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王賁

第六百二十七章:趙佗算賬

趙佗看到始皇帝正望著他,其神色平靜,眼中似乎含有期待。

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到了趙佗的身上。

他是武功侯,是一個靠著軍功爵制度爬到倫侯級別的人物,在整個秦國都是獨一份,可以說是享受了軍功拜爵的好處,如今面對皇帝的賜爵之事,又將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趙佗深吸口氣,他自然不可能當眾說皇帝這麼做要開一個壞頭,早晚會毀掉這個制度。

他略一思索,便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臣認為賜爵之事或許有安定人心之功效,使得天下黔首感念陛下恩德。然而我大秦素來是有功必拜爵,有爵必賜土,如果對天下黔首授予爵位,那必定要發放相應的土地、田宅,方能讓其感恩懷德。”

“臣不知天下黔首數量具體有幾何,但想來陛下若廣賜爵位,此番受爵者必定在數百萬以上,如此數字,那就要發放數萬萬畝田地,上千萬畝宅地才行!臣請問,當今天下,尚還有這般數量的田、宅賜予乎?”

話音落下,眾人神色微變。

是這個道理。

秦國的爵位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是帶賞賜的,和漢代的空虛頭銜完全不同。

按秦的軍功爵制,升一級爵位,賜田百畝,宅九畝。

如果是一百萬人,則賜田數將達到一萬萬畝,宅地九百萬畝。

如果是五百萬人,那就是五萬萬畝,宅地四千五百萬畝啊!

當然,這只是個理想數字,實際上到了秦國統一的後期,因為戰爭太頻繁,得爵者的數量太多了,導致這些得爵者在回去後接收到的田、宅數量往往會會打折扣。

但哪怕是在這數字的基礎上打五折,也是個十分可怕的數字。

從秦國開始實施軍功拜爵制度以來,都從來沒有處理過這麼龐大的賜田數量。

就連帝榻上的始皇帝也是雙瞳驟然一縮。

趙亥、王賁、王戊等人剛才都在針對賜爵會不會範圍太廣,會不會動搖軍爵制度基礎,會不會影響士卒戰心上進行討論,倒是沒人算這個。

好一個趙佗,這經濟賬一擺出來,還真是將不少人嚇到了。

“陛下,如果不能在賜爵的同時,頒賜下相應的土地田宅,那麼這一次賜爵反倒會使得爵位價值下降,天下黔首對獲得爵位不再期待,甚至失望,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收得天下人之心,反而還會讓民心生怨,起到反效果啊!”

趙佗聲音低沉,有一種痛心疾首的感覺。

因為他說的都是真話。

始皇帝在歷史上大肆賜爵,但又發不下相應的賞賜,使得到了秦末的時候,爵位輕濫。六國故地的簪嫋、不更級別的有爵者不僅沒有相應的田地,反而淪落到成為居貲贖債者,靠著做苦役還債。

這樣的情況下,黔首縱使有著爵位又怎樣,根本不可能感念皇帝的恩德,反而還讓爵位更不值錢。

“臣認為武功侯所言甚是,我大秦剛剛打完北胡,軍中得爵者甚眾,他們的土地尚未盡數發下,不少郡縣甚至拿不出相應的土地。若陛下在此時廣賜爵位,田宅土地何處尋得?”

王賁作為太尉,負責軍中士卒升爵的事情,立刻開口附和趙佗的話。

趙亥更是毫不客氣的說道:“然也,賜下爵位而無田、宅發放,則爵制必毀,天下受爵之民也將埋怨陛下無信也!”

眾武將看準形勢,一起附和,一時間殿中頗有聲勢。

就連王戊也沒有開口反對,他被剛才趙佗算得帳驚了一下,覺得先靜觀形勢的好。

始皇帝眉頭皺了老高。

他沉聲道:“我大秦北伐得勝,開疆闢土數千裡,其大河兩側有沃野廣袤,何談無地可賜?更別說如今我大軍將翦滅月氏,其地也有千里,此非田宅乎!還有那南方百越,有無邊之土,所需田宅儘可取也!”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聯絡到剛才宣佈的遷徙五萬戶前往北疆實邊的事情,皇帝之心已是隱隱可以猜到。

