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是戰是和

待到諸人散去,各自忙碌,長孫無忌一個人坐在偏廳裡喝著茶水,斟酌著眼下形勢。

毫無疑問,隨著東征大軍進入關中,這場“兵諫”即將落下帷幕,無論李績投靠到哪一方,都會迅速將另一方擊潰,哪怕李績膽大包天意欲竊國稱帝,效仿當年宇文化及“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也足以心想事成,沒人能夠阻止。

當然,屆時天下板蕩舉國皆敵,整個關中風雨飄搖徹底傾覆,數十萬東征大軍頃刻間分崩離析相互攻殺,落得一個與宇文化及一般眾叛親離之悽慘下場,那是另外一回事……

面對此等局面,之前一件一直並不迫切的事情便不得不提上日程,儘早決斷。

然而這件事,他自己卻又不能出手……

*****

內重門裡。

隨著和談再次開啟,太極宮內的叛軍也盡被驅逐出承天門外,東宮上下獲得了難得的休整時間。兵卒忙碌於太極宮中,修葺建築、維修軍械、救治傷員,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各種事務。

然而內重門裡太子居所卻並不平靜。

李承乾居中,蕭瑀、岑文字、李靖、李道宗、馬周等東宮班底分列左右,聽取斥候對於左武衛進駐潼關的稟報。

待到斥候推出,李承乾面色凝重,環視左右,問道:“英國公即將率領大軍入關,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堂內氣氛緊張,諸人凝神不語。

引兵於外的李績就好似一柄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都能掉下來斬下人頭,遭遇滅頂之災。而無論之前的策略如何,終究還是要面對李績入關之後的抉擇,因為這幾乎決定了長安局勢究竟走向何方。

東宮上下數萬人馬浴血奮戰、死不旋踵,然而最終之結局還是需要仰人鼻息,這種感覺極為糟糕……

良久,蕭瑀緩緩說道:“老臣以為,此時關隴必定倉惶焦急,畢竟他們起兵謀逆,罪不容恕,人人得而誅之。不過,也正是與關隴和談的絕佳機會。”

這話聽似前言不搭後語,既然關隴乃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何不盡量爭取李績,而後對關隴予以雷霆一擊?但在座皆乃朝堂之上袞袞諸公,才智冠絕天下,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畢竟李績始終不曾表明其立場傾向,萬一其人深具野心,有曹、霍之志,意欲將東宮、關隴盡皆踩在腳下,甚至另立儲君、攫取大權,東宮面對的就將是萬劫不復之局面。

好在李績既然一直不表明立場,自然不會是隻瞞著東宮,關隴那邊也一樣摸不準其傾向,正好可以趁此機會加快與關隴和談,只要和談完成,雙方止息干戈、結為同盟,那麼東宮的地位便牢不可破,除非李績也與關隴一樣起兵謀逆,否則無論其立場如何,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下。

相比於坐等李績表露立場,還是加快和談儘量爭取主動更為穩妥,而關隴也必定對李績的立場甚為忌憚,雙方述求一致,說不定一拍即合……

“噹噹”

突兀的響聲驚醒沉思中的諸人,房俊敲了敲面前的案几,看著蕭瑀問道:“和談不是不行,但宋國公打算如何處置關隴叛軍,以及已經進入關中的天下各地門閥軍隊?”

諸人在此默然。

說到底,關隴所行之事乃是“謀逆”,固然迫於現狀不得不虛與委蛇,可是那些叛軍怎麼辦?留著這些軍隊一日,便是帝國社稷之巨大隱患,關隴可以隨時隨地在此掀起兵變,難不成還能將幾十萬大軍盡皆留在關中予以震懾?

這些軍隊乃是關隴之根基所在,有軍隊放在那裡,關隴才不擔心東宮“反攻倒算”,一旦軍隊被裁撤,關隴門閥就好似太子殿下砧板上的肉,想剁成幾塊就剁成幾塊……

這是最不可調和的矛盾。

蕭瑀凝眉沉思許久,方才緩緩說道:“時局緊迫,一切當以維繫殿下儲君之位為重,只要關隴承認殿下之身份,縱然其保留軍隊,亦未嘗不可。畢竟,殿下今日保住儲位,明日便可登基為帝,到時候自可對今日之事一一予以清算。”

房俊“嗤”的一聲冷笑,不以為然道:“宋國公以為關隴會愚蠢到看不透這一點,等著將來被東宮反攻倒算?”

蕭瑀怫然不悅,不滿道:“越國公此言何意?難不成你還有更好的辦法?”

房俊搖搖頭:“在下愚鈍至極,哪裡有什麼好辦法?世間從無兩全其美之事,誰都想佔便宜,誰心裡都藏著奸詐,所以和談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白白浪費時間精力罷了。”

他轉向李承乾,主動求戰:“殿下,為了和談而和談,縱然成功,也只不過是將所有的矛盾與危機掩蓋起來,終有一日徹底爆發,危厄之處更勝從前!還不如拼死一戰!微臣懇請殿下准許率領右屯衛兵馬直搗通化門外叛軍大營,縱然粉身碎骨,亦要一戰功成!”

李承乾面對房俊沖天豪氣與灼灼目光,只覺得頭痛不已。

心底也暗暗奇怪,這廝平素雖然棒槌一般行事恣無忌憚,卻絕非莽撞之輩,怎地眼下卻是這般牴觸和談?甚至不惜甘冒奇險要突襲兵力數倍於己的叛軍大營,著實令人意外……

同時,也不知應當如何拒絕。

人家房俊拼卻一切死保自己的儲君之位,說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毫不為過,自己自然應當感恩戴德。可說到底,眼下之危局非只是關於個人之生死成敗,而是攸關帝國社稷,若是徒逞匹夫之勇,結果導致東宮覆亡,使得關隴攫取大權,自己如何對得起父皇?

