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伐魏全文翻譯及註釋

第六百四十二章:五德終始

秦始皇帝的封禪隊伍,一路經關中之地,然後走三川大道,往泰山方向行去。

咸陽距離泰山足有兩千多里,若是按一日三十里的行軍速度來走,需要兩個多月,接近三個月的時間來趕路。

而始皇帝最想要的封禪日子,則是在六月六日。

六六之數,合乎水德,正是秦國天命的象徵。

如果能在這一天封禪,更能顯示皇帝的神聖和權威。

東巡的隊伍在二月底出發,到達泰山,差不多就只有三個月的趕路時間,看上去有些緊,但實則皇帝這一路走得十分悠然,還不時停下來觀瞻各處景緻,且行進速度並不慢。

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為秦始皇此番東巡所走的乃是新修建不久的馳道。

在前年趙佗提議修建馳道的時候,按照諸位公卿的規劃,除了關係到隴西、北地邊疆的西方道外,優先順序最高的就是這條從關中而出,一路過韓、魏之地,直通齊都臨淄的東方道。

此路一打通,齊地有亂,則帝國就可以立刻出兵,經過這條大道,速達齊地,敉平一切叛亂,效率很高。

封禪的隊伍抵達三川郡的洛陽城時,秦始皇停下了他的腳步。

洛陽。

這裡是天下之中,所謂宅茲中國是也。

夏人建都伊洛之間。

商湯所都西亳亦在此處。

周成王也在這裡修建國都,號為成周。

及至周平王東遷洛邑,周室在這裡待了五百年。

這裡是三代之都,是華夏文明的中心。

始皇帝這一次東巡既是要封禪天地,彰顯自己的威德,更是不會放過洛陽這麼重要的地方。

他要在這裡待一天,祭祀夏禹、商湯、周文、武三代之聖君,以此昭顯大秦乃是承三代之嗣的天命之國。

始皇帝帶著奉常去搞祭祀了,趙佗自是不會跟隨。

他乾脆帶著幾個僕從,準備去參觀一下昔日周王所居的成周城,也不算白來一趟。

結果在外面溜了一圈,趙佗驚訝的發現這洛陽城到處都是黑色。

大概是提前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在這一天,整個洛陽的黃、青、白、赤四色盡數被蓋住或是扯下,不管是人,還是物,都是一身黑。

哪怕趙佗在軍營中看慣了黑甲的秦卒,但陡然見到滿城皆黑,還是有些發暈。

“眼睛都看黑了,這是想表示夏商周三代的配色都被大秦塗黑了嗎?”

趙佗站在城中,打量著滿眼的黑色,有些無語。

不只是趙佗感覺不舒服,另一人從此經過,見到趙佗後,走過來相互交談了兩句,說著說著,自個兒也提起了眼前的景象。

“皇帝信奉五德之說。其五德者,以黃帝時有大地蚓出現,故黃帝得土德。而後有青龍於郊外現世,夏禹據此為木德,以木代土。其後有銀自山中溢位,商湯得金德,克夏而興。至於商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周人以此為火德,以周克商。至我大秦,則是言昔日文公出獵,得黑龍一頭,故而為水德之瑞,以水克火,取代周室,故滿城尚黑。”

那人將五德之說講了一遍,轉而以雙目盯著眼前的趙佗,輕聲道:“君侯以為此五德之說是真是假?”

趙佗嘴角微微抽搐。

問我五德是真是假?

那肯定是假的啊。

趙佗很想痛快的罵上一句這是封建迷信,自然是假的不能再假。

在他看來,五德之說就是個統治者的玩具,到後面都被玩壞了。

比如後面漢革秦命,覺得秦不配稱德,故而漢初數十年皆為水德,漢軍為黑甲黑旗。到了武帝時改為土德,便是黃衣黃旗。

及至王莽篡漢,認為自己是黃帝后代,自當為土德。但土德被漢佔了怎麼辦,那就給漢改一改啊,在眾儒生的幫助下,王莽把漢的土德改成了火德,將五德相剋的輪轉,變成火生土的五德相生輪轉。

後來劉秀上位,以讖緯之說坐實了火德王天下,這才有“炎漢”之稱。

所以在西漢一朝,根本不可能出現打著赤旗,呼喊著“炎漢”的漢家軍隊。

光是一個漢朝就有水、土、火三德,隨意就被人更改。

這讓趙佗如何相信五德之說?