好傢伙,你這皇帝居然是打算將那些受爵者的地,分到新開闢的蠻夷所居住的地方,甚至連還沒打下的月氏、百越都惦記上了。

趙佗眼皮猛跳,原來皇帝不是沒算過這筆賬,而是心思太猛。

秦國的土地不夠,那就去分蠻夷的,地都還沒打下,就開始想著先賜爵。

或許他這樣做還有個目的,就是在之後遷徙黔首實邊的時候,便可以打著分地之名來實施,減少移民的反抗心理。

廣賜爵位,收買人心,得到恩德之名,順便光明正大的遷徙移民實邊,名實皆得,那還真是好算盤。

趙佗心中這樣猜想,隱隱還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不過這時候他沒有選擇,只能硬著頭皮開口。

“陛下,既是如此,那不如效仿昔日昭襄王招募民眾遷徙安邑之策,只賜移民爵位,如此這些移民必定感陛下之恩德,欣然前往北疆。至於賜天下黔首之爵,可暫緩一二。否則天下眾人皆賜爵,則移民之爵位則不能凸顯,恐有怨言。”

聽到這話,趙亥、王賁等人也皆頷首稱是,言武功侯之策有昭襄王先例可循,且能將田宅落到實處。

眼見趙佗提出一個折中之法,眾人交口稱讚,始皇帝的眉頭依舊未松,似乎對趙佗的回答不是特別滿意。

這一幕被廷尉李斯看在眼中,諸公卿武將反對皇帝賜爵,就連武功侯趙佗也親自下場獻策諫言。

唯有李斯並未投入其中,而是默默觀察,如今已是若有所思,隱隱猜到皇帝的真正心思,在趙佗發言後,他便站了出來。

李斯沉聲道:“陛下,臣認為武功侯所言有理。然陛下並一宇內,威震四夷之功也不可不昭示天下,使天下黔首懷德。不如賜予遷徙邊疆的移民爵位,同時略微減免天下黔首賦稅,並賜牛酒慶賀,如此雙管齊下,則移民得爵位田宅,天下黔首亦有實利可得,皆當頌念陛下之恩德也。”

始皇帝眉頭微微一鬆。

這個答案他不算特別滿意,但掃視殿中,眼見上到王賁、趙亥、下到諸多武將功勳,皆有反對之意,特別是自己最寵信的趙佗和李斯,也對此提出異議,他倒是不好固執己見。

而且趙佗的獻言,李斯的補充,在某種程度上,也能讓他的目的達到一點。

始皇帝淡淡道:“既如此,便依武功侯和廷尉所言,此番賜遷徙北疆的黔首爵位一級。並廣賜天下牛酒,減免賦稅,具體額度由諸卿再議。”

聽到始皇帝讓步,趙佗大鬆了一口氣,忙跟著王賁等人一起拜首道:“陛下聖明!”

阻止了始皇帝賜予天下黔首爵位,這是改變歷史了嗎?

趙佗抬頭時,有些恍惚,但緊接著就清醒過來。

他敏銳的察覺到,促使始皇帝改變想法的,除了諸多武將的反對,以及他折中的賜移民爵位外,李斯最後的補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似乎始皇帝之前執意要廣賜天下黔首爵位,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

他趙佗沒有猜到。

但李斯猜到了。

趙佗忍不住向李斯看去。

李斯察覺到目光,對著趙佗露出了一個飽含深意的微笑。

這個笑容,更讓趙佗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始皇帝絕對有其他意思!

這個想法一直纏繞在趙佗的腦海中。

讓他哪怕下朝回府後,依舊難以忘記,耿耿於懷。

“看來是離朝太久了,一年多沒在咸陽,竟然連皇帝的心思都猜不透了,這方面不如李斯啊。”

趙佗暗暗嘆息,不過緊接著,他腦海中便冒出一個人來。

是的,他因為離開咸陽太久,短時間難以摸清皇帝的心思,也不是很瞭解此刻的咸陽形勢。

但他卻認識一個比李斯還要了解皇帝,訊息也更靈通的人。

“弟趙佗,恭拜於兄長……”

趙佗認真寫了一封信,除了問候外,並沒有提及今日朝堂的事情,但留下了一些隱晦的暗示,他相信那個人會懂的。

信件隨著來自北疆的土特產被趙佗派親信送了出去。

回信很快。

到了晚上的時候,趙佗便收到了一張小小的紙條。

趙佗獨自坐在書房,燭火搖曳,將他的臉映照的忽明忽暗。

他臉色很不好看,再次拿起那張紙條看了一眼。

幽幽嘆了一聲。

“該來的,還是要來。”

他伸手,將手裡的紙條放到燭火上。

火舌吞吐,轉眼之間就將那張紙條化成了灰燼。

但紙條上的兩個篆字卻深深刻在了趙佗的心裡。

封禪!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