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小說筆趣閣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說服

在場袞袞諸公,李二陛下最信任誰?

毫無疑問,京兆尹馬周必然是李二陛下最信賴的心腹近臣,就算是房俊亦只能屈居其後。

無他,馬周是身家最清白的那一個……

出身世家門閥,固然能夠在仕途之上得到更多的助力,起步便是高點,身俱才能再稍做努力,便能在家族推動之下一路青雲直上。然則世家門閥的身份既是優點,更是缺點,既然受到家族庇佑,那麼維護家族利益便是不可推卸之責任。

當家國利益相沖突,如何取捨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世家門閥多出能臣,卻甚少忠臣,偶然冒出那麼一半個,便會被史官們大書特書,以為標榜。

而相比於世家門閥出身的大臣,似馬周這等寒門子弟晉身之官員,身世背景清清白白,少了諸多顧慮,反而能夠一心一意的勤勉任事、忠君愛國。

況且馬週一路以來由一介寒門孺子、中郎將常何的賓客,而被李二陛下青睞有加成為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京兆尹……青雲之路暢通無阻,得到李二陛下大力簡拔,倚為心腹。

與之相比,房俊卻是因為多了房玄齡之子的身份與駙馬之身份兩項加成。

馬周才是真正的簡在帝心……

此刻聽聞馬周舉薦楊師道,誰還不知這便是李二陛下的屬意之人?

宇文士及沉吟道:“景猷此人性行純善,自無愆過。然而情實怯懦,未甚更事,緩急不可得力。吏部這般重要的職位,怕是無法一力擔之,陛下還應慎重才是。”

楊師道,字景猷。

這話什麼意思?

楊師道是個好人,可性情怯懦才能有限,不堪大任……

李二陛下面無表情,沉默不語。

提出這個人選的馬周掃了宇文士及一眼,緩緩說道:“此話請恕本官不敢苟同,吏部之職責乃是選任賢能為君分憂,同時掌管天下官員的升遷佐進,與其他部署相比,穩定更勝一切,若是貪功冒進心情急迫,反而對導致官場震盪,與大局無益。”

話中之意,乃是認為楊師道的性格放在別處或許是個缺點,但是在穩定勝過一切的吏部,反而是優點。

不僅如此,更隱隱道出對於高季輔的指摘。

高季輔既然攀附關隴集團謀求吏部尚書之職位,一旦如願得償走馬上任,首要之事便是回饋關隴集團的支援幫助,必然要對一些官職進行調整,使得關隴集團收益。

然而一旦如此,便會使得官場動盪,破壞眼前的大局。

眼前的“大局”是什麼?

東征!

朝廷幾乎所有的部署綢繆都在為了東征做準備,這個時候讓高季輔上任,便是打破了官場現有的平衡,導致人心混亂,大大阻礙東征的籌備程序……

長孫無忌眼皮撩了一下面色灰敗的高季輔,心底無奈的嘆息一聲。

不愧是陛下一手簡拔之得力臂助,馬周之言可謂一針見血,一下子便戳到了高季輔最致命的弱點上。

吏部尚書之職位,已然遠去……

李二陛下見到眾臣再無異議,淡淡瞥了高季輔一眼,說道:“既然如此,那麼稍後便請政事堂諸位宰輔再行商議,而後頒佈文書公告,任命新任吏部尚書。”

朝廷的流程,便是由皇帝以及諸位大臣提出官職人選,而後經由政事堂稽核商議,並且最終頒佈認命。

是以官員的任免,權力在於政事堂諸位宰輔之手中。

當然,規矩雖然如此,但是既然李二陛下認定了人選,哪個又有膽子反駁呢……

看似幾位民主的規矩,實則形容虛設,這便是“君權至上”社會里的現狀,無論多麼嚴謹、多麼先進的法度,都不可能違逆高高在上的皇帝之意志……

朝會就此告一段落,高季輔千算萬算,最終也沒能染指吏部尚書之職位,而且因為他背叛高士廉的舉措以及今日在君前被房俊捉弄得屢次事態的表現,已然引起皇帝的不滿,想必不久之後就連吏部侍郎這個職位都恐難保全。

