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三千四十二章 遺詔(上)

如同前次一樣,李二陛下暈厥的訊息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長安城,朝野上下人盡皆知,再加上戍守城內的左武衛與城外數支部隊全副武裝,四處城門緊閉、行人嚴禁出入,一股恐慌在城內迅速蔓延。

自登基御極至今,李二陛下素來以“開明”“睿智”等形象示於人前,虛心納諫、勤於政務,不亞於古之明君聖主,使得大唐迅速從隋末戰亂的泥沼中擺脫出來,百業俱興、欣欣向榮,故而深受百姓愛戴。

無數百姓於自家堂中設定香桉,虔誠祈求神明庇佑君王福壽無疆……

……

偏殿之內,燈火如晝。

李孝恭、李績、房俊、蕭瑀四人各自安坐,內侍奉上香茗之後被李孝恭擺手斥退。

敞開從窗子吹入一陣涼風,夜空不知何時已被烏雲堆聚,星月不見,絲絲點點的雨水從天而降。

李績呷了口茶水,瞥了一眼窗外,輕嘆一聲:“今年實乃多事之秋也。”

其餘三人默然。

如春以來便雨水豐沛,到了夏時更暴雨連綿,洪水肆虐關中,及至東征歸來,又有關隴門閥興起兵諫擅動刀兵,戰亂席捲八百里秦川。天災人禍,兩相疊加,致使帝國根基風雨飄搖。

更有甚者,陛下返京之後連續兩次驟然暈厥,性命危在旦夕,以至於易儲之事遲遲未能有所定論,鬧得人心惶惶……

大唐立國至今,已然歷經二帝,政權平穩、社稷穩固,固然李二陛下驟然殯天,自有朝廷體系穩定運轉,政權過渡並無波折。

然則太子未廢,晉王一系卻得到陛下之首肯大肆擴充勢力,若陛下駕崩,晉王豈肯放棄只差一步便得手的至尊皇權?

而廢儲詔書未下,太子便依然是名正言順的儲君,更無可能將皇位拱手相讓……

可以預見,一旦陛下有何不測,一場席捲大唐上下的內戰幾乎不可避免。

身為宰輔之首、禮絕百官,他的立場不僅決定皇位之歸屬,更會在青史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是褒是貶,是對是錯,是流芳百世,亦或遺臭萬年……

李孝恭瞅了李績一眼,回頭對房俊道:“先前關隴兵諫之時,贊婆率兵馳援東宮,其中之究竟老夫不知,二郎可否見教?”

這些年大唐南征北討,周邊蠻族敵國幾乎被剿滅一空、滅國無數,但盤踞高原之上兵強馬壯的吐蕃始終乃大唐心腹之患。

一旦朝中遭逢鉅變,皇子因爭奪皇位而引發內戰,勢必拉攏一切可以拉攏之力量試圖奪取最終之勝利。

萬一東宮屆時向吐蕃求援,無異於引狼入室。

這種事不能直接詢問太子,否則豈不是懷疑太子裡通外國?只能詢問房俊……

房俊馬上明白李孝恭的意思,心底一沉,緩緩道:“吐蕃內部紛爭,以祿東贊為首的一些部落被排斥於核心之外,松贊干布為了徹底剪除祿東讚的威脅,甚至將噶爾家族貶謫於吐谷渾故地,百般打壓、嚴加防範,致使噶爾家族一蹶不振。噶爾家族為了尋求一線生機,只能與大唐暗中聯結,否則兩相受敵,絕難存活。前次在下率軍自西域馳援長安評定關隴叛亂,亦是祿東贊主動聯絡,派遣其子贊婆率族中精銳相助,在下所做之承諾,僅只是准許其前往河西互通商貿而已。”

既然李孝恭、李績已經開始竭力防止外地趁虛而入,那麼就證明陛下今次當真凶多吉少,身為朝廷、宗室的掌權者,兩人務必杜絕一切不利之可能。

爭皇位可以,但誰若是引狼入室,那便是帝國之敵……

可李二陛下當真就此殯天麼?

