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庭做仙官小說免費

第三章 朝議與推舉

這一次‘天庭、道門合流’,並不是‘合併’,因為天庭和道門向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此前道門一直都和天庭在主體上有所分別,天庭是‘三界主宰’,是統治者的主體,而道門則是宗教主體。

一個是以天條為主,謀求統治安定。一個是以‘教義’為主,謀求傳道修行,所以他們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

現在‘天、道合流’,就是道門主動放棄自己的教義,而奉‘天條’為自己的教義,代天宣化,教化蒼生。

同時,道門的神仙修士,也將普遍進入天庭為官,二者將徹底融合,共尊奉玉皇大天尊與道祖,不再區分彼此。

所以,在天庭正式頒佈詔書,將‘天、道合流’之事佈告三界之時,三界之中的所有神仙修士全都震驚了。

而這其中受到震動最大的,自然是佛門與玄教,對於他們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訊息。

但出乎意料的是,佛門卻主動上了賀表,恭賀‘天、道合流’,這道賀表有佛門所有佛陀的署名,甚至眾佛還在賀表中說:“天、道合流是三界眾生的大福祉,是有利於三界眾生的偉大事件。”

不過祝賀歸祝賀,佛門的動作卻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南瞻部洲的佛門力量再一次得到了空前的加強,據南瞻部洲大唐國鎮守的道門大德回稟,佛門在南瞻部洲至少增加了三十餘名太乙金仙戰力,太乙金仙以下更是不計其數。

佛門很清楚地知道,道門這是被佛門和玄教給逼的沒脾氣了,所以選擇了這一步路,因為本來天庭就有道門的基礎,與天庭合流對於道門來說並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而天庭與道門合流一旦完成,就必然會出兵干預南瞻部洲之事,到那個時候佛門要面對的可就不止道門一家了。

同樣的,玄教對於此次天、道合流事件也很驚訝,在短暫的震驚過後,立刻就找上了佛門。

最後佛門與玄教商議的對策是,儘快在天庭與道門合流完成之前攻下大唐國,將道門全部逐出南瞻部洲。

如果能在天庭插手之前將道門逐出南瞻部洲,那麼佛門和玄教就有足夠的時間在南瞻部洲做出妥善佈置,就算天庭堅持要出兵,他們也能佔據優勢。

這一點佛門和玄教能料到,天庭和道門自然也能料到。

不過,玉皇大天尊自然不會親自去管這種事,而是在敕封了道門大羅金仙與證道太乙金仙之後,便回‘太微玉清宮’內清修去了,將凌霄寶殿朝議以及天庭一切事務交給了五御大帝君和剛剛敕封的道門眾聖。

當然,還有太上老君,只要玉皇大天尊不出席凌霄寶殿朝議,他也懶得來,每天就蹲在兜率宮裡煉丹、煉器,不問世事。

這裡主要說一下道門眾大羅的封號:

鬥姆元君封號‘中天梵氣鬥母大帝元君’。…

鎮元子封號‘鎮元道君’。

金靈聖母封號‘金靈聖母道君’。

雲霄娘娘封號‘雲霄清羅道君’。

黎山老母封號‘玉清聖祖紫元君’。

瓊霄娘娘封號‘瓊霄玉羅道君’。

碧霄娘娘封號‘碧霄景羅道君’。

無當聖母封號‘無當聖母道君’。

太乙真人封號‘太乙玄方道君’。

玉鼎真人封號‘紫清文華道君’。

赤松子封號‘赤霄靈威道君’。

廣成子封號‘廣聖慈明道君’。

雲中子封號‘廣德清福道君’。

這其中尤以鬥姆元君封號最高,位同五御大帝君,其餘眾大羅皆位同五方五老。但鬥姆元君和鎮元道君雖然受天庭敕封,但表示‘不問政事’,所以兩人在之後的朝議中只要沒有出什麼大事,或者玉皇大天尊沒有召開大朝會,便不會來參與朝議。

所以在今天的凌霄寶殿朝議上面,勾陳大帝朝道門眾大羅道:“諸位道友,你們需在天庭與道門整合完畢之前,全力守住大唐國。”

道門眾大羅聞言,不由相互看了一眼,隨後金靈聖母說道:“請勾陳大帝君放心,我道門一定在天庭出兵之前,守住大唐國。”

