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三千零三章 婉言相拒

房俊搖頭道:“陛下未必如此認為。”

任何事再是撲朔迷離,但都有一項最為準確的認定——誰收益最大,誰嫌疑就最大。

魏王遭受彈劾攻訐,流言四起輿論紛紛,受益者不僅僅有爭儲的對手晉王,還有此刻仍為儲君的李承乾。

李承乾手裡捧著茶杯,嘆了口氣:“雉奴這一手當真高明,苦肉計使得孤與青雀盡皆落下嫌疑,父皇心中定會產生隔閡。孤倒也罷了,父皇左右都會易儲,只是有些為青雀擔心。”

從晉王表現出來的手腕來看,可謂陰險毒辣、直指要害,與魏王之間的儲位爭奪持續下去,指不定魏王還會遭受什麼樣的陰謀,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這讓他很是難受,曾經那個純孝聰慧、青澀靦腆的弟弟,只因介入儲位之爭,便成為一個滿腹陰狠的政治人物……

房俊將壺中溫熱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開水,替李承乾斟茶,道:“此事由李襲譽而起,朝中御史言官隨即介入,氣勢浩浩蕩蕩,非是晉王的力量可以支配。想來朝中有人已經投靠了晉王,支援晉王爭儲。現在雖然他們聯手打壓魏王,但說不準也會將刀口轉向殿下,局勢有些兇險。”

李承乾默然片刻,低聲道:“左右不過是被廢,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只要父皇不生出殘忍之心,想必無論青雀與雉奴誰得位,都不會為難孤這個廢太子。”

他對兄弟之間的感情很有信心,也相信兩個兄弟的人品。

即便古往今來,政治局勢從來都不是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浩浩蕩蕩的大勢之下,就算是皇帝有些時候也只能隨波逐流,誰能顧得了誰的生死呢……

房俊搖搖頭,這位太子殿下也不知是真單純亦或無奈何,不得不指望著兄弟們能夠感念手足之情,將來登基之後不會害他性命。

然而房俊穿越而來,親眼見到歷史就擺在那裡,李治面色純良人畜無害,但手段絕對算不上仁慈,既然能娶了父親的侍妾,又有什麼是做不出來的呢……

坐了一會兒,太子妃派人前來尋太子有事相商,房俊沉寂告辭。

出了大慈恩寺,由大業、安善諸坊一路向北,過平康坊、春明門大街,返回崇仁坊。

剛剛到了府門外下車,便見到門前一長溜車駕候著,管事盧成正急匆匆出門,正巧碰見房俊,連忙上前道:“魏王殿下入府拜見,奴婢正想著去尋二郎回來。”

房俊點頭,不急不慢的抬腳邁上臺階從側門入府,向著正堂走去,心裡琢磨著眼下朝野上下風潮四起,諸多矛頭皆對準魏王,這位殿下怎地還有心思跑到房家賴做客?

只怕來者不善啊……

來到正堂,便見到魏王坐在主位,高陽公主坐在下首相陪,兄妹兩個言笑晏晏,相談甚歡。

房俊上前見禮,高陽公主起身道:“小妹去張羅酒宴,兄長晌午定要留下暢飲幾杯才行。”

李泰笑道:“正該如此,麻煩妹妹了。”

高陽公主嫣然一笑,美眸從房俊臉上瞥了一眼,轉身款款離去,身子窈窕,環佩叮璫。

房俊被她這一眼看得心裡咯噔一下,便明白李泰今日必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加了一分小心,笑問道:“方才陪同太子入駐大慈恩寺,聽聞今日朝野上下彈劾攻訐殿下之聲洶湧如潮,正琢磨著殿下應當如坐針氈、食難下嚥,卻不想居然還有閒心蒞臨寒舍,倒是挺意外的。”

李泰苦笑一聲,揉了揉臉,知道在房俊這樣的聰明人面前最好別拐彎抹角,否則指不定被帶歪了……

遂開門見山,直言問道:“二郎你掏心窩子說一句實話,咱們之間的交情比之太子如何?”

