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伐魏全文翻譯及註釋

第六百一十八章:李由數奇

“剛才有快馬從西南大道而來,看其打扮,和東南馮將軍、東北李將軍處來的信騎差不多,莫非是蜀郡的訊息到了?”

“是征伐滇國的戰事嗎,我聽說滇國是楚人餘孽,割據西南而擅自稱王,今上下詔讓蜀郡出兵征伐滇國,算算時間已經有一年多了,恐怕還真是有好訊息傳來。”

咸陽城的食肆中,許多秦人一邊吃著案上的食物,一邊興奮的交談著。

大秦同時在四個方向開戰,已經有三處戰場傳來捷報,而且還都是開疆拓土,滅國誅王的大喜事。

三喜臨門,自是讓這些咸陽人對最後的西南戰事充滿了期待。

西南若勝,蜀郡秦軍擒殺滇王而歸,則大秦之威將震於四海天下。

將讓天下所有的異族都知道,秦軍不僅是滅六國厲害,打他們這些蠻夷,那也是同樣的摧枯拉朽,如斧鉞破竹,無往不勝。

眾人相互交談間,一個絡腮鬍子的大漢突然嘿嘿一笑,道:“你們可知道負責征伐滇國的蜀郡郡尉是誰?”

“是誰?”

眾人尋聲望來。

相比於趙佗、李信的數萬、數十萬大軍出征,西南方向的戰事秦國是以一郡之兵打滇國,規模不大,也就幾千人,而且兵員都是在蜀郡徵召,故而在此之前咸陽城中沒多少人關注。

也就是如今三路大軍皆勝,才讓人想起皇帝在西南還發動了一場戰爭。

那大漢壓低了聲音,笑道:“就是李跑跑啊!”

嘶……

食肆之中,聽到這話的秦人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為全球變暖貢獻了一份力。

李跑跑!

這位也是個名將。

昔日秦軍伐楚,武功侯戰績最為醒目,其餘諸將也都立下了不少功勳。但若論聲名遠播,讓人津津樂道,能與武功侯相比的,也就只有那位廷尉家的君子了。

“他怎麼跑到西南去了,還做了蜀郡郡尉!”

“我有種感覺……”

食肆的店主眼見話題開始向危險方向發展,走過來,黑著臉說道:“爾等在亂說些什麼,還不速速閉嘴。若是再亂說話,休怪我去告發爾等!”

這話一出,眾人立刻噤聲閉嘴。

他們可以議論戰事,但秦法之下,公眾場合只能說好話。

特別是蜀郡郡尉乃是左庶長高爵,以低爵非議高爵,那得挨刑的。

絡腮鬍子的大漢笑道:“店家想哪裡去了,吾等是在說蜀郡此番南征滇國,定然能得大勝,到時候就是四大喜事了,你們說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李郡尉出馬,保管那些夷人俯首降服。”

“沒錯,李郡尉威武!”

眾人連忙跟著拊掌稱讚。

只是他們的眼神裡,盡是異色。

……

巍峨宏偉的秦宮中。

秦始皇跪坐在案前,看著上面的一疊文書,邊看邊點頭。

“用投降我大秦的休密部月氏為餌,許以重利,將逃回河西的休密翕侯收為我大秦的間人,使其誘惑和瓦解河西剩下的兩部月氏,讓他們心存降念,袖手觀戰。等我大軍征伐時,只以兵力打月氏王庭,待到破了月氏王,其他兩部月氏自會歸降,如此便可讓我大秦攻取河西之後,儲存兵馬,有進取西域之力。”

“同時那些降服的月氏人,也可為我大秦先驅,以月氏擊烏孫,一路攻取西域,如此我大秦派出去的軍隊數量就可大大減少,後勤也能撐的下,此乃真正可行的西征之策!”

始皇帝放下手中文書,不由拊掌稱讚。

末了,他又忍不住嘆道:“可惜啊,這蘇迦莎是女子之身,如果她是個男子,我當以其為將。”

侍立在殿中趙高聞言,眼前一亮,大著膽子道:“陛下,臣認為這蘇迦莎正因為是女子之身,方可大用。”

始皇帝怔了怔,倒是沒有責怪趙高的接話,好奇的問道:“為何正因為是女子之身,才能大用?”

趙高微笑躬身,說道:“臣聞月氏之俗,貴女地位較高,但從沒有女子成為翕侯的先例,她們是不可能成為部族的最高領導者。這蘇迦莎雖然在我大秦北伐之時,藉機掌握了休密部的權利,但那只是暫時的,她這次回去之後,按照他們的習俗,會失去統率月氏人的權力。”

“如果陛下正式命蘇迦莎為月氏翕侯,給這個女人名與器,讓其統率月氏人為我大秦征戰,或可帶來大利。她以女子之身成為月氏的領導者,必然會有人不服,蘇迦莎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只能一直依靠我們大秦,不敢生出背叛之心,如此就能讓我大秦,真正控制住月氏!”

始皇帝微微頷首,趙高說的話,有些意思。

任命蘇迦莎為月氏翕侯,讓其以女子之身接掌部族大權,必定會遇到重重困難,她就只能依靠秦國的力量作為威懾,自然是鐵了心的親秦派,這可比其他幾個投降的翕侯要忠誠的多。

忠誠!

