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女主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敷衍的尉遲恭

皇帝陛下心虛,將話題轉移開,別人都緘默不語,唯獨程咬金咧開大嘴,哈哈大笑:“陛下心虛個甚?”

李二陛下氣得牙癢,但是多年相處,知道這老混球的性子,越是跟他較勁就越是沒完,最後混不吝的勁兒發作不管不顧大吵大鬧,還能當真處罰與他?只能是皇帝自己生悶氣……

不理這個老夯貨,李二陛下道:“房俊昨日向朕奏請,意欲趁著冬季到來之前發動水師出海,尋找高句麗水師之主力,一戰而定,為開春的東征奠下堅實之基礎,亦能鼓舞全軍,提振士氣。諸位愛卿皆是慣戰沙場之名將,一起來參謀參謀,是否可行?”

房俊定下心,等著聆聽各位名將的意見。

豈是嚴格說起來,在座這些人便是帝國之內軍權最高、資歷最老、經驗最多的軍方人物,大家濟濟一堂商議國事,很有一些後世“軍事委員會”的味道和雛形……

“微臣以為可行。”

首先出聲的乃是李績。

此君現在是尚書左僕射,宰輔之首,又身負李靖之後“軍方第一人”的榮譽和聲望,可謂廟堂之砥柱、朝臣之翹楚,卻依舊風輕雲淡少言寡語,一副世外高人閒雲野鶴的模樣。

話不多,但是立場清晰,極有分量。

江夏郡王、吏部尚書李道宗隨即點頭附和:“東征之時,陸路必定乃是主力,然則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若是能夠在陸路之外確保海路的安全,則無論戰局何等崩壞,都能夠保持輜重運輸之暢通,數十萬東征大軍已然立於不敗之地。”

李孝恭漸漸隱退,已然退出帝國權力中樞,江夏郡王李道宗接過他“皇族第一名將”的地位,論起寵信程度較之李績更甚。

這兩人首先表態,且態度一致,幾乎已經給今日的議案定了調子。

當然,會場便是利益的角鬥場,每一場會議都是利益的一次角逐,沒人願意將自己利益雙手奉上,哪怕是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亦要全力伸張,絕不可老老實實苟且同流……

尉遲恭輕咳一聲,比房俊黑得多的臉上滿是鄭重之色,遲疑著說道:“按說房駙馬此提議確實乃老成謀國之舉,未慮勝先慮敗,兵法之上策也。只是有一個問題不知房駙馬想過沒有,大海之上無疆無界一片茫茫,高句麗之海岸亦是長達千里,可以駐紮水師的良港眾多,現在距離入冬已經不足一月,距離北風大盛、海水結冰也不過兩個月。如此倉促之時間內,若想要尋找到高句麗的水師主力,無異於大海撈針,一旦興師動眾卻無功而返,非但不能提振士氣,會不會甚至適得其反?”

按理來說,尉遲恭的說辭不無道理。

皇家水師浩浩蕩蕩出海尋找高句麗的水師謀求決戰,這訊息必然無法隱瞞,高句麗那邊肯定能夠收到風聲。誰都知道大唐皇家水師縱橫七海所向無敵,區區高句麗就算再是自負驕傲,亦不可能與皇家水師正面碰撞,決一雌雄。

他們唯一的勝算,便是躲避鋒銳、伺機偷襲……

當然,在座者盡皆是人中之傑,都看得出尉遲恭之所以反對房俊,絕不僅僅是戰略上的原因。

尉遲恭性情敦實,不事諂媚,對李二陛下忠心耿耿,這一點毋庸置疑。

然則他卻討了一個琅琊王氏的女子作為續絃……

至於“黑白兩夫人”那只是民間傳說……

琅琊王氏僑居江南數百年,雖然在仕途之上已然漸漸偃旗息鼓不成氣候,但是底蘊深厚枝繁葉茂。尉遲恭之後妻與王雪庵非是一支,乃是出自東晉宰相王導第三子王洽一脈,算得上是琅琊王氏的嫡支正朔。

