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

李績在一旁看著痛哭流涕的長孫無忌,默然無語。

到了他們這等境界,何時情緒流露,何時虛假做作,有時候連自己都分不清,何況是旁人?若是沒有這等天賦,縱然天資絕頂、能力超群,也絕對不可能身居中樞之高位。

人生,本就是真真假假,似真似幻。

李二陛下亦是噓唏幾聲,辨不清長孫無忌這番悔恨摻雜的痛苦到底有幾分真心實意,只能拍拍長孫無忌的肩膀,寬慰道:“大丈夫立於世間,難免妻不賢子不孝,這是誰也沒法子的事。你我雖然分屬君臣,實則情同手足,這麼多年披肝瀝膽並肩作戰,又豈能讓你承擔子嗣流亡於外,連家廟都不得進之苦楚?放心,只要長孫衝好生做事,朕不會虧待他。”

長孫無忌感激涕零,千恩萬謝。

只是他自己心裡,也摸不準李二陛下做下這番許諾,到底是因為懷念他這些年的勞苦功高以及往昔的情份,亦或是不希望將來九泉之下沒法給文德皇后交待,畢竟文德皇后對於長孫衝這個孃家侄兒素來視若己出。

若是前者,固然情份有窮盡之時,可到底自己在陛下心裡還有幾分份量。

若是後者,則令人心憂。

一個家族到了不得不依靠故去的女人之餘蔭,距離敗家大抵也就不遠了……

李二陛下安撫了長孫無忌一番,說道:“議和之事,還需長孫衝於淵蓋蘇文多多溝通,無論此賊用意如何,若是當真能夠促成,免去一場大戰,實是功德無量。”

長孫無忌頷首道:“喏。”

心裡卻明白,眼下河西之危機已然解除,再談所謂的議和,這回便成了唐軍的緩兵之計,以此迷惑高句麗方面,使之憧憬議和,難免士氣低落,兵卒不肯死戰。

幾乎不可能議和了。

如此,長孫衝最大的一番功績算是徹底沒了可能……

李二陛下又對李績說道:“即可命令薛萬徹、阿史那思摩所部先鋒軍驅使各族聯軍,強攻泊汋城。命程咬金部駐防泊汋城之下游,封鎖河道,嚴防大行城之敵軍支援。命周道務、丘孝忠所部整頓軍備,隨時接替先鋒軍攻城。十日之內,朕要看到大軍佔領渡口,橫渡鴨綠水!”

天氣日漸轉涼,秋天已至,冬日不遠。

遼東的天氣甚為酷寒,秋天不長,定奪也就三個月,誰也說不好何時一陣北風吹來,便是天降大雪。

固然降雪之後未必立即上凍,但是會使得道路愈發泥濘,唐軍的推進速度會大大減緩,且增加後勤輜重之供給。

必須在冬日來臨之前覆亡高句麗,最起碼也得將平穰城圍起來,儘早結束野戰……

“喏!”

李績當即領命,然後衝著長孫無忌略微頷首致意,便起身走出大帳,召集軍中諸將下達軍令。

帳內只剩下李二陛下於長孫無忌兩人。

李二陛下將身上的披風脫下,放在一旁,親手給案几上的兩個茶杯斟滿茶水,將其中之一推給長孫無忌面前。

長孫無忌連忙欠身還禮,雙手捧起茶杯:“多謝陛下。”

李二陛下笑了一下,道:“當年你我在秦王府時,閒暇之時便時常對坐飲茶,暢談天下形勢。只不過當時喝的那等上好的茶湯,卻也不及如今這清茶來得回甘雋永、滋味清冽。”

長孫無忌勉強笑道:“陛下說得是。”

茶不如新,人也不如新,真真是世事滄桑,人心善變……

李二陛下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忽然問道:“三郎身為世子之人選,承系長孫家之殷望,本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以忽然現身西域,更遭受賊人之戮害,致使魂喪異域,令人扼腕痛惜?”

