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賞賜福王

第五百一十三章 改革二十餘年成效,得石見銀山

朱翊鈞知道,還敢繼續囤銀的權貴官僚們已經不是在爭奪經濟上的利益,而是在爭奪政治上的利益,而為了政治上的利益,他們甚至不惜魚死網破,以在將來重新分配新黨官員為代價,來滿足他這個皇帝的利益需求,也讓他們舊黨可以大賺回來如今所賤賣的資產。

但朱翊鈞不願意這樣。

他厭惡這種殘忍內鬥的方式來實現財富的增加。

他也不希望大明出現每任做事的首輔都是不得善終,且其財富都要被瓜分一次的情況。

這樣的話。

無疑就會造成首輔級的大臣在財產上都沒有安全感,都只願意追求短時間的利益,都會在還掌權的時候,只想把能變現揮霍掉的資源都揮霍掉,都不會考慮長遠的利益,也會為了自己家族不被清算雖不會大撈特撈卻主動拿國家資源瘋狂討好大多數既得利益者而以求安穩。

所以,朱翊鈞就算是知道張居正一黨如今在掌控朝權這麼多年後肯定積攢了不少財富,也肯定不少是灰色的財富,但他都沒打算清算這些人。

如同他沒打算清算張居正一樣。

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皇帝,他不可能在明知外面有許多財富還沒攫取的情況下,還只盯著國內的人,乃至做什麼狡兔死走狗烹的事。

朱翊鈞現在急著看東瀛來的章奏就是想了解一下,麻貴有沒有替他在外面攫取更多的利益,來解決國內因缺銀不足導致的一系列政治與經濟危機。

麻貴沒有讓朱翊鈞失望。

他在率大軍到達小倉城後,就立即對豐臣秀吉的大軍展開了反擊,而且利用水陸聯合作戰的方式,先佔了且山城與山口城,斷了豐臣秀吉退路,且以少數精銳火器手持最新裝備的迅雷銃先襲擊了豐臣秀吉的糧道,逼得豐臣秀吉不得不令仙石秀久率兩萬大軍先回軍保糧道。

論作戰指揮這門學問,有幾千年軍事史積澱的明軍一上來就讓豐臣秀吉吃了大虧。

而接著,仙石秀久又被麻貴釣了一場野伏。

明軍主力五萬大軍用火炮與火銃封鎖住了仙石秀吉的退路,然後全殲仙石秀久所部大軍,四國大名仙石秀久被活捉,而被迫同意賠償大明白銀兩百萬兩,割讓湯築城為大明水師駐地,而大明則會讓他有一個戡亂立功繼續做四國大名的機會。

不過,豐臣秀吉也不笨,沒有被動等著捱打。

於是。

豐臣秀吉在聞知仙石秀久部大敗,自己糧道又斷,而意識到明軍已經搶先在中國(日本區域名)登陸而抄自己後路時,就果斷放棄了對小倉城的攻打,而率大軍回撤櫻尾城。

但在回撤途中,大明水師突然從四國湯築城方向出現,而襲擊了豐臣秀吉的船隊,造成豐臣秀吉部近三萬人馬葬身魚腹。

豐臣秀吉在看見明軍龐大鳥船組成的艦隊後也深感畏懼,自知和西夷一樣輕視了明帝國,一登陸櫻尾城,就果斷撤向了甲山城。

而麻貴則在這時先派兵趕來了倭國大名毛利輝元所控制的石見地區,且圍住了石見城。

因倭國大名毛利輝元已率本部兵馬隨豐臣秀吉攻打九州,且又因其部以水軍為主,也就早在豐臣秀吉撤回中國時,遭受到最嚴重的損傷,而也就導致帶著兩千人守在這裡的毛利輝元部大將中川清左衛門遲遲等不來援軍。

但麻貴嚴令明軍不得攻下石見城。

作為統帥,麻貴有自己的考量。

而且,他和李如松不同的是,李如松喜歡瞅準機會果斷出擊,但麻貴喜歡走一步看一步,眼前的作戰目標還沒完成,就想著下一個。

這在歷史上的萬曆援朝就體現出了兩人指揮習慣的不同。

所以,麻貴在嚴令明軍不得攻下石見城但又必須每天用大炮轟城攻擊時,麻貴故意讓倭國僧人把石見城還被明軍包圍的訊息告知給了豐臣秀吉。

石見銀山是豐臣秀吉稱霸天下的根基,他不可能坐視不管,且考慮到毛利輝元已元氣大傷,又因為得知石見銀山不過是小股明軍,也就親自率大軍來石見銀山,想打這一小股的貪婪明軍一個措手不及,順便提振一下士氣。

