熢火之下筆趣閣

第877章 輕快一刀

天一亮,鬼子少尉就帶著一幫手下,在村裡到處找東西。

可惜,早年軍閥混戰,再經過鬼子偽軍多次掃蕩,村子裡的東西早被洗劫一空。

少尉面色不禁有些陰沉。

少尉認為現在隱藏行跡根本沒什麼意義,所以他決定帶著眾人到村口的小廟裡轉悠轉悠。

跟著偽連長、翻譯哪敢對主子說個不字兒?

只得跟在少尉屁股後面屁顛屁顛的伺候。

剛來到廟門口,看著古色古香雕樑畫棟的門窗,少尉的心情就立即大好!

不知道什麼原因,將村裡燒了個精光的人,都沒有對這小廟下手。

早失了香火的小廟雖然陳舊,卻並不顯得破敗。

進得廟裡,看著一尊不認識的佛像前邊竟然還有人不久前上過香的痕跡。

對這些...少尉不感興趣。

忽然,少尉被供臺前邊地上那諾大發綠的香爐吸引,兩眼立即瞪得跟牛眼般大小。

快步上前,湊近仔細觀察那香爐外壁上的銘文,沒看幾個字,打小學習中文的少尉臉色就變了,開始跟旁邊的鬼子搖頭晃腦鳥語感嘆:“喲細...真是不虛此行...”

旁邊眼睛一直落在少尉手錶上的翻譯,聽到小鬼子說話,趕收回視線,跟著把目光湊到那發綠的銅香爐上去附和道:“這上邊有字...”

少尉壓住心裡的激動:“你可知道這是什麼?”

翻譯愣了一下:“落款處...景德...難道是jdz出的東西...不過,據我所知,jdz最出名的是瓷器啊...”

少尉翻了翻譯白眼,顯然,這翻譯沒什麼文化!

景德是宋真宗年號之一...至於jdz麼?其實是根據宋真宗年號才改的地名!

也懶得跟翻譯解釋,少尉立即偏頭示意身後的倆鬼子將那香爐翻過來,有些年頭的東西,在製作的時候都會在爐底刻上製作人資訊...

很快,香爐底朝天,倒出來的香灰到處瀰漫,底上雙排“汴京匠作官煉青銅爐”九個大字兒清晰可見...

少尉心裡激動不已,他可以確定,這絕對是宋代的物品!

可惜,旁邊的這些中國人根本不知道這個香爐的價值!

少尉趕緊平息心中的激動之情,給旁邊兩鬼子打了個眼色,裝作不經意離開,剛走兩步,順手撿拾起地上角落裡的一面銅鏡,戴著的白手套輕輕拂去上面的灰塵,很可惜,正面早已經照不出人影。

不經意翻了個面,看了背後,上邊九個繁體字兒“汴京王記煉青銅照子”...

少尉好不容易平靜下的心再次激動,這小件物品雖然沒有落時間,看作工精良,絕對也是一件宋代好貨!

心裡樂開了花...

再抬頭看著廟裡那些牌匾,少尉的眼裡立即漂滿了日元...

見少尉白痴一般臉色變來變去,但心情似乎不錯,跟在後邊的偽連長,趕緊上前遞煙套近乎,比比劃劃地對少尉熱情的介紹這廟的情況:“據說這廟有一兩千多年曆史,這些破銅爛鐵到處都是,這些東西原本也值些錢,以前經常有人收荒,收來打造成爐子或者做些銅鎖,可是這兩年老百姓都跑光了,誰也不在意這些物事兒...”

對於偽連長來說,除了大洋跟女人,這些到處都是的東西有個屁用!

少尉根本沒有心情理會偽連長,接過煙後根本沒點,直接把旁邊的助手叫到一邊,開始安排等他把這些人帶走後,再派人來把廟裡的東西直接裝車!

有些事,可以做,但沒必要讓人知道,大坂城商人家庭出身的少尉做生意絕對是把好手!

如意算盤打得丁當響,可惜...他好像忘了這是什麼地方...

砰...

幾里遠處開闊地裡一聲沉悶的槍聲傳來。

少尉愣了一下,立即帶著手下跑步到村口,扯出望遠鏡對著槍聲來源處觀望。

旁邊負責警戒的鬼子鳥語:“應該是外圍哨出了狀況!”

距離有些遠,望遠鏡裡看不大清楚,少尉轉頭對旁邊的偽連長吩咐:“立即派人過去看看!”

偽連長也不含糊,直接叫過手下一個排長:“你立即點齊人馬...呃...就帶一個班過去看看怎麼回事兒!”

很快。

十餘早就換了普通老百姓衣服的離開村子往北跑。

...

本來只是想在外圍襲擊落單的外圍八路,沒想到在野外放哨的八路這樣不堪一擊!

