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八一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

李二陛下心裡輕嘆,面上卻是帶著笑意,示意李泰吃幾塊糕點,這才緩緩說道:“扶持寒門學子,這是為父一貫以來的執政方針。而這個振興會,更是一些列‘大文化’計劃的一部分,尤為重要。”

“‘大文化’計劃?”李泰一臉好奇。

父親扶持寒門學子打壓世家門閥的政策從未變過,這個李泰自然知道,只是這個“大文化”計劃又是個什麼東西?聞所未聞啊。

一旁的長樂公主素手給二人斟滿茶水,然後悄然退走。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女兒纖細窈窕的背影,說道:“這其實只是一個大致的方向,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計劃,旨在以儒學為核心的基礎上扶持諸子百家,使得吾大唐之文化百家爭鳴,繁花似錦。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振興會’的職責將會是對抗世家門閥的急先鋒,全力扶持寒門學子去打破世家門閥對於官場的壟斷。”

世家門閥的存在,對於皇權的制約實在太過巨大,甚至對於皇權的安危都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前隋如何一統天下,又如何分崩離析,大唐如何亂世之中崛起,而李二陛下又是如何逆爾奪取,前前後後裡裡外外,都是世家門閥幕後操縱的身影。

藉助關隴集團而上位的李二陛下,自然知道世家門閥的龐大力量,所以自登基以來,便潛移默化的開始對世家門閥的打壓和制約。

然而這注定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一著不慎,就有可能自食惡果……

李泰知道,這是房俊說服了父皇在城外建立學院的初衷,他不是單純的讀書人,更是皇家子弟,比任何人都明白“平衡”的重要性。

世家門閥透過盤根錯節的聯姻等等關係互通利益,把持官員的選舉提拔,打破了平衡,所以父皇要制約世家,扶持寒門;天下學子皆為儒門子弟,百家萎靡,這也是打破了平衡,所以父皇照舊要扶持諸子百家,限制儒學……

只是這兩者無一不是艱難險阻重重的事業,不僅困難,而且危險。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心甘情願的放手已然到手的既得利益,哪怕是皇帝也不行,所以可以預見,隨著皇帝的打壓限制,必然會引起反擊。

李泰忽然明白了父皇為何神情之中帶著淡淡的愧疚和無奈……

一張原本已經被曬黑的臉變得煞白,李泰嘴唇顫抖了幾下,顫聲問道:“父皇的意思是……要兒臣擔負起打壓門閥、限制儒學之重任?”

李二陛下默然無語,良久,才緩緩頷首。

李泰似乎聽到了自己心中有什麼東西一瞬間碎裂的聲音,那碎片甚至扎入心臟,痛徹心脾……

“父皇,兒臣……兒臣……”

說了兩句,李泰語氣更因,卻是難以為繼。

打壓門閥、限制儒學,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艱難和危險,要隨時隨地面對門閥和儒門的抵抗與反撲,一旦讓那些人意識到了不可逆轉的危險,鋌而走險實在是在正常不過。

然而更深層次的意義,則是意味著父皇亦將他從儲君的繼任者當中剔除掉,他被放棄了……

打壓門閥、限制儒學的目的是平衡朝局,然而這一切都不能讓皇帝親手去做,否則就等於消弭掉了皇權與門閥、儒門之間的最後一道緩衝屏障,萬一失敗,將會造成皇權與門閥、儒門直接面對的局面,這是任何一位有理智的皇帝都不可能去做的。

現在的李二陛下,手裡的刀是房俊;等到未來太子登基,那柄刀就變成了他魏王李泰……

這就等於間接的斷絕李泰成為儲君的可能。

一向心心念唸對儲君之位抱以極大可能的李泰,乍聞李二陛下做出這等決定,如何能不心碎神傷?

李二陛下亦是心中惻隱,不是滋味兒。

李泰曾是他諸多兒子當中最得到他看重的一個,亦曾不止一次的升起立其為儲君的心思,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現在太子表現越來越好,身為父親,又怎能廢一個立一個,在兒子們中間培植隔閡與仇恨?

