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小說免費版

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

李二陛下瞪大眼睛看著手裡的奏疏,覺得難以置信。

四百斤的畝產?

娘咧!

嘴裡說著竇靖會不會欺君這樣的話語,但是心底明白斷然不可能的,房俊、竇靖再加上尚有青雀在一旁,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扯出這樣的欺君之言?奏疏上所寫的,必然絕無一絲虛假。

“陛下,竇寺卿斷然不曾有絲毫欺君,微臣還帶來了一塊田裡產出的地瓜,據房少保所言,此物亦可生食,魏王殿下便曾吃了大板塊,說是口感甘甜爽脆,味道上佳。”

那司農寺的官員從懷裡抬出用紅綢子裹住的一塊地瓜,小心翼翼將紅綢子揭開,雙手舉起。

內侍上前接過,恭恭敬敬的放在書案之上。

李二陛下放下手裡的奏疏,走上前,負手俯身,仔仔細細打量著這塊地瓜……賣相著實一般,看上去一層褐色的皮尚算光滑,倒也有不少坑坑窪窪,瞅著醜陋不堪。

他繞到書案之後取出一柄小巧的銀刀,將地瓜切下一角,指了指一旁的內侍。

內侍連忙上前,拈起那一小塊地瓜放入口中,咀嚼之後嚥下……

先前的玉米乃是地裡產出,眾目睽睽之下自然無虞,但是這塊地瓜卻從驪山帶到太極宮,中間萬一有誰做了手腳,那就得出了大事。身為皇帝,縱然掌握著天下至尊的權力,卻也同樣承擔這天下無雙的危險,時時刻刻都要謹防危險,尤其是入口之物。

內侍快速將地瓜嚥下,等了一會兒沒有絲毫異常,李二陛下這才將地瓜拿起,放在嘴邊咬了一口。

“咔嚓”

口感爽脆,汁水甘甜,比玉米的口感要好得多。

尤其是想到此物的畝產,心都跟著顫了顫……

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可這等震古爍今的祥瑞卻為何一而再的出現呢?難道是上蒼感念自己善待百姓、勤於政務,卻因當年玄武門之事一直遭受非議受人唾罵,所以也心生惻隱,故而降下祥瑞助自己成就千古一帝的宏圖霸業?

李二陛下心潮起伏,將嘴裡的地瓜嚥下去,然後將手裡的地瓜放在書案上,對那司農寺的官吏說道:“回去回覆你家寺卿,就說朕已經收到奏疏,讓他備一份呈於政事堂,讓諸位宰輔以為備案,稍後朕自會於諸位宰輔商議一番,琢磨如何獎賞。”

“微臣遵命!”

那官吏彎腰施禮,後退三步,這才轉身出門,自回驪山去向竇靖報訊。

李二陛下則負手站在書案之前,看著書案上缺了一角的地瓜,心情又是激動又是為難,當然也難免埋怨:竇靖這個老貨見功心喜,居然受了房俊的蠱惑將太子的名字加入奏疏之中,哪怕由此自絕於關隴貴族也在所不惜,當真是毫無操守、寡廉鮮恥!

可這功勞乃是實打實的,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關中,進而天下皆知,自己若不能對此進行嘉獎,難免遭人詬病。

此等不啻於後稷的功勞都能視而不見,怎當得“明君”二字?

可一旦嘉獎下去,太子的威望必然瞬間攀升,在民間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再想易儲,那就不得不考慮來自於民間的非議與阻力了——想要成就千古一帝的霸業,勢必不能忽視民心的力量,隋煬帝的功績千古罕有,可正因為他倒行逆施勞民傷財,所以得了一片罵聲。

畢竟老百姓才不管你的政績是否能夠震古爍今,你讓大家沒飯吃,甚至活不下去,那你就是個昏君……

李二陛下左右為難,又暗罵了房俊幾句,都是這個混賬非要將自己的功勳讓予太子一部分,否則何須如此糾結?

想了想,吩咐左右內侍道:“去將英國公、趙國公、宋國公盡皆請來宮裡,就說朕有要事相商。”

“喏!”

內侍領命,趕緊前去通知三位大佬。

……

此時剛過晌午,幾人都在府中剛剛用過午膳小憩片刻,得了皇帝的口諭,趕緊收拾一番匆匆來到太極宮。

宮門處三人正好走個碰頭,相互之間見禮一番,齊齊入宮。

李二陛下在神龍殿予以召見,一見面,便讓內侍將那道竇靖的奏疏拿給三位宰輔細看,說道:“汝等且看看這奏疏。”

又命人端來茶水,君臣四人席地而坐,沒有絲毫君臣之分。

奏疏在三人手中輪了一圈兒,最後的宋國公蕭瑀看完,默默的將奏疏遞給內侍,低頭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茶水,又與李績、長孫無忌互視一眼,三人盡皆一聲不吭。

心內卻各自掀起驚濤駭浪!

