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長公主主動跟官家提,官家大機率會同意,還不會覺得是他結黨營私,心思不純。
且還會給他一個不小的官。
長公主在官家心中的分量,整個朝堂都是清楚明白的。
但趙允良面上還是惶恐:“姑姑,我這樣真的挺好的。姑姑這麼一說,反而會讓官家難做的。”
“官家若連那點心胸都沒有,如何能管理好偌大的江山。你是趙氏子孫,就該為朝堂分憂。姑姑知道你擔心什麼,放心不會讓你難做的。”
見此,趙允良才勉強答應。
頓時感覺,落在自己身上的餘暉也不那麼難受了。
還暖融融的。
走了一會,楊副都知帶著幾個宮人急匆匆的趕來:“小的們來遲,讓長公主勞累了,這是官家賜下的的步攆,長公主請。”
“官家有心了。”
長公主扶著李流玉和李氏的手,坐上步攆,其餘人跟在左右,時不時的陪長公主說說話,約莫兩刻鐘到達垂拱殿。
今日是家宴,人數不多,所以才放在小型的垂拱殿。
主打就是一個溫馨。
彼時,太陽已經完全落下。
宮中四處早已亮起燈光,不說照的猶如白晝,倒也十分亮堂。
長公主沒到多久,趙禎帶著皇后等一眾妃嬪就到了,除了長公主,其餘人都要恭恭敬敬的行禮,等著官家的聲音,才能依序落座。
歌舞陸續進場,宴會算是正式開始。
本來按照之前照趙禎的意思,是想要辦一次國宴的,讓四品以上的臣子攜家眷入宮赴宴,君臣同樂。
可西夏的戰事複雜多變。
西夏明明已經遞了投降的書信,但卻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據斥候來報,西夏依舊在頑強抵抗。
趙禎不想剛剛舉行一場國宴,前線就傳來西夏再度南下的訊息。
等西夏徹底俯首稱臣,再行慶祝,未為不可。
歌舞進行到一半,平時在宮中比較低調的馮娘子突然開口說道:“看著這些年輕的姑娘,想起當初張美人跳舞的時候,那舞姿真是一絕,不知和這些舞娘相比,誰更勝一籌。”
馮娘子,名馮可嬌,馮娘子九歲的時候,以良家女的身份入宮,十三歲的時候,封為無品的郡夫人。
一直到現在,她的位份都沒有升。
反觀張婉清,從最先開始便是清河郡君,一路受封,先後是才人,修媛、美人、婕妤。
要不是因為去年寶和公主薨逝,朝臣彈劾,她迫於壓力,自請為美人,恐怕如今的位份還要漲。
張婉清只比她大兩歲。
可她的位份,自己就是拍馬都趕不上。
若說不妒,那是假的。
她不相信,皇后也會不妒,只不過礙於身份,不好吃酸捻醋罷了。
那這個馬前卒,就讓她來。
反正不把這個張婉清給弄下去,宮中誰的日子都不好過。
她就是要拿她跟舞娘相提並論。
可馮可嬌打錯了如意算盤,張婉清並不覺得自己被冒犯到,反而下巴抬了抬:“大家都是七八歲入宮,在宮中從御侍做起,誰又比誰高貴?我尚且還有一技之長,能以舞姿冠群芳,馮娘子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
賈氏站在身後,聽張婉清的話,狠狠的鬆了口氣。
就怕張婉琴被馮娘子一激拍案而起。
官家是寵她沒錯,可今日是元日,趙氏宗親都在,那麼多長輩,尤其是長公主眼不錯的看著。
她要是這麼做,少不得一通罰。
要是長公主等人說些什麼,她會不會失寵都不好說。
幸好,上次想要誣陷皇后和張茂則有染沒有成功後,她聽進去勸。
張婉清魯莽的性格深入人心。
猛然這麼一說,讓馮可嬌啞口無言。
便是曹玉顏,也將目光落在張婉清身上。她果然不如表面看起來,那麼人畜無害。
能將後宮中的女人全部打壓下去,人畜無害可能嗎?
她之前就是太大意了。
才會讓這麼一個人,一步一步的在後宮站穩腳跟。
幸得她肚子不爭氣,若不然這次生下的不是八公主,而是官家的第四個皇子,那她恐怕會直接晉升妃位。
“是,我不會。哪像你,那跳的是什麼舞,邀寵罷了!”
“馮娘子慎言。”
曹玉顏出聲,不讓馮可嬌繼續說下去。
再說下去,別沒將張婉清如何,她自己反倒壞了這家宴,挨處罰。
那不是更助長張婉清囂張的氣焰。
有了這麼個插曲。
宴會安靜不少。
長公主上了年紀,吃的不多,看官家心情不錯,想到趙允良的事,便側身對官家道:“陛下,這一年,朝中裁撤了不少官員,我看允良這麼多年都賦閒在家,平白埋沒他的一身本事,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不如給允良安排個官職,這也能為你分憂不是!”
長公主聲音平和,不疾不徐。
說話的時候,也沒有看著趙允良,就像是在和官家說著最平常的家事。
“陛下,都是趙氏子孫,理應為朝廷盡忠職守。”
這也就是自己最敬愛的姑姑。
換做任何一個人,趙禎都不可能如此平和的聽著。
“姑姑,我會認真考慮的。”
長公主笑著點頭:“還是陛下仁厚,你啟用允良,朝中大臣只會說你心胸寬廣,允良也必不會讓你失望的。”
趙禎眸子閃了閃,繞過長公主,看向對面的趙允良,看他靜靜的喝著酒,只是偶爾和李氏說幾句。
“姑姑對他這麼有信心?”
“他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是你八王叔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當年的事,也不是他能夠左右的,如今過去這麼多年,他因這事一直賦閒在家,也不是個事。”
王家村
打了兩輪之後,沒想到又來人了。
是大表哥帶著十二、十四、十五、十七、十八、老十九一起來的。
宜霜宜麗也帶過來了,還有已經九歲的趣兒。
他們跟著吳大娘在廚房忙碌。
宜霜負責茶水,宜麗負責吃食,趣兒被顧卿茗拉著去桃林玩。
白日冷清的院子,越來越熱鬧。
吳大娘一邊忙碌一邊抹眼淚:“真好。”
孟四娘透過門框,看著外面,附和道:“是啊,我們來顧家當差,真是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