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小說筆趣閣

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又見彈劾!

長孫無忌心中大罵!

娘咧!

這個缺德玩意是專門要跟我作對是吧?

老子就知道他不會那麼好心給我吃的!

特麼的,房玄齡一世君子光明磊落,怎地生出這麼個缺德帶冒煙的東西?

他身邊的隨從部曲見到家主受辱,紛紛怒目而視,出生喝罵!

房俊嚥下嘴裡的肉,無奈道::“你們發什麼火?某給你家主人吃肉,他既然不吃,還不許某自己吃啊?”

旁邊的獨孤謀一看不好,這兩位大神又要掐起來,房俊這廝若是再作首詩什麼的……可就不妙了,搞不好長孫無忌能當場翻臉。

趕緊用刀子叉了一塊肉給長孫無忌遞過去,陪笑道:“來來來,趙國公也嚐嚐,末將這胡椒可是天竺最上等的黑胡椒磨製成粉,滋味辛辣,最是滋補。”

他將重點體現在胡椒粉上,就是避免長孫無忌因為這肉是房俊所燉而尷尬下不來臺。

結果長孫無忌陰人歸陰人,脾氣也是同樣暴躁,當即起身,臭著臉道:“房二郎的庖廚之術,老夫生受不起!”

一甩袍袖,居然帶著隨從僕役離開此地,向著山裡進發!

見到房俊吃得滿嘴流油,獨孤謀埋怨道:“你也是,他到底是趙國公,好歹要留些顏面吧?這般戲弄於人,非是君子所為。”

房俊嘴裡嚼著肉,不滿道:“你哪隻耳朵聽到某自認是君子了?咱就一個棒槌!況且某那是戲弄他麼?好心好意的給他肉吃,結果給某甩臉子,慣他的毛病!”

獨孤謀無語。

不過細想房俊說得也在理,的確是長孫無忌有些端架子自視過高,不上道……

“趙國公走了,咱們怎麼辦?”李君羨嚥下嘴裡的肉,問道。

“那還用問?當然要追上去!若是眼睜睜看著長孫陰人在某面前放走了長孫衝,某還不得一頭撞死在這終南山?”

“可是這肉……”獨孤謀看了一眼冒著熱氣的大鍋,滿心不捨。

太香了哇……

“肉什麼肉,趕緊走,遲了追不上了!”房俊三口兩口將手裡的肉吃完,擦擦手便一瘸一拐的追著長孫無忌去了。

李君羨和獨孤謀自然要跟著。

“便宜你們這些兔崽子了!”獨孤謀說了一句,早就等在一旁垂涎三尺的兵卒們歡呼一聲,一擁而上,也不管燙不燙手伸手就從鍋裡撈肉吃。

獨孤謀走出幾步,覺得腹中飢餓並沒有緩解多少,看到身後一群兵卒歡呼陣陣大呼好香,舔了舔嘴巴,翻身回去兩腳將人群踹開,想要再撈一塊肉吃,結果趴著鍋沿兒一看,就剩下湯水了……

一個兵卒將咬了一口的肉塊遞給獨孤謀:“將軍,不嫌棄的話,這塊給你……”

獨孤謀看著他裂開一嘴黃牙,噁心得差點吐出來,將這個好心好意的兵卒一陣拳打腳踢。

“叫你饞老子,叫你饞老子,踹死你……”

*****

長安城人心惶惶,一夜無眠……

待到天明時分,燒了一夜的大火才終於燒無可燒,漸漸熄滅。昨夜的濃煙盡皆被北風吹散,天亮風住,餘燼之中騰起的青煙繚繞著盤踞在天空,遮蔽了半座長安城。

坊市開啟,越來越多的百姓匯聚到東市附近,想要看看昨夜這一場大火到底有沒有將整個東市夷為平地……

夷為平地自然是不能的,京兆府的巡捕衙役雖然不許進入火場救火,但是早早的將起火的那條街道與其餘街道相連的地方盡皆拆毀,使得火勢並沒有擴散出去。

即便如此,當百姓們見到起火的那條街道在火後滿目蒼夷的景象,亦是心中驚懼。自古水火無情,面對這等災難,哪怕是人世間最強者亦要退避三舍,人力與之想必實在是微不足道……

百姓們看熱鬧,世家門閥們則各個憤然!