大家都知道水師出海探索遠洋一事,也知道水師船隊從遠洋帶回來一些東西,更多的都是一些作物種子,甚至於驪山房家農莊栽植的那些作物,很多人去往驪山遊玩的時候也都遠遠的見過。

但是能夠有如此驚世駭俗之產量,卻依舊令人難以置信。

當然,再是難以置信,他們也不信房俊以及竇靖敢於犯下欺君之罪,那麼李二陛下將他們三人喊過來的用意,顯然就已經不是高產量作物本身的事情了。

再聯想到奏疏當中太子的名字……

蕭瑀跪坐在地席之上,上身前俯,口中道:“老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長孫無忌亦俯身道:“此等高產作物實乃天賜祥瑞,必是上蒼護佑陛下早已完成千古一帝的宏圖霸業,臣等雖肝腦塗地,亦當追隨陛下,開創千古未有之輝煌盛世!”

這兩人出言賀喜,李績也不好一聲不吭,只得附和道:“陛下嘔心瀝血夙興夜寐,感召天地祥瑞降世,天下臣民沐浴皇恩,吾皇萬歲!”

李二陛下捋著鬍鬚,看著面前三位朝廷柱石,眼神深邃,沉吟未語。

長孫無忌抬頭瞅了瞅李二陛下的臉色,略微直起腰身,緩緩說道:“嘉禾降世,乃是普天祥瑞,更是無上功德。然而此份奏疏當中卻將功勞盡皆歸功於太子,老臣卻認為不妥。當初極力推動船隊出海遠洋之人乃是房俊,得到新式作物種子之後,悉心培育使之結出累累碩果者亦是房俊,即便是司農寺於此之中亦不曾有太多參與,更何況是太子殿下?此事朝野上下人盡皆知,如今貿然將功勳讓予太子,恐怕非但不能使得太子得到萬民推崇,反而會惹出非議,有損皇家威儀,還請陛下三思。”

蕭瑀蹙眉,立即說道:“趙國公之言詫異,派船出海自然是由房俊主持,但船隊歸來之後,太子殿下無比重視,曾多次前往巡視,亦曾叮囑房俊對於海外帶回之作物種子要悉心培植,不可疏忽懈怠,這些都在奏疏之中嚴明。太子身為儲君,自當坐鎮東宮,只需諭旨下行自有臣下奉旨操辦,何須親力親為?只要在太子指導之下取得成績,自當歸功於太子,如此有何不妥?”

他是力挺太子的,此份奏疏明顯出自於房俊之授意,焉能由得長孫無忌在此肆意詆譭,使得太子得不到這次大功,不能提振威望?

至於太子是否曾在此事當中處於主導地位……那還不是房俊說了算?只要房俊願意將這份功勞讓給太子,誰反對也沒用,畢竟從一開始這些作物的培植便處於房俊的掌控之下,他說誰參與了,誰就參與了,反之亦然。

李績沉默不言。

本應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喜事,足以銘記青史,如今卻尚未來得及歡喜,便開始無休止的鬥爭。

房俊那廝雖然有些時候率性而為有失穩重,但政治目光卻是一等一的,只要太子一日不能坐穩儲君之位,這種鬥爭便會一直延續下去,若是晉王當真爭儲成功,更會愈演愈烈。

李績最不耐煩的便是這等政治鬥爭,這一點他與房俊的想法幾乎一致,鬥爭會導致大量的內耗,若是將這些力量用在對外戰爭之上,足以使得大唐平滅諸胡,傾覆吐蕃……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疑病者
疑病者
偏執與傲慢
初心蝸牛
流放邊關當縣令,你囤貨自立朝廷
流放邊關當縣令,你囤貨自立朝廷
陳楓穿越成為將軍之子,本來能當駙馬,卻被見異思遷的公主趕到邊關當縣令。 好在他覺醒名譽系統,只要有人追隨,就能增長名譽值,靠著從系統處抽獎得來的禮包,他一步步在邊關站穩腳跟,禮包也從最初的鹹菜,逐漸變成兵器糧草、金銀珠寶。 邊關小縣被陳楓經營成邊關重鎮,手握十萬精兵,儼然已成一方諸侯,沒想到公主卻逆襲稱帝,開始覬覦他的邊關重鎮……
柳成淵
天可汗回憶錄
天可汗回憶錄
正光四年,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亂世終結的起點。對此,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招安了!
七星肥熊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讓唐一鳴來到一個史書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 因為二叔的暗箱操作,他意外獲得了一個“拖油瓶”美嬌娘。 大楚饑荒三年,糧食欠收,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鳴只能上山打獵養家。 穿越第一次上山,狩獵三隻野兔。 穿越第二次上山,狩獵一隻野豬。 穿越第三次上山,狩獵一隻花豹。 ...... 日子一天天變好,原本瘦弱的美嬌娘也變得摸著有肉、穿衣顯瘦。 昔日的茅草屋也成了如今的大別野。 終於有
其實苦瓜很甜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