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桓齬

第五百一十一章:皇帝警告

“文字異形,地方難以行政,當地招募的下層奸吏藉機亂法生事。”

“秦法,難行於山東。”廷尉府中,李斯跪坐在桉前,手中握著一卷簡牘,桉上還放了一堆。

他眉頭微蹙,額頭上的皺紋形成了一條條山谷溝壑。這是被派往諸侯故地的秦國法吏傳回的文書。

他們言人寡力少,難以於當地行事,請求咸陽派遣更多的法吏前往山東之地,同時還說各地文字不同,也讓律法難以推行。

“哪來的那麼多法吏。”李斯搖頭嘆了一聲。在始皇帝的領導下,秦國以鯨吞之勢橫掃天下,短短十年的時間,就消滅了六國,一代人就將統一天下的大事做完了。

但也正因為是鯨吞天下,難以細細消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副作用。

消化不良!官吏不足。趙佗雖然提議增加招收學室子弟的數量和擴大招收範圍。

但一名合格的熟悉秦法的吏員,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再加上那新增加的廣大地域所需要的秦吏數量太過龐大了。

所以如今新佔領的諸侯故地,特別是楚、齊等遼遠寬闊之地,每一座城池中的秦吏數量非常少,勉強能維持郡縣間的政務處理。

至於再往下的鄉、裡等,卻是鞭長莫及,只能依靠當地的豪長來維持秦國的統治。

同時也因為各地語言不同、文字不同,讓行政的難度越發加大。秦吏看不懂當地的諸侯文字,那些本地新招的吏員又看不懂秦國文字,連文書都看不懂,就更別說推廣法律和下達政令了,每一次的政令下達,都需要找人進行翻譯。

在這種種操作中,就有不少吏員和當地豪族藉此牟利。

“文字乃是行詔令,推廣法律的根基,如果文字不統一,想要在天下推廣秦法,更是難上加難。”

“吾當親自面見皇帝,向其建言統一天下文字才是。如此也可方便行政和推廣律法。”這樣的念頭其實在李斯心中有一段時間了,如今決定下來,他也不再耽擱,立刻出了廷尉府,前往秦宮求見皇帝。

秦宮中。趙佗已經離去,只剩始皇帝坐在桉前,趙高等近侍在旁邊侍從。

始皇帝捏著一張麻紙,手指在上面摩挲著,感受著那細微處的凹凸感。

他突然問道:“趙高啊,你覺得此物如何?”趙高怔了怔,心中暗道這紙的用處,剛才趙佗在的時候不就說過了嘛,你還說這是好東西來著,為何現在又來問我?

心裡這樣想著,趙高面上卻是諂笑道:“以臣之見,趙少府造出的紙,能夠利國利民,當是國之利器。特別是趙少府剛才所建言的書同文字的事情,配合這紙張的推行定然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遠甚簡牘。”

“是啊,這又是一件國之利器。”始皇帝澹笑道:“這趙少府,伐燕的時候造出巨炮,可稱世間兇兵。回來後又為朕獻上漚肥之法,提高我秦國的糧食產量,之後又弄出能增加耕作效率的曲轅犁。再往後,還有那被他改善的麵食吃法。”

“如今,他又為朕獻上造紙之術,你說這個剛剛加冠的小子,如何會這麼多的東西?而且還盡是國之利器。”趙高忙道:“大家都言趙少府曾看過公輸子遺文,乃是公輸一脈的傳人。他獻給陛下的東西,應該都是那公輸子遺文上的記載吧。”始皇帝嗤笑一聲,道:“公輸子遺文?朕倒是覺得,或許那公輸般,也不知道他自己會這些東西吧。”趙高滿頭冒汗,手腳有些發涼。

皇帝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在趙佗走後給我說這話?是要讓我轉達嗎?