不過這時候面對此人的詢問,趙佗還是面色肅然的點頭道:“回公子,我大秦一統天下,承接三代之命,代周而興,自是有天命加身,五德之說自當不假。”

那人頷首,眺望遠處滿目黑色,幽幽嘆道:“此說若是不假,那五德運轉不息,則日後定有土德者出現。不知何時會代我大秦之德啊。”

趙佗沒想到對方發出這種感嘆,頓時悚然一驚,忙道:“公子慎言。”

受到趙佗提醒,對方也發現自己失言了,忙道:“君侯提醒的是,是子嬰失言了。我只是見這洛陽乃三代之都,而三代輪轉,商克夏,周代商,最終又被我大秦所取代,不由心生感嘆,說出了這些胡亂之語,還請君侯包涵,勿要外洩才是。”

趙佗笑道:“公子乃宗室敦厚長者,所言自是至理,但可惜剛剛我稍微走了下神,公子說的,我卻是沒有聽到,有些可惜了。”

子嬰微微一怔,接著啞然失笑。

“君侯,真乃當世妙人也。”

他向趙佗一躬身,行拜別之禮後,翩然離去。

趙佗望著子嬰離去的背影。

“居然這時候就在想代秦的土德者何時出現,這子嬰,還真是發現了一個盲點啊。還是說,他已經有了憂患意識,意識到秦亡的可能?”

趙佗有些驚訝。

就像子嬰說的,始皇帝大肆宣傳五德之說,以此來表明自己擁有代周的天命,作為政治宣傳。

但將秦國放在五德之說裡,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五德輪轉,生生不息,秦既為水德,那日後定有代秦的土德者出現。

始皇帝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還是說。

趙佗抬起頭,看著城中那周室的宮殿所在。

“他真以為自己能萬年,大秦也能夠傳之萬世嗎?”

秦始皇在洛陽城祭祀完三代聖君,再次重申了秦國承接三代之嗣的天命後,便再次啟程,沿著馳道向東而行。

洛陽以東,便是滎陽。

這裡是秦國三川郡真正的郡治所在,也是秦國在東部的重要據點,不僅是優越的水運樞紐,同時因為敖倉的修建,更加重了滎陽的戰略地位。

既然到了這裡,始皇帝自然是要巡視一下敖倉這個戰略倉儲之地。

“敖倉之糧,已積粟六百萬石,待日後倉儲填滿,足以供五十萬大軍食用三年之久。”

尚書僕射李由,將從三川郡守處得來的資料稟報給皇帝。

“告訴三川郡守,讓他為朕守好敖倉。敖倉不失,則我大秦永無東患。”

始皇帝打量著眼前沿著敖山修建的連綿倉庫,微微頷首。

這就是大秦足以統御天下的保障啊。

若諸侯故地敢有人叛亂反秦。

大秦銳士便可沿著主幹馳道,以及四通八達的各處郡道,快速馳援各處。

敖倉充足的糧食,可以保障秦軍的後勤。

滎陽水運樞紐的重要位置,可以保障良好的運輸。

有如此條件,大秦江山如何能被六國餘孽所撼動。

“此乃我大秦萬世之帝業所在!”

始皇帝淡淡開口,眼中已滿是自傲。

眾臣聽聞此話,皆躬身說:“陛下萬年!”

“大秦萬年!”

隨行人群中,趙佗看著這一幕,嘴裡跟著眾人小聲的呼喊著。

他的腦海裡冒出的卻是另一句話。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皇帝,看不到真正的禍患所在。”

在趙佗的嘆息聲中。

這支封禪的隊伍再次從滎陽啟程。

始皇帝要順著鴻溝南下,去看一看昔日的大梁城。

途中有一地,名為博浪沙。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黃巢挽天傾
黃巢挽天傾
黃舉天穿越唐朝,魂附著名落榜生黃巢之身。他時刻謹記 “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自幼默默佈局,精心籌備。原計劃在科舉之路上循規蹈矩,先經歷一番落榜之痛。 再借由對官場腐敗的深切體悟,吟出那句 “我花開後百花殺”,讓大唐帝國換新天。誰知蝴蝶翅膀煽的太大,首次參加科舉便榜上有名。 一想到這些年暗中積攢的糧草、精心訓練的私兵,黃舉天拍案而起:“既已高中狀元,造反必須換個理由!”
平生假寐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