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有聲書

第九百五十二章 取捨難定

嘴上說不,身體很誠實。

金文穎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向李治上疏的內容跟使團隨從的說法完全一致,連形容詞都沒換。

其實是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大唐是新羅的宗主國,長安是宗主國的國都,新羅使團在宗主國的國都裡搞出如此惡劣的醜聞,金文穎都不知道回去如何跟新羅國主交代。

除了當機立斷上疏大唐天子,失口否認行賄之事,金文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否認歸否認,大唐天子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

太極宮中,李治仔細讀完金文穎的奏疏,緩緩將它擱在桉頭上,臉上露出幾分譏誚的冷笑。

“倒是大手筆,朕的朝堂裡竟有二十餘朝臣被小小的新羅收買了,那麼窮的小國,國主卻康慨得很。”李治譏諷地道。

旁邊的武后拿過金文穎的奏疏看了一眼,隨即皺起了眉。

“陛下,新羅國使臣行賄朝臣,可是觸了大唐律法,不可饒恕。”武后鳳目含煞,語氣裡帶了幾分殺意。

李治澹澹地道:“人家是異國使臣,朕能拿他們怎麼辦?難道殺了他們嗎?若朕這麼幹了,大唐的藩屬臣國還不鬧翻了天。除了下旨嚴斥,朕都拿他們沒辦法。”

武后不滿地道:“臣妾聽說朝野議論甚囂,此事已鬧得滿城皆知,新羅使臣行賄大唐朝臣,此舉太過惡劣,已損我天家威信,下旨嚴斥不痛不癢,不可為後人鑑也。”

李治嘴角一勾,道:“官面上顧忌兩國友睦,不可嚴懲,但私底下,該給的教訓還是要給的,莫以為頂著使臣的名號,朕就拿他們沒辦法了。”

武后不解地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眨了眨眼:“接待諸國使臣的人是誰?”

“李景初。”

“讓王常福給景初帶句話,就說朕很生氣。”

武后疑惑道:“就這句?”

“就這句。”李治笑道:“景初會知道該怎麼辦的。這點默契都沒有,豈不辜負了朕與他的私交?”

武后似懂非懂,又道:“朝野傳言,說我大唐王師滅高句麗後,會將百濟交給新羅,陛下是否有此意?”

李治眼中閃過遲疑之色,半晌沒出聲。

老實說,就算新羅國使臣未做出行賄朝臣之舉,李治也在考慮要不要放棄百濟。

對大唐而言,百濟其實形如雞肋,可要可不要。

古代人的眼光有侷限性,對他們來說,百濟新羅倭國已是大陸的最東邊了,若是這幾個小國被平定,朝廷沒有必要再在東方投入物力和兵力去經營它。

李治更看重的,是目光可及的西面大陸,包括吐蕃,西域諸國,以及更遠的吐火羅,大食帝國等等。

而東面的茫茫大海,無地可征服,已失去了戰略意義。

在高句麗未滅之前,百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鉗制之地,一旦大唐發起戰爭,則可在遼東和百濟兩地,對高句麗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這也是大唐滅百濟國的最大原因。

然而若是戰事結束,高句麗被滅國,半島諸國風平浪靜之後,百濟的位置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早在數年前,大唐王師滅了百濟後,並未選擇將它劃入大唐版圖,而是扶持了一個名叫“扶余隆”的百濟王子的傀儡政權,由此可見,李治對這塊土地的興趣其實並不大。

如果大唐要經營百濟,不但要投入海量的錢財資源人力物力,還要收服教化民心等諸多繁瑣事,付出的代價太大,而收益卻少得可憐。

國之大事,因利而戰,因利而合,從國家利益來說,百濟對大唐其實是弊大於利的,所以,李治其實很早以前就在考慮,百濟之治理,要麼交給扶余隆傀儡政權,要麼索性劃給新羅國。

