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王賁

第四百九十六章:諸姬通婚

李斯話音落下,殿中響起一片輕笑聲。秦始皇看著康慨激昂的李斯,面容亦微微舒展。

秦國諸臣,除了趙佗之外,就屬李斯最讓他滿意。趙佗此時聽得忍俊不禁。

最佳辯手李斯!好一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們儒家門徒,不是總要講

“師古而長久”、

“師先王之法”,常常稱頌三代之治,號稱美政嗎?之前分封郡縣之爭的時候,這些人就是拿夏商周三代搞分封來舉例,如今卻是被李斯用此法來迎頭一擊。

漆凋畢等人頓時臉色漲的通紅。淳于越也是嘴角抽搐。夏商和周,哪個更古,這答桉顯而易見。

周青臣在一旁小聲道:“住嘴了吧,廷尉開口,此事已不成矣。”淳于越卻是瞪了他一眼,硬著脖子道:“廷尉此言差矣,吾等雖然言師古而長久。但若先代之制有問題,後世有聖人制法改善,那也是美事一件。”

“夏、商以同姓通婚,並非良法,所謂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故而方有周公制禮,絕此惡俗,以定人倫,別禽獸。是故吾等雖言師古,但也當師古代聖人之法,而非習遠古惡習!”雙標!

趙佗心中暗罵一聲。這淳于越口中的

“聖人之法”,還不都是憑他們一張嘴來解釋。不過趙佗作為此事的主角,自是不好親自下場辯論。

好在李斯亦是舌戰高手,又作為法家臺柱,與這些儒家博士互為仇讎,此刻自是抖擻精神,鼓動唇舌,發起反擊。

“好一個聖人之法,他周公旦是聖人,莫非大禹、商湯就不是古之聖賢了嗎?莫非他們所行同姓之事,又是禽獸之行?”李斯冷笑一聲,一頂帽子先扣了上去,讓眾儒生臉色微變。

大禹治洪水,定九州,自是古之聖人。至於商湯,孔子言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那自然也是個聖人了。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

好在李斯沒有在這所謂

“聖人之法”上糾纏。他話題一轉,說道:“所謂同姓不婚,自周公制禮開始,距今已有八百年。爾等如今口稱禮制,但在這八百年間,他周室諸侯又有幾人遵守此禮呢?像那吳孟子之事又有多少?”諸儒生面面相覷,一時間倒不好對答。

吳孟子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是個重擊。這是《論語》上的的大多清楚。

言魯昭公娶吳國宗女為妻。魯、吳兩國同姓,兩者通婚,自是違反了周禮的

“同姓不婚”制度。所以魯人就不按照一般女性的稱呼稱將其稱為

“吳姬”,而是改成了

“吳孟子”,這相當於給人改名換姓,想要矇混過關。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陳國司寇曾問孔子:“魯君知禮嗎?”孔子答:“知禮。”等到孔子走後,陳國司寇又對巫馬其說:“我聽說,君子是不會有私心,且去包庇別人的。但魯君在吳國娶了同姓的女子做夫人,這是同姓而婚,又將其稱為吳孟子,這明顯是違禮的事情。但孔子如今卻包庇魯君,說其知禮。如果魯君這樣娶同姓女子的行為也算是知禮,那天下還有誰不知禮呢”李斯這番話不僅是舉出了魯昭公同姓通婚的例子來反攻,甚至還順帶嘲諷了一番孔子包庇魯昭公的行徑,讓諸多儒生臉色不好看。

淳于越沉聲道:“周室八百年,天下諸侯何止千萬,縱有一二君王違禮,那也是正常之事,此不足舉例。”

“呵呵?才一二?爾等腐儒,是不識史事?還是想欺騙皇帝?吾今日就來告訴爾等,周室同姓而婚者有多少人!”李斯怒目大睜,高聲開口。

“晉國,周武王之子唐叔虞之後,乃姬姓大國。晉獻公時,娶賈女、大戎狐姬、小戎子、驪姬等為妻妾,此四女皆姬姓也。其子晉文公重耳,便是同姓之婚所生,而成天下霸主。就連晉文公自己,也娶了周王室之女為同姓婚姻,生子晉成公黑臀!”

“至於晉平公時,他娶衛侯之女為妻,並嫁女於吳國,這兩番嫁娶也都為同姓婚姻。”聽到晉成公黑臀之名時,趙佗眼皮跳了下。

不過緊接著就被李斯口中的話語所驚訝,這些晉國國君,很愛同姓女子嘛。

李斯此刻沒有住口,繼續厲聲斥責道:“晉國之外。吳國也是姬姓大國。吳國先娶晉國之女,又嫁女於魯國。且和同為姬姓的蔡國通婚,吳王僚娶蔡昭侯之女大孟姬。吳王闔閭則嫁女叔姬給蔡侯申。除此外,吳國還和周王室之間通婚,此等行為何談同姓不婚?”

