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白衍小說

第六百四十七章:數奇之論

儒生們被郎衛叉出去後,相繼聚集到一處屋中,相互發起怨言來。

“吾等為封禪奔走一載,聯絡方士進言,又請求左丞相向皇帝言封禪之重要性,這才讓皇帝允行。如今萬事俱備,人都已經到了泰山腳下,眼看即將封禪,皇帝卻不聽吾等所言,還要改用秦禮祭祀,真是豈有此理!”

漆雕畢頜下鬍鬚因為憤怒而顫抖。

“然也,封禪之事在泰山、梁甫進行,縱使不用吾等所言古禮,那也該用齊魯之禮才行,為何要用這戎狄蠻夷之禮來進行封禪,這樣的封禪還能叫做封禪嗎!”

端木圭也怒氣勃勃的叫起來。

眾儒生爭相附和,紛紛發洩不滿。

周青臣臉色震恐的往屋外瞅了瞅,見到沒有秦人在側,只有待詔博士叔孫通和幾個年輕儒生在外面守著。

他這才鬆了口氣,轉頭對眾儒生怒道:“如今大秦並一宇內,皇帝是天下之主,就像奉常說的,秦禮就是天下之禮,以秦禮祭祀,何來不妥,爾等怎可亂呼為戎狄,勿要在外胡說。”

“秦禮?就是那武功侯讓人將吾等從屋中叉出來的禮儀嗎?如此行徑,有辱斯文,毫無禮儀之態,不是戎狄蠻夷又是什麼!”

淳于越立刻頂了回去,話中言語直指剛才提出將他們“叉出去”的武功侯趙佗。

周青臣氣的直跺腳。

他雖然是博士僕射,但下面的這些老儒卻沒幾個甩他的,像淳于越這種刺頭更是經常當面頂撞,讓他下不了臺。

這個領導的位置,簡直是難坐的很。

聽到屋中諸位博士再度吵成了一團,門外等候的叔孫通回頭瞥了一眼。

“一群蟲豸之輩,怎能讓儒學興盛啊。”

他心中暗歎一聲,嫌棄的搖了搖頭,感覺若想興盛儒家,可真是任重而道遠。

這時叔孫通看到有一人大步走來,忙上前施禮。

屋中諸儒生依舊吵得激烈,淳于越更是嚷道:“那武功侯不通禮節,皇帝剛愎自用,不聽忠良之言,盡信奸佞之語,欲以戎狄之禮行封禪大事,如此行徑豈是聖王所為!”

話音落下,門外便有呵斥聲響起。

“還在胡言亂語,爾等可知,剛才若不是武功侯出手相救,爾等便將自取死路!”

諸儒生回頭望去,見來者是剛剛開完會的左丞相王綰,正對他們怒目而視。淳于越驚愕道:“武功侯出手相救?丞相這是說的什麼話。”

眾儒生也都紛紛看過來。

相比於屋中這些在稷下學宮經常抨擊時政,議論國事,但實則沒有多少從政經驗的儒生。

左丞相王綰在秦國官場一路攀爬,有真正的政鬥經驗,許多東西自是看的清楚。

他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盯著諸生道:“皇帝讓爾等議定封禪禮節,是存了啟用之意。結果哪知道爾等意見不僅難以統一,議出的所謂古禮更是讓皇帝不喜。”

“廷尉是何等人物,他為秦國法家領袖,對於諸子百家一向不待見,見到這機會自是要猛烈出擊,再加上你淳于越口無遮攔,給了他攻擊的把柄,要不是武功侯開口將你們轟出來,恐怕等到廷尉動手的時候,就不是現在的模樣。”

群儒沉默下來。

廷尉李斯對他們的惡意,他們自然是清清楚楚的。

儒法之爭,向來是水火不容。

從封建郡縣之爭,再到趙佗尚公主之事,李斯無不在藉著機會對他們進行打壓,甚至還有勸皇帝廢掉周禮的意思。如果這一次趙佗沒開口,讓李斯來說話的話,恐怕後果還有些難以預料。

周青臣嘆道:“沒想到武功侯竟對吾等抱有善意啊。”

“哼,什麼善意,這些不過是丞相猜測罷了,說不定那趙佗根本就沒有解救的心思,只是想在皇帝面前表現一番。”淳于越嘴硬的說著。

王綰厭惡的看了淳于越一眼。

哪怕是他,也有些受不了這傢伙的嘴臭了。

王綰心中暗暗感嘆武功侯給皇帝提出的建議真對,同時瞪著淳于越道:“淳于生剛才在皇帝面前口無遮攔,已惡了皇帝和眾臣,如今已被免去博士之職。”

眾人一愣。

淳于越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他還想聽王綰說說其他人的懲罰,結果發現沒了,竟然只有他一人被免職。

“哼,這博士之職我早就不想做了。什麼博士,不過是皇帝的應聲蟲,讓我多當一天,我都嫌惡心。”

淳于越恨恨罵了一句,甩了甩袖子,扔下正要寬慰他的漆雕畢等人,大步往外走了出去。

到了屋外,見到遠處天空烏雲密佈。淳于越冷笑道:“獨夫之君,妄行聖王之禮,就連上天也看不下去,此番烏雲蔽空,定有暴雨將至,讓那獨夫在泰山上淋成一個落水雞。”

“淳于先生所言謬矣,據吾等在齊魯的經驗來看,這兩日暴雨之後,定會有烈陽高照。待到皇帝封禪時,當是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才是。”

有聲音傳來,讓淳于越面色一滯。

他回頭望去,見到說話的是叔孫通,此刻正笑眯眯的看著他。

秦始皇二十八年,六月六日。

這個符合大秦水德之數的吉祥日子,還真被叔孫通給說中了。

在經過了兩日暴雨,和兩日陰天后,這一天是個晴空萬里,豔陽高照的好日子。

泰山半途。

“我也想坐步輦啊!”