“好。”勾陳大帝微微頷首,天庭兵戈征伐的最高權柄,自然由勾陳大帝來執掌。

隨後勾陳大帝目光一轉,落到了下方仙班之中,剛剛敕封的五位‘輔天真君’和‘六大元帥’身上。

這裡又要說一句,原來的北極六聖已經撤銷,其中真武大帝成為了新設的神霄九帝之一,而新的神霄九帝分別是: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玄天佑聖真武大帝、微妙無通南華帝君、致虛觀妙沖虛大帝、靈微妙清通玄大帝、昭道合真洞靈大帝、混元正道清霄神武大帝、正法明神文昌帝君。

可以看出,神霄九帝之中有四位大帝是新晉敕封的,他們就是原來的道門四大真人‘南華真人莊周’、‘沖虛真人列子禦寇、’、‘通玄真人辛計然’、‘洞靈真人亢桑子’。

而四大真人也是首批進入天庭,成為掌握真正實權的道門大德。雖說道門眾大羅也受到了天庭敕封,但他們和五方五老一樣,都是在天庭尊位極高,但其實並沒有執掌天庭內部實權。

不過對於這些大羅來說,有尊位就可以了,有沒有實權他們並不在乎,因為他們的偉力已經達到了可以無視天庭權柄的地步,他們自己就是權柄的源頭。

說完神霄九帝,現在回到‘輔天真君’和‘六大元帥’這裡。原本‘北極六聖’中的真武大帝和妖帝帝俊,現在晉升為了‘神霄九帝’。原北極六聖剩下的四人,則全部晉升為了‘輔天真君’。

輔天真君現在暫時只有五位,他們分別是:二郎顯聖真君(二郎神)、天蓬元聖真君(原天蓬元帥)、天猷持德真君(原天猷副元帥)、翊聖保德真君、太乙上尊護道佑德真君(鯤鵬)。…

六大元帥僅次於輔天真君,他們分別是:安天降魔大元帥托塔天王、安天鎮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安天滅魔大元帥馬靈耀、玄壇蕩魔大元帥趙公明、三界誅魔大元帥溫瓊、三界伏魔大元帥關羽。

看著五位輔天真君與六大元帥,勾陳大帝緩緩開口問道:“五位輔天真君及六大元帥,誰可統御眾將,總領天兵,出征南瞻部洲,征討‘佛、玄’二教?”

聽到此言,安天降魔大元帥托塔天王立即走出臣班道:“啟稟勾陳大帝君,臣以為此次出征事關重大,非其人而不可任,臣舉薦二郎顯聖真君為統帥,總掌統御天兵天將。”

托塔天王說完,哪吒也快步走出,稟奏道:“臣贊同托塔天王所奏,由二郎顯聖真君為統帥征討南瞻部洲,再合適不過。”

勾陳大帝微微頷首,接著又朝眾仙神問道:“諸位仙卿是否有合適人選?儘可稟奏。”

勾陳大帝話音剛落,便將神霄九帝之一的南華帝君莊周手執玉笏站出來說道:“臣以為,太玄都省大總監鴻清真人方鑑亦可統御天兵天將,征討南瞻部洲。”

聽到南華帝君的話,沖虛大帝列子禦寇、通玄大帝辛計然、洞靈大帝亢桑子也紛紛站出來道:“臣附議。”

見到南華帝君四人竟然舉薦方鑑出任統帥,不僅大殿內的眾神仙愣了一下,就連方鑑自己也驚愕不已。

“不可。”然而就在此時,一個聲音陡然響起,吸引了大殿內的目光。

眾仙神扭頭看去,原來是太白金星,只見太白金星站出來說道:“鴻清真人能力足夠,但資歷不足,統帥天兵天將,恐難服眾。”

要知道像這種規模的戰爭,派出去的肯定不是那些普通的天將,而是托塔天王、哪吒這樣的天將,他們不僅資歷比方鑑老,品級也比方鑑高,讓方鑑去統帥他們,的確很難服眾。

隨著太白金星說完,一個清靈柔雅的聲音在穹霄慶雲之上響起:“太白金星言之有理,方鑑資歷淺薄,雖能力足夠,但初晉超品,威望不足,難以勝任此職。”