稚奴已經被他忍痛圈禁,他不想有朝一日再將李泰流放瓊州……

長痛不如短痛。

*****

李泰渾渾噩噩的走出太極宮,抬了抬頭,只覺得陽光耀目生花,晃得人一陣陣眼暈。

心底滿是悲愴絕望……

滿懷期待的從西域返回,去不曾想第一時間便得到志向破碎、理想湮滅的訊息,這種打擊太過突如其來,讓他連一丁點兒的準備都沒有,著實難以接受。

悲傷之餘,一股怒氣不可遏止的升騰起來。

房俊!

必然是這個棒槌一心護著太子,所以才在父皇面前進了讒言,使得父皇不得不忍痛做出如此決定!

簡直可惡至極點!

本王必與你誓不罷休!

禁衛見到李泰神情灰敗的出來,未敢多問,只是上前道:“殿下,這就返回王府麼?”

李泰咬了咬牙:“不急,先去兵部衙門!”

不一刀宰了那個混賬,如何能消得他心頭之恨!

“喏!”

禁衛應了一聲,牽過戰馬,李泰翻身上馬,手裡拎著馬鞭狠狠的抽在馬臀上,戰馬一聲長嘶,放開四蹄轉眼馳過寬闊的天街,一眾禁衛在身後緊緊相隨,一時間鐵蹄踏著路面的青石板,發出一陣雷鳴般的聲響,居然頗有一種千軍萬馬臨陣衝鋒之時才有的氣勢!

須臾之間到得兵部衙門,李泰勒馬站定,厲聲問道:“房俊何在?”

兵部衙門的門子嚇得一個哆嗦,待見到是魏王李泰,連忙單膝跪地,施禮道:“見過魏王殿下……房侍郎早晨前來當值,剛剛下值,聽聞好似去了晉王府……”

李泰也不說話,調轉馬頭便欲直奔晉王府。

那門子楞了一下,下意識問道:“殿下出徵歸來,難道不應先行交納堪合印信,讓兵部報備麼?”

武將出徵之前、出征之後,必須要到兵部報備,或者得到兵部的堪合文書,否則便被視為擅自出徵,或者逾期不歸,才是大罪。輕則降職申飭,重責丟官罷職,若是期間闖出大禍,抄家滅門亦不是不可能。

只為限制武將的行動……

李泰心裡正窩著一股邪氣兒呢,聞言,頓時勃然大怒,在馬上揮舞著馬鞭,劈頭蓋臉就將這門子一頓狠抽,大罵道:“娘咧!老子交不交堪合印信,也用不著你來管?你們兵部一個兩個都是管閒事上癮是吧?老子今日抽死你個愛管閒事的王八蛋……”

可憐那門子還不知自己犯了何錯,便被狠狠的抽了一頓,偏偏面對的乃是魏王殿下,連躲都不敢躲,直被抽得一臉血,連連哀聲告饒。

衙門裡的兵卒官吏聞聽動靜,齊齊跑了出來,可見到行兇的乃是魏王,卻不敢上前攔阻,只得苦苦勸諫。

面對丘神績、宇文儉之流,有房俊主持大局的情況下打了也就打了,可眼前這位可是魏王殿下,誰敢造次?

好在李泰今日的執念乃是房俊,抽了一陣解了氣,便啐了一口,罵了一句“沒眼色的狗東西”,便帶著一眾禁衛風馳電掣一般遠去,只留下悶雷一般的啼聲……

待到李泰走遠,兵卒們紛紛上前,將那門子拉起來,檢查一下,雖然皮開肉綻頭破血流,不過並無大礙,便紛紛埋怨道:“你瘋啦?那可是魏王,沒事兒你招惹他幹嘛呀!”

那門子差點哭出來,捂著一臉血,道:“我又不是咱們那位房侍郎,吃了豹子膽敢招惹魏王?你這位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抽,我也很迷茫呀……”

官吏便紛紛到此一口涼氣,這位難不成是來尋房侍郎的晦氣,結果這個門子倒了血黴當了出氣包?