看到前方坐在步輦上,被八個身強力壯的郎衛抬著悠然前行的皇帝。

趙佗就滿眼的羨慕。

因為是夏日時節,天亮的很早,他們在日出之時,差不多後世六點過的樣子,就開始了這趟爬山之旅。現在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兩三個小時,哪怕趙佗年輕,也照樣累得很。

怪不得皇帝聽到那些儒生說讓他步行上山,臉色當場就變了。

這年頭爬山的障礙,不僅是因為山巒高聳陡峭,還有這秦朝的階梯道路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和兩千年後相比的,一些地方十分狹窄和陡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去的風險。

縱使濟北郡守提前徵召役夫和刑徒披荊斬棘,在山南山北各開了一條道,但走起來還是十分困難。

就連給皇帝抬步輦的郎衛都一連換了好幾批,可見行進之艱險。

至於眾公卿大臣,都必須步行,以顯示君權之特殊,以及眾臣之誠心。

胡亥人機靈,上山爬了還沒五十米,就嚷著腳痛,讓郎衛過來揹他上山。這一路交替輪換,胡亥倒是和他那皇帝老子一樣,十分的悠然,不時指點四周景色。

趙佗、子嬰等人都還年輕,身強體壯,倒也不用郎衛攙扶,最多走一段喘幾口大氣。

這趟登頂之旅真正苦了的,還是廷尉李斯和右丞相隗狀等六十以上的老年人。連著爬了兩三個小時的山,又逢烈陽高照下,眾人揮汗如雨,他們簡直是累的要命,全靠旁人攙扶著,這才能勉強前行。

“父親若是累了,不如讓兒揹著父親前進。”

李由攙著老父緩緩前行,看著李斯滿頭的汗水,嘴裡有些心疼的說著。

李斯搖了搖頭,笑道:“老夫又非幼衝之子,何須揹負,你以為我老了,實際上有勁的很呢。”

李由也笑了笑,耐心的攙著老父前行。

這一次的封禪,讓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略微緩和了一些。

待到前方皇帝暫歇喝水之時,他們也尋了一塊空地坐下休息。

“你每日為陛下呈送文書,常在皇帝面前出現,他可說過什麼?”

李斯拿過水囊喝了一口,向李由問道。

李由搖頭道:“皇帝並未多言,他對我就像之前在宮裡做中郎戶將的時候一樣。”

“善,看來皇帝並未被那些謠言影響。”

李斯摸著頜下鬍鬚道:“我初時為你求尚書僕射一職,還怕皇帝會因為“數奇'之語受到影響,不喜你隨侍在側,如今看來,皇帝並未在意啊。”

見李由聽到“數奇”而色變。

李斯寬慰道:“你莫要畏懼此語,我閒暇時已細細琢磨過,所謂數奇,多半還是你上戰爭打仗才會有變。”

“你之前在宮中宿衛數年,何曾出過一點亂子?直到伐楚之戰上了戰場才開始的,所以你只要不去沙場征戰,就不會受到什麼影響,想來皇帝也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不在意。”

李由聽得點頭:“父親說的是,我確實是上了戰場之後才開始事事不順。之前在宮中宿衛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沒有···

說到這裡,李由身子一顫。

他突然想到,如果他當時沒有去參與伐楚,那他和公主的姻緣還會不會錯過?

李由之所以被趙佗所取代,正是在戰場上丟人現眼所致啊。

“如果我沒有上戰場,一直在宮中宿衛,或許公主還是我的。”

想到這裡,李由眼中閃過痛苦。

他本不該去戰場的。

“我確實不該去打仗。”

李由的心中,徹底將征戰之事逐出了腦外,他再也不想去打仗了。

見到李由想通了,李斯欣慰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道:“你想明白了就好,你日後就安心在宮中做事,多在皇帝面前表現,前程上肯定沒問題的。”

李斯很自信。

他知道皇帝肯定會重用自己,待到日後隗狀退休,他早晚能坐一坐丞相的位子,只要李由不出亂子,定然是前程似錦。

李由重重點頭:“父親放心,我一定認真做事,絕不再出問題。”

李斯頷首:“嗯,過去的就過去了,那數奇之語,你日後就別放在心上了。”

這時,前面的皇帝再次上了步輦,準備繼續登山。

隊伍再次前行。李氏父子也起身。還沒走上多遠。

前方就出現一陣騷亂,呼喊聲不停響起。

“怎麼回事?”

李斯驚愕開口。

不一會兒,前方就傳回了訊息。“奉常摔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