結果。

他卻在了倭國月山一帶的山谷裡,被五萬明軍加兩萬朝鮮兵與五千葉赫女真兵還有兩萬倭兵包圍住。

豐臣秀吉因此陷入苦戰,所部被殺得血流成河,別說火器精湛的明軍,他們沒法對付,就是體格強健的女真兵也讓他們很吃苦頭,唯獨朝鮮兵還能被他們反擊一下,一時可以獲得喘息的機會。

但陷入絕境的豐臣秀吉已難以翻盤,在麻貴親自趕來下令明軍開始總攻後,豐臣秀吉就只能率自己的百戰精銳,往麻貴的中軍突來,想和麻貴同歸於盡。

豐臣秀吉的中軍畢竟在倭國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戰鬥力還是頗強的,衝鋒非常有序,且所用鐵炮也用得非常老道,一時間中軍外圍的京營新兵竟有些招架不住,而紛紛後退,漸有潰散的情況。

但在京營總兵王如龍親自帶老兵上去斬殺了幾個逃兵後,京營新兵就很快恢復了不少戰鬥力,而重新組織起來,擋住了豐臣秀吉部的攻勢。

同時,王如龍還親自麾下官兵發起反衝鋒。

豐臣秀吉的主力完全招架不住個頭比自己高,鎧甲裝備率也比自己高,火器還比自己先進,人數還自己多,且是從上坡向下坡衝鋒更佔據地利優勢的明軍,最終不得不全面潰散。

麻貴見此下令讓更多明軍衝過去,爭取殺傷更多倭人。

豐臣秀吉因為太矮,一米三多點,所以,跑得倒也沒有別人快,再加上他的大軍已徹底崩潰,也顧不著他,所以很快就有腳長的明軍已追上了他,且很有戰鬥意識地將他圍在了中間。

豐臣秀吉不得不站住腳,轉身拔刀,抬頭看著這些明軍。

然後,豐臣秀吉奮力看向了眼前離他最近的一明軍。

但這明軍因為個子很高,也就沒有反擊,只用手按住了他的腦袋,使得豐臣秀吉不能動,手裡的刀也只能砍在這明軍護腰甲上,造成不了什麼殺傷,就像一成年男子按住一持刀亂砍的七歲小孩一樣。

大明改革已有十五年,如果算上隆慶時期的改革,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漢人男子因為天下大治已二十餘年,所以基本上生活質量都要提高不少,平民中營養不良的現象大為改善,平均身高也拔高了不少,而眼前這明兵李大福更是身高九尺,本只是一名扛旗手,如今因為全軍出擊,才仗著自己腳長,先衝了過來,也就使得豐臣秀吉在他面前很無奈,一點也沒有霸主的樣子。

李大福還在接下來把豐臣秀吉的腰部一託,而將其舉了起來,且舉回中軍大帳去了。

豐臣秀吉四肢騰空亂蹬大叫,但他無論怎麼亂蹬大叫都無濟於事,直到他被託到麻貴這裡時,李大福才放下了他。

“怎麼是個矮短粗。”

麻貴見到豐臣秀吉後不由得說了一句,接著,他就下令將豐臣秀吉押了下去。

隨後,麻貴才開始下令攻下石見城。

中川清左衛門在石見城被攻下來後選擇了剖腹自殺。

明軍攻下石見城後,在石見城抄沒到大量白銀,還控制了整個石見銀山。

半個月後。

麻貴就向朱翊鈞傳了密報,言他已活捉豐臣秀吉,且按其密旨在石見城抄得石見存銀八百餘萬兩,且透過查驗發現石見果有大銀山一座,如今年產白銀一百到兩百萬兩之間,如由本朝更先進的開採工藝,當可實現年產白銀兩三百萬兩。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風捲殘雲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你從沉睡中醒來,卻被人告知你是得罪了六界的大反派,仔細想了想之後你發現做反派還挺帶勁。 你開始了旅途,這時一個行腳商人找到了你,他蒙著面看不清臉,聲音倒蠻好聽。 在他的遊說之下,你花錢買下了那把據說是上古兇劍的武器。你沒開心多久就後悔了,因為那把劍鈍得除了可以削削水果皮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旅途中,你遇到了無數個路人甲乙丙丁戊戌……他們都長一個模樣,就連聲音也沒有區別,神真是敷衍啊,因為是反派,所以
初夏陌陌子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
穿越大唐做皇帝
穿越大唐做皇帝
這是一部穿越歷史題材小說,故事圍繞著主角李軒展開,他從現代意外穿越成大唐即將登基的皇帝。 小說聚焦李軒在古代複雜政治環境中的改革與成長曆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看點。
墨者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