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說畢就在當天平臺召見了梁夢龍,問:“梁經略打算如何遣將?”
“回陛下!”
“臣打算,以參將鄧子龍與總兵劉綎各提兵五千,先再擊退入侵緬夷後,進剿進攻隴川之地,再齊兵進攻阿瓦,然後留軍駐守;”
“同時,徵調駐倭總兵陳璘提督其部水師去暹羅,其舊部多為福建、廣東水軍舊部,熟稔從安南去暹羅的海路;”
“另外,臣有意調李如松領金吾衛和遼東各一營騎兵隨水師同水師去暹羅,蓋因從暹羅過去可至緬夷南部,而緬夷南多為平原,可以在緬夷冷季時,以秋風掃落葉之時,用騎兵快速搗毀其後方,使其無糧無民可徵。”
梁夢龍向朱翊鈞坦誠了他的調兵方案。
朱翊鈞點首。
“卿認為此次滅緬,若功虧一簣,最大的可能會是因為什麼?”
朱翊鈞知道作戰需先慮敗,也就如此問著梁夢龍。
梁夢龍也沒說不會有敗,且必定能在多少時間能滅緬成功,只想了想說:“聯絡!”
“事涉整個南方諸番,且是水陸綿延達數千裡之地,恐聖旨與回奏之章難以速達,尤其是,一旦朝中有臣等擁兵自重而胡作非為的流言蜚語時,陛下之詰問旨令,臣恐難以速回。”
“另外,本朝乃萬里大國也,牽一髮而往往動全身,恐因聯絡不及,而在舉國集重兵錢糧於滅緬時,有趁機作亂者。”
朱翊鈞沉吟了一會兒,隨即到:“沒錯,最大的問題還是聯絡的問題。”
說著,朱翊鈞就笑了起來:“不過卿放心,即便有人說卿欲謀逆,而哪怕拿出了確鑿證據,朕也會待緬事結束後再問卿。”
“至於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事,無論牽涉到多大的危機,朕也不會輕易罷手,除非改朝易代!”
在君主專制的國家,任何大事成與不成,往往還是在於看帝王有多大決心。
所以,朱翊鈞此言,算是給梁夢龍吃了一粒定心丸。
梁夢龍也就拱手大拜:“國有聖君,大事可圖!”
……
朱翊鈞在平臺召見梁夢龍後,就又去侍御司問起申時行等執政公卿來:“朕昔日給你們各賜了望遠鏡一枚,諸卿可有收穫?”
這時,戚繼光出列道:“陛下既然問起,臣便這就請旨起用國舅提督天下驛路工程,建關臺以駐目明哨兵於海岸與平原!”
朱翊鈞聽後展眉一笑:“果然還是卿知朕意也!”
申時行等聽後都瞅了戚繼光一眼,心想難道不是目光要望長遠的意思嗎,原來聖意這麼實際?
“朕本意就是用此鏡加關臺,以加強聯絡,只是不知是否符合實際,也就有意令卿等也在拿到望遠鏡後想想他的應用價值。”
朱翊鈞說到這裡就對戚繼光笑道:“沒想到,薊國公真的想到了這方面,這說明朕之意還是可行的。”
“當然,申師傅等因而令其子學兵法等也合朕意!”
朱翊鈞接著又說了一句。
申時行等這才恍然大悟。
“薊國公,說說你的想法,怎麼建關臺聯絡?”
朱翊鈞這裡則對戚繼光繼續詢問道。
戚繼光拱手稱是,隨即就稟說:“啟奏陛下,臣在拿到此望遠鏡後,就想到他可以極大縮短驛路通訊的時間!”
“一士兵可在關臺上,透過此望遠鏡提前看見遠處一關臺上計程車兵旗語,進而根據旗語知道是有大敵入侵還是有地震或蝗蟲過境。”
“只是這種關臺得更高些才好。”
“雖然過高之臺需過高之技,但亦請陛下放心,臣已去信和國舅詢問過,國舅表示他為豪右修過高寨牆,有他李家祖傳的竹筋之技,可以造出更好的高臺來。”
很明顯,李文全被髮配薊州後,戚繼光就和他成了朋友,以至於私下裡還在聯絡。
朱翊鈞聽後點了點頭:“甚好!”
“如果敵軍是夜襲怎麼辦?”
而在戚繼光說後,餘有丁就問問了一句。
戚繼光道:“這自然簡單,諸葛孔明所留孔明燈可以解決此問題,哨兵可提前準備好顏色不一的孔明燈,然後根據情況放出用繩子牽引著的不同顏色的孔明燈,可以根據孔明燈不同顏色和同顏色個數的組合來確定對應的訊息。”
“啟奏陛下!”
“臣認為此策也的確有利各屯駐官兵聯絡。”
“只是不同旗語和燈語代表的意思,不能洩露,且要定期更換,得有專門的官兵掌握這個,避免洩密。”
方逢時這時拱手說道。
“薊國公所想果然與朕的打算果然吻合,朕已讓錦衣衛編寫相關旗語與燈語的密碼本,且已在興明書院培訓已加入錦衣衛的忠烈遺孤接受此訓練,他們將來會被派去各軍負責聯絡與編譯訊息。”
“所以,薊國公提議的建關臺以令哨兵持望遠鏡哨探的事,朕準了。”
“侍御司即刻擬旨,令朕舅舅以工部右侍郎銜提督監造天下關臺,旨意裡寫明,若關臺建造的好,朕就恢復朕外公爵位,且讓他承襲。”
朱翊鈞這時也就下達了讓李太后之弟李文全提督監造天下瞭望關臺的旨意。
執政公卿們皆無異議。
他們都知道,李文全在工程建造方面,還是很清廉很認真的,以至於有幾個為偷工減料工程包庇的巡邊御史都因為他的揭發而被嚴辦。
在朱翊鈞下旨準備大規模建造瞭望塔時,梁夢龍也開始調兵遣將起來。
按照梁夢龍的調令,陳璘需要抽調一萬駐倭水師,趕赴廣東。
李如松則要調遼東楊寰部三千騎兵與金吾衛五千騎兵,同查大受的兩千餘夷丁一起準備渡海。
遼東也有水師,且遼東軍戶騎兵也常渡海征剿入侵胡虜,所以李如松等倒也不暈船也不畏懼渡海。
對於北地兵馬而言,最大的問題還是氣溫與熱帶病菌導致的各類疾病,讓對這些地方特性疾病沒有免疫力的兵馬很難適應,所以不能常駐,但在合適的時期進攻一下還是可以的。
而李如松在得到旨令後,就特地向自己父親李成梁告辭,說:“父親,孩兒就要去渡海徵緬,就不能在你跟前盡孝了。”
“你不在遼地給我氣受,已經是最大的孝了!”
李成梁拉著臉說了一句,就把一盒老人參遞給了李如松:“這是獻給陛下的,你進京時代為父給陛下。”
“陛下還缺人參?”
李如松問道。
李成梁道:“陛下不是你,他會知道為父的意思是希望他真的萬歲!”
“噢!”
李如松接過人參就拱手告辭。
而李成梁在李如松轉身時,才喊道:“記住,見到那些文官,別說殺夷奴的事是你乾的,把一切都推到你父親我身上!多向薊國公學,要對他們明卑暗賣!”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