“數百年來,晉、吳、魯、鄭、衛、蔡等姬姓國皆相互通婚,其事蹟數不勝數。除這些姬姓國外,就連周天子,也和晉、吳等同姓國行婚姻之事。這,就是爾等所言的同姓不婚的周禮嗎?”李斯聲色俱厲,口中話語更是指名道姓,將一件件姬姓諸國間通婚的事情抖出來,震得殿中諸人皆驚。

諸儒生面色大變。李斯並未罷休,更趁勝追擊道:“我為何言爾等的話荒謬?”

“周禮,乃是周公所制,用來約束周人的禮儀。而我秦國之先,乃是殷商貴族後裔,是飛廉之後,惡來之子!”

“我秦人禮儀習俗既不與周同,爾等豈能拿上到周天子,下到姬姓諸國都不遵守的東西,來約束我秦人?用幾百年前就被破壞掉的禮儀來約束我如今一統天下的大秦,此等事情何其可笑,何其荒謬!”此話落下後,殿中諸位秦臣紛紛叫好,趁勢發難。

羌瘣性格急,跟著譏諷道:“好一堆臭儒生,他周天子都在玩同姓通婚的事情,竟然還敢來要求我秦國搞什麼同姓不婚。我呸,還是我們羌人好,根本不搞這些虛的。”治粟內史王戊嗤笑道:“無恥至極,當初周天子和那些姬姓國相互通婚的時候,爾等怎麼不去反對阻止啊?你們那什麼孔夫子,為魯君娶同姓吳女而撒謊包庇。如今我秦國公主大婚,你們這些人卻跑來這裡反對,真是可笑荒謬之至。”邦尉王賁冷冷道:“周禮?周天子?周室已被我秦國所滅,什麼周禮,不過是該進入墳墓殉葬的東西。”

“然也!邦尉說的是,什麼狗屁周禮周天子,我秦國乃是殷商之後,早將他周室給滅了!”群情洶洶,叫嚷聲不絕於耳。

“這……這……”那些儒家博士全都臉色慘白。博士僕射周青臣被這情景嚇得兩股戰戰。

他們連狡辯的話都說不出來,因為李斯說的事情他們很多都不知道,也是在這裡第一次聽說。

這些儒家博士雖然號稱博古通今,但在這個古老的以竹簡為載體的時代,礙於條件所限,典籍並不流通。

各派真傳往往只有一兩部經典,而且還大多掩著藏著,只以師傳。所以他們的學識,除了自家精研的典籍外,知識面其實有限。

對於儒家經典中提到的一些事情,比如

“吳孟子”之事,他們或許清楚。但儒家經典上沒有的,只記載於各國史書中的事情,他們又哪裡能夠得知呢?

就連李斯,他也是連夜進入御史府藏書室,遍翻秦國收集的各國史書,並請教他那個博學的小師弟後,方才能理出條理來。

也正是因為他的舉例有名有姓,更加充滿了殺傷力,將那些儒生當場鎮住了。

原來,周天子和那些姬姓國,也全都在同姓結婚。此刻再加上殿中秦臣紛紛發難聲討,氣勢驚人,更嚇得諸儒生連話都說不出來。

淳于越手掌發顫,口唇哆嗦,找不出應對的話語。與他們儒家相善的左丞相王綰,和幾個公卿雖未落井下石,但此刻也是面無表情,不敢摻和進來。

見到這一幕,趙佗嘴角露出笑來。李斯就是李斯。都不用皇帝來以權壓人,這位廷尉直接一張嘴就把這些儒生全乾趴下了。

不愧是能寫出《諫逐客書》的男人,果真辯才驚人!但下一秒,讓趙佗感到驚訝的一幕出現了。

李斯在得勝之後,並沒有罷休。而是轉身看向帝榻上面含笑意的秦始皇。

他昂首高聲道:“稟陛下,據臣所知,周公棄夏商二代之風俗,創同姓不婚之禮,乃是為了維護周之宗法。使異姓之國互為婚媒,都與他姬姓國結成同盟,以鞏固周室對於天下的控制力。這個禮制,乃是一種治國的手段,專用於穩固封建。”

“如今天下一統,此法本該廢棄。但這些儒生,卻是用這早已不合時宜的東西,來反對大庶長尚公主之事。”

“臣認為,這些儒生定然是對我秦國於天下所行郡縣之事感到不滿,特藉此事,以古非今,欲復辟封建!”

“臣李斯昧死言於陛下,為保我大秦社稷穩固,斷絕此類以古非今之事。當剝奪諸博士議政參政之權。”李斯雙目發光,轉頭對著殿尾的諸多儒生,露出一口黃牙。

儒家欲藉此事來搶奪話語權。而他李斯,正好將他們一舉撲殺。

“臣請陛下,廢周禮,行秦法!”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