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
一件隱秘的書房,朱棣屏退所有下人還有妻妾,房間內,只餘三人。
朱棣坐在書房主位。
而他的兩個兒子,則各坐在一側。
其中一個兒子生的肥胖,看著極為面善、仁厚。
而另一個兒子則是十分健壯,容貌、性格皆酷似朱棣。
胖的那人,便是明仁宗朱高熾,而另外一人則是漢王朱高煦。
當然,現在他們二人,都還十分年輕,未曾有過什麼封賞。
才不過十多歲的年紀,只不過朱棣對於這兩個兒子,卻極為倚重,特別是朱高煦,勇武過人,已經可以作為朱棣的左膀右臂。
而朱高熾,也腹有謀略,能為朱棣出謀劃策。
此時朱棣陡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朱棣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自己的兩個兒子。
一家人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情況大致上就是如此。”朱棣先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
自己是如何被推上風口浪尖的。
又是誰第一個站出來向朱棣發難,而老朱對此的看法又是如何,朱棣著重說明了這些情況之後。
說道:“為今之計,只有想法子自救才是。”
“若是三日之期一至,太孫的下落再是找不到,只怕你們皇爺爺,對咱們不會手下留情!”
“你們說說看,我們現在有何法子可以自救?”
朱高熾和朱高煦腦中飛速思考。
朱高煦脾氣暴躁。
按耐不住,率先開口道:“爹,要我說,咱們直接就反了吧!”
“回北平,起兵!”
此言一出,便是朱棣也被嚇了一跳。
連忙檢視左右。
眼見無任何異狀,方才斥責道:“瞎說什麼胡話!如今我已經沒了兵權!”
“靠什麼起兵?就這八百府兵?”
“而且如今國道修通,從京師到北平,不過十日便至。”
“怕是吾等剛起兵,京師大營的數十萬大軍就已經壓過來了!”
但朱高煦明顯也不是胡來。
只見他有理有據的說道:“怕什麼?”
“咱本來就打通了各路關係,北平周遭大軍皆是爹的舊部,只要回北平起兵,保管能聚起至少十萬大軍!”
“到時候,咱們就真刀真槍的和他們幹上一場!”
“咱們的軍隊常年和北元打仗,都是精兵,還怕他們不成?”
這便是藩王的弊端。
雖然明面上藩王的權利無法節制這麼多的軍隊,可問題是暗地裡,藩地周圍的軍隊,卻又很容易被藩王掌控。
至少北平附近的軍隊,都已經盡入了燕王的懷中。
其餘藩王亦是同理。
只要有野心,有抱負的藩王,都不可能讓自己周圍的軍隊主導權在別人手中。
所以這大明日後會出現藩王作亂,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朱棣日後奉天靖難,起兵不過八百。
但只不過七月初起兵,而短短數日之間,周遭各地紛紛歸降,只不過旬月時間,北平周邊便盡數歸服。
大軍增至數萬!
而再之後,朱棣更是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
可以說,明面上朱棣自然是沒有那麼多軍隊的,可實際上,這些軍隊實際的主導人不是朱棣還能是誰?
所以朱高煦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只要回了北平,至少可得十萬大軍!
而眼見朱棣猶豫,朱高煦繼續勸說道:“爹,不能再猶豫了!”
“現在明顯是有人想要藉機將爹在京師之中除掉。”
“若是咱們再不走,怕是過幾日,就走不掉了!”
“反了吧!”
“反了,便是再差的情況,也不過是割據一方,至少可以自保!”
“爹!現在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您還在猶豫什麼?”
朱棣也知道,現在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繼續猶豫下去。
可他卻也知道,造反、起兵,又怎麼像朱高煦所形容的一般簡單?
割據?
根本就沒有這個可能!
且不說現在大明的軍隊戰鬥力極強,而且還有國道的輔助,來去如風。
便是太孫殿下編練的數萬新軍。
就已經足夠擊破北平的十萬大軍了!
在親眼見證過槍械和火炮的威力之後,朱棣深深明白,靠武力造反這種事情,在大明已經不可能了!
因為現在大明的軍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差距。
一個新軍的戰鬥力頂得上十個舊軍!
而這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為槍械和火炮的出現,而在大明又只有金陵十八坊才能打造新式火槍和火炮。
北平根本沒有這個技術和條件!
但若是不走……自己一家人仍然是可能難逃一死……
而就在朱棣猶豫時。
朱高熾突然開口道:“爹,造反絕對是死路一條。”
“現在的情況,或許束手就擒,還能有一線生機!”
只見朱高熾緩緩說道:“既然咱們沒做這件事,又何必害怕?”
“坦蕩一些,便讓他們來查。”
“就算有人暗中做手腳栽贓陷害又如何?這反而是給了咱們查明真兇的機會!”
“只要抓住了真兇,便不會有人再懷疑爹你了!”
“而爹你若是抓住了幕後真兇,於大明有功,皆是這大明儲君之位,除了爹您之外,還能有誰呢?”
朱棣聽完朱高熾的話後。
忍不住眼中精光一閃,這或許是一條出路?
但朱高煦卻忍不住怒罵朱高熾道:“哥,你太懦弱了!”
“把生死交給別人?”
“我做不到!就算是死,我也要轟轟烈烈的死!而不是憋屈的死!”
換做平時,朱高熾一貫都會退讓幾步。
但這一次事關大家的生死。
朱高熾也不再退讓,而是說道:“那造反便是活路?”
“此時造反,豈不是昭告天下,事情就是我們做的?太孫在民間的聲望你又不是不知道!到時候民心盡失,造反怎麼可能成功!”
“反而只會讓幕後之人開心!”
“莫要如此愚笨!此時趁機查明真兇,才是咱們真正的生路!”
“唯有置之死地而後生!”
但朱高煦仍是不服氣。
還要同朱高熾爭吵。
但正此時,朱棣卻開口了,說道:“不要再吵了,咱感覺造反終歸還是太冒險了,十死無生。”
“束手就擒,看似失了先機。”
“卻實則將難題拋給了幕後之人,想要栽贓陷害,勢必就會露出破綻!”
“我不信,他難道還能真不留下任何痕跡不成?”
朱棣最終還是選擇了朱高熾的建議。
現在造反,的確等同於送死。
不若束手就擒,將難題還給那幕後黑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