尤為重要的是,一旦東宮覆亡,那麼魏王、晉王兩人也勢必慘遭長孫無忌的毒手,以便為齊王李祐的上位讓路……

干係太過重大。

好在馬周及時出言,掩飾了李承乾的尷尬。

馬周蹙眉道:“英國公之立場暫且未知,何必這般玉石俱焚?縱然不惜一死與叛軍決戰到底,也應當在確認英國公立場之後。英國公對陛下忠心耿耿,而太子更是陛下金典冊封,理所應當效忠於太子殿下,何妨等上一等,看英國公到底如何抉擇?”

他始終不認為李績會站在關隴那一邊,合力廢黜東宮,這不僅沒有必要,更違背李績的性格。

李道宗也頷首贊同:“吾與英國公共事多年,深知其性格雖然清冷淡漠,卻忠君愛國,很難相信其會與叛軍沆瀣一氣。二郎固然有必死之心,可本王又何嘗沒有?不妨稍微等一等,當真英國公辜負陛下之信任,甘當亂臣賊子,本王便與你一同率軍死戰,一死報效殿下,報效帝國!”

李承乾見到有人支援,趕緊說道:“言之有理!不過也不能在此苦等,不妨再去英國公處遊說一番,看看能否探知其心意立場,若當真站在關隴那一邊,咱們也死了心,大不了魚死網破!”

李道宗拍了下桌子,振奮道:“正該如此!”

他一直不大看得上性格軟弱的李承乾,不過這幾年因其仁厚而有所改觀,但是之所以竭力報效,還是因為李承乾乃陛下金典冊封之太子,名分大義盡在,身為臣子自當效忠。

但是經由此次兵諫,他卻看到李承乾也非是一無是處,山窮水盡之時,倒也有一番堅貞不屈之風骨。

縱然難以令人驚豔,稱不上不出什麼雄才偉略,倒也算得上一個合格的儲君。大唐立國二十載,積攢了厚重的家底,盛世已降,帝國並不需要一個銳意進取之英主,似李承乾這般性格軟一些,帶人仁厚、施以仁政,或許更能夠促進帝國穩固根基。

李承乾欣然道:“君王之言,深得吾心!不若就讓二郎再去英國公那裡一次……”

話音未落,蕭瑀趕緊出聲:“殿下,萬萬不可!”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穿越:跟我比境界?我一槍一個老祖
穿越:跟我比境界?我一槍一個老祖
儒、道、佛、兵、鬼五大流派,各有法門。 “拋去天賦不談,我覺得我都行”。寧無咎選擇困難症又犯了。 “你是說,在武器上刻上銘紋,可以增幅威力?” 他聽到這裡時,眼睛亮得發光。 “那我若是打造出一把槍,在子彈上刻上銘紋,那威力又如何?” “再如果……換成更強力的武器呢……比如火炮……” “不對不對,思路錯了,應該是在一顆子彈上刻上無數銘紋,那威力……豈不是能比導彈?” 什麼文聖道尊佛陀戰神鬼帝,一槍之
暮歸君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方永穿越到古代王朝,幸好有熟練度系統傍身。他本想靠著系統走文治武功,光宗耀祖。 可惜天不遂人願,官員橫徵暴斂,地主欺壓百姓,他被亂世裹挾,不得已加入了水匪。 從【水性(入門)】到【水中蛟龍,翻江倒海】從【箭術(入門)】到【利箭貫雲,萬軍取首】淮陰起兵,翻江倒海,割據江東,名震天下。 “你說你叫林如海?” “那你現在書信一封,就說你病了,讓你女兒回來侍奉。” “什麼?侍奉誰?這還用說!”
雨是蒼天在哭泣
逆時瞳
逆時瞳
身懷 “逆時瞳”技能的西疆捕頭沈硯被朝廷選拔,加入 “天機閣”組織,專門偵破各種超自然離奇案件,但隨著案件的偵破,沈硯也對所有的一切產生懷疑,是誰編織瞭如此一張大網,又是誰在背後博弈? 我又是誰?終於有一天,沈硯有三次機會回到過去,改變歷史,他又要如何選擇,是愛人,家人,還是去改變所有的一切?
金日崑崙
萬人嫌落水後
萬人嫌落水後
完結啦~謝謝大家!!求收預收《穿成反派的惡毒師孃》《萬人嫌決定還債》qaq~ 本文:1. 顧小燈活到十二歲時,忽然被告知自己不是賣貨郎的兒子,而是被掉包的鎮北王府公子。 他暈乎乎地到王府認親,以為會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誰知道父母嫌他愚鈍蠢笨,大哥嫌他辱沒門楣,小弟嫌他粗俗不雅,沒人肯認這樁親。 人人嫌棄顧小燈,都喜歡取代了他十二年身份的顧瑾玉。顧瑾玉美姿容,博學識,聰慧敏捷,文武雙全,顧小燈便想如
今州
打入冷宮十年,我靠讀書入聖!
打入冷宮十年,我靠讀書入聖!
穿越成大玄國三皇子的趙越開局便被冤枉,囚冷宮十年。 他憑藉系統,靠苦讀萬卷書積累力量,最終一舉邁入正統大宗師之境! “送姐姐去北蠻和親?本殿下同意了嗎?” “南方巫蠱禍亂嚴重?出兵!” “西邊月氏不安分?那就打!” “東邊扶桑倭寇想要趁機襲島?呵呵,給我把他們國土夷為平地!” …… “且看我趙越一人,讓整個天下為之臣服!” 境界: 武夫從九品到一品、小宗師、大宗師、陸地神仙。
攬一夜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