房俊一聽,便苦笑起來。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略作斟酌,他緩緩說道:“殿下想說什麼,微臣心知肚明。不過還請殿下見諒,微臣站在太子一邊,不僅僅是私人感情,更是大勢所趨。微臣可以放棄榮華富貴、權柄赫赫,但是不能坐視綱常顛倒、宗祧傾頹,那會使得自今而後的皇位傳承伴隨著腥風血雨,強盛一時的國力也終將消耗在永無止境的內亂當中。”

他與李泰私交更好,但這並不足以讓他放棄政治理想。

李泰自是不肯輕易放棄,上身微微往房俊這邊傾著,疾聲道:“那本王就指天立誓給你一個保證,若成就儲位之位,無論現在亦或將來,定會善待太子以及東宮內眷!這樣的承諾只有本王能給,看看雉奴現在打壓逼迫於我的手段,讓他成為儲君,太子與我誰都難活!”

事實上,他也一直認為目前自己最大的優勢,便是敢於承諾善待太子,且各方都會相信。

最起碼比展露出陰險手段的李治更加令人信服……

房俊沉吟未語,斟酌著如何拒絕李泰。

他信不信李泰的人品?信,也不信。

至少直至眼下,他可以肯定李泰必然沒有登基之後鴆殺太子的想法,甚至就連李治,他也可以寬容相待。

但是等到坐上那個位置之後呢?

誰也不能保證。

天下最極致的權力,帶來的是天下最大的危機,身為九五至尊手執日月口含天憲,卻時時刻刻充滿著危機感。皇權是最毒的毒藥,可以殺人,亦可殺己,沒人能夠抗拒它的誘惑,所有人會為了牢牢掌控皇權進而不惜一切。

“總有刁民想害朕”這句話可不僅僅是調侃,那是每一位帝王時時刻刻的心理……

至於現在轉投魏王門下,待到輔佐魏王登基之後全力保住太子性命的想法,更是蠢不可及。

皇權至上,任何時刻都足以形成滔天巨浪,身在朝中自然被裹挾其內,身不由己。當自己以及身邊、部屬的利益已經與皇權結為一體,哪裡還有什麼能力去維護最初的底線?

只能隨波逐流。

然而面對李泰渴望的目光,他終究不忍說出拒絕的話語,斟酌半晌,才嘆氣說道:“說那些東西,為時尚早,殿下還是想想應當如何應對眼下之困局吧,稍有不慎,晉王便會得到陛下認可,若陛下心中本就屬意晉王,殿下再是鬧騰,又有何用?”

李二陛下的固執天下皆知,他只需心中認定誰人為儲,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李泰心裡狠狠鬆了口氣,他最怕房俊斷然拒絕,使得事情毫無轉圜之餘地,既然房俊沒有將話說死,就意味著隨著局勢之變化有可能投靠到他這邊。

只要希望仍在,便值得奮力一搏……

李泰目光灼灼,盯著房俊問道:“若本王說服太子,二郎當如何決斷?”

房俊默然。

以李承乾眼下杯弓蛇影之心態,若李泰向他立誓登基之後定會善待,想必李承乾會毫無保留的支援李泰,將東宮屬官一股腦的拋過去……

可如此一來,便是兩個兄長以強勢碾壓李治,李二陛下會怎麼想?

恐怕任憑李二陛下再是如何殺伐決斷,一旦那樣的局勢出現,也必然左右權衡、難以委決。

然而事實上,這種局勢正是李二陛下一手挑起,而後又怕兒子們登基之後對手足兄弟大肆殺戮……

真是又當又立啊。

房俊沉聲道:“若殿下仍有半分爭儲之念,還請再不要生出此念,公平公正的與晉王爭一爭,無論勝負,起碼陛下殯天之前不會有什麼意外。可若是強強聯合、持強凌弱,你以為陛下會是何等反應?”

