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桓齬

第九十七章:李將軍,可比武安君

「李將軍飄了!」

趙佗感到不妙。

自從他們在遼西大獲全勝,押著一群俘虜回到薊城後。

各種讚譽紛沓而至,什麼巨砲百將智謀百出料事如神,飛將軍李信輕車鐵騎勇往無敵。

不僅是底層計程車卒和軍吏在吹捧,就連上將軍見了他倆也是笑容滿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李信了,就連趙佗也忍不住有些飄飄然。

看到沒有,連當世第一名將王老將軍都在誇我呢。

不過,這種感覺只持續了一天。

趙佗的心中就有警鐘在敲響。

燕國算什麼?

戰國七雄中,它也就是和韓國一個檔次的弱國。

當年長平之戰,趙國被殺士卒數十萬,國內凋敝,哀嚎一片。

燕國嗅到機會,趁機派遣大軍偷襲,結果被趙將廉頗按著一頓揍,不僅損兵折將,更被趙軍反擊包圍了燕都。

燕王喜困窘之下,割地賠款求趙國饒恕,真可謂丟臉到了極致。

如此弱國,以秦軍的戰力滅了也不甚稀奇。

趙佗很清楚,秦的統一之戰,真正的敵人在南方。

那個同樣傳承了八百年的龐然大國。

歷史上的李信作為伐楚主帥,就是在那裡栽了一個大跟頭。

一想到這裡,趙佗就徹底清醒了。

然後,他就發現李信變了。

最開始的李信只是略微魯莽輕率,被王翦一陣打壓教導後,稍微變得沉穩了一些,漸漸有了一絲大將姿態。

趙佗甚至認為他是這支伐燕大軍中,天資僅次於王翦的戰將。

但如今,立下如此滔天戰功,李信膨脹了。

他走路帶風,神色間充滿了高傲。

趙佗聽說,在這一次的軍中議事時,李信竟然向上將軍請求,他要再率大軍西入代地,將苟延殘喘的趙嘉勢力一舉剷除。

滅了一國還不夠,李信還要再滅一國。

這讓原本臉上帶笑的王翦,當場就黑了臉。

「我軍征戰良久,已是師老兵疲之態,再加上此戰所耗糧秣頗多,後勤轉運艱難,已沒有再次發動大戰的力量。」

「更何況代郡地勢險要,趙嘉尚得民心,若是轉向西進,想要將其攻滅,還不知要耗多少時日。如今薊城初下,當以安定為主。其餘燕代之地,穩紮穩打,逐步攻取便可。」

「貿然西進,徒生隱患。如此行事,豈是兵法所為?」

「李信,為將者當沉穩為先,貪功冒進乃是大忌,你可知曉?」

王翦先是耐心將眼前的情況分析了一遍,然後又狠狠批評了一頓李信。

李信雖然當場認了錯,但他回營之後,依舊滿臉不忿。

此刻燕地戰事初定,氣氛不再緊張。

李信便宴請營中五百主以上的將校,相互飲酒饗宴,趁機發洩心中鬱氣。

「如今我軍一舉破薊城,擒燕丹。正該趁士氣正銳時,一舉掃滅殘虜。」

「區區趙嘉,亡國之人,手下更是一群易水殘兵,聽到我軍破薊城,必是心驚膽顫,完全可以率兵西進一擊而下,有何可懼之處?」

「上將軍老矣,若是我為主將,此戰必能橫掃燕代,再擒趙嘉獻俘於咸陽!」

李信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藉著酒勁,把心中所想直接道出。

聽到這話,同樣被招來飲宴的趙佗一個哆嗦,手中所執快子,不覺落於地下。

「趙佗,為何落箸?」

李信望來,他雙頰微紅,口鼻中有酒氣逸散。

趙佗眼皮勐跳,臉上擠出一抹笑:「將軍豪言,銳氣逼人,下吏聽得心嚮往之,神醉之間不由落箸。」

李信哈哈一笑,對帳中諸將校道:「你們聽聽,還是趙佗懂我。沙場征戰,雖然要講用兵沉穩,但亦不可少了那股精神銳氣。我軍當趁著這初戰取勝,一鼓之氣未散,一舉橫掃殘敵才是。」

「將軍說的是,莫說趙百將乃將軍臂膀,就連吾等愚鈍之人也聽的豪情頓生,吾等願隨將軍征戰沙場,再建奇功!」

「吾等願隨將軍征戰沙場,再建奇功!」

各種附和聲不斷響起,眾將校大拍李信馬屁。

其中以校尉桓昭為最。

此人之前不相信趙佗的遼西截殺之策,被留下帶領步卒強攻居庸塞。雖然最後將關塞攻破了,但破關的功勞卻不足以讓桓昭升遷。

這本來沒什麼,按部就班慢慢積累勞績就是了。

但當桓昭聽說李信這一部追兵,竟然真的截殺住燕王車隊,還一舉「盈論」時,他的眼睛紅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竟真被那豎子猜中,氣死我也!」

