險。
由此田承弼大膽推測,這些妖魔所圖不小。
或者說,妖魔目標根本就不是這些災民。
這些災民無力抵抗,早已經被視作囊中之物。
妖魔們覬覦的是太昌縣!
他們將難民趕來,不過是在收集祭品,等城池一破,所有人都是人牲祭品!
妖魔作祟的訊息剛剛傳來的時候,田承弼第一時間就下令封城。
這顯然並非良策,風險極大。
如今封城才不過數日,城中糧油米價就翻了數翻。
最重要的是,城門不開,城中百姓沒有儲備柴火,有的已經開始劈了傢俱燒火做飯了,再這樣下去,只怕不等外面攻進來,城中百姓若不想餓死就會發生譁變。
而城外難民,也會因為城門封禁,不讓他們進城而不滿。
況且拖的時間越久,災民們互相爭奪有限資源的狀況就越慘烈,甚至可以為一口吃的殺人,賣女,更甚者已經突破底線,易子而食並非聊聊幾個字罷了。
僅僅這樣也就罷了,問題是,城下災民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誕生了“草莽龍蛇”。
拉幫結派,已經成了常態,規矩,雖現在還有少數反抗者,不服幫派管束,但不出幾日,等他們,收攏了資源,便是造成更多人餓死!
加入幫派的有也許吃口飯就要賣命,可不加入幫派的,更是立馬餓死……
災民一旦接受了這種觀念,一者對官府不滿的情緒醞釀,二者面對外面妖魔的逼迫,便極有可能出現振臂一呼百應者,成為賊軍首領!
災民為其裹挾,便會不惜代價攻下城池,來求一線生機。
相比面對妖魔的未知,災民百姓他們會更有勇氣向自己人開戰。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於城中百姓而言,災民入境和妖魔入境沒有什麼區別。
田承弼讀史書而明智,便是那些治軍嚴明的名將,都會在攻城之後,縱兵三日,讓麾下士兵得到好處,利益,更何況這些烏合之眾了。
甚至作為父母官,第一個被賊軍殺死的就是他田承弼。
僅田承弼心中演算結局而言,若不能及時破局,只怕不出三日,不是葬身妖腹,就是葬身於叛軍。
不能再封城了!
不過,倒也不是一點辦法也無,畢竟天無絕人之路。
田承弼心中黯淡
眼下雖然天地大變,各處都鬧了妖災,但隨妖魔一起出現的,還有各路神佛。
比如太昌縣中城隍廟之中的城隍神,神號“太昌佑民威靈伯”者,便在天地大變後顯聖,且第一時間和他溝通。
雖說儒家一向“敬鬼神而遠之”,但真到如今,卻只能寄託希望於鬼神。
田承弼也是一陣無力,心中浮現一句詩文。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當下退了城牆,騎著馬訪到城中城隍廟處。
城隍甦醒後,並沒有總攬全功,而是接著沉寂,抓緊時間恢復自身力量,如今是廟祝全權掌勢。
這廟祝似乎早知道縣令要來,早在門前等侯。
“城隍縣伯那邊的情況如何了?”田承弼直接問道:“可有了辦法?”
廟祝點點頭回道:“父母官,縣伯雖說初步復甦,還沒來得及煉化全境,但已經耗費了城隍廟歷年積累的香火願力,凝聚守護之權柄。”
田承弼搖頭:“只守不攻,遲早城破!”
“縣伯也沒辦法,如今只是縣伯復甦,判官日夜遊神無常、他們都沒有復甦!”
“整個城隍廟就城隍爺爺一神,身邊一個兵馬也無,如今正需要大量香火願力維持……縣君還是趕緊讓百姓們都來廟中燒香禱告,才是正事。”
田承弼直接略過這廟祝:“看來你做不得主!”
他自是認為廟祝在趁機要挾,討取好處。
他是陽間百里侯,城隍是陰間百里侯,嚴格來說,大家身份地位對等,沒必要太恭敬,更何況一廟祝?
他一踏入廟中,便彷彿進入了另外一重空間,完全是和陽世衙門一般模樣。
城隍神正坐主位,是個中年文官模樣,見到田承弼連忙下位,手中還捧著一疊文書。
“田縣君來得正好,本神正要去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