在道門這兩位眼裡,八路軍已經成了甕中之鱉,能活捉回去,師姐一定很高興!

地上那位自然把這兩位當成了游擊隊,眼裡全是恐懼,不過...聽說八路一般不殺俘虜,走的時候還會發兩塊大洋...稍稍放下了心...

甚至根本沒想反抗...

看著被堵了嘴倒在地上的偽軍,一位黑衣人撇了撇嘴:“如果他們都是這路貨色,咱們哪用費這麼大力氣,直接殺進村弄死他們!”

旁邊站著的那位有些猶豫:“我說,帶這傢伙回去...要走那麼遠的路,有些誤事...我看還是脆弄死算球!”

地上那廢物一聽急了,八路不是不殺俘的麼?

趕緊掙扎,正在綁他的那位來了氣,一巴掌狠狠的扇在偽軍臉上,打得那偽軍眼裡星星亂跑。

旁邊那位已從背後抽出大刀,看樣子,地真要砍頭!

偽軍慌了,顧不得眼裡的星星,拼命掙扎,忽然發現旁邊放著他那上了膛的步槍。

在地上一個翻轉,身體後背壓在步槍上,熟練的把手指插進步槍板機孔。

站著的那位手裡大刀慢慢舉高,獰笑著一步一步向偽軍靠近,他根本不相信雙手在背後的這位能玩出什麼花樣。

偽軍眼裡滿是絕望的神情,一咬牙,反綁在背後的手指扣動了扳機。

槍聲撕碎了荒涼的平原寧靜。

子彈怪叫著衝出猛然向後顫抖了一下的槍口,蓬起一團塵霧後直接鑽進了地裡。

大意了!舉著刀的那位心裡一驚,沒想到這傢伙死前還開槍示警,一驚之後立即大怒,這下先遣暴露,接下來只能跑路...

手中的大刀毫不猶豫掠過地上那倉惶絕望偽軍脖子,一蓬鮮血飛濺而出,灑時進那偽軍身旁邊乾涸的荒地。

旁邊那位將被偽軍屍體壓著的步槍扯出來,在偽軍腿上擦拭血跡:“我說...你捅死他不行麼?”

提著刀的那位正在欣賞他的得意之作,這一刀下去,他的刀上甚至根本沒有沾上一丁點血跡!

倒不是真沒沾上,而上他揮刀速度極快,沾上的血也急速被甩掉...

聽地上同伴抱怨,正欣賞大刀這位順口道:“真痛快!”

說完把刀插到後背,看著同伴開始搜尋偽軍屍體上摸索兜,幾張皺巴巴的票子直接進了同伴口袋:“哎,一人一半啊!”

說完,站在旁邊單手打揖,嘴裡唸唸有詞開始超度: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辰天尊...

口裡的超度經還沒念完,卻忽然瞪大了眼:“不好,有人來了!”

地上那位趕緊跟著起身,順著同伴目光方向,看到南邊一個村子裡出現一支快速奔跑的隊伍。

兩人對視一眼,地上那位一臉詫異:“八路真狡滑,明明看到他們在東邊的村裡,怎麼這南邊有也有?”

唸經那位撇了撇嘴:“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不是說他們來了幾百人麼,肯定分散在各處,他們人多,咱們先離開!”

“那,咱們往哪個方向走?”

“你個笨蛋,當然往西,總不可能把那些傢伙帶回咱們駐地啊?”

兩人邊說邊撒開腿往北跑,到了公路上,直接轉向了西。

沒跑多遠,就發現...南邊追來的那些人...速度太慢...跟本攆不上。

兩人還邊跑邊笑話:“要不要等等他們?”

砰...

後邊追擊的人開始射擊。

唸經那位無語:“這些笨蛋隔了兩三里地開槍射擊,真當他是神槍手?”

“這要是能打中老子,除非今天下大雨!”

唸經那位立即罵道:“你許個屁的願!萬一今天真的下雨呢?這因果報應可不會假。”

“屁,你別忘了咱們是道門,和尚才說因果報應...我差點忘了,你以前好像從老林寺裡出來的吧?”

砍腦袋的那位冷笑:“嘿嘿,老林寺裡髒得很,老子才不跟他們同流合汙。”

“你說的對,那些和尚廟就知道搞錢圈地,哪像我道門濟世救人...”

“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道門又真能好到哪去了...”

唸經那位怒了:“你個夯貨進了我道門,你說這話,你到底什麼意思?”

“真要當好人,還是得當官兒...”

話沒說完,後邊遠處射來的一發子彈就擊打在兩人旁邊的地裡噗哧響,唸經那位立即再次罵道:“你個吃裡扒外的死禿驢烏鴉嘴...”

7017k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