李泰面色變了變,沉吟之後苦笑道:“若是以往,本王對父皇極為了解,或許會將本王叫過去罵一個狗血淋頭。但是現在……說實話,本王根本猜不透父皇的想法。”

兩人沉默下來。

何止是李泰猜不透李二陛下的想法?朝野上下,沒人知道李二陛下怎麼想。

易儲之心堅如鐵石,此事勢在必行,誰勸都不聽。可同時又擔心易儲之後因為皇權之爭導致兒子之間相互殺戮,之事兄弟鬩牆、血脈相殘……易儲這件事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想要兒子們和平相處,就認可李承乾的太子身份且加以穩固,以李承乾的脾性,將來不會也沒必要為難幾個兄弟;可一旦易儲,無論由誰即位都難免“名不正言不順”,違背宗祧承繼之法,內亂在所難免。

否則當年李二陛下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之後又何必對兩人的子嗣、家眷大肆殺戮,由此揹負一世罵名?

斬草不除根,必成後患。

頓了頓,李泰道:“可眼下流言洶洶、輿論紛紜,本王毫無還手之力,難道就任憑他們摸黑誹謗?”

房俊笑道:“這事兒簡單,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有些時候遇到問題當可單刀直入、直指根源,再難的事兒也能迎刃而解。”

李泰先是愕然,繼而神情一動,大喜道:“二郎不愧吾之子房也!”

房俊苦笑,您這是自比奸雄曹孟德禮賢下士、雄才大略,還是誇我似荀彧一般有王佐之才?

可無論哪一樣都不合適……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科舉女狀元,我攪亂朝堂風
科舉女狀元,我攪亂朝堂風
林詩雅女扮男裝參加科舉,她才情橫溢、聰慧果敢。在架空古代的朝堂上,她過關斬將,周旋於各方勢力間。 林詩雅一心調查家族冤案,於此同時,新科狀元的她與微服出訪的皇帝慕容復相遇。 她心懷大義,在沒有金手指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能力解開謎團,推翻奸人陰謀,還要推動女子權益改革,在這朝堂攪起風雲。
小俊愛湯圓
風起遼東
風起遼東
明朝萬曆末年,遼東女真崛起,朝廷黨爭激烈,天災頻發
守豬帶two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大概是寫一個作者對自己作品和主角的變態掌控# 越青君穿成了一本男主官場文的男配。 主角是位心懷天下的少年郎,原想兼濟天下,澤被蒼生,卻深陷權鬥,不得脫身,掙扎浮沉十餘年,最終看透官場黑暗,以身為餌,為他選擇的未來明君鋪了最後一條造反路。 內容之黑暗,一度被票選為年度網路小說黑榜第一。 作者也因為掛羊頭賣狗肉,文案標爽文,被無數讀者罵出了黑心人販子的外號。 作為黑心人販子本人,越青君後來懷疑,是不
觀山雪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劉楚穿越漢末,覺醒【霸主系統]。 開局完成系統任務繫結主城成為九門縣縣令,獲得【項羽模板],武力值拉滿。 只要建造主城便會得到豐厚獎勵。 [修復破敗不堪的城牆,獲得獎勵三千長槍、三千甲冑] 【修復年久失修的護城河,獲得獎勵一百匹戰馬 [主城人口達到兩萬人,獲得練兵光環] 【為主城組建軍隊,獲得一千長弓、兩萬箭矢] 一個月後黃巾起義,張角率兵在九門縣外,看著雄偉高大且堅不可摧的城牆、兵甲精良的守軍、
暴脾氣的螃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下一本古耽求收《你親他一口就好了》,在臨死前親了死對頭一口對方卻說還要,他:? 本文原名《花大人他只想要一個孩子》 本文簡介 花念和魏宿是死對頭,朝上無事都要拉對方出來溜一圈的那種。 兩人見面如同仇人,張嘴就是嘲諷。 魏宿有病,早年幫著皇帝奪權留了眼疾,一旦發作便會短暫失明,一次魏宿眼疾發作落了難被人救起。 卻被綁著餵了藥與人纏綿了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他不知對方是何模樣,不知年歲,連男女都不知,
祈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