歷史上李二陛下之死懸念重重,怎麼看都不似壽終正寢,但如眼下這般因為服食丹汞之藥過量而橫死,卻是房俊萬萬不曾料到。

無論李二陛下之英姿勃發、雄才大略,亦或對他如父輩一般的縱容關愛,都令房俊心中實難接受……

他仰起頭看著房梁,眼中酸澀。

李孝恭聞言,與李績對視一眼,後者頷首道:“既然如此,反倒是以後鉗制分化吐蕃的一個契機,還應保持聯絡,對噶爾家族的要求酌情予以滿足。能夠在吐蕃內部釘下一顆釘子,殊為不易。”

李孝恭亦道:“吐蕃實乃帝國心腹大患,的確應當及早佈局。”

然而世事豈能這般如願?

中原王朝文華鼎盛、武功卓越,只需內部未有內鬥之時,便能全力對外,各種策略謀劃長遠佈局足以碾壓周邊異族,但問題在於內鬥乃是華夏之傳統,縱翻史書,悠悠千古,又有幾年未曾陷足於內鬥之中,致使國力損耗、無力他顧?

眼下便是如此,看似盛世降臨、橫掃八荒,但只需李二陛下殯天,一場規模浩大足以席捲的內戰絕難避免,當天下各方皆因皇權更迭而打得頭破血流,還拿什麼去佈局吐蕃?

果不其然,李孝恭話音剛落,一旁的蕭瑀便緩緩道:“勾結外敵,入寇京師,實乃不赦之大罪。此前關隴叛亂,關中一片糜爛,陛下剛剛東征而回一時間顧不得追究罪責,卻也不能因此而肆無忌憚,棄社稷安危於不顧,若再有引吐蕃胡騎直入京畿之事,當視為裡通外國、勾結異族,嚴懲不貸!”

此言一出,偏殿之內頓時寂靜,窗外雨點淅淅瀝瀝分外清晰。

內戰之因,已然深種,只需李二陛下一病不起,一場大戰勢不可免……

房俊毫不客氣,對李孝恭、李績道:“此等官蠹,一生隨波逐流、幾易其主,不僅毫無風骨可言,且無視大局,將家族利益、個人榮辱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若任其得勢,必然複製前隋之舊事,把持朝政、禍亂朝綱實乃等閒。”

李孝恭、李績豈能聽不明白房俊言語之中隱隱逼問兩人立場之意?

但兩人頗有默契,悶聲不語。

蕭瑀勃然大怒,鬚髮戟張,手掌拍了一下身旁茶几,怒目圓瞪呵斥道:“放肆!老夫歷經大唐二帝,不敢說功勞多少,卻也兢兢業業、不辭勞苦,豈能容許爾等佞臣恣意詆譭?老夫縱然再是不堪,也不曾勾結外敵殘殺同胞,簡直不知羞恥,天理難容!”

出身南梁皇族,國破之後被大隋擄掠至大興城軟禁,雖然依靠其姐蕭皇后擺脫禁錮身份,且仕隋為官,說到底乃是不顧國仇家恨、苟且偷生,實為一生之恥辱。

即便後來叛隋入唐,卻也沒人說他撥亂反正、報仇雪恥,反而恥笑其毫無風骨、追逐名利……

只不過這種事大多是旁人私底下閒聊之時提及,何曾有人當面羞辱?

房俊卻不理他,看著李孝恭,上身微微前傾,目光灼灼,一字字問道:“敢問二位,陛下可曾事先備有遺詔?”

惱羞成怒的蕭瑀戛然收聲,先是震驚的看了房俊一眼,繼而與他一道看向李孝恭,心中波浪翻騰、忐忑不安。

帝王尚在,為人臣者問及遺詔之事,實乃大不敬。

但此時帝王病危,遺詔是否存在卻攸關皇權更迭,乃是所有問題之核心,萬分重要……

若有遺詔,其中必然對皇位傳承有所交待,無論保留太子儲位,亦或另外擇選新君,朝野上下莫敢不從。且以陛下對太子之失望、對晉王之寵愛,十有八九會冊封晉王為儲君。

若無遺詔,則太子依舊是名正言順的儲君,陛下駕崩,登基為帝順理成章,晉王所有一切謀劃都將落得鏡花水月……

然而晉王府如今兵強馬壯,依附者不知凡幾,當真願意老老實實的尊奉太子登基,等著太子坐穩皇位調過頭來從容收拾曾經對儲位無比威脅的晉王麼?