“嗯,此事再議。”

始皇帝淡淡說道,並未表露是否同意。

趙高微笑閉嘴,不再多言。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趙高並不在乎皇帝會不會扶持蘇迦莎掌握月氏,他之所以出言,乃是為了在皇帝面前顯露自己的作用。

這麼多年的陪伴,趙高自然是清楚皇帝最喜歡的就是有用的人。

現在隨著蒙毅被提拔為中郎將,宿衛宮中,常常受皇帝召見問策,甚至皇帝還向蒙毅諮詢法律問題,這讓趙高感到了深深的威脅。

他必須要適時的表露出自己的用處才行,偶爾提出些有建設性的意見,這樣才能讓皇帝覺得他趙高有用。

在趙佗的激勵,和蒙毅的威脅下,現在的趙高每天回府後,那也是在悄悄學習各種治國之策,好保住自己的地位,並希望像他那位老弟一樣,節節高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趙高心中暗暗鼓勵自己。

皇帝則低頭再次看起了眼前的文書。

門外有宦者前來稟報,說是太尉王賁求見,有關於西南戰事的情報送來。

西南戰事!

“請太尉進來。”

始皇帝開口,眼中多了一絲期待和興奮。

相比其他幾路戰場,西南滇國的戰爭,秦國只派了一郡之兵出戰,規模不大,原本並不值得注意。

但在大秦四面開戰,三路皆勝的情況下,西南戰事的勝負就顯得有些重要了。

現在三缺一。

只要西南大勝,他這個大秦皇帝便可得到全勝蠻夷的榮耀,讓皇帝那小小的強迫症也能得到滿足。

片刻後,太尉王賁邁著他那穩健的步伐走進了殿中。

待到王賁行禮之後,始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問道:“之前戰報,皆是由太尉府長史呈送宮中。如今太尉親自前來,可是帶來了好訊息。”

聽到這話,王賁的臉皮抽了抽。

他為什麼親自來送戰報?

還不是因為這次的訊息太過驚人,他怕皇帝看完後會激動的亂下什麼軍事命令。

面對皇帝的期待,他默默將戰報呈送上去。

始皇帝笑呵呵的拿起來,嘴裡還說道:“滇國的戰事打了一年多,朕知道主要還是路途遙遠難通,如今李由能將其拿下,朕……”

話音中斷,笑容在始皇帝的臉上凝固。

他怔怔的看著戰報上的那些字句,整個身體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西南……大敗……”

始皇帝猛地將手中戰報拍在身前的木案上,怒道:“四將征戰,為何三將皆勝,李由獨敗!”

他瞪著王賁,眼睛裡像是要噴出火來。

王賁略一斟酌,說道:“臣認為還是李郡尉戰法失誤,他在西南以火攻破夷人,使得夷人聯合,以奸計詐降,伏擊我軍,方才得此大敗。”

始皇帝咬牙切齒,又和王賁問答了幾句,被王賁開導,怒火這才稍微平息一些。

“太尉回去吧,當年伐楚戰敗,朕尚且無事,這西南小敗,沒什麼。”

始皇帝說到了這裡,已是有氣無力,他揮了揮手,下達逐客令,他只想靜靜。

王賁見皇帝狀態還好,也就鬆了口氣,拱手告退。

待到王賁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後。

始皇帝的臉上再次浮現出怒色,低吼道:“火攻……火攻!李由在南郡不就是用火攻打服的那些夷人嗎,怎麼到了西南就不行。”

旁側,趙高眼珠子一轉,小聲道:“陛下,臣認為此戰之所以失敗,並非只是李郡尉戰法失誤,恐怕還是和當年那句傳言有關。”

“傳言?”

始皇帝愣了下。

然後他就想起了當年的伐楚之戰。

諸將皆勝,李由獨敗。

那時候趙高確實說過一句軍中傳言,解釋李由為什麼失敗的原因。

當時始皇帝頗為忌憚,但又不想為了區區一句傳言就廢掉李由的前程,加上當時李由請戰,便讓他前去南郡剿平叛亂的夷人,正好看看那句傳言是否為真。

後來李由大勝夷人,讓始皇帝暫時放下了心。

哪知道這一次出征西南夷,卻鬧出了這般事情。

“李由數奇!”

“小戰不奇,大戰奇!”

始皇帝深深吸了口氣,低吼道:“把李斯給朕叫來!”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黃巢挽天傾
黃巢挽天傾
黃舉天穿越唐朝,魂附著名落榜生黃巢之身。他時刻謹記 “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自幼默默佈局,精心籌備。原計劃在科舉之路上循規蹈矩,先經歷一番落榜之痛。 再借由對官場腐敗的深切體悟,吟出那句 “我花開後百花殺”,讓大唐帝國換新天。誰知蝴蝶翅膀煽的太大,首次參加科舉便榜上有名。 一想到這些年暗中積攢的糧草、精心訓練的私兵,黃舉天拍案而起:“既已高中狀元,造反必須換個理由!”
平生假寐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