以令狐家為首的幾家損失最為慘重,貨邸店鋪成了斷壁殘垣,遍地瓦礫青煙嫋嫋,原本貨邸之內堆積如山的貨值盡皆化為灰燼,無數的錢財付之一炬……

而即便是沒有被大火波及的世家亦是心有餘悸,這一次運氣好,大火逮著令狐德棻的家當燒個精光,誰知道下次是不是就會輪到自己家?

沒說的,這場大火必須有人負責,京兆府必須保證以後絕對不會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

那房俊不是被陛下放出來組織救火麼?

沒說的,救援不力,彈劾之!

可是直到此刻,大家才陡然發現昨夜便已經“出獄”的房俊居然一直未曾露面,更別提什麼組織救火了。

這小子人呢?

幾經打探,方才知道人家房俊昨夜出獄之後便徑自出城,前去追捕劫擄長樂公主的兇徒去了。並且成功將長樂公主解救出來,然後追著兇徒深入終南山……

這特麼是京兆尹該乾的活兒麼?

長樂公主固然是在長安城遭遇劫擄,而這裡亦是京兆府的地界,京兆府難辭其咎,可是說到底長安乃是京畿重地,刑部、大理寺等等衙門盡皆能夠管得到這件案子。你房俊最大的責任是長樂公主的安危,既然公主殿下已經成功解救回來,追捕兇徒這種事自然是讓刑部那些專業的人士去幹,你這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啊!

這小子居然就留下長安城內這一大堆爛攤子,拍拍屁股進了終南山……

世家們怒不可遏!

救火的時候看不見你這位地方官,善後的時候還是不見面,哪裡有這麼當官的?把你放出來是讓你幹什麼的,難道心裡就沒一點數?簡直忍無可忍!

沒說的,彈劾之!

無數御史言官連夜揮毫潑墨,絞盡腦汁歷數房俊種種翫忽職守、作奸犯科,備好奏摺等著卯時一到宮門開啟,便呈遞到政事堂諸位宰輔面前……

今日恰逢朔日大朝會,昨日更是長樂公主遭遇兇徒劫擄,宮裡一夜未曾落鑰熄燈,內侍宮女們心驚膽顫唯恐侍候不周被陛下遷怒,也盡皆擔憂著長樂殿下的安危。

文德皇后殯天未久,宮裡諸多老人尚還記得文德皇后的音容笑貌,那溫和美麗而又仁慈寬恕的皇后威儀,至今尚在心頭縈繞。而文德皇后諸女當中,長樂公主年紀最長,無論從容貌氣度性情上都酷似文德皇后,是以長樂公主乃是李二陛下諸位公主當中最受內侍宮女們愛戴的一個……

及至長樂公主安然回宮,宮裡頓時一片歡騰!

多多少少,有關於此次劫擄長樂公主的兇徒乃是長孫衝的訊息漸漸流傳開來,在內侍宮女們在之間傳遞。對於這位以往曾是無數女子崇拜仰慕的京師第一公子,除去惋惜的嗟嘆之外,便是無盡的失望與責罵!

神龍殿內,李二陛下在長樂公主的侍候下穿好明黃色的團龍袍,戴上冕旒。

冕旒乃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朝會等隆重場合所服,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周禮·夏官·弁師》有載,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簷,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李二陛下端坐,任由長樂公主為其整理袍服冕旒,看著閨女蒼白憔悴的臉色,李二陛下心疼道:“你這又是何苦?快快回寢宮安寢便是。這大朝會一年數次,又有什麼值得重視?總之不過是一群御史言官逮著某個大臣輪番彈劾,向來沒什麼正事兒。就算是有正事,也由政事堂的諸位宰輔處斷。”

聽到房俊的話語,長樂公主纖手微頓,抿了抿嘴唇……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隨即恍然:“女兒實在擔心那房俊吧?嗯,今日房俊怕是有些不妙。本來長孫澹的那件案子就尚未清楚,現在又坐視東市大火不予施救,那些世家門閥的萬貫家產一夜之間化為灰燼,此刻怕是早已恨房俊入骨,彈劾的奏疏怕是比關中的大雪還要多!”

