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親國戚是該享榮華富貴。”
楚禎也沒有咄咄逼人,繼續說道:“他們既能穩定江山,又能與勳貴聯合,對抗朝廷文官,不至於讓一家獨大。
史書上就是因為宗室被朱棣奪兵權,又不能做官,土木堡之變後勳貴子弟一蹶不振,導致大明皇帝只能啟用太監製衡文官。”
朱元璋屢屢聽到土木堡、叫門天子、大明戰神的名號,但每一次都忍下來。
問了肯定會憋一肚子火,不如不問!
“文官竟要宗室與勳貴才能抗衡?”
朱元璋聽得驚訝。
這些事情他從未聽說過,給他講史的翰林學士也從不提起,如今楚禎直白的說出,才讓他心中一驚。
李清照很自然想到了大宋朝,也是太監負責監軍。
楚禎說道:“打天下要武將,治天下要文臣,自古以來都是,所以歷朝歷代都要防止文官結黨,唐朝牛李黨,宋朝新舊黨,明後期的東林黨等。
結黨其實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黨爭,比如宋朝——”
楚禎看向李大才女,“新黨得勢,舊黨全部滾去嶺南,舊黨得勢,新黨也全部滾去嶺南,黨爭激烈之下,根本沒有對錯之分,朝廷軍政自然就是一塌糊塗。”
李清照不知該作何表情,只得弱弱提一句:“其實也不是全部去嶺南……蘇翁倒的確還在嶺南,也正是因為黨爭被貶。”
楚禎記下這件事,等之後再寫入時空史記內。
按照他看過的史書,李清照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就是1100年左右,蘇軾已經從嶺南迴來,並即將病逝。
朱元璋想到了胡惟庸,“要怎麼遏制官員結黨營私?”
“這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不是皇帝,也沒當過官。”
楚禎笑了笑,“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科舉公平。”
“科舉公平?!”
李清照,朱元璋一起看來。
坐在沙發的林黛玉抿唇一笑,她大概知道何為科舉公平。
“簡單的說,就是科舉取士按照地域劃分南北,稱為南北榜。”
楚禎對朱元璋笑道:“這也是洪武三十年時發生的事,是你想出來的方案,那時候大明恢復科舉制了。”
“朕能活那麼久?”
朱元璋臉上驚喜,打斷他的話。
“第三年就改元了。”
“第三年……你就直說俺洪武三十一年死就得了!”
朱元璋沒好氣道。
三人都笑了起來。
楚禎說道:“你把政事放一放,平時注意調養身體,洪武年號用五十年都不成問題。”
不是楚禎亂說,而是朱元璋的身體素質堪稱逆天。
他小時候吃不飽,當過乞丐,年輕時從身先士卒開始打仗,得了天下又開始處理政事。
就這,朱元璋的後宮還喜報連連,光兒子就二十六個。
對比李世民五十二歲病逝,就知道洪武大帝有多猛。
“哈哈哈!洪武五十年?太子豈不是等急了?也對,朕可以和李淵一樣當太上皇。”
朱元璋大笑。
楚禎笑著喝茶,李淵是躺著也中槍。
林黛玉眉眼彎彎,笑說:“大順朝也有太上皇。”
“他是怎麼當太上皇的?”朱元璋順口問一句。
“老聖人旨意只說歸政退閒,其餘未曾提到。”
“老聖人?”
朱元璋輕哼一聲,未再發表意見。
楚禎繼續說道:“南北榜起因未知,有人說是南方士人對洪武帝進行一次試探,意圖打壓北方士人。”
“試探朕?”
朱元璋冷笑,是嫌脖子上腦袋太多了不成?
“也有說是純屬南方富庶,北方考不過就是考不過。”
楚禎說道:“最終結果就是,狀元和主考官被殺以平息北方士人之怒,當年再次錄取一次北方士人。”
朱元璋說道:“朕就是見這科舉錄取來的人不堪大用,才下令停考十年,如今再看,隋唐開科舉不是沒有道理的,實在沒有比科舉更好的選拔官員的辦法。”
“十年前你剛當上皇帝,要求高正常。”
楚禎一笑,說:“正好,如今借恢復科舉的恩典,直接改科舉,按照南、北、中三個區域錄取進士,或者按照每省人口、繳納稅賦、徭役輕重來分配進士名額。”
朱元璋震驚的看向他。
前面分三個區域還好,但後面,按照每省人口來?
