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小說筆趣閣

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

踹了房俊兩腳,魏徵才稍稍遏制心中惱怒。

這小子當真缺德!

怎能想出這等齷蹉的說辭噁心人?

順了順氣,又摘下一根黃瓜洗淨,咔擦咔擦的嚼起來,心中卻覺得房俊所言或許並不誇張,這黃光的形狀……用起來當真順手。

一根黃瓜一會兒又被吃光,照樣連根部都吃的乾乾淨淨,能吃的食物,他從來都不會浪費。

而後毫不客氣的指著架子上的黃瓜說道:“摘個三五十斤,回頭送到老夫府上去。”

房俊呲呲牙,為難道:“這個……您老明鑑,這些黃瓜是用來留種的,只有種子多,明年的這個時候才能讓這種口味鮮美的菜蔬出現在關中人的飯桌上。所以……十斤行不行?”

魏徵搖搖頭:“既然是留種的,那麼剛才的這兩根亦不應該吃掉,算了,就當老夫沒說過。”

房俊趕緊謝過。

不過魏徵一轉身,又盯著房俊說道:“時值晌午,怎地不見下人擺飯?”

房俊無語。

您這不剛剛吃了兩根黃瓜麼?沒吃飽啊?

只好吩咐家僕速速去準備飯菜。

魏徵也不跟房俊說話了,負手在暖棚裡到處亂逛,瞅瞅這個,瞧瞧那個,興致盎然。

房俊陪在後邊,時不時的解說一二。

家僕前來說午飯已然備好,房俊請魏徵去前邊的房舍用膳,魏徵卻搖搖頭,指著暖棚中黃瓜架下邊一處用青石壘成的井臺:“就在此處用膳吧,環境好,不必講究那麼多的規矩。”

房俊只得吩咐家僕將飯菜端來。

四菜一湯,色香味俱全,沒有山珍海味,卻勝在精緻。魏徵很是滿意,大馬金刀的坐了,拿起筷子名僕人盛飯,就那麼坐在黃瓜架下大口吃起來。

房俊陪著用飯,略帶歉意道:“此處不必城中,略微簡便了一些,還望您老海涵。”

誰家若是能夠請得到魏徵去吃一頓飯,即便是長孫家這樣的人家都得隆重對待,最少亦要飛禽走獸山珍海味的張羅一大桌,家中耋老亦要陪酒。

魏徵這等又臭又硬的直臣,去誰家吃過飯?

現在倒好,就是暖棚之中的小菜採摘幾樣,放入鐵鍋翻炒幾下就端了上來……

魏徵卻搖搖頭,大口吃著飯菜,含糊說道:“很不錯了,老夫家中亦比不得這般豐盛。況且這炒菜之法起源於你們房家,放眼關中,還是你家的炒菜最是地道。”

房俊知道魏徵不是在謙虛,他家是真的窮。倒不是如同海瑞那般窮得吃不起肉,但是相比於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官員來說,都要過的清貧。

這人就是個死腦筋,所有的金錢來源都來自於俸祿。

後世有那麼一句話,一個依靠工資過日子的官員,簡直就是最最失敗的官員……

可是房俊看看面前的魏徵,覺得這句話當真諷刺。

若是每一個官員都依靠工資過日子,那天底下的老百姓才是最幸福的……

魏徵吃飯很快,話不多,將自己面前的兩盤菜吃得乾乾淨淨,甚至將湯水倒進飯碗拌了拌,呼嚕嚕吃個乾淨。

放下飯碗,打個飽嗝,捧著一旁僕人遞上來的剛剛沏好的熱茶,一臉滿足的神情:“回頭將家中的廚子送到你家,讓你家的廚子幫著調教調教。這份清淡之中顯真味的功夫,方才算是最頂級的廚子。”

房俊自然全無異議。

喝著熱茶,魏徵問道:“你剛剛說漢人的優勢,是個什麼意思?”

房俊也拿起一杯茶,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怎麼樣揚長避短,以極少的代價去顛覆胡人是你們這些中樞大佬應當思考的。不要總是打打殺殺,要多多使用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聰明智慧,四兩撥千斤。就算當真面對面的硬戰,也應當多多使用火器這種優勢巨大的武器。你們這些大佬要與時俱進,現如今的大唐日新月異,怎能還守著以前的那一套抱殘守缺呢?”

對於房俊的言論,魏徵嗤之以鼻:“貓大的年紀,亦敢妄言中樞之策略?簡直不自量力!”

