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伐魏全文翻譯及註釋

第七百一十四章:科技

面對始皇帝那“陰森森”的目光,趙佗感覺身上有些冷。

這眼神,這語氣。

該不會是有讓自己陪葬的心思吧?

不過趙佗只是想想就否決了。

自從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以來,秦國已經一百多年沒有用人殉葬過了。

至於說功高震主,需要提前賜死之類的話,有扶蘇這位長公子作為繼承人,應該問題不大。

趙佗心思略安,說道:“臣以為可以用郎中令所屬郎衛軍,及衛尉所屬之衛士為參照,燒製兵馬俑。再仿照我大秦諸將之模樣,燒製將軍俑,統率諸郎衛武士,如此便可護衛帝陵,再無遺患。”

燒俑?

始皇帝對此不置可否,只是用飽含深意的目光打量著趙佗,這看的他頭皮發麻。

好在始皇帝並沒有過多的戲弄趙佗,最後還是認可了趙佗燒製兵馬俑的建議。

陶俑陪葬的風俗早已出現,這其實是應有之意,差別只在規模上。

“朕的帝陵兵馬俑。要大,要多,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要為天下第一。”

這位帝國的最高元首,給出了關於兵馬俑燒製的指導意見。

然後他視察了少府的一些專案後,便擺駕離去,只留下趙佗滿臉無語。

你要燒製兵馬俑就燒製唄,還跑來嚇我一跳幹嘛,真是氣人。

不過始皇帝這一道命令,讓趙佗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來了一個轉變,他得調集一部分人力和資源來處理兵馬俑的事情。

秦代常稱呼的少府其實是有兩個。

一個名為將作少府,職掌宮室、宗廟、陵寢等土木營建工程,屬於是秩祿兩千石的朝中大員,如今的驪山陵墓就是由將作少府主持修建。

另一個少府則是趙佗現在擔任的職務,掌管山海池澤之稅收,以及各種器物督造和皇宮裡的一干雜事。

帝陵內隨葬器物的製造自然也是趙佗的職責。

他招來負責此事的少府工丞章邯,轉述了一遍始皇帝的指導意見。

“有陛下詔令,郎中令和衛尉那邊自會配合,讓匠人參照這兩軍配置,以真人一比一的模樣進行臨摹和燒製。車馬、戰陣盡數按真實排列。”

“另外派遣畫師,畫我大秦諸將的模樣,以此燒製將軍俑。王太尉、楊端和將軍、辛勝將軍、辛梧將軍,還有南方的馮無擇將軍,以及後續回京的李信將軍、王離將軍也通通安排上!”

趙佗念出了一大串人名,這燒俑陪葬之事,全都別想跑。

至於他趙佗,自然也要被仿照著燒製一個威武的將軍俑出來。

“要是幾千年後有人把兵馬俑挖出來了,不知道見到我趙佗的俑,會是個什麼感覺?”

他這時想到原本的歷史上,那些兵馬俑身上並沒有刻名字,後世之人就算挖出來,也得連蒙帶猜,分不清身份。

“諸位將軍俑身上可刻制相應名號。”

趙佗補充了一句。

“唯。”

章邯將少府的指示記下,開始正式立項開工。

對少府各官署來說,秦始皇三十年,註定是繁忙的一年。

少府的一部分資源用在兵馬俑專案上,對於其他的科技方面,趙佗也沒有閒著。

他先調集了一大批鐵匠,重點鑽研金屬冶煉技術的提升。

戰國時代正是華夏從青銅器向鐵器轉換的一個重要時期,雖然各國都已經開始以鐵打造兵器甲冑,但終歸是少量。

在秦國,鐵主要是用來生產農具,其鑄造和鍛造技術極為有限,更不要說是生產鋼了。

冶煉技術的桎梏,阻礙社會的發展。

趙佗來自後世,雖然冶煉的具體方法原理不一定懂,但大概思路是沒問題的。

而對於聚集了整個大秦能工巧匠的少府來說,缺少的正是一個可以掌舵指揮的領航員,只要指出了方向,下面自有一群專業人士進行具體的研究和改進。

“冶煉重點是提高溫度,所以第一當改進橐(tuó)龠(yuè)。”

趙佗的思路是很明確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謂橐龠,就是春秋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的鼓風皮囊。這是用皮革製成類似於氣球一樣的東西,透過壓縮這個氣囊,進行鼓風,提高冶煉的溫度。

想要對這個東西進行改造,其實很簡單,並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重點主要是看有沒有人能夠提出思路。

趙佗還記得,以前的農村家家戶戶的灶房裡都有用來燒火做飯的鍋灶,旁邊就放著一個風箱。每次要在鍋裡燒水做飯,點燃柴禾放進鍋灶口裡面,就要有人右手拉風箱,左手添柴火。

那個木頭製造的密封式的風箱,就是提高冶煉溫度的神器。

有趙佗來引領思路,手下的能工巧匠進行製造,這個東西幾天的時間裡就弄了出來。

趙佗製造的是雙動活塞式風箱,這玩意兒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概是要到唐宋時期才被人發明出來。

相當於趙佗一個舉動,就將這項技術提高了一千年左右。

有了先進的風箱,爐火的溫度大大提高,在此情況下,炒鋼法的思路也被趙佗提了出來。

具體過程他不懂不要緊,手下自有大秦最優秀的鐵匠來進行鑽研,在兩三個月內就攻克了這個難題,總結出了效率很高的炒鋼方法,使得秦國的熟鐵和鋼的產量和質量得到大大加強。

趙佗在這一年的重點專案除了兵馬俑外,就是提升冶煉技術。他並不滿足炒鋼法的成果,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百鍊鋼”的概念。

百鍊鋼並不複雜,就是將炒鋼反覆的鍛鍊,就能使之成為精鋼。以這種鋼打造兵器,將成為這個時代世界上最鋒利的武器。

冶鐵技術的提升,除了提高秦軍的武器質量,對於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樣是大有好處。

用這樣的鋼鐵來打造農具,堅固耐用,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除此外更可以用來採礦、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各種建築。

趙佗還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口鐵鍋。

當他吃到炒菜的味道的時候,那眼淚可是止不住的流下來。

“還缺了調料啊。”

趙佗對此有些不滿足,只能寄希望於在王離擊破月氏,秦國的商人前往西域通商交流後,能夠給中原帶來更多的好東西。

燒製兵馬俑,改進冶煉技術等種種事項佔據了趙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當趙佗成功弄出來百鍊鋼鐵後,時間已經來到了秦始皇三十年的初夏時節。

對於大秦皇室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太子扶蘇的正妻李氏,生下了一個孩子。

相隔幾天後,長公主嬴陰嫚也誕下了一個孩子。

後續在時間和劇情上會加快,同時花一些筆墨描寫下一代,為結局做準備。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