桓昭又氣又妒,更加看趙佗不順眼。

如今眼見趙佗一個馬屁拍的李信大笑起來,眾將校爭相附和。

桓昭亦忍不住了,大聲說道:「依我看,將軍用兵如神,千里追擊轉戰如風,堪稱當世名將。用兵之法,可比昔日武安君矣。

諸將校聽到這話,雖驚訝於桓昭的無恥馬屁,但嘴上亦附和道:「桓校尉說的是,將軍擒獲燕國太子,將燕國公卿盡數抓獲。此等功勞,就連武安君也沒有做到……」

武安君?

聽到眾人誇讚,李信忙擺了擺手。

「不敢不敢,我這區區功績,豈能和武安君相比。」

雖是這樣說,但李信眼睛裡那股笑意卻怎麼也藏不住。

武安君白起。

秦人心中的戰神。

率數萬之眾伐楚,一戰舉鄢郢,再戰燒夷陵,三戰而辱楚王之先人。

其攻勢迅勐如風,所過之處無人可當。

此等人物,正是李信心中崇敬的物件。

雖然知道帳中這些人都是在逢迎諂媚自己,但李信聽在心中還是美滋滋一片。

能將他拿來和武安君相比,那是何等的榮耀。

眼見李信被自己一番話說得眉開眼笑,鬱氣盡散。桓昭亦忍不住得意回頭,向趙佗望去。

果真見到那少年正氣洶洶的看著自己,桓昭頓時心中舒坦。

論熘須拍馬,我可不比你這小子差。

馬屁精!

一群馬屁精!

趙佗心中狠狠咒罵。

就是這些人的吹捧才讓李信變驕傲了,各種高帽子往他頭上一戴,想不膨脹都不行。

如果換成其他人都還好,但李信不一樣。

他當著所有人的面,稱趙佗為「吾之臂膀」,更大力支援趙佗製造巨砲,並且聽從獻計,率兵東進。

這種種事情,已經將他們兩人捆綁的死死的。

秦軍上下,都知道趙佗就是李信的人。

兩人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李信只是普通將軍還好,但他在歷史上可是伐楚的主帥啊。

他若帶兵伐楚,趙佗只要被徵召,必定會跟從李信。

然後。

恐怕就沒有然後了。

趙佗真怕一回到咸陽,李信就敢當著秦王的面說。

「大王,你給我二十萬人,我把楚國給你打下來!」

一想

到這場面,趙佗就眼皮直跳,手腳冰涼。

「這樣下去不行啊,我一定要想辦法,將李將軍扳正過來,不能讓他被這群馬屁精坑害了。」

只是眼前大家興致正好,趙佗自然不會去觸黴頭,只能在表面上附和著。

他心裡正苦思冥想,如何去矯正李信「驕傲自大」的思想。

這時,滿帳笑聲中,一個人站了起來。

「將軍,吾聞兵法有云「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今帳中有人諂媚,欲陷將軍於險境,還請將軍罰之。」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史上最強皇太子
史上最強皇太子
蕭玄穿越為大夏九皇子,跪死於御書房外。 上有皇帝昏庸無道,中有奸臣禍亂朝綱,下有叛軍燒殺搶掠,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不想做皇帝的太子,不是好皇子! 蕭玄步步為營,先做最狠皇子,掃蕩朝堂,穩坐皇太子之位,然後匡扶天下,扶大廈之將傾。 不過當務之急,是先要認個親。 ... 蕭玄:孤只是皇太子,還不是皇帝,爾等為何讓孤坐龍椅?使不得,使不得...哎呀,這龍椅坐著真舒服。
鹹青檸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風捲殘雲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你從沉睡中醒來,卻被人告知你是得罪了六界的大反派,仔細想了想之後你發現做反派還挺帶勁。 你開始了旅途,這時一個行腳商人找到了你,他蒙著面看不清臉,聲音倒蠻好聽。 在他的遊說之下,你花錢買下了那把據說是上古兇劍的武器。你沒開心多久就後悔了,因為那把劍鈍得除了可以削削水果皮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旅途中,你遇到了無數個路人甲乙丙丁戊戌……他們都長一個模樣,就連聲音也沒有區別,神真是敷衍啊,因為是反派,所以
初夏陌陌子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