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兵發函谷

“抵達潼關之後,持本帥令牌驅逐關隴軍隊,接管防務。若關隴軍隊不肯,可予以強攻,佔據潼關之後就地休整,務必使潼關置於防禦之下,但天下門閥入關之軍隊可予以放行,不可阻攔。”

李績一番命令下達,而後轉過身,目光灼灼的盯著程咬金,緩緩道:“總之一句話,把守潼關,許進不許出!”

“……”

程咬金渾身劇震,瞪大眼睛,滿臉不可置信。

雖然准許他提前進駐潼關是他無比驚喜,但是李績最後這一句話卻猶如一道閃電擊打在他腦袋上——許進,不許出?!

娘咧!

徐茂公你到底想要幹啥?

如今天下門閥源源不斷的進入關中,支援關隴叛軍,你卻命我佔據潼關,截斷出入關中之咽喉,然後放任門閥軍隊進入關中,卻不許他們出來……

他艱難的嚥了一口唾沫,驚疑不定道:“你你你……你該不會想要將天下門閥一網打盡吧?”

這道命令使得他腦海之中立馬冒出一個詞,那便是“關門打狗”,難道李績之所以一路上拖拖拉拉,且對於長安戰局從不表態,等的便是今日天下門閥群起入關支援關隴,而後將其一網打盡?

可問題在於如此做法又有何用?

打壓、削弱天下門閥的勢力乃是李二陛下一貫奉行的國策,若是陛下依舊活著,如此做法尚可理解。可如今陛下已經駕崩,新君繼位是否依舊奉行這道國策尚未可知。

況且就算依舊打壓門閥,誰能承擔天下門閥之精銳陷於關中之後所爆發的怒火?到時候恐怕天下處處烽煙,天下門閥的報復如同野火燎原,頃刻間便將整個帝國席捲其中。

亡國或許之時頃刻間事……

若陛下仍在,以陛下無上之威望足以震懾天下門閥,使其不敢鋌而走險,可無論太子亦或是其他皇子,哪一個能夠擁有陛下的威望?

任由天下門閥支援關隴,最終擊潰東宮另立新君,僅只是帝國正朔不保,“宗祧承繼”之規則蕩然無存,“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成為一句空話,導致大唐皇位之傳承必將伴隨著腥風血雨,甚至整個天下的秩序陷入混亂。

但這並非第一次,畢竟其始作俑者乃是李二陛下,自從“玄武門之變”逆而奪取開始,隱患便已經種下,如今重蹈覆轍一回,倒也未嘗不可……

可如果將天下門閥引入關中,而後予以狙殺,將天下門閥之精銳一掃而光,後果便是天下大亂、烽煙處處。

兩相比較,反倒是前者可以接受,而後者卻是萬萬不能。

李績濃眉豎起,語氣嚴厲:“放肆!此乃軍令,令出如山,汝需要做的只是依令而行!若是妄加揣測,休怪本帥不念情面,軍法處置!”

軍令如山,一旦下達,便需要毫無保留的予以完成,上司不予告知之事,不僅不能問,連猜都不能猜。每一道軍令皆是全盤考量、斟酌謀劃之後才能下達,若是誰問都得給一個解釋,戰略戰術還有何保密可言?

一旦有軍卒陷於敵手,不僅全盤戰略洩露,甚至會被敵軍予以針對,造成極大之損失……

程咬金心中一凜,不敢多問,急忙領命而出。

回到左武衛營地,召集將校下達命令,頓時整座營地都沸騰起來。大軍攻略遼東,一開始攻城掠地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眼瞅著蓋世功勳就將到手,結果圍攻平穰城數月而不克,最終陛下墜馬負傷、昏迷不醒,導致浩浩蕩蕩的東征大計半途夭折,不得不灰溜溜的踏上返程之路。

結果數十萬大軍剛剛返程,人家水師便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麗,完成了數十萬大軍沒有完成的蓋世功勳……

