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有聲小說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上疏啟戰

李欽載用的計,算的是吐蕃的政局,以及贊悉若的心理。

祿東贊已逝,權威漸失,其子即位大相,位置坐得並不穩當,一番爭奪殺戮後得到的大相之位,記恨他的政敵一定不少。

不然贊悉若為何無故來大唐朝賀?他的目的是先解決外患,然後回過頭專心對付政敵。

這樣的機會,李欽載怎能不利用?

於是李欽載索性利用贊悉若對政敵的猜忌,在長安城來了一出被刺的把戲。

沒人引導贊悉若會如何想,但李欽載能肯定,贊悉若一定會這麼想。

贊悉若會以為吐蕃的政敵指使刺客殺李欽載,是為了借刀殺人,而贊悉若已深陷漩渦,他不是坐以待斃之輩,必須自救。

聽說大唐官員已拿獲了兇手,贊悉若的身份是無法去刑部大牢見兇手的,而且他也是嫌疑人,更不可能讓他見。

但贊悉若毫不懷疑兇手的來歷,必然是跟吐蕃有關。

大唐若已坐實了刺殺案是吐蕃人指使的,天子下一步將會做什麼?

贊悉若想哭,那還用猜嗎?蘇定方已被召進宮了,名將薛仁貴也從海東戰場上緊急召回,大唐還能做什麼?當然是跟吐蕃幹仗了。

之前贊悉若的分析,大唐三五年內不可能再支撐起一場大的戰爭,那不過是贊悉若個人的猜測。

事實上這個猜測的變數很多,最大的變數是,李欽載被吐蕃人刺殺了,如今人躺在府裡生死不知,大唐天子與李欽載的關係世人皆知,不僅在國事上特別倚重李欽載,私交也非常莫逆。

這樣的交情下,李欽載無辜被害,很難說大唐天子會做出什麼選擇,哪怕這個選擇並不明智。

天子突然召見武將,已是非常明顯的訊號了。

“咱們必須自救,”贊悉若坐在館驛屋內,神情無比凝重:“若再不做點什麼,吐蕃必有大禍!”

副使苦著臉道:“李郡公被刺,不是咱們乾的呀,這不是冤枉人嗎。”

贊悉若冷聲道:“不是咱們乾的,但很有可能是吐蕃國內那些人乾的。”

“大唐天子可不管吐蕃朝堂的派系如何爭鬥,他只需要知道是吐蕃人乾的,然後吐蕃便是他的敵人。”

副使心裡無比憋屈,吐蕃也算是強國,強國使團在異國被冤枉,卻無法申辯,這滋味實在不好受。

“大相,咱們是否該馬上向大唐天子請辭,回吐蕃查實此案?”副使問道。

贊悉若搖頭:“不能走,事情必須有個結果,不出意外的話,大唐天子應該已對吐蕃生了征伐之心,咱們必須制止大唐天子的念頭,否則吐蕃這一戰或許會被滅國……”

神情越來越苦澀,贊悉若嘆道:“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大唐,軍隊戰力已越來越強大,尤其是他們的火器,更是無堅不摧,我父親當年便親身見識過它的厲害,此戰斷不可輕啟。”

按照贊悉若的規劃,繼任吐蕃大相之後首先要在未來三五年內,軍事上採取戰略守勢,然後肅清政敵,發展國內民生,練兵屯田擴軍等等。

這是一個逐漸累積手中籌碼的過程,結果剛來到大唐,卻被破壞了。

若按照大唐的劇本走,不出三兩年,吐蕃必亡國。

“先向大唐天子上表自辯!”贊悉若咬著牙道:“刺殺案或許是吐蕃人乾的,但絕不是咱們使團乾的,大唐天子明白了這一點,接下來才好與他們談。”

“談什麼?如何談?”副使問道。

贊悉若嘆了口氣,道:“大唐藉著刺殺案,已掌握了主動權,吐蕃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了。”

副使不甘地道:“吐蕃國內是不是也該給咱們一個交代?”

贊悉若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冷道:“當然要給交代,但不是現在,先把大唐的事解決再說。”

…………

贊悉若連夜寫了奏疏,上表陳情,奏疏中除了表達對李郡公的惋惜悲痛之情,更大的篇幅是解釋自辯。

總之就是,刺殺案與吐蕃使團毫無關係,冤有頭債有主,還請大唐天子明察秋毫,勿枉勿縱。

可惜的是,贊悉若的奏疏遞進太極宮後,卻如石沉大海,毫無動靜,李治更是沒有任何反應,就這樣把吐蕃使團晾在館驛內,贊悉若在奏疏裡提出覲見天子的要求,也被李治故意忽略了。

而長安朝堂上,更大的風暴已開始醞釀。

李治召見蘇定方後,君臣在宮裡不知商議了什麼。

第二天朝會,蘇定方卻突然上疏,言辭激烈地請求天子整頓兵馬糧草軍械,征伐吐蕃。

征討的理由很正當很合理,吐蕃國心懷不軌,刺殺大唐功臣,對大唐來說,這是非常惡劣的挑釁,大唐痛失國器,焉能不伐?

蘇定方的上疏,在朝堂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至於吧?因為一位功臣被刺,就要舉國征伐吐蕃?

海東那邊還沒平呢,大唐如何經得起西面再次開戰?

兵員呢?糧草呢?軍械呢?領軍的將帥呢?

蘇定方的奏疏頓時引起了朝堂文臣們的普遍反對。

帝王怒而興師,不智之舉必將引發不吉的後果,朝會金殿上一片怒罵駁斥之聲,蘇定方卻站在朝班中老神在在,闔目養神,對文臣們的口誅筆伐視而不見。

右相許敬宗這時跳了出來,沒錯,又到了關鍵時刻,作為天子的金牌心腹,許敬宗當然知道自己的屁股該往哪頭坐。

別的朝臣不清楚內幕,但李治不會瞞許敬宗,他需要許敬宗為自己代言。

所以許敬宗很清楚整件事其實就是一場戲,既然是做戲,怎能少得了他這位黃金配角的參演?

於是許敬宗果斷配合蘇定方,站在金殿上擺事實講道理。

他昂首挺胸旗幟鮮明地支援蘇定方,並且告訴群臣,大唐征伐吐蕃,李郡公被刺不過是導火線,並非主因。

真正的主因是,海東即平,大唐周邊的鄰國裡,唯一剩下的強敵只有吐蕃了。

若是吐蕃被滅,大唐文治武功將達到華夏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盛況,殿內諸位文臣武將也將在青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對大唐來說,滅吐蕃已是最後一哆嗦了,諸位確定不試一試?

至於兵員糧草等問題,只要決定去做了,那些都是小問題,作為大唐右相,許敬宗擔保能充分調撥大唐各州糧倉,一兩年內支應一場大戰問題不大。

一通天花亂墜般的說法,殿內群臣漸漸沉默。

許多人居然開始覺得這老貨說得好像很有道理。

最後一哆嗦了,幹還是不幹?李郡公被刺,對大唐來說是絕佳的開戰理由,錯過這一次,下次大唐再想對吐蕃動刀兵,藉口怕是不好找了。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