趙高心中紛亂,不過被始皇帝這說,他也覺得奇怪起來。因為趙佗所弄出來的這些東西,每一樣都是大有作用,而且還都是能對國家層面起到改變的東西。

平常人能弄出一件,就已經不得了了,如今趙佗卻是一件接一件的拿出來。

怎麼可能不讓人感到懷疑?公輸子遺文,恐怕是個託詞。不過趙高也弄不清趙佗的情況,不好出言辯護,萬一說錯了話,那可就惹火燒身了,故而他只是低著腦袋不吭聲。

好在皇帝並沒有繼續追究這事情的意思,反而隨意的感嘆著。

“朕不管那些東西是真的公輸所留,是農家之術。還是說那是其他人教出來的,或者只是他趙佗自己想出來的。”

“只要對我秦國有利,朕不嫌棄這些東西的來歷,只嫌不夠多啊。”始皇帝說著,將手裡的麻紙捏成了一團,感受著那新奇的觸感。

“陛下說的是,這等利國的好東西,自然是不嫌多了,臣相信少府腦中,定然還有更多的好東西,等待獻給陛下。”趙高諂笑一聲,聽到皇帝這話,心裡鬆了口氣。

按他的理解,皇帝的話恐怕是兩個意思。一個是警告。二個是還要。皇帝恐怕是早看穿了趙佗的言語,故而讓他趙高傳聲,警告趙佗一番,讓他知道皇帝什麼都懂,不要妄想再用一些藉口來湖弄皇帝了。

皇帝的聖明,不是能被人湖弄過去的。另一個意思,恐怕也是在暗示趙佗,讓這小子以後不要再拘泥於公輸子遺文的桎梏,不用再顧忌是不是公輸子能弄出來的東西。

只要有什麼好東西,儘管獻上來就是。他皇帝不在乎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只嫌棄不夠多而已。

造紙?不夠!皇帝還要更多!

“陛下,是要將趙佗懷揣的秘術,盡數榨取出來啊。”趙高心中暗道,眼中不由閃過一抹羨慕之色。

皇帝的警告並沒有惡意,更多的是一種渴求。趙高也想被皇帝這樣對待啊,可縱使搜腸刮肚,他也想不到什麼能打動皇帝的好點子出來,只能暗暗嘆氣。

好在殿內的氣氛並未緊張多久,就有宮人傳報廷尉李斯求見。始皇帝頷首道:“是廷尉啊,他是我秦國的書法大家,朕正好和他商量一番書同文字的事情,叫他進來吧。”不一會兒,廷尉李斯便趨步走入殿中。

“臣李斯,拜見陛下。”

“起來吧,廷尉入宮見朕,想來定有事情吧。”李斯行禮起身,目光剛好看到皇帝桉前的一疊黃色東西上。

帛嗎?數量看上去有些多啊。李斯不明白皇帝擺那麼多帛在桉上幹嘛,但並沒有過多的好奇。

他今日入宮,可是帶著一件國家大事而來。

“陛下,這段時間派往山東各地的法吏皆有信牘傳回,言六國之地,文字不與我秦國相通。”

“咸陽下達的政令和推行的法律,當地的吏民皆看不懂,需要有人在其中翻譯,這樣一來,就容易被人利用,從中牟利,甚至有膽大者竟敢私改律法,欺騙當地人不通秦字。”

“同時我咸陽派到各地的官吏,也難懂當地的文字和語言,再加上派遣的官吏人數太少,容易被下屬的吏員矇騙。”

“這種種亂象,導致我秦國政令難下於諸侯故地,法律難以施行於天下四方。”

“故臣李斯建言,還請陛下統一天下文字,讓天下的吏民都能看懂咸陽的詔令,遵守我大秦的法律。使得上令行於下,下意通於上。”

“如此,方為真正的天下一統!”李斯說話康慨激昂,目光炯炯用神。他相信,皇帝一定會喜歡這個建議的。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陳燁穿越大乾,成為一方小縣令。原本只想稍微發展一下科技,讓自己過得奢靡一點,沒想到女帝竟然微服私訪來到他這裡。 “大人,這琉璃是如何造出來的?這水龍頭要怎麼用?” “這個種子真的能讓水稻產量翻倍麼?” “要不,你來做朕的帝師吧……不願意?那,夫君也行。”陳燁:“啊?”
秋俞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甯浩本是在烏蘭戰場戰死的僱傭兵,卻意外穿越成大晉一字並肩王世子。 爺爺戰死訊息傳出後,各方勢力欲置他於死地。太子與貴妃徐慧琳設局陷害,卻被甯浩反將一軍。 在御書房,面對眾人指責,甯浩憑藉爺爺未死的訊息巧妙周旋,化解危機。 不僅如此,他還向晉帝請求將徐慧琳賜給自己。最終,甯浩成功帶著徐慧琳離開,準備回府面對前來的玉燕郡主,看他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大晉朝堂與後院中,走出屬於自己的強者之路……
非酋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