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瞞小時候

第二卷大人與小人 第八十九章 張璁上奏

張璁,今年已四十八歲。

放到如今的大明朝,已算是步入老年階段。

誰讓他科舉不順,七次進京會試,卻盡數名落孫山。

直到第八次,也就是去年加試的恩科上,張璁才得以二甲進士的身份入朝,現為禮部觀政。

歲月蹉跎之下,原來的翩翩青年,到如今也已兩鬢見白,早不復當年風華。

但他讀書多年,積攢下來的那些雄心壯志,卻並沒有隨著時間消磨,當然,這也就想一想罷了,畢竟機會還是渺茫啊。

四十八歲,二甲出身的禮部觀政,甚至連個實授的官職都沒有,這起點已不可謂不低,再多的雄心壯志,在現實面前也只能屈從了。

最好的出路和前程,無非就是從禮部出來後授個七品知縣,再幹上幾年,年老致仕的自己能有個六品虛職也就算朝廷不薄了。

可現在,一個機會卻擺在了他面前——陛下正遭受以楊廷和為首的朝臣逼迫,讓他以孝宗皇帝為父,只把自己的生身父親稱作叔父,而陛下明顯是不願接受這樣的擺佈。

這一君臣矛盾其實由來已久,張璁身在禮部自然都看在眼中,甚至還看過禮部上下聯名給皇上寫的勸繼嗣表呢。

作為科舉時本經就是《禮記》,並對三禮(《周禮》、《禮記》和《儀禮》的統稱)有著極深造詣的張璁,其實對那奏表上的許多內容是很不以為然,並有些同情宮裡那位少年天子的。

但也就此而已了,他一個連正經官職都沒有的禮部觀政,又有什麼資格說話,而且說的還是反駁諸多前輩上司的話呢?

若自己真那麼做了,恐怕不光官職難保,還會身敗名裂吧?

至少在一個月前,張璁是這麼想的,自己應該什麼也做不了。

但就在六月下旬後,京城裡的局勢卻是一日數變,禮部衙門更是在教坊司一事後,再受重創,連侍郎吳一鵬都受案件牽連,從而被降職外放。

這是不是意味著當今皇上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弱小,而他更不可能在如此大事上向楊閣老妥協?

此等細節問題,張璁是沒法找到答案的。

他只知道一個事實,這,或許是自己真正魚躍龍門的最後機會!

在經過兩日的耐心考慮,權衡利弊,又經過三日的修改謄寫,幾易其稿後,七月初九,張璁把自己的這一份奏疏透過通政司送入皇宮。

明發,直奏天子。

作為朝廷上下傳達的重要衙門,通政司的作用極大,權柄也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有人先一步知道了某人會上奏一道對自己不利的奏疏,從而透過通政司內的人手加以阻攔,雖然不能真讓這封奏疏徹底消失,但讓其滯留個三五日,從而給自己留出應對的時間還是輕而易舉的。

所以大明朝真正大權在握的大人物們,總是能拿捏住通政司這個關鍵衙門的。

要是再加上進行票擬的內閣有人,那政敵想對其發起攻擊就更為困難了。

就拿眼下的首輔楊廷和來說,執掌通政司的通政使就是他的人,他自己又是內閣首輔,想要壓一份對自己不利的奏疏,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

大明朝是講究言論自由的,至少官員有此權利。

如果是御史言官,自然可以風聞奏事,言錯無罪。

而要是其他官員,你也可以直言奏事,但需要公之於眾,並實名而發,是為明發。

到這一步,就算通政司有人想阻礙,內閣想壓,也是壓不了了。

只是這麼一來,就意味著和敵人徹底撕破臉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到萬不得已,官場上講究和氣二字的人精們是不敢幹的。

而每一次真發生這樣的情況時,後果總是慘烈的,死人更是家常便飯。

比如嘉靖朝中期有名的楊繼盛,就是在不顧一切彈劾嚴嵩之後,被反誣下獄,最後慘死。

張璁也走上了這條路,雖然他不可能真落得慘死的下場,可一旦失敗,官職功名必然不再有,多年努力也將成泡影。

但他還是做了!

這既是因為他對自己有信心,也因為他對嘉靖帝有信心。

當這麼一封駁斥禮部群臣的《勸繼嗣表》的奏疏被公之於眾後,立刻就在北京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次日,才剛回到禮部的張璁,就立刻被數十個同僚圍觀。

所有同僚看他的目光就跟看個瘋子和傻子似的,雖然沒有立刻就惡語相加,卻也理所當然地將他視作了叛徒和異類。

然後,一向與他關係不錯的幾人也沉了張臉走了過來:“張璁,從今日開始,你我再無半點瓜葛!”說完,幾人扭頭就走。

他們不但當眾與之絕交,甚至直呼其名,連張璁的字都懶得再稱一句,真就形如路人。

這還不算,又過一會兒,禮部一名主事也走了過來,乾巴巴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道:“張璁你在我禮部觀政已一年有餘,然全無所精進,我禮部實在不能留你。

“自今日起,你就回去吧。”

張璁身子震了一下,下意識道:“敢問大人,那下官接下來……”

“接下來就不歸我禮部管了,你可去吏部打聽。但待缺的進士舉人何其之多,不知何時才嫩個輪到你。”

得,這下他連禮部觀政的資格都沒有了,而且上報到吏部的相關評價必然是下等。

一道奏表,就讓自己變成孤家寡人,所有人眼中的異類,就連官也沒得做了……

饒是張璁再有思想建設,這一刻也打擊得他如五雷轟頂,魂飛魄散,就跟行屍走肉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的禮部衙門。

直到走出衙門,被上方明晃晃的大太陽那麼一照,他才略有些回神,再看看自己這一身綠色袍服,他長長一嘆:“我真做錯了麼?”

“可是張璁張大人麼?”一個聲音自身旁響起,才讓張璁略略回神,看一眼面前的少年書童:“正是,閣下是?”

“小的叫羽墨,受我家少爺之命,特請張大人過去喝杯水酒,說說話。”

真實的張璁上奏為嘉靖站臺是在正德十六年的七月,這兒為了讓黃鳴得到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改到了一年後,望各位書友明鑑。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黃巢挽天傾
黃巢挽天傾
黃舉天穿越唐朝,魂附著名落榜生黃巢之身。他時刻謹記 “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自幼默默佈局,精心籌備。原計劃在科舉之路上循規蹈矩,先經歷一番落榜之痛。 再借由對官場腐敗的深切體悟,吟出那句 “我花開後百花殺”,讓大唐帝國換新天。誰知蝴蝶翅膀煽的太大,首次參加科舉便榜上有名。 一想到這些年暗中積攢的糧草、精心訓練的私兵,黃舉天拍案而起:“既已高中狀元,造反必須換個理由!”
平生假寐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