高季輔失魂落魄的走出兩儀殿,門外燦爛的陽光令他耀眼生花,腦子裡一陣眩暈,差一點摔倒在地。

他以為族兄高士廉年事漸高,以為關隴集團雖然遭遇打壓卻底蘊深厚,以為長孫無忌哪怕漸漸被皇帝冷落依然影響力頗重,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以為的一切都是虛妄。

特麼的關隴集團,居然是一隻紙老虎……

*****

大事在兩儀殿商議完畢,卻不意味著今日之政事到此為止。

眾臣離開兩儀殿,徑自前往政事堂,就一些瑣碎之事再行商議,若是商議無果分歧太大,亦或是事關重大難以決斷,還要再次送至李二陛下面前,恭請聖裁……

政事堂會議現在規模很大。

尚書省之在左右丞,中書省、門下省之諸位侍郎,六部之佐官,諸多未曾夠格前往兩儀殿議事的官員濟濟一堂。

房俊進屋,入座,環視眾人,心討或許不久之後,在座之人皆會在官職之後加上一個字尾——參知政事……

現在政事堂的構成有些尷尬。

尚書省乃是三省之首,因李二陛下曾親自擔任尚書令,故而這一職位被歷代尚書省之主官推遲不敢受,故此以尚書令之佐官左右僕射為尊,房玄齡身為尚書左僕射,是以乃是實際上的宰輔之首。

但是房玄齡告病在家,多日未曾上朝,右僕射高士廉又屢次三番請求致仕,陛下已然即將恩准頒佈誥書,尚書省的主官全部缺席……

魏徵自打去年秋天便纏綿病榻,已然連續大半年沒有來政事堂議事。

本來長孫無忌最近亦是閉門在家,剛剛自兩儀殿出來之後,長孫無忌又徑自返家,結果現在政事堂裡的宰輔只有岑文字一個……

“千年墊底”的岑文字也能領略一番首輔的滋味兒……

獨自一人端坐主位,岑文字看了看放置在案頭的一摞奏疏,從最上面取下一本,展開瞄了一眼,開口道:“兵部申請改組設立鑄造局……就先議這件事吧。”

堂上響起一片“嗡嗡”的議論之聲。

岑文字敲了敲桌子,沉聲道:“肅靜!房侍郎,據本官所知,兵部並無兵械製造之權吧?那你提請設立的這個鑄造局,又是鑄造何物?”

房俊坐直身子,侃侃而談道:“帝國現在日盛一日,疆土日益擴充套件,與之對應的必然要增加常備軍隊之數量,兼之東征在即,所需之兵械甲冑必然成倍增加,這定會給軍器監造成龐大的壓力……”

話音未落,軍器監監正賀若明便淡淡道:“軍器監自有章程,毋須房侍郎操心。”

原本軍器監監正是沒有資格列席政事堂會議的,但是舉凡政事堂商議之事,必然前一天由各部署衙門送抵政事堂登記,而後由政事堂通知事項所涉及之衙門,告知其前來列席。

賀若明固然答允了柳奭不在兵部改組設立鑄造局一事上反對,卻不代表他心裡對於房俊“威逼利誘”柳奭命其依仗親戚關係前來央求自己的作法不感到反感,所以面對房俊之時自然沒有好臉色……

堂上諸人心裡一驚,心說賀若明你是要自取其辱啊,你還不知道剛剛在兩儀殿內,這個棒槌是如何懟得長孫無忌與高季輔下不來臺……

然而房俊怎麼可能跟賀若明玩硬的?

且不說人家賀若明維護軍器監之利益天經地義,單單隻說自己想要在軍器監的手裡分潤一些權利,就不得不低聲下氣……

房俊呵呵一笑,面色疏朗神情親切,溫言道:“非是本官想要插手軍器監之事,只是因為時局緊迫,故而才想出一個能夠讓合則兩利的法子,使得咱們大家都能輕鬆完成陛下交派的差事而已……”

他可不認為自己彎下腰有什麼錯,“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那不是人,是泰迪……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