軍中上下,如何能不扼腕嘆息、悔不當初?或許只需要略微堅持一下,這樁巨大的功勳便到手,而不是白白便宜了水師。

待到返程途中,大軍拖拖拉拉、龜速前進,更是將兵卒們磨得心浮氣躁、怨氣沖天。

長安兵亂,關隴起事欲廢黜東宮,對於兵卒將校們來說不啻於天賜之良機,只需揮師入關,數十萬大軍所至之處無可匹敵,可頃刻間蕩平叛亂,擎天保駕之功順利到手。

然而主帥卻依舊不緊不慢,坐視長安戰火紛飛……

軍人未必盡皆心懷家國、忠君不貳,但絕對各個嚮往功勳,放著天下的功勞不去爭取,反而在這冰天雪地的寒冬裡慢騰騰的趕路,誰能熬得住?

所以當程咬金下達明日一早全軍開拔,直抵潼關的命令,剎那間士氣爆棚!輜重兵全體出動,維修軍械、準備糧秣,各級軍官召集麾下兵卒,三令五申定要做好大戰之準備。

整座軍營如同一鍋沸騰的開水。

然而頒佈命令之後的程咬金卻一個人坐在中軍帳,喝著茶水,愁眉不展。

他實在是搞不明白李績心中到底是如何謀劃,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李績如今之做派到底有什麼理由。

感嘆到智商上巨大差距,愈發令程咬金心浮氣躁,焦慮不安……

用過晚膳,軍中已然各項事務已經準備妥當,程咬金策騎沿著營地巡視一圈,見到士氣旺盛,各種準備有條不紊,這才放心回到營帳,和衣而臥。只不過心中始終揣測著李績的用意、立場,卻又想不明白,腦子裡一片漿糊,輾轉反側心浮氣躁,直至後半夜才昏昏沉沉睡去。

號角聲將程咬金驚醒。

揉了揉腫脹欲裂的腦袋,在親兵服侍下用冷水洗了臉,總算是精神了一些。火頭軍三更便生火造飯,全軍用過早膳,程咬金穿戴整齊、頂盔貫甲,一手摁著腰刀走出營帳。

今日天氣不錯,東方天際剛矇矇亮,暗沉的天空烏雲,四野靜謐無風。

軍隊已然按部列隊,整裝待發。

程咬金跨上戰馬,摸了摸馬鞍下懸掛的馬槊,光滑的槊杆就好似老婆的肌膚一般,摸上去溫馨順暢,一股安然之氣自心中升起。

吐出口氣,看著四周旌旗招展,大手一揮:“出發!”

“嗚嗚嗚”號角聲響徹四野,隆隆的戰鼓聲中,數萬左武衛精銳邁著整齊的步伐開拔,順著古道向著函谷關進發。

……

作為天下有數的強軍,東征大軍的主力之一,左武衛的一舉一動自然牽動著無數人的目光,有同在東征大軍的其餘各部,也有路過“北崤道”經由函谷、潼關進入關中的門閥軍隊。

東征大軍其餘各部還只是驚疑不定,不知左武衛為何陡然開拔,這與李績一貫以來慢慢騰騰的行軍速度相悖,揣測著是否發生了什麼緊要之事,導致左武衛不得不提前開拔,先行一步。

而對於門閥軍隊來說,則惶恐不安。

一直以來,東征大軍曖昧難明的態度令天下各方勢力頭疼,誰也猜不出李績到底意欲何為。但是隨著長安戰事的焦灼,局勢愈發渾沌不明,幾乎所有人都認可了李績“隔岸觀火”的做法,認為他是受到其身後山東世家的脅迫,等到長安大局已定之後再行入關,以威凌之勢攫取迫使“兵諫”之勝者讓出更大的利益。

然而現在左武衛陡然開拔奔赴函谷關,且全軍疾行狂飆突進,使得路上的門閥軍隊驚慌失措……

難不成李績圖窮匕見,打算此刻入關悍然介入“兵諫”?

那麼李績究竟傾向於哪一方?

若是站在關隴一邊也就罷了,雖然有可能將大家的功勞都搶走,可到底能夠確保“兵諫”之勝利,大家跟著“躺贏”,倒也不錯。可萬一李績是站在東宮一邊,那麼眼下他們這些門閥軍隊急慌慌的進入關中,試圖攫取門閥之勝利,起步等同於羊入虎口?