兵部右侍郎郭福善奇道:“魏王殿下可是發得哪門子瘋,甫一回京,便怒氣衝衝的尋房侍郎晦氣?”

員外郎劉顯哼了一聲,道:“誰知道呢?不過話說回來,魏王殿下平素囂張跋扈,可是在房侍郎面前,可是從來都沒撈著一個好兒。”

眾人點頭,正所謂一物降一物,在長安城裡平趟,誰都不敢惹的魏王殿下,卻是在房俊面前屢次吃癟。

職方郎中崔敦禮道:“趕緊來人,速速前去晉王府通知房侍郎,讓他小心戒備魏王。”

柳奭站在後頭,幽幽道:“瞧著魏王這速度,怕是來不及呦……”

他現在心情挺複雜,雖然很是樂意在房俊手底下掌管鑄造局,也對房俊甚是佩服,但是想想以前房俊是如何坑自己的,心中自是難免鬱悶。

若是魏王殿下怒氣衝衝的去狠抽房俊一頓,他倒也是樂見其成……

只要不抽死就好。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大唐文化振興會(第1/1頁)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從李元芳開始
從李元芳開始
穿越李元芳,改變家世,成為李靖嫡孫,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生活美滋滋。 但浪著浪著,怎麼成神探了,有個胖胖的大理寺丞,還特別喜歡徵詢我的意見……狄仁傑:元芳,你怎麼看? 我:賭上爺爺的名義,真相只有一個,兇手就是他!狄仁傑:元芳真乃神人也!
興霸天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好訊息:我這次投胎很有技術含量,投在了皇帝身上! 壞訊息:這個皇帝,是漢獻帝劉協!而且還被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了! 好訊息:劉協還有些許力量,甚至還發了衣帶詔,準備清君側,逃出許昌了! 壞訊息:衣帶詔還有一個月就爆發了!到時候劉協就徹底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了! 意識到自己的未來。 為了改變命運。 穿越而來的劉協,選擇了假死脫身。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出許昌,隱身份,奪兵馬,招名將,聚漢室大臣!
愛吃蔥油餅
大秦鎮王侯
大秦鎮王侯
秦長安穿越大秦始皇三十五年,離始皇駕崩不到兩年,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好好活著,勸秦大爺提前積蓄力量,等到大廈將傾的時候,勤王救駕撥亂反正。 萬事俱備後走進王宮,看見皇位上的秦大爺時,秦長安整個人都傻了。 後知後覺的秦長安知道自己被騙了,高呼都演我是吧?攤牌了,不裝了,我要當鎮國侯!
姜太白
世子很兇
世子很兇
世如棋,人如子。 廟堂爾虞我詐,江湖愛恨情仇,市井喜怒哀樂,無非是一顆顆棋子,在棋盤上串聯交織,迸發出的點點火光。 昭鴻年間,坊間盛傳有藩王窺伺金殿上那張龍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學,實為質子。 許不令身為肅王世子,天子腳下,本該謹言慎行‘藏拙自汙’。 結果…… 群眾:“許世子德才兼備,實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許不令:“我不是,別瞎說。” 群眾:“許世子算無遺策,有平天下之大才。” 許
關關公子
互換婚書你提的,朕登九五你哭啥?
互換婚書你提的,朕登九五你哭啥?
穿越大周侯爺府,江源和胞弟江興雙雙重生。 上一世,迎娶寒門才女的江源,頂著逆風高中狀元。 而迎娶無雙女將的胞弟江興,則成了天煞孤星人人喊打。 開局挑選婚約,胞弟江興選擇換婚,迎娶寒門才女,霸佔哥哥的人生。 江源欣然接受,選擇迎娶無雙女將。 一年後,胞弟江興才發現,寒門才女是個扶弟魔,全家都是吸血鬼,生活如煉獄。 而摟著無雙女將的江源卻神采斐然:“上一世,我沒有世家背景,靠自己只能做到二品官員;這一
北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