王洽乃是“書聖”王羲之的堂弟,據說兩人自**好情如手足,而且此人“眾書通善,尤能隸行”,也是個書法家……

誰都知道江南士族不願捲入東征,現在江南的僑姓、吳姓聯合在一起,大家只想安安靜靜的發財,不願將錢財糧秣被朝廷徵繳以作軍資。作為昔日僑姓領袖的琅琊王氏,自然更是首當其衝。

只是未曾想到江南士族在遭受房俊打壓之後,居然換了深得皇帝寵信的尉遲恭作為在朝中的代言人……

這的確有些出乎預料。

然而更讓人出乎預料的是,尉遲恭公然反對房俊之戰略之後,未等在座各人仔細琢磨透徹其中的意味依舊連帶的反應,這位已經端起茶盞慢悠悠“伏留伏留”的喝了兩口,上身往後靠在椅子背上,闔上雙目,養起神來……

這份作態,誰還能不解其中之意呢?

我老婆是琅琊王氏的閨女,我自己也從琅琊王氏那裡得了不少好處,所以在這裡我代替琅琊王氏說出了他們的意願。至於你們大家是否贊同、如何反對,那都由著你們,反正朝堂之上暢所欲言,咱又沒有說什麼大逆不道的話語,只是表個態而已,對不對?

所以,接下來你們大家就盡情發揮吧,只要別罵娘,老子全當聽不到,什麼也不會說……

眾人哭笑不得。

琅琊王氏以為攀上了這位皇帝心腹作為高枝兒,結果閨女送過來讓這個夯貨禍害了好多年,遇到正事兒卻如此含糊敷衍,若是知道了此刻之真相,怕是提刀來跟尉遲恭拼命的心思都有……

李二陛下也無奈。

這老黑看似粗豪毫無機心,實則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眼下幾乎軍中所有勢力都傾向於房俊的提案,若是尉遲恭極力反對,不僅站到這些人的對立面,而且於事無補。

做法是沒錯,可是你這種敷衍了事的態度,是不是太過了一些?

好歹那也是你的岳家,好處佔盡了卻不辦事,太狡猾了……

如此,方略算是確定下來。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則是兵部之內需要考慮的事情,這亦是房俊屢次為兵部爭奪權力之後的結果。這是符合情理的,朝堂之上只需在大方向上確定戰略,若是如同以往那般朝臣盡皆發言,誰都可以左右具體戰術,則避免不了的拖沓繁雜。

兵部的職責是什麼?

你只需告訴我打誰,至於怎麼打,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當然,似舉國東征這種程度的戰爭,水路由房俊而決尚有可能,你難道還能指望皇帝御駕親征的陸路大軍聽從兵部的調遣?

兵部的權責再高,也必須置於皇帝之下,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非房俊不想好好混了……

大事議定,李大亮便唏噓道:“與房相同殿為臣十數載,此刻當真羨慕他能夠泛舟南下,領略江南水鄉之風韻。等得再過幾年,某上不得馬拉不得弓,也得效仿房相那般悠遊山水,放逐田園才行。”

此君出身官宦世家,乃涇陽當地有名的大族,其父官居隋朝朔州總管、武陽郡公,自幼便文才武略。

然而即便是這等顯宦之家出身,其人卻淡泊名利,家中少有餘財,甚是清貧。

李二陛下不滿道:“愛卿耳順之年未至花甲,身強力壯精力充沛,自當好生為朝廷多多效力幾年才是,何故如此消極?”

在他預想之中,一旦自己御駕親征,將會留下精於謀劃的房玄齡與穩重驍勇的李大亮輔佐太子坐鎮京師,如此方可安定軍心,自己亦能無後顧之憂。然則現在房玄齡致仕,選擇誰留守京師統御百官協助太子,已經讓自己煩心不已,若是李大亮在無心國事,難不成讓李績這個軍中第一人坐鎮京師?