長孫無忌正將茶杯拈起,聞言心中猛地一振,勉力維持著手腕不抖,面上浮現一絲痛悔,啞聲道:“不瞞陛下,老臣這些年幸得陛下倚重,置辦下了不小的家業,也貪圖享樂,虛榮浮誇,使得攤子越來越大。但老臣缺乏經濟之道,家業雖然不小,打理得卻甚為粗疏,這幾年產出減少,家中耗費卻與日俱增,庫房之中漸漸空虛,難以為繼。三郎至孝,原本家中產業便多由他來打理,又因絲路之貿易繁盛,故而親自前往西域,與幾處胡商面談合作之事。不了回程之時,卻慘遭馬賊殘害……老臣真真是悔的腸子都青了,早知如此,何必置辦下那麼大的家業?有陛下之寵信照拂,享文德皇后之餘蔭,闔族上下總歸能夠生活無憂,卻生出享樂之心,終導致大錯,悔之晚矣……”

說著,又掩面垂淚起來。

心裡卻滿是震驚,因為他曾經向李二陛下解釋過為何長孫濬出現在西域,此刻為何陛下卻又再次問起?

是忘記了,亦或是有些別的懷疑?

還是長安“百騎司”那邊發現了什麼……

李二陛下亦是唏噓不已,扼腕嘆息道:“三郎至孝,且聰慧敏捷,是個好苗子啊,可惜了。他前往西域,都與那些胡商面談?其遭受戮害之事,必然與這幾個胡商脫不開干係。輔機不妨說出,朕回頭寫信回去長安,讓‘百騎司’派些人手去西域查一查,若有所得,便讓安西都護府派兵將其剪除,滅其苗裔,給三

郎復仇!吾大唐之皇親國戚,焉能被那些腥羶蠻胡恣意斬殺?這口氣,不能忍!”

說到此處,甚至拍了拍案几,甚為憤怒。

長孫無忌卻心中驚懼,後脊樑骨絲絲冒著涼氣,大抵是冷汗都出來了,面上勉力維持著痛惜之色,婉拒道:“陛下有此心,長孫家至死不忘!只不過眼下帝國為難,東西兩方都在經歷大戰,國力維艱,豈能因一己之私仇,亂了各地之部署?此事老臣自會派人前去探查,不敢勞煩陛下費心。”

“輔機這說的哪裡話?”

李二陛下怫然不悅,坐直身子,道:“三郎亦是朕的侄子,他慘死西域,朕豈能無動於衷?眼下西域固然經歷戰火,但以安西軍之戰力,等閒胡族頃刻間即可屠滅!只要不是大馬士革的人,無論任意一個西域胡族,這個仇朕給三郎報了!”

一雙虎目,灼灼的看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長嘆道:“當時老臣隨陛下身在遼東,焉能知曉到底何人才是兇手?不過老臣已然給家中去信,讓家中老僕帶人趕赴西域詳細查探。只不過眼下西域戰火燃起,大軍攻伐,多處道路不通,訊息定然閉塞,想必等到陛下得勝還朝之時,才會有西域的訊息傳來。”

心中的驚懼愈發濃烈。

他了解李二陛下的為人,雖然平素看上去胸懷寬廣、不拘小節,實則心細如髮,思維敏銳。

既然陡然問起長孫濬之死,那必然是有其目的。

所以長孫無忌不敢斷言長孫濬乃是被西域胡族害死,只能模稜兩可的說不清楚,否則一旦李二陛下掌握了何等證據,那可就萬事皆休……

李二陛下瞅了長孫無忌一眼,伸手去拿茶壺。

長孫無忌豈敢讓陛下再次給他斟茶,連忙屈身上前,先行拿起茶壺,給李二陛下面前的茶杯斟滿。

李二陛下拈起茶杯,道:“先前李君羨來信稟報關中局勢,說是有人發現三郎曾與一夥漢商同行,前往大馬士革。後來那夥漢商被發現慘死於大馬士革城外,屍體慘遭燒燬,幸好其妻弟亦是商賈,正巧路過,得以認出身份。”

說到此處,戛然而止,將茶杯湊到嘴邊,喝了一口。

長孫無忌如遭雷噬,整個人一下子僵硬,心裡都漏跳了一拍,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怎麼可能?三郎固然前往西域,但吾家與大食人素來沒有交易,他去大馬士革作甚?”

心裡暗暗慶幸,果然!

剛才自己若是一口咬定兇手乃是西域胡族,此刻必然露出馬腳,再想以“不清楚”“不瞭解”這等話語搪塞敷衍,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