但是左武衛一路疾行,對他們這些門閥軍隊連看都不看一眼,又讓他們心裡生出希望——看上去不像是站在東宮的做派,否則完全可以順手將他們這些門閥軍隊解決,何必讓他們進入關中?

而且他們不認為李績的膽子大到敢於天下門閥為敵,因為一旦門閥軍隊在關中遭遇東征大軍的圍剿而覆滅,那麼天下門閥必將掀起強烈的報復,天下各州烽煙四起的後果,李績豈能承受?

門閥軍隊放下心,非但不畏懼左武衛,反而緊跟在其身後,一路浩浩蕩蕩向著函谷關進發。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穿越:跟我比境界?我一槍一個老祖
穿越:跟我比境界?我一槍一個老祖
儒、道、佛、兵、鬼五大流派,各有法門。 “拋去天賦不談,我覺得我都行”。寧無咎選擇困難症又犯了。 “你是說,在武器上刻上銘紋,可以增幅威力?” 他聽到這裡時,眼睛亮得發光。 “那我若是打造出一把槍,在子彈上刻上銘紋,那威力又如何?” “再如果……換成更強力的武器呢……比如火炮……” “不對不對,思路錯了,應該是在一顆子彈上刻上無數銘紋,那威力……豈不是能比導彈?” 什麼文聖道尊佛陀戰神鬼帝,一槍之
暮歸君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方永穿越到古代王朝,幸好有熟練度系統傍身。他本想靠著系統走文治武功,光宗耀祖。 可惜天不遂人願,官員橫徵暴斂,地主欺壓百姓,他被亂世裹挾,不得已加入了水匪。 從【水性(入門)】到【水中蛟龍,翻江倒海】從【箭術(入門)】到【利箭貫雲,萬軍取首】淮陰起兵,翻江倒海,割據江東,名震天下。 “你說你叫林如海?” “那你現在書信一封,就說你病了,讓你女兒回來侍奉。” “什麼?侍奉誰?這還用說!”
雨是蒼天在哭泣
逆時瞳
逆時瞳
身懷 “逆時瞳”技能的西疆捕頭沈硯被朝廷選拔,加入 “天機閣”組織,專門偵破各種超自然離奇案件,但隨著案件的偵破,沈硯也對所有的一切產生懷疑,是誰編織瞭如此一張大網,又是誰在背後博弈? 我又是誰?終於有一天,沈硯有三次機會回到過去,改變歷史,他又要如何選擇,是愛人,家人,還是去改變所有的一切?
金日崑崙
萬人嫌落水後
萬人嫌落水後
完結啦~謝謝大家!!求收預收《穿成反派的惡毒師孃》《萬人嫌決定還債》qaq~ 本文:1. 顧小燈活到十二歲時,忽然被告知自己不是賣貨郎的兒子,而是被掉包的鎮北王府公子。 他暈乎乎地到王府認親,以為會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誰知道父母嫌他愚鈍蠢笨,大哥嫌他辱沒門楣,小弟嫌他粗俗不雅,沒人肯認這樁親。 人人嫌棄顧小燈,都喜歡取代了他十二年身份的顧瑾玉。顧瑾玉美姿容,博學識,聰慧敏捷,文武雙全,顧小燈便想如
今州
打入冷宮十年,我靠讀書入聖!
打入冷宮十年,我靠讀書入聖!
穿越成大玄國三皇子的趙越開局便被冤枉,囚冷宮十年。 他憑藉系統,靠苦讀萬卷書積累力量,最終一舉邁入正統大宗師之境! “送姐姐去北蠻和親?本殿下同意了嗎?” “南方巫蠱禍亂嚴重?出兵!” “西邊月氏不安分?那就打!” “東邊扶桑倭寇想要趁機襲島?呵呵,給我把他們國土夷為平地!” …… “且看我趙越一人,讓整個天下為之臣服!” 境界: 武夫從九品到一品、小宗師、大宗師、陸地神仙。
攬一夜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