房俊不忿:“年紀小怎麼了?甘羅十二為相,咱這歲數可比甘羅大多了,怎就不能言及中樞?”

魏徵一臉鄙視:“所以說你是率學無誕,甘羅的確因為出使趙國而受封上卿,可是這個上卿不過是一個爵位而已,有名而無權。戰國時宰相必須有上卿的地位,但絕對不是每一個上卿都有宰相的權力。甘羅名噪一時,但是受封上卿之後,史實卻再無記載,可見其底蘊淺薄,漸漸泯然眾人矣。”

房俊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他只知道古往今來無數人都用“甘羅十二為相”來激勵後進,卻從不知道原來甘羅拜相之後便泯然眾人,青史之上再無記載……

相比魏徵的博學,房俊這個穿越客簡直堪比文盲。

魏徵坐在井臺上,抿著茶水,頭頂是黃瓜架,甚為悠閒。

“聽說你在學堂之中教授孩童種地?”

“沒錯,有問題?”

“何止有問題?問題大了!學堂是什麼地方?那是誦讀四書五經領略微言大義之地,豈能教授學子種地這等粗鄙的學問?”魏徵吹鬍子瞪眼,甚為不滿。

房俊奇道:“種地怎地變成了粗鄙之學問?再者說,某一直認為學堂就是教授知識的地方,四書五經是知識,微言大義是知識,兵法戰策是知識,琴棋書畫是知識,甚至絲竹彈唱亦是知識,難道種地就不是知識了?”

魏徵怒道:“老夫何時說過種地不是知識?只不過種地此等淺顯之術,何必在學堂裡教授?秉持時節,春種秋收,如此而已,餘者不過是仰仗天時,風調雨順則五穀豐登,天災旱澇則糧食歉收,又有什麼好教的?”

房俊頭一次知道,原來種地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他詫異問道:“春種秋收,如此而已?呵呵,那某倒是要請教請教鄭國公,為何某這田莊之中,無論麥子還是水稻,產量皆要比別家的田地搞出不止三成?”

魏徵微微一愣,這才想起房俊搞育苗的事情,正是因此才大大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可是這算是學問麼?

在他眼裡,唯有聖人的書本之上才有學問,餘者種地也好、冶鐵也罷,不過是小道而已,怎能將學堂這樣神聖的地方用來教授這些小道?

魏徵惱火道:“即便天下人人皆能學會種地,那又如何?哪怕糧食多得吃不完,天下再無餓死之人,老夫亦會感到欣慰,可是相比聖人之道、治國之學,又算得了什麼?”

跟這個老頑固沒法講理……

房俊岔開話題,說道:“房家的學堂之中,有學生五十餘人。這些人當中,只有極少一部分顯露出讀書的天賦,以後可以科舉進學,成為官身。那麼其他的人怎麼辦?沒有當官的機會,甚至連教書先生都不夠資格,如何學好種地對他們來說更有用。倉廩足而知禮儀,只有天下百業興旺,才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學堂學習聖人之道、微言大義。若是天底下的讀書人都成了一門心思鑽研孔孟的書生,那才是帝國的悲哀!”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是好事,極大的提升了國民的識字率。

但是結果呢?

結果便是世人眼中只有孔孟之道、只有四書五經,根本不通俗物,百無一用!

按照魏徵的思維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還是會出現“一本論語治天下”的荒謬景象。

孔聖是千古聖賢,這沒人能夠反駁,甚至不容反駁。

儒家學說之奧義影響了這個民族幾千年,其中之精萃更是成為這個民族的生存之道,一代又一代的繼承下來,並且發揚光大。

可以說,孔聖之思想便是這個民族的魂魄!

可是將孔聖的理論生搬硬套放之四海而皆準,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黃巢挽天傾
黃巢挽天傾
黃舉天穿越唐朝,魂附著名落榜生黃巢之身。他時刻謹記 “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自幼默默佈局,精心籌備。原計劃在科舉之路上循規蹈矩,先經歷一番落榜之痛。 再借由對官場腐敗的深切體悟,吟出那句 “我花開後百花殺”,讓大唐帝國換新天。誰知蝴蝶翅膀煽的太大,首次參加科舉便榜上有名。 一想到這些年暗中積攢的糧草、精心訓練的私兵,黃舉天拍案而起:“既已高中狀元,造反必須換個理由!”
平生假寐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