沒有李績的兵法韜略,面對高句麗的頑強抵抗,李二陛下自己也有些心虛……

李大亮感激道:“老臣只是一時有感而發,當此帝國振奮之時,自當粉身碎骨襄助陛下成就千古偉業,萬死不辭!”

李二陛下這才滿意。

朝中老臣漸漸老去,新生代的文武官員出去寥寥幾個諸如房俊這般出類拔萃之外,餘者讓他很難徹底放心。將帝國交付於那些年青官員之後,他們是否能挑起大梁,沿著這條繁花錦繡的道路一直護佑帝國前進?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萬人嫌落水後
萬人嫌落水後
完結啦~謝謝大家!!求收預收《穿成反派的惡毒師孃》《萬人嫌決定還債》qaq~ 本文:1. 顧小燈活到十二歲時,忽然被告知自己不是賣貨郎的兒子,而是被掉包的鎮北王府公子。 他暈乎乎地到王府認親,以為會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誰知道父母嫌他愚鈍蠢笨,大哥嫌他辱沒門楣,小弟嫌他粗俗不雅,沒人肯認這樁親。 人人嫌棄顧小燈,都喜歡取代了他十二年身份的顧瑾玉。顧瑾玉美姿容,博學識,聰慧敏捷,文武雙全,顧小燈便想如
今州
打入冷宮十年,我靠讀書入聖!
打入冷宮十年,我靠讀書入聖!
穿越成大玄國三皇子的趙越開局便被冤枉,囚冷宮十年。 他憑藉系統,靠苦讀萬卷書積累力量,最終一舉邁入正統大宗師之境! “送姐姐去北蠻和親?本殿下同意了嗎?” “南方巫蠱禍亂嚴重?出兵!” “西邊月氏不安分?那就打!” “東邊扶桑倭寇想要趁機襲島?呵呵,給我把他們國土夷為平地!” …… “且看我趙越一人,讓整個天下為之臣服!” 境界: 武夫從九品到一品、小宗師、大宗師、陸地神仙。
攬一夜清夢
開局被驗身,娘娘請住手!
開局被驗身,娘娘請住手!
【穿越,後宮,奴才,權謀,無敵】 歷史系學霸葉雲,穿越成假太監,本想苟活,卻意外撞破宜妃驚天秘密,為保小命,被迫自爆身份,結果……娘娘竟然直接撲了上來! 宜妃本以為葉雲只是身體好,誰知葉雲竟是隱藏大佬,治國理政,無所不能! 隨後皇后、柔妃紛紛找上門,求他輔佐皇子奪嫡! “葉公公,幫幫本宮!” “小葉子,只要你幫我,要什麼哀家都給你!” “葉雲,你可不能偏心啊!”
一枚老滷蛋
有請無敵世子
有請無敵世子
晉國與巫國白雲山一戰,鎮北候戰死,霍家一門四天驕戰死三人,唯有已經成為廢人的第四子霍沉苟活於世,成為鎮北候府世子。 光陰荏苒,時間如白駒過隙,鎮北候、霍家曾經的風光偉績漸漸被人遺忘,唯有那個喜怒無常的紈絝世子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事蹟在京都流傳。 然而世人並不知道,那個喜怒無常的紈絝世子是穿越來的。他們所聽到的,所看到的並不是真相。 當所有人反應過來時,霍沉已然無敵,站在巔峰之處俯瞰眾生。
藏花主人
寒門書生
寒門書生
一個本來胸無大志的醉鬼,卻穿越到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大亂世時代,他能做什麼? 他比嵇康更具風骨,他比劉伶更善豪飲,他比陶淵明更有才情,他只是一屆寒門書生,但他卻統雄兵百萬,以殺止殺,圍獵中原,飲馬黃河……他風骨第一、詩酒無雙,使得多少英雄折腰,多少美人傾心,江山易色。 幾人經營江南,幾人佈局天下?青衫白馬、名士風流,又有誰,會再說書生無用。
我是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