長樂公主有些擔憂,睫毛眨了眨,說道:“父皇知道的,房俊乃是因為趕著去救女兒,這才疏忽了東市的大火……所以……父皇若是不得不處置房俊,還請看在其單刀赴會不顧生死的份兒上,網開一面,從輕處置。”

李二陛下苦笑道:“房俊救你是真,父皇心中有數便是。可是你卻是不知,他坐視東市大火放任不管亦是真,那些世家門閥還真就沒錯怪他!那小子,心裡頭鬼著呢!”

長樂公主愕然。

東市那麼大的火,房俊居然不管不問任由大火肆虐?

這得讓那些折損了貨值家產的世家門閥們恨成什麼樣兒啊?

那傢伙今日怕是有難了,偏生還不在朝中……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替嫁給草原首領後[重生]
替嫁給草原首領後[重生]
草原血狄首領旭烈格爾暴厲恣睢,率領部族鐵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大夏朝廷屈辱戰敗,奉上京都美人修好。 上輩子,林昭昭代替私奔的嫡姐嫁去蠻夷之地。因為無法接受屈於人下的事實,婚後他對旭烈格爾冷漠疏離,從未給過一個笑臉。 直到病死榻上,他才幡然發現這個震懾中原的男人一直在笨拙地遷就討好自己。 ———— 重回到出嫁之日,林昭昭沒再尋死覓活,換上鳳袍霞帔,戴上銀簪金鈿,頂著姐姐的名號上了花轎。 京城眾人望著
是非非啊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皇太極:勇士們,誰能擊敗大明,多整些努力回來,就是後金第一巴圖魯! 大玉兒:大汗,大明的奴才不太聽話啊? 愛新覺羅·嶽託:別急,讓我們殺光他們! 周奎:別急,讓我先貪個墨,錢也不多,就是52萬兩白銀而已; 楊嗣昌:搬弄是非我最行,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我啦,哈哈,貪汙方面我也是當仁不讓! 魏藻德:作為最後一任首輔,其實我也是有幾十萬兩白銀,交給闖賊幾萬兩,還是給少了,被折磨死了,芭比Q了;
六面埋伏
我是死遁文裡的女配
我是死遁文裡的女配
【微博:Dear-錦橙。】 【更六休一,週四休,也可能是休二】 不虛洲有個聞名大荒的白月光。 相傳魔尊為奪她為妻,一劍屠全城;妖界少主為討她一笑,殺百條鮫魚以作綾紗;就連太華宮上,那清冷絕塵的仙君都因此女失去神智,最後三方征戰,使生靈塗炭。 直到白月光以身獻祭,人間界才重新恢復平和。 後世稱她為救世的聖女,更會讚歎三人間對她的痴情。 我若是局外者,定也會跟著感嘆一番。 可惜,我不是。 我只是一個普
錦橙
史上最強九千歲,開局修煉葵花寶典
史上最強九千歲,開局修煉葵花寶典
葉小山穿越古代,成為皇宮底層小太監。但他並不認命,靠著一顆潑天之膽,一條如簧巧舌迅速獲得瞭如妃的賞識,但怎麼賞賜卻是 “欲練神功,揮刀自宮”的《葵花寶典》?喂,有木有搞錯,我可只是假太監啊! 幸好,我還有系統加點,助我成為史上最強九千歲!
路人家
籠中青雀(重生)
籠中青雀(重生)
#日更,中午12點更新,感謝支援正版~ 青雀先是小姐的伴讀丫鬟,又成了小姐的陪嫁丫鬟。小姐婚後多年無子,她又被提拔為姑爺的妾。 小姐握著她的手說:“青雀,你信我,將來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必不會虧待了你。” 青雀信了。 她先後生下一女一兒,都養在小姐膝下。 姑爺步步高昇,先做尚書,又做丞相,她的一雙兒女日漸長大,女兒如花貌美,兒子才學過人,人人都說,她的好日子要來了。 可女兒被送去和番、兒子被打
明春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