眾人抬頭看去,這才發現說話的竟然是九天玄女大帝君。

南華帝君四人聽到九天玄女這般說,當即也只能無奈地打消了讓方鑑為統帥的念頭,紛紛躬身一拜道:“是。”便退回了仙班之中。

不過南華帝君他們舉薦方鑑,並沒打什麼別的主意,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由方鑑去對付佛門和玄教更好一些,因為方鑑手段狠厲,行事無情。

以前他們沒得選,現在和方鑑都是‘自己人’了,那麼肯定要和方鑑‘組隊’,體驗一下從天庭制高點去碾壓對手的快感。

尤其是方鑑實力也足夠勝任,你可以懷疑方鑑的人品,可以懷疑他經學水平,但你不能懷疑他的實力和手段。

因為佛門和妖族已經用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反覆證明了方鑑的能力,完全不在六大元帥之下。

隨著南華帝君四人退回仙班,方鑑立刻手持玉笏從仙班之中站了出來,並朝勾陳大帝稟道:“啟奏勾陳大帝君,二郎真君法力無邊,神威顯赫,乃我天庭第一戰神,臣亦舉薦由二郎真君統御天軍,節制十方,征伐剿討,定無疏失!”

托塔天王立刻說道:“臣附議!”

哪吒也緊隨其後:“臣附議。”

“臣附議。”

“附議.”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開局收徒孫悟空,我重塑西遊量劫
開局收徒孫悟空,我重塑西遊量劫
葉玄天穿越到洪荒世界,苟過了龍漢量劫,巫妖量劫,封神量劫,終於在石猴出世不久,成為準聖。 此時聖人皆是隱世不出,葉玄天決意重塑西遊量劫。於是乎!菩提老祖要收徒不是? 這徒弟,我要了!如來老兒要靠八十一難成就無上量劫不是?這八十一難我來佈局吧! 玉帝要靠捲簾大將分一杯量劫的羹?這捲簾我來策反吧!太上老君要靠天蓬為道門求一絲出路? 這天蓬我納下了。葉玄天:我要出山,為後世人族重塑仙路,這聖人合該有我一
執筆如持刀
洪荒:我帝俊,只想建設洪荒
洪荒:我帝俊,只想建設洪荒
穿越到洪荒世界,成為了帝俊。一開始他並不想要做這個妖皇,只想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先天神聖,奈何鴻鈞道祖欽定,他無法拒絕,只能夠擔此重任。 至於巫妖大戰,帝俊根本就沒有興趣,他只想率領妖族建設洪荒世界,獲得洪荒天地青睞,功德氣運。 還有周天星辰大陣,那創造出來,是用來戰鬥的嗎?劃分日夜,釐定四時,化混沌之氣為先天靈氣,澤被洪荒,這才是周天星辰大陣真正的用途。 功德氣運加身,誰敢招惹妖族?在帝俊的帶領之下
最愛吃飯睡覺
俠影林風之江湖恩仇錄
俠影林風之江湖恩仇錄
北宋初年,江湖風雲乍起,各方勢力暗流湧動。自幼父母雙亡的林風,在華山腳下小村落被隱退江湖的老者收養,苦練武藝,心懷俠義夢想。 參加鎮上比武大會初露鋒芒後,林風踏上江湖路。一路行俠仗義,聲名漸起,被稱為 “華山小劍客”。途中,他救下被神秘黑衣人追殺的蘇瑤,得知其家族因得罪權貴遭難。 林風挺身而出擊退黑衣人,卻也因此對神秘組織產生好奇。抵達汴京後,林風成功加入以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為宗旨的俠義盟。 本以
文州小小生
修仙後,她一心做老祖
修仙後,她一心做老祖
沈歲稔重生第一要務:成為結丹老祖!成為結丹老祖!!堅定不移的升階老祖輩! !!
修仙呢沒空
劍影浮塵
劍影浮塵
江湖,向來是波譎雲詭之地,表面的平靜之下,暗湧著無數秘密與陰謀。 清平鎮的逸塵居客棧,看似只是個尋常供旅人歇腳的地方,卻也在這暗流之中,悄然牽扯進了諸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小小蝦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