畢竟新羅國曆代國主對大唐天子的跪舔可是不遜於倭國的。

早在貞觀年間,新羅的第二十七代國主善德女王就經常給李世民寫情書騷擾他,沒錯,是真真正正的情書,什麼“侍寢”“相思”……

要多肉麻就有多肉麻,李世民收到善德女王的情書後是怎樣的表情,史不可考,但想必心情還是很愉悅的。

當然,李世民給善德女王的回信還是很嚴肅很高冷的,李世民要臉。

宗主國霸道男神與藩臣國女舔狗,這故事寫成言情,妥妥賣版權拍影視劇了。

後來善德女王去世,新國主又是一位女王,名叫“真德女王”,那時正好李治登基,真德女王完美地繼承了善德女王的優良傳統,於是又頻頻給大唐的新天子李治寫情書。

“愛你”“想你想得睡不著”“昨晚睡覺夾枕頭了”“今天下雨了,我這裡好溼,你那裡溼了嗎”等等諸如此類。

裡面的虎狼之詞足夠李治報官告她性騷擾了,幸好大唐歷代天子的胸襟都非常寬廣。

另外,真德女王在位七年後去世,如今的新羅國主金法敏,早在永徽元年便作為新羅使臣出使大唐朝貢,並被剛登基的李治封為太府卿。

所以說,新羅歷代國主與大唐的關係,其實算是非常融洽的,所以在是否將百濟劃給新羅的問題上,李治一直拿不定主意。

收歸大唐版圖,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划算。交給傀儡政權又不放心,劃給新羅國,又有點不甘心,如今的李治大約便處於這種矛盾心理之中。

至於新羅使臣賄賂大唐朝臣的舉動,其實無論有沒有這件事,都對李治的決定影響不大。

國之取捨,只看利弊,不會因個人的舉動而感情用事。

遲疑許久,李治嘆了口氣,道:“還是召朝臣議一議吧,百濟之取捨,只在滅高句麗以後,現在還早得很。”

武后掩嘴一笑,道:“陛下覺得還早,可臣妾聽宮人說,劉仁軌聽說朝廷有棄百濟之意,今日已在府邸門外罵街了呢。”

李治神情一滯,接著苦笑道:“這老匹夫……雖是為官清正,但太過較真,朕對他實在喜歡不起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立君左右,朝夕記注,君舉必書,備修國史。萬曆三年春。內閣首輔張居正復置起居注,命翰林史官輪值兼之。 自此——隆慶五年辛未科三甲進士、庶吉士、翰林院檢討、張居正最優秀的門生、沈·萬曆皇帝的一生之敵·念開啟了他修撰起居注的史官生涯。 ……那日,小萬曆醉酒誤經筵。沈念挺胸寫道:上醉酒誤經筵,太后、首輔怒斥之,言廢君主。 那月,大批宦官充當礦監稅使,搜刮民財。沈念梗著脖子寫道:沈念在御前曰:採榷之禍,皆帝
上官不水
盛世大唐,從殺穿玄武門開始!
盛世大唐,從殺穿玄武門開始!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青衫酌酒
大楚第一逍遙王
大楚第一逍遙王
社畜方陽穿越到了一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朝代,成為了紈絝敗家的成國公之子。 本以為從此就是錦衣玉食,逍遙奢靡的生活,結果一問才知,國公府不過徒有虛名,早已日落西山,日子更是朝不保夕。 方陽只好一心搞錢,卻不想被捲入朝堂。自此少年揚刀,誅權臣,殺奸相,平四夷,南征北戰,再回首已是封狼居胥名動天下。
打得你喵喵叫
農婦修仙日常
農婦修仙日常
成親沒幾日,柳芸香和丈夫梁青山,就被公婆以分家為由掃地出門。 夫妻二人只分到兩畝薄田並一袋糧食,為了度過嚴冬,不得已冒險進深山。 誰知卻意外撿到仙家寶貝——芥子空間。 一窮二白的小夫妻,從此開始了努力種田、悄悄修仙的日子。 *** 許多年後,修真界開了間奇珍異果小鋪,店主是名女修,性情恬靜,溫和可親。 據說她曾是凡人農婦,機緣巧合踏上修行之路。 眼高於頂的修士們不以為然:“真是胡鬧,區區農婦也配談
閒時聽雨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全文精修,盜版劇情錯漏不齊,恕不負責。創作不易,請支援正版,謝謝大家!】 weibo@晉江餘何適,歡迎來點菜各種福利~ 【古代背景人鬼文,宿敵文學,雙向救贖】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為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為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汙為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餘何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