似乎有點過狠了,江南士人不得拼了命考?
畢竟南方士族狀元之才再多,也只錄取那麼多。
楚禎再說:“比如廣西廣東,人口少,稅賦少,就給少一點的進士名額,但不能不給,因為他們也納稅。
北方人口也不多,但北方要防守邊境,承擔更重的徭役,也要讓他們得多一些名額。
再比如未來打下的雲貴,雖然那些土司人念不來四書五經,但就算不識字,也要分進士名額,以拉攏人心。”
楚禎看向他:“北方漢人受到胡人影響太大,滅南宋的元朝大臣張弘範,雖是漢人,卻早已無半點漢人之心,效忠的是蒙元。
所以,大明朝彌合南北,將雲貴納入華夏版圖,是怎麼也抹不掉的大功勞!”
朱元璋笑了起來,但很快表情又僵住:“雲南王要生邊釁?”
雲南王是蒙元冊封的,忽必烈孫子,名字長長一串,封號是梁王。
“我查了下,就在洪武十三年九月。”
“哼!”
朱元璋直罵:“他若依本分,守著他那一陁地面,我也不徵他,他卻不守分,我就派軍平定了他!”
又對楚禎說:“你幫我買多一些東西,我先命人去監視他,看能找機會先打過去。”
“弓箭甲冑雖然好,但到底比不過大炮。”
楚禎笑了笑,“我找個時間蒐集一些適合大明製造的大炮,彙整合書送給你,看大明工匠能不能造出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拍沙發稱好的很。
“大炮?”李清照細想了想,宋朝的火炮、霹靂炮,不知和楚郎君說的有什麼不同。
“至於改革科舉內容……”
“這個之後再說!”
朱元璋抬手叫停,“俺知道伱要說些啥,減少儒學,加上算術……等俺命宋濂寫好重開科舉奏疏,再拿給你看。”
“宋濂?”
楚禎笑道:“你是把背鍋的人都造好了嗎?”
胡惟庸背攤丁入畝,宋濂背改革科舉,二人都是犯在朱元璋手上的大臣。
他們改得好,就將功抵罪。
改不好,也是抵罪,以消除眾怒。
朱元璋嘿一聲笑,轉問道:“胡惟庸寫的東西能不能用?”
“不行,因為攤丁入畝要穩定物價,讓百姓把錢糧折算為銀子,而你的大明寶鈔政策亂得一塌糊塗,每年都在大量發行,讓百姓手中的寶鈔變賤。”
“朕…窮。”
朱元璋咬著牙說出這句話,“只能印寶鈔給官員當俸銀。”
楚禎笑了起來,能逼得洪武大帝說窮,足以見得他是真的窮叮噹響。
“但窮也不能超發寶鈔,一條鞭法要大量白銀……你如果要現在推行攤丁入畝,只能選擇穩定紙幣價值。或者先丈量田地,讓百姓交糧抵徭役,以後再改交銀。”
“穩定寶鈔價值……你說的中央銀行?”
“對。中央銀行頒發相應律法,底下銀行可以是大明朝廷控制,也可以拉江南富商來參與,比如沈萬三。”
“你還知道沈秀?”
朱元璋詫異,“他如今剛好在雲南邊境。”
“沈萬三沒死?!”
楚禎很驚訝。
這位也是大名人啊!
號稱天下第一富。
“他七十多了,當年協助張士誠守蘇州,朕想殺他,皇后求情,才改為流放雲南,留沈家子孫還在原籍。”
朱元璋眯了眯眼,“也罷,既然你提到,朕就赦免了他,讓他回應天府見朕!”
楚禎只笑了笑,可一旁的李清照,卻是不禁羨慕起來。
蘇翁等人還在嶺南,誰又能讓官家一句話就赦免蘇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