有無遺詔,天壤之別。

而遺詔有無,眼下也唯有最得李二陛下信任的李孝恭有可能知曉……

就連李績也看向李孝恭。

李孝恭面色不變,但手掌婆娑了一下腿上的衣袍,頓了頓,道:“陛下只不過是昏睡,尚未至不忍言之時,吾等身為人臣卻在此討論遺詔,實在不忠不孝、罪大惡極,此事無需再提。”

房俊氣笑了:“郡王在裝湖塗不成?有無遺詔,攸關皇位之傳承,”他手指蕭瑀:“似此等野心勃勃之輩覬覦皇位,寧肯將帝國盛世毀於一旦亦要執掌大權為家族牟利,如果陛下不曾留有遺詔而遭遇不測,你們信不信這老賊翻臉便會起兵謀反,將貞觀十餘年之基業徹底毀去?”

蕭瑀怒極,正欲說話,房俊擺手將其打斷,對李孝恭續道:“若有遺詔,此刻便拿出來讓這些野心勃勃之輩死心,若無遺詔,則應將其即刻拿下,以免賊心不死、禍亂朝綱。”

蕭瑀簡直氣瘋了,抓起茶杯便丟向房俊,罵道:“吾蕭家女兒居然嫁於你這個混賬,老夫實乃蕭氏之罪人也!”

只不過臉上雖然憤怒,卻斜眼覷著李孝恭看他的反應。

畢竟若有遺詔,必定冊封晉王為儲,登基為帝水到渠成;若無遺詔,則太子名正言順,晉王意欲為帝,勢必以下犯上、逆勢而為,殊為不易……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科舉女狀元,我攪亂朝堂風
科舉女狀元,我攪亂朝堂風
林詩雅女扮男裝參加科舉,她才情橫溢、聰慧果敢。在架空古代的朝堂上,她過關斬將,周旋於各方勢力間。 林詩雅一心調查家族冤案,於此同時,新科狀元的她與微服出訪的皇帝慕容復相遇。 她心懷大義,在沒有金手指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能力解開謎團,推翻奸人陰謀,還要推動女子權益改革,在這朝堂攪起風雲。
小俊愛湯圓
風起遼東
風起遼東
明朝萬曆末年,遼東女真崛起,朝廷黨爭激烈,天災頻發
守豬帶two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大概是寫一個作者對自己作品和主角的變態掌控# 越青君穿成了一本男主官場文的男配。 主角是位心懷天下的少年郎,原想兼濟天下,澤被蒼生,卻深陷權鬥,不得脫身,掙扎浮沉十餘年,最終看透官場黑暗,以身為餌,為他選擇的未來明君鋪了最後一條造反路。 內容之黑暗,一度被票選為年度網路小說黑榜第一。 作者也因為掛羊頭賣狗肉,文案標爽文,被無數讀者罵出了黑心人販子的外號。 作為黑心人販子本人,越青君後來懷疑,是不
觀山雪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劉楚穿越漢末,覺醒【霸主系統]。 開局完成系統任務繫結主城成為九門縣縣令,獲得【項羽模板],武力值拉滿。 只要建造主城便會得到豐厚獎勵。 [修復破敗不堪的城牆,獲得獎勵三千長槍、三千甲冑] 【修復年久失修的護城河,獲得獎勵一百匹戰馬 [主城人口達到兩萬人,獲得練兵光環] 【為主城組建軍隊,獲得一千長弓、兩萬箭矢] 一個月後黃巾起義,張角率兵在九門縣外,看著雄偉高大且堅不可摧的城牆、兵甲精良的守軍、
暴脾氣的螃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下一本古耽求收《你親他一口就好了》,在臨死前親了死對頭一口對方卻說還要,他:? 本文原名《花大人他只想要一個孩子》 本文簡介 花念和魏宿是死對頭,朝上無事都要拉對方出來溜一圈的那種。 兩人見面如同仇人,張嘴就是嘲諷。 魏宿有病,早年幫著皇帝奪權留了眼疾,一旦發作便會短暫失明,一次魏宿眼疾發作落了難被人救起。 卻被綁著餵了藥與人纏綿了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他不知對方是何